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矿物学”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RBWD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周六一大早,儿子大奇就抱着一本《可怕的科学》在看,在我再三的催促下,才放下书把早饭吃了。吃过早饭,我说:“儿子,先完成一科的作业再看书吧?”儿子答应得挺干脆,就是半天没有行动。我又催,儿子还是不行动。我实在忍不住了,大喊了一声:“儿子,做作业!”只见儿子总算开始做作业了。等我忙了一会儿过来一看,他又趴在课外书上了。我火气腾地上来了,拿来他的作业一看,只做了两页,还有两页。我责问他为什么不接着做,儿子的理由是作业都是一样的,不想重复做。我告诉他,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算都是一样的也要做。
  上午儿子把数学作业做完了,下午跟同学约了去梅花山,开开心心地玩了一下午,直到天黑才回家。
  第二天上午,我提醒儿子:“今天要把语文作业和英语作业完成了噢。”
  “嗯,我知道的。”
  我收拾好早饭的碗筷,过来一看,儿子还趴在那“可怕”的《可怕的科学》书上,没有动笔呢。我深呼吸一口气:“儿子,开始写作业吧。”
  “马上就好。”
  我站在他身边,等着他把正在看的那一章看完,看他把书放下,开始写作业。
  下午,儿子终于把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了。其实,儿子已经三年级了,作业和课外书,谁先谁后,他心里都是知道的,但为什么每次都需要我提醒呢?儿子的答案是:因为书好看嘛。
  星期一的早晨,上了班,我开始向同事吐槽:“这个周末,可把我给气得……”几个同事了解了情况,有的说:“现在的应试教育,作业确实又多又无聊。”有的说:“你还是要抓一抓,不抓不行,作业再一样也要做。你家好像什么课外班都没有上吧,人家好多孩子还要做课外练习呢。”
  跟同事们说了一通,情绪好多了,用同事的话说:“家有小学生,永远没有省心的时候,别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二
  人道心诚则灵,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一个故事:人生的“矿物学”,看得我一拍脑袋,有了——
  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国民政府驻法国、英国大使,以及驻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顾维钧年轻的时候,曾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学。但有一次,学校给他们排出的课程表里,竟然有一门矿物学,而且要必修。顾维钧看到后,大为不解,觉得矿物学不但跟自己的专业不沾一点边,而且还很枯燥。他就跑去询问学校的教务长,问是不是排错了,教务长说没错。顾维钧说:“我来这里是学习国际法和外交的,而矿物学跟我们的专业相差十万八千里,不但没有用,还很枯燥,学校竟然要我们花费人生这段最宝贵的时间去学习它,您不觉得这很浪费吗?”结果,教务长却回答了他一句十分经典的话:“面对一门既没用又枯燥的学科,用耐心去把它学会,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教务长的话,让顾维钧深受启发:原来,学校开设这门功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事的耐心与责任,以及面对未来人生路上那种不可预知的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从此,顾维钧发奋学习,勇敢地去面对和解决人生路上出现的各种“矿物学”,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外交家。
  我很喜欢给孩子讲故事,因为故事里有鲜活的人和思想,比抽象的大道理好听得多了。趁着又一个周末,几个小朋友相聚的时光,我给孩子们讲了这个故事。
  孩子们听得嘻嘻哈哈,我接着说:“你们知道吗?我们人生经常会遇到‘矿物学’噢。”
  “比如呢?”立即就有孩子好奇发问。
  “比如,我们养小孩,小孩讨喜的时候,我们很开心;可是小孩也有犯嫌的时候,我们会不开心,可是我们不开心,还要一样地爱小孩,甚至要更爱他。我们总不能因为小孩犯嫌,就一脚把他踹开,不要了吧?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大人要面对的‘矿物学’。”
  我故意作势做了一个踹脚的动作,孩子们哈哈大笑。
  聚会结束回家,看了一会儿书,儿子坐到书桌前开始做作业:“我开始研究我的‘矿物学’了!”
  好样的,儿子!
  可以预见,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见很多“矿物学”,抱怨无益,我们只要认真地做好它,完成它,相信我们的人生道路一定可以走得更远,更稳。
  (作者系资深编辑,曾出版《慢慢慢慢慢慢走》一书。)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新潮流应运而生   一直以来,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多为有关单位请专家给父母做讲座、答疑解惑,家庭教育的教学既缺乏系统性,也缺乏一对一的针对性。如今,父母自己站出来发光发热,利用微信、微博做育儿媒体探索、开创公益教育机构。这一新潮流的涌现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其特点与发展走向值得关注。   我们正处于以数字化、全球化为特征的飞速发展时期,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父母群体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越来越
期刊
一   去年秋天,我收到一位美国同学的邮件,说他儿子这学期要学习一些世界地理和文化知识,过段时间会讲到中国、日本、越南、柬埔寨等亚洲国家,希望我女儿能给他儿子班上写封信,介绍一下中国和北京。   同学的儿子在迈阿密上幼儿园,今年5岁。   我当时很感慨。在北京上一年级的女儿,没有这样的课。她所在的幼儿园每逢感恩节、圣诞节、万圣节,都有庆祝活动。但仔细想想,这些其实都是西方文化、甚至仅仅是美国
期刊
作为父母,你还在为育儿问题找不到对策而纠结苦恼,还在为无暇研读教育书刊而愧疚不安?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是不是也想随时与人分享心得,或随时有人指点迷津?   本刊邀请两位家庭教育公益机构的创办者撰稿,她们不仅努力引领着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还为更多的父母提供了便利实用的学习平台。   博雅小学堂(微信ID:boyakids)是通过智能手机收听的中国第一家儿童人文电台。   博雅小学堂着眼于帮助那些
期刊
2014年初,南京市芳草园小学学生李雁志获得了市科学小博士一等奖。同年6月1日,他被评为鼓楼区优秀少先队员,接着又获得了“华罗庚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一等奖。  近日,笔者采访了李雁志的妈妈颜娟。这位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妈妈很低调。她说教育孩子其实没什么诀窍,就是多忽悠!  忽悠一:望远镜  2002年李雁志出生了。李雁志的妈妈和爸爸都属于高学历高收入高素养的三高人群,也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天下父母心。他们希
期刊
2014年5月,荣获新浪教育2013年度中国榜样家长的刘称莲,推出著作《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位陪读妈妈把“和谐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的理念用于育儿实践,使女儿李若辰顺利走过关键的初中三年。高中毕业后,李若辰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同时录取,还成了青少年畅销书作家。刘称莲善于抓住生活细节,利用孩子的兴趣点顺势而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她还注意构筑爱的边界,亲子之间保留各自独立的空间,让孩子
期刊
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具体规范:  3-6岁幼儿园阶段  1、知道跟好家长、老师。  2、不踩踏草坪,不采摘花果。  3、不乱扔垃圾。  7-12岁小学阶段  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2、不触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画写、不划刻。  3、不追、捉、打、喂动物。  4、不攀爬景区设施。  5、带走自己产生的所有垃圾。  13-15岁初中阶段  1、吐痰和口香糖用纸巾包好丢入
期刊
一  从睿睿3岁半开始,父母逐步发现他有一个缺点,那就是遇事知难就退,绝不再去尝试。  比如,前几天爸爸带他去游乐园时,他跟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当其他小朋友在跳跳垫上,高兴地跳上跳下时,睿睿只站在一旁看哥哥姐姐们跳,他也跟着乐,但决不上去跳。当哥哥姐姐们下来时,他才小心翼翼地上去跳。奶奶说睿睿不跟小朋友一起跳,可能是因为怕小朋友笑他跳得不高,跳得不好,毕竟他刚刚学会向上跳,有点胆小爱面子。  那天晚
期刊
小学生可以自己改名吗?  江苏苏州一读者来信咨询:我儿子胡乐今年上六年级,他一直为自己的名字而烦恼,小的时候,同学说他的名字像女孩,再大一些,同学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糊了”。眼看着要升初中了,他想给自己改个名字。请问像我儿子这样的未成年人,可以给自己改名字吗?  答:法律赋予我们一项权利叫做“姓名权”,是指自主决定、变更、使用姓名的权利,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跟随父亲的姓氏,
期刊
别把暴力“遗传”给孩子  江苏南通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女儿今年上四年级,从去年开始,她在学校三天两头打架,我们不得不带被她打过的孩子去看病。原来她只是在学校用暴力,现在回到家里脾气也越来越大,她妈妈的脾气也爆,结果两人天天吵架,有时还动手,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管呢?  答:最近流行一个词语叫“隐性留守儿童”,意思就是说父母虽然和孩子在一起,但他们却不重视或者不懂家庭教育,
期刊
1  每年5月份起,我们一家都为“暑假去哪儿玩”而纠结。  以前,我们全家自助游,经济又实惠,还能促进亲子感情。儿子三年级时,我们给他报了“小记者班”组织的英国7日游学——儿子第一次走出国门,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从此,他的旅游胃口越来越大。国内的线路,已被他嗤之以鼻。  四五年级,他分别去美国、澳大利亚游学,时间大多是半个月到一个月,费用在3到5万不等。除带回当地的纪念品之外,儿子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