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语感培养思路构建探析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rou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夯实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基础能力,教师要提高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应用中提升语感能力。将常识知识、阅读技法、写作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不断构建语感培养思路,创新语感培养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为学生日后学习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就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语感培养思路构建,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语感能力;语文素养;语文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1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79
   一、培养小学生语文语感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高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提升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其思维力、意志力、想象力,能够有效发展其语文综合能力。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成为新理念下的教学任务。为了顺应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优质的教学活动。通过加强语感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对优化教学内容、培养阅读习惯、发展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感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之功,它需要学生在长期的语言训练中,体悟语气语素、感知修辞手法,并从语言文中吸取更多的养分,从而实现对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思想、意识等方面的把握。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情感沉淀,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在良好语感的支持下,学生学习语文的困难将会变得越来越少,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也会得到快速的提升。
   二、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语感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重视开展朗读教学
   随着小学语文教育事業的发展,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得到了更多教师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挖掘语感培养方式,创新语感培养方法,已成为每个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知识实践运用,导致语感训练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尤其是部分教师没有从最基本的朗读教学出发,致使学生语言意识薄弱,语感能力缺失,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长此以往,随着语文学习任务量的加大,以及教学难度的提升,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沦为语文学科中的学困生。这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二)学生难以理解词句含义
   语文素养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前提。语文素养差,会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无法深入语言环境。如果教师不加以重视,势必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语言思维习惯,这会对学生认知和理解知识造成极大的障碍。在中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词句含义,是十分明显的现象。教师只要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加强语文知识讲解,就能够使学生准确理解词句含义。但一些教师没有注重提高学生课堂的自主性,导致学生缺少思考空间,只能用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套用,从而对于知识的理解过于肤浅,不能适应难度逐步加深的语文学习。
   (三)学生语言感知力薄弱
   由于缺少语言表达经验,知识底蕴不足,造成了学生语言感知力薄弱。为改善这一状况,新课改对如何开展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一些教师没有深入解读新课改精神,依然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从而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一方面,学生自控能力差,在缺少监督和指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将精力耗费在与学业无关的事情上,从而在上课时养成“开小差”的习惯,这对发展思维能力是极其不利的。另一方面,教师没有注重创新教学,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书籍,导致学生养成惧怕阅读的心理,使学生语言感知力变得越来越差。
   (四)缺少相对应的语感训练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语言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感知力,深厚的语言功底。但小学生缺乏生活经历、情感经验,对文字的理解力不足,需要借助更多的语感训练,才能改善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注重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没有开展更加细致化的语感训练活动,从而导致语文教学板块化明显,语文教学存有漏洞,以及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再加上学生没有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对语言艺术认知和理解不足,从而不能欣赏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这给学生提升语文素质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语感的策略方法
   (一)了解学生基本语况,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受个体素质的差异性、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语感能力各不相同的情况。因此,提高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语感能力,首要做的是掌握学生的基本语况,并利用足量的朗读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感知力,增进人文素养。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生成过程,掌握学生的天赋和特长。通过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发扬学生的个体优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语感能力。为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教师应利用“朗读”的方式,要求学生带有情感、流畅自如地诵读文章。通过优化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促进学生在朗读中把握字、词、句等知识。其次,朗读文章是熟悉文章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缺少语言表达经验,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加大对文章词句的借鉴,可以丰富他们的语言结构,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需要结合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第一步,教师应帮助学生解决生词问题。通过对生词、特殊句式进行细致性地讲解,促进学生通篇诵读。第二步,教师应对学生容易“卡壳”的地方,进行重点的知识讲解,从而实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第三步,教师应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文章,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实现对文章结构的把握,以及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二)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明确词句内涵
   要想提升语感能力,离不开良好的语文素养。只有明确文章中的词句内涵,才能使学生准确把握语言结构,感知语言的艺术魅力。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感时,需要理解文章词句的基本内涵,不断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吃透文章中心思想,准确、快速的表述文章内容,形成良好的语感素养。
   首先,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制定明确的语感培养目标。通过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独立解决字、词、句等问题。通过教会学生阅读技巧,使学生带着问题挖掘文章信息,从而实现对文章语言的把握。例如,教师在教《秋天的雨》时,可以设计“秋天的雨有什么特点?”“秋天的雨蕴含着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等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和探索文章中心思想。这样不仅能够有助于学生明确文章脉络,还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能力。其次,教师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增进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加强对语音、语义的讲解,使学生在情境中做到融会贯通。例如,教师在教《海上日出》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营造海上日出时的情境。通过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海边?”“喜不喜欢海?”等问题,使学生回味和幻想生活。与此同时,剖析文章中晦涩难懂的句子,不断驱动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理句子的含义,促进学生提升语言素养。
   (三)利用优秀读物,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
   基于中高年级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需要给他们推荐一些优秀读物,让他们在整本书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意识,审美文章中的好词好句。通过体悟文章语言的艺术色彩,促进学生在感知词句含义的同时,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从根本上提升语感素质。
   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进适合其提升能力的读物。通过找寻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不断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阅读教学,从而为品词赏句做铺垫,为提高语言审美能力打基础。一方面,加强对文中词语、句子的赏析,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通过讲述文章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认知语言色彩,从而为学生积累语言表达经验。另一方面,注重对文中感情色彩的剖析,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作者的用意,从而使学生把握文章情感的表达方式,开拓学生的语言思维。其次,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丰富学生的语言思维,对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也有积极的作用。要求学生阅读整本书,摘抄书中的经典语录和好词好句,不断为学生表达自己提供方法和经验。坚持“精读”“细读”原则,鼓励学生摸索文中的语言规律,要求学生概括全书或书中某章节的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整合和加工语言的能力。
   (四)加强审美教育,开展赏析和仿写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感,沉淀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开展赏析和仿写活动,不断锤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要求学生品读文章内容,感知文章内涵,促进学生在写作中增强语感。
   首先,教师应开展好字、好词、好句鉴赏活动。从文字的形体、内涵等方面,分析这些字、词、句应用的妙处,促进学生体悟到作者别具一格的写作功底。要求学生利用文中的好字、好词造句,培养学生加工语言的能力,从而在丰富学生语言思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字驾驭能力,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应开展写作手法鉴赏活动。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内容,深入阅读情境,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对话、动作、神态等内容的。通过与学生一同审美文章的体裁、结构等,掌握语言的表达、表述方法,促进学生将语文知识融会贯通,提升语感能力。
   总之,中高年级小学生与低年级小学生有所不同,在培养其语感能力的同时,需要坚持因势利导的原则。通过阅读、写作教学相结合,从更广、更深的层面上,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语言加工、语言表述等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语感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黄娴.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强化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8).
  [2]黄珊珊,吕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语感培养思路构建[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被不断地应用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当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升级,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践,如此,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
摘 要:阅读是获取信息、分析与处理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而阅读素养则是一个人实现终身发展的主要素养。因此可以说,阅读教学对学生自身的阅读素养提高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较为突出的现象是,中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兴趣不高。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阅读素养的含义进行阐述,并提出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目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幼儿教育是人生重要的启蒙阶段,幼儿园教学也是提高幼儿基础学习能力的阶段,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绘本生活化教学在幼儿教学环节的运用,可以拓展幼儿视野,提高幼儿思维能力。故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绘本;生活化;教学模式;幼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177-02  DOI:10.16657/j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要对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感知能力、情感等进行培养,因此教学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得小学生能沉浸其中,细细体会。这一条件下,传统文化能浸润美术教学,并营造良好氛围,这有利于教学质量,因此产生了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概念。此概念下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能有显著提升,传统文化也能得到良好传承保护,因此为了推广此概念将展開相关分析,阐述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文化浸润教育实施路径
摘 要:应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肩负的重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关注,并被广泛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法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不断地反思和实践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文章先分析初中物理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优势,然后论述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使得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概述了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及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重要性,探究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有效策略,旨在促进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人文主义教育;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
摘 要: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为有效提高学生习作学习质量与效果。教师应当依据现代教育理念,主动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为学生建构全新写作学习模式。教师可尝试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以保证写作教学工作整体效果。故就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小学作文教学是传授学生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学生写作打好基础的重要阵地。然而,综观当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可以发现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缺乏观察能力、缺乏想象力,教师作文评价系统不完善等,影响了作文教学效率。针对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加以重视,并且对症下药,实现作文教学的突围。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写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在小学教学过程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的语言认知和应用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写作教学则直接体现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功底,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養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短小灵活、样式丰富的微写作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作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新课标的深入落实下,学校、教师及家长愈发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数学科目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比例,尤其是数学思想,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集中。而数学思想的核心是转化思想,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将多个数学思想进行有效连接。因此,掌握并灵活运用转化思想十分关键。  关键词:转化思想;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