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75610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关键的部分,作文成绩的好坏决定着一个考生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学写好作文呢?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几个有效途径与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写作教学的前提条件。许多学生非常害怕写作文,在写作文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感觉到写作文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就失去了兴趣,当然也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因此,我在教学上着重于点燃学生好奇心的火花,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增强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在一种轻松惬意的写作气氛中写出自己心里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创设情境时,老师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设计作文的题目。如班级、学校、当地社会上新近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热点话题等等,当然最理想的是能够对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事件做出迅速反应。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把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才能有所感,有所思,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二、体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生活的原材料
  
  “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写起来就会有真情实感。作为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可以指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生活经历,引发联想,重视直观,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观察现实生活进行创作。也可以指导学生直接地去接触生活,体悟现实人生,引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情和思考。通过感悟、体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只有写观察过的事物,体验过的生活,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这是使作文言之有物的前提。在指导写作文时,要指导学生善于从自己的身边寻找材料。告诉学生作文的材料就在自己的身边。有的学生往往认为作文“没什么东西好写的,也不知道怎么写。”咬着笔杆子无从下手,因言之无物而感到苦恼,甚至对写作有一种恐惧感,产生一种“作文痛”的病根。
  其实,我们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每天的生活仿佛是一个万花筒,它色彩斑斓,丰富多彩。常常有的学生局限于在家就是一日三餐,在校就是读书作业,两点成一直线,思维狭窄,不能突破常规。事实上,每天上学时,只要留心一下,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上学的路上本来坑坑洼洼,现在已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旁正在建成一幢幢小洋房。还有我们回忆往昔:想想漫长而有趣的寒暑假;天真可爱的四季童年;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琐事。
  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是农村的孩子,大多数的爸爸妈妈在田里劳动。有一回,我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有几个学生说着怎么写呀?怎么写呀?我就笑着对他们说有的同学家里有大棚,你们有没有到大棚里帮爸妈劳动过呢?你们知不知道他们的辛苦呢?那些学生就点了点头。经过我一番话,一位学生就写了《爸爸妈妈真辛苦》。因为亲身经历,有所思有所想,根据自己的回忆,这篇文章写得相当生动!要知道“身边的一滴水虽小,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秤砣虽小压千斤”。
  
  三、以读带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所谓“以读带写”,就是先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阅读对于写作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另一方面是语言技巧的借鉴。语言的积累涉及作文的取材,语言技巧的借鉴涉及作文的写法。因此,在指导作文时,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中学语文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结构简单、又通俗易懂的短文,有利于学生模仿,而且还能从中搜集到许多的材料,如观点、例子、名言警句等等。但是如果单独阅读教材文章这还不够,还要鼓励学生进一步把阅读扩展到课外,从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等多渠道获取大量信息,将积累的例子作为材料为我所用。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写作的材料,还充实了他们的思想,提高了认识水平。
  在进行课内外阅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周记”的形式辅助课内的作文教学。学生在写周记的同时,一方面锻炼了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开阔了他们课外阅读的视野,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在学期开学初我先订好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数量的命题周记,每两周写一篇。这些命题的周记题目比较小,范围很具体,要求也比较宽松。让他们写起来不感到困难,有不少同学写得挺深刻的。除了让学生写周记外,我还要求学生每周抄写三段自己认为读起来很精彩的文字,这样做,一方面促进学生去大量阅读,另一方面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材料。通过课内、外的大量阅读,以及各种方式的练笔,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也激发起来了,大大推动了作文的教学。
  以上是我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完善,作文教学观念也将出现重大转变,作文教学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不断更新。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的职责使自己具备“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能力。因而班主任总习惯以审视的目光解读来自学生的信息。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强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动性。互动的结果不光是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还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对话的、相互作用的新型师生观促使师生在广泛的交流和沟通中获得人性的自我表现和完善,这使得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不同以往
期刊
在学校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在他们的交往中时时会出现批评和表扬。批评和表扬是教师管理学生的两种基本方法,相比之下批评用得更多一些。大量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批评易引起学生反感,也就是说批评学生容易,但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批评并非易事,若方式不当,不仅效果不令人满意,而且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怎样才能架起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提高批评效果,达到批评目的呢?我通过多年
期刊
【摘要】快乐是成长的愿望,快乐是成功的桥梁,快乐更是养成高尚情操的需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其智力发展与自控力的发展并不同步,因而学生的过失就会出现。而教育实质是一种文化行为,是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认识快乐、创造快乐、发现快乐、享受快乐、表达快乐、传递快乐,这样班集体才不会是一个抽象的名称。孩子们只有在快乐的集体中,才能有实在而温暖的感觉,集体的凝聚力、创造力、自制力、进取力也会不断增强。  【关键
期刊
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由于一个家庭的破裂,导致了一个好学孩子的厌学甚至轻生,身为班主任的我主动接近这个学生,深入她的家庭,从而使她又找回了自我。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对学生的重要性,这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迪。  刘晓芬,因为父母的离异,性格变得非常的孤僻。原本好学的她,这几天看起来精神极为不振,神情也很沮丧,学习上表现得极为懒散。她的这一切怪异的行为引起了
期刊
在大力提倡素质育的今天,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化,提高教育的合格率,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就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感受,谈谈转变后进生的方法。    一、用爱心消除后进生的疑惧心理    后进生往往主观认为教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以致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为了消除上述心理障碍,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因为这些学生勇气和信心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特别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处于这阶段的儿童在学习活动中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儿童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感情迁移便产生了,而且注意力也会变得特别集中、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也会迅速提高。因此发展学生情趣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本人也来谈谈关于小学英语情趣化教学问题。如
期刊
众所周知,在班级里,中等生是班级的主力军,占班级人数的大部分。而中等生往往又是老师忽视的对象,表扬沾不了边,批评也轮不到。但经验告诉我们,转化后进生固然重要,但忽视中等生这个“大多数”,却往往成为一个班级整体素质得不到大面积提高的结症。要认识到优生、中等生、后进生三者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中等生勇往直前,可以进入优生行列,停止不前可能要倒退,往后退就会逐渐变成后
期刊
古人云:“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由此看来,作为班主任老师,切勿恶语、恶行随便伤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也都需要别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往往一句不经意的赞扬鼓励,对听者来说或许会如沐春风。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管理人的艺术,要把五六十人的集体带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其中很多有价值的管理之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实践。在此,我想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谈谈管理之术中最易付出的——表扬之术。  要调动一个人
期刊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后进生问题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转化后进生不仅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每个教师都必须积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的转化后进生,消除后进生心理障碍,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一、提高对转化后进生的认识    如果我们教育工作培养的人才,质量
期刊
众所周知,一个班的学生能否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班教育全面负责的班主任,取决于班主任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组织得体、管理得法、教育得当,则“乱班”可以变好,学生会有显著的进步。反之,则好班也会变“乱班”,学生则明显的退步。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六年了,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体会。如何顺利开展这一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