论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hu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提倡探究性学习;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
  On the primary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study carried out
  Wei Yani
  【Abstract】Curriculum reform is to promote a new round of inquiry learning; primary language is a primary research stud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from 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 and solve independently asked a way of learning. In this paper, to carry out primary research study of language teaching theories and specific measure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Inquiry learning
  
  1.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知识
  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为目标,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变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授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它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投入到问题中去。在问题中。学生能够运用已经收集到的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加工转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从而收获更多。可以说这个“收获”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制作成品。它可能是某个见解,某个活动的策划方案,或是某种意识的形成等等。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某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判断、分析、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它目的是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实际上。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给学生以现成的答案和结论,而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知识和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的教学,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虽然接受了知识,却对知识不甚了解。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学生一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就能容易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2.重视和引导学生的全员和主动参与
  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和主动参与。小学生探究的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亲身实践。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获得探索的真切体验。从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看,每个学生都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他们有能力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理解和解释。他们还具有根据自己的研究计划进行自行研究的能力。开展探究性教学,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知识。探索性学习在个体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或集体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定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为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相关体验提供了基础。
  例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教师就注意利用问题来调动全员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前安排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和进行预习,经过这一环节后。学生在课堂上纷纷提出了问题,如:“科学家怎么知道太阳的温度的呢?”、“课题叫《太阳》”,为什么还用那么多文字写它与人类的关系呢?围绕一个个问题,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抓住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前后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谈论。在彼此的交流中,课堂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接着,教师又让组内同学分别讲解“水循环”、“煤炭的形成”、“风的形成”的内容,可以说,每个学生在课题小组中都担当了一部分研究的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他们对太阳产生的兴趣更浓厚了,在组内。一些知识面较广的同学纷纷抢着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告诉大家,例如:太阳风是怎样形成、什么是太阳黑子等等。这样一来,有些落后的同学。不但没走神,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要求。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
  3.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强对知识的体验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是个高频用词和重要理念。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与认知发展相伴相随的情感体验,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体验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亲历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学生必须亲历亲为。情感体验与语文学习过程如影相随。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与作者的情感通款曲,与文本中的人物同悲欢,产生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陶冶。二是个人性。“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伴随语文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也就是一种主体行为。在体验中。学生把自己摆进去。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所经历的时代,而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体验不是凭空进行或只在情感活动中进行。而是要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二纬中进行。情感体验有情感的纬度,又有了认知的参与。感悟、思考、理解后的体验才能深刻。宣传心理学“建议综合运用诉诸感性和诉诸理性的两种方式”,值得语文教学借鉴。比如是一堂课,开头动之以情,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并使他们全部心理生理活跃化:之后。向着被引起了兴趣的、进入兴奋状态的学生。合乎逻辑地逐一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随着感悟、理解等认知的发展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就会逐步深入。比如,《军神》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或是向长辈、大人(特别是做过大手术的人)进行调查其遭受痛苦的感受,切实地体验刘伯承的坚强意志。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培养他们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开展“课题小研究”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学习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虽然说。小学生的这种“研究”本身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的严密性,但通过这种研究,学生在对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的过程中,学到了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并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还可以学会一些实际动手操作的方法。小学语文负载有丰富的文化,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并蕴含有丰富的创新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学生的“课题小研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学生“课题小研究”就是由老师提出一些小题目(或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些适合自己“研究”的题目)为了避免课题研究流于形式或“研究化”,我们要求学生研究的课题都是学生平时经常接触和思考的问题,是学生通过努力后可以实现和完成的问题。比如:“太平乡的白色污染的现状及解决的办法”、“如何让废旧电池不再影响我们的环境”、“校园环保问题调查”、“太平乡自行车违章状况及对策”、“零花钱如何花的有意义的调查”等课题。
  让学生开展课题小研究的具体步骤:①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提出课题)。②让学生写出课题研究的意义。③学生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料。④整理材料、形成结论。⑤提出意见和建议。⑥形成小论文。
  通过开展课题小研究。小学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形成。学生对语文课更加感兴趣。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更能可贵的是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了。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大提高了语文课的教学效益。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一直是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我们进行的探究式学习的研究和尝试正是在这样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是开放的、教学空间是开放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也是开放的等。通过让每个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收稿日期:2011-05-28
其他文献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目的是利用课堂教学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以便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法;程序设计;教学示例     1.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较大难度。我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
期刊
【摘要】现实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初中生写作文,尤其是写记叙文,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写好记叙文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对观察也有具体的要求:(1)观察要抓住人物的特征;(2)观察要细致;(3)观察要有顺序。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  【关键词】创作源泉;观察要求;根本做法  Observation and narrative writing  Wang Yanqing  【A
期刊
【摘要】很多学生走出校门,回顾他(她)的老师,最先想到的总是他们的班主任。因为,班主任是学生最熟悉、最贴近,也从一点一滴关心学生成长的人。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     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够带好一个班,能够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为社会培养一个班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就是一个艺术家,但又远远高出其他的艺术家,因为它的作品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会给社会创造无穷财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战场,要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手。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努力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课后及时对课堂上的教学反馈进行反思,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激发积极性;教法多样化;培养参与能力  Effective way to impro
期刊
【摘要】新课标条件下学生的 学习 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自己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给学生一定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学习过程,鼓励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真正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 发展 。而教师应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的身份,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营造出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不必急于寻求课堂教学模式,不可热衷于课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要努力追求
期刊
【摘要】朗读本身是一种十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新课改进行的今天,很多学校对朗读教学有所忽视,难于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这种现象在高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也许是长期应试教育使然。针对这种普遍忽视朗读的现象,我有自己的一些体会,不管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以至将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都是很好的方法。
期刊
【摘要】音乐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内为孩子积极创设音乐环境,使幼儿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与音乐充分接触,让他们生活在音乐中,用音乐来丰富幼儿的生活、陶冶幼儿的情感,从而达到:开发智力、挖掘潜能、全面提高素质。  【关键词】幼儿;音乐;环境;教育;成长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音乐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抒发情感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都有着热烈的爱好和自发的需要。”
期刊
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译码、加工和处理。从这点来看,阅读教学不仅能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可感的形象及作者的感情。这样的教学本应一举两得,学生应该是乐于学习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恰恰相反——学生对阅读课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学习语文是痛苦的。结果学生没能获得应有的语文阅读
期刊
1.珍惜生命,热爱自己   学会爱自己,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珍重,它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健康,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强壮。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从生物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存在,是我们人类存在的基础。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而它就显得更加可贵。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这种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一文中第一部分,就是对学生进行这种教育的最好材料。   中学语
期刊
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对基础教育中的特长培养进行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前在由“应该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变革中,对于特长培养应有着清醒的认识,从而努力完善特长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特长培养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个性的一种基础教育。它绝不是简单地唱唱、跳跳、写写、画画,而是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毅力,良好的习惯和能力、较深的学识和才华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殊才能。实践证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