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障碍与对策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s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低收入和高失业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制约因素,威胁着其生存和发展。解决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广义上是指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要职能建立起来的城市,狭义上是指依托矿产资源开发成立的城市。资源型城市不但制约着矿业的兴衰,而且它在城市中占有较高比重,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类型,对全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按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阶段划分,可以分为老年期资源型城市(约54 座,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12.68%),中年期资源型城市(约290 座,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68.07%)和幼年期资源型城市(约82 座,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19.25%)。老年期资源城市矿产资源濒临枯竭,经济衰退,结构调整转产就业压力加大,环境问题突出,困难较多,亟待给予政策扶植或经济救助。不可否认,资源枯竭型城市为建立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创下了辉煌业绩。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资源性城市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每况愈下的被动状态,诸多社会矛盾相继而来,严重制约了这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1952~1990 年间进行的是一种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在国家这种工业投资政策方针指导下,带动了资源勘探开发统一大会战,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资本,迅速注入矿区,从而获取大量的能源、矿产品的输出,形成以开发区域优势矿产资源为背景的格局,建立起如鞍钢、太钢、大庆、六盘水、铜陵等大型资源型城市基地,以及10,879 座国有大中型矿山和227,854 个乡镇、集体矿山企业。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把资源开发的投资重点放在中西部,而把加工工业发展的重点摆在东部沿海地区,矿山只是作为国家投资、为国家或区外输出资源的场所,粗放型开采,求产量不注重综合利用,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初级矿产品被全部或部分指令性低价调出,大多数矿业城市初加工或深加工产业得不到更大发展,形成采掘型矿业城市。
  一、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1.低层次的城市化水平
  矿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从业人员的地域性集中,导致各种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性推进。在矿城建设初期的从业劳动人口构成中,除了属于城市人口的矿业技术工人、转业军人外,大量的半城市化的“亦工亦农”人口比例较大,包括大量民工、当地农牧民和部分职工家属。城市基本人口虽较大,城市化水平较高,但“高农村人口”的构成又暴露出了低层次的城市化水平。
  2.畸形的高工业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原因。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不是从传统农耕业或采掘业向制造业、社会服务业转化,即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化,而是以工矿业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大,在向高级化产业结构推进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相对较为落后,表现出“高工业化”的假象。受资源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中根本没有考虑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没有考虑到矿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不同之处。
  3.复杂的地矿关系
  国有大中型资源型企业是资源型城市的主体,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渠道。但从生产和服务职能上看,企业与政府具有明显差别。过去矿业企业办社会非常严重,也很普遍。“机关求大,职能求全,级别求高,队伍求多”的“全能式”企业体制,难免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和政府职能不畅等弊端。由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矿山企业,到矿山开采后期,矛盾更加尖锐,财政收入锐减,经济大幅度下滑。伴随资源的枯竭,围绕企业改制后的下岗职工安置、企业办社会的包袱等问题,企业与城市政府的矛盾就更为突出。
  4.城市发展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容量有限的两难境地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非再生的能源与矿产资源,不论后备资源勘探进展多大和开发时间多久,资源持续性利用最终是有限的。而粗放型采掘、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一般比非矿业城市的平均水平要低。生态环境保护是政府应该抓的事情,但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政府财力不足,往往难以承担昂贵的环境治理费用。而以营利为目标的矿山企业自身是没有动力从事生态环境治理的,因而造成我国矿业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局面。
  5.城市布局不合理
  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矿业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困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这一点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表现的尤其明显。长期以来,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矿山企业或其相关的产业。由于政府财力远远不如矿山企业,普遍形成了“企业大、政府小”的状况,因此,难以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矿山企业并不擅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却又喜欢自己另搞一套城市基础设施,往往造成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不配套,使城市建设零乱且不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质量和城市发展。
  6.社会负担极其沉重
  我国矿山企业办社会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矿业城市此类支出占到了矿山企业总支出的1 5%~20%,甚至更多。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企业办城市的现象。矿山企业办社会不仅仅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拖累甚至拖垮企业,更不正常地衍生了两个履行城市管理职能的主体——以市政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圈和以矿务局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圈,城、矿关系始终不能理顺,二者甚至矛盾重重,对城市和企业的发展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再加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矿山企业有中央、省属与地方之分,受制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导致矿产资源配置出现畸形,城市功能发育严重不足。   二、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启示
  (一)国外经验
  1.重视相关的立法和规划。如美国针对煤炭资源的管理,先后出台了《矿物租借法》、《联邦煤矿租赁法修正案》等。再如,德国政府为振兴鲁尔工业区,成立专门机构——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编制具有法律意义的总体发展规划。
  2.政府进行灵活多样的财政税收支持。如法国为扶持老工业区发展,设立了地区开发奖金、工业自应性特别基金、工业现代化基金等多种形式对资源型地区进行倾斜;另外还通过对行业税、劳工税、不动产转让税、公司税、所得税等税收不同程度和时间的减免来吸引外来企业进入老工业区。
  3.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进入。如日本九州的开发转型,通过地域振兴整顿公团,对进入产煤地域的企业设有长期低息的设备资金融资和长期运转资金融资等。另外减免地方税,减收额的80% 由国家补贴。
  4.制定政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外资源型城市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大企业的力量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的作用。为此,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政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如英国政府制定了《企业扩张计划》,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和技术咨询。在金融政策上增加对中小企业的开业贷款额。在产业衰退地区,小企业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就给予3000 英镑的投资补贴。
  5.注重就业转岗方面的培训。如法国政府为解决失业问题,规定企业职工必须定期离岗参加培训。培训期间,职工可领取70% 的工资,费用由企业承担。
  6.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步伐。如德国政府建立了“鲁尔区风险资本基金会”和新技术服务公司,为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和咨询等。
  (二)国内经验
  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多元化格局已经初步成型。辽宁阜新把转型方向瞄准现代农业,初步形成八大农业产业化链条框架;黑龙江双鸭山也把农业作为重要的替代产业来发展,同时通过煤炭液化、失重式电子秤等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新兴产业形成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资源型城市有很多优势,比如良好的区位、较好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是在转型初期困难较大。根据国外经验,资源型城市应大力推行资源的集约高效开发利用方式,这样做既能延长资源的开采周期,又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转型成本和难度,为转型积累资金和创造有利的条件。
  我国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国有企业的改革涉及很多复杂问题。资源型城市一般依托资源性企业而建成,资源性企业都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在面临资源枯竭的同时,还面临国有企业自身的问题,比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完善社会保障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历史负担以及债务税收负担重等问题。因此,资源型城市在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同时一定要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因为这几个问题是共生的,是环环相扣的。
  (三)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启示
  1.转型离不开政府的财政税收扶持,尤其是在转型初期,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分别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接替产业包括环境补偿机制建立与环保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待转型进入正轨后再逐步减少或取消扶持。
  2.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和规划。同时,需要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分步骤实施推进。
  3.产业结构要多元化。转型的实质是逐步减少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培育和发展非资源性产业作为接替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产业结构多元化需要一定的过程,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充分依托国内外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优势,加快多元化步伐。
  总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各方面矛盾,实现城市转型。转型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政府合理干预,也要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努力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秉福.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2,(3).
  [2]王建平,陈元朝.资源型城市的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2).
  [3]谢涛.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探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6).
  作者简介:王萍(1981-03),河北保定人,女,回族,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
  刘敏(1962-05) ,山西晋中人,女,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人文地理。
  本文为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号:J201308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比较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的优良性能,分析谈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以及在能源、汽车及其他工业部门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碳纤维;航天;航空;应用  一、引言  碳纤维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它是碳纤维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复合制成的结构材料。其直径6~8μm之内,它是一种直径极细的连续细丝材料。目前用在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主要有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两大类,分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2l世纪培养人才需要为目标,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知识上、能力上的教育。实践证明,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的。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的中心地位是“学”而不是“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因此,要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有必要探讨学生的主体作用,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主体性原则
期刊
摘 要:我国的事业单位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成立的,其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成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事业单位在改革方面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激励机制方面研究比较少。本文通过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缺欠,提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改革的路径,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薪酬机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分析教情学情,精心设计教法,有效引导学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高效是师生追求的目标。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为未来成人成才打下良好基础,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要重视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启发引导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
期刊
摘 要:在进行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大多是父母不管不问,即使过问也是电话上捎带一二句;爷爷、婆婆偶尔不痛不痒地过问一两句,或者过问的方式极其错误,孙子、孙女难于接受;学校一视同仁地进行教育,好比是一把蔬菜,厨师不问青红照白一刀了事,其结果便是长的长短的短。在家庭教育中,担负教育责任和主角的便是爷爷、奶奶、外爷、外婆,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感受的文化氛围往往都是在那种阶级斗争最为激烈,文化、文明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容易产生的几种心理偏差,并对偏差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偏差;校正方法;“动”法 ;“静”法 ;“动静结合”  目前的高职教育所面对的群体已经是“90”后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影响着对社会的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业环境、新的人际环境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在所难免。我们也不乏听到因心理偏差未获得及时校正而产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再是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及分析课文上,而是将学习目标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情感体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的开发和加强学生的情感功能,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培养;兴趣激发;语言环境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再是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及分析课文上,而是将学习目标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
期刊
摘 要:新闻报道,文学创作,两个不同的写作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实践中,用文学的手法写新闻消息、通讯,用新闻消息的凝练精辟、通讯的纵横捭阖写文学作品,会感觉神思如泉涌,华章似水流。本文旨在论述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新闻报道、文学创作方法。  关键词:工程项目新闻报道;文学创作 ;思考和实践  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是两种不同的文体。新闻是正在发生的群众欲知未知而应当知道的事情。主要有消息和通讯。
期刊
语文的能力来自哪里?说实话或许我们语文老师会不高兴,语文能力多数应该来自于阅读,尤其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这么重要,那么怎样让小学生爱上课外阅读这种语文的“零食”呢?  一、得到家长的配合  时下,电视、网络等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
期刊
摘 要:同义词在汉语交际中十分常见,对于同义词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词汇学的热点。古汉语同义词作为汉语同义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自先秦起,就有古人注意到了同义词现象。本文以时间为序,对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综述。  关键字:古汉语;同义词;研究  同义词现象普遍应用于世界各种语言。生活中表达同一种意思时,常常会使用几个不同的词语,这样做有时是因为所处坏境不同,有时是因为说话人身份立场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