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桶金的四种掘法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者如何取得重要的第一桶金?下面介绍掘第一桶金的四种方法:
  一、一门手艺
  都说拥有万贯家财,不如有一薄技在身。就凭这身薄技,最低目标是能养家糊口,最高目标是能发家致富而创下万贯家财。
  张果喜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亿万富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把自己的姓名写到行星上的企业家。他是一个木匠,在上海艺术雕刻品一厂学会了生产雕刻樟木箱。凭着这门手艺,他在广交会拿到不少订单,20个樟木箱,赚了一万多元。
  第一桶金的掘得,使他把家当全部押在传统木雕业上,最终有了今天的成果。
  陈逸飞到美国,先是替博物馆修画,报酬是3美金1小时。因画技出众而进入画廊,当听到有人出价每张画3000美金时,陈逸飞说:“我一下觉得中了头彩,仿佛天上掉了個馅饼下来。”这样,才有了他的视觉产业。
  经验之谈:没有手艺,要去学门手艺。首先最好是在你准备打天下的地方,学门拾遗补缺类的手艺。掌握手艺后,就要向精益求精发展,要在一个区域里树起旗帜,并在中间进行区域的扩大。
  二、借鸡生蛋
  王志东虽然已经离开了新浪网,但他“借船出海”的举措,是运作相当成功的一例。
  1993年王志东向四通融资500万元港币,创办四通利方,后来,四通利方与华渊网合并,易名新浪。1999年,在国际上融资2500万美元,后来,又向戴尔电脑和软银等融资6000万美元。2000年,上市纳斯达克,融资打开新天地。
  这个案例可能有点大了,但是赚钱的道理是可以借鉴的。
  经验之谈:荀子老先生对此早有总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
  三、捕捉机遇
  这个榜样是上海的杨怀定,人称杨百万。应该说,他的第一桶金是来自国库券的异地交易。苗头是在上海看到的,108元买进,113元卖掉,4个小时赚了800元。
  他说:“赚了以后,我就开始想入非非,在外地108元买回,到上海112元卖掉。”
  心动不如行动,他立刻到合肥,那里的国库券与上海的差价是30元。两天时间,他就赚了6000元。他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挖金矿的路”。
  经验之谈:发现机会要有眼光,兑现机会需要行动。这一切,还要有学识、毅力等内功的支撑。
  四、自己动手
  吉利汽车集团的董事长李书福的第一桶金是开照相馆掘得的。到南京路的冠龙,只买了几个灯泡。1千多元的反光罩买不起,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只要几元钱,他觉得与敲个白铁皮的水桶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连照相机上装胶片的玩意,都是自己做的。
  因此,对他后来敢造冰箱、造摩托车、造汽车,是没有什么可以惊讶的。
  在他眼里,“汽车只有4个轮子,1个方向盘,1个发动机,1个车壳,里面还有两只沙发”。
  经验之谈:诚如不少富翁说过的一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摘自《创富指南》
其他文献
这样的90后不是全部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只有自己这一代才算上“正常人”,轻易地把环境的宽松和个性混为一谈,将手段的多元等同于自由;也因为年轻,他们不羞于炫耀自己的优越,除了自己,又看轻和蔑视一切。  我(去年)过年去我姥姥家拜年,把名片拿出来,“啥?都当上老总了?”她说,“做人啊,要踏实。”  她觉得我这个公司和200万投资都是编的,为了掩饰我毕业了还没有找到“正式工作”的尴尬。  我读北大的时候
期刊
前几天,有个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大学正在推广一种名为MOOC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中文昵称“慕课”。这个朋友所在的大学是国内顶尖学府,也是一所百年老校。据说,以后老师在网上用视频给学生讲课,课堂上的课时将会缩短,主要用于答疑和交流。校外的人打开电脑,连上网络,即便不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听到名校名师的授课。  其实,这种教学方式在国外已不新鲜了,国内也有学校试水。看来,互联网
期刊
读书有没用?面对这个问题,平时不摸书的人也会大喝一声:当然有用。政治正确的答案在这里似乎只有一个。  我有个堂哥,大我一岁,是二伯父的第二个儿子。他只上了一年学,就再也不愿意读书。二伯父的大儿子读书成绩不错,全家指望他考上大学,跃出农门,光宗耀祖,所以并不在乎小儿子的选择,乐得他回家帮忙干活。  我记得几年之后的寒假,有一晚,我和小堂哥一起睡,席子下垫着香喷喷的干稻稈,我们聊到了一个严肃的话题:读
期刊
秦武王嬴荡长得人高马大,身体壮硕,有不少蛮力没地方使,就经常与一些勇士摔跤、打斗。一些大力士因此受到了重用,还加了俸禄。有点蛮力就能当大官,这自然吸引了不少大力士,齐国人孟贲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儿。孟贲以力大无穷而闻名于世,据说他在水里不怕蛟龙,在陆地上不惧虎狼,在野外看见两头牛打架,他就去劝架,用手一分,一头牛倒地不动了,但另一头牛还不停止。孟贲大怒,左手按着牛头,右手用力
期刊
很多美学方面的学者都认为艺术家是有些先天与人不同的禀赋在,这种禀赋并非人人可以求得的,应该承认,它是上天的一种宠遇。  不过,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我们虽无法求得宠遇,却可以借培养后天的兴趣来弥补这种遗憾。也就是说,就算我们的孩子不能在成人之后成为一个很伟大的画家,我们却可以让他在一生之中都具有很好的艺术修养以享受作为一个欣赏者的乐趣。  我们有的父母付得起很昂贵的学费,送孩子去学画、学钢琴、学小提琴
期刊
看了《清明上河图》,我们知道北宋的首善之区开封,是个繁华的城市。  有一位身居乡野的士大夫,薄有赀财,向往首都的声色欢娱和排场气派,不甘为土佬的他,总有一种怏怏然的遗憾。有人提示:何不到相国寺的花市,觅一都市女子,讨回来做妾,让她侍候你,你不就过上京城人的生活了吗?  果然,这位老土央媒婆撮合,花了若干银两,用一顶小轿,将一位原是蔡太师府上的美娇娘抬回来,心里自然十分高兴。那女子很看不上乡间的土里
期刊
黄永玉是中国画院院士、画家、作家,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著有《黄永玉木刻集》《黄永玉画集》,书画代表作品有《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  12岁独自外出谋生,14岁发表作品,32岁享誉全国,50岁考驾照,80岁上时尚杂志封面,93岁飙车……这个人的名字叫黄永玉。  黄永玉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400多年前的老祖宗到现在,黄家一直没有离开过笔墨
期刊
在美国,有一些慈善组织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穷人,他们建立了一些穷人居住的避难所。  西雅图最大的“无家可归的避难所”,在港口一条很偏僻的路上,那地方原来是海军一个空仓库,依据西雅图法律,空下来的仓库都要给慈善机构用的。  西雅图的穷人经常光顾仓库,这儿已经成为他们临时的家,但是穷人太多,来晚的人只好在外面等候。一天,天下着雨,仓库外面站着很多人,警察过来问:“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这么多人不能站在这儿。
期刊
针对足球的赌博,叫做赌球,那么针对科举考试的赌博叫什么呢?比赛用球,考试用笔,算赌笔吧。清朝年间,广东有种赌博的方式,就是赌科举考中者的姓氏,人称“闱姓”,又称“卜榜花”(因为参加科举考试,叫入闱,闱是科考的代称)。跟花会,白鸽票一样,都是广东大赌盘,火的时候,人人着迷。  都说,美国人好赌,见什么赌什么,看见驴子打架,也会赌一把,看哪个赢。其实,中国人之好赌,一点也不亚于美国人。凡是有胜负,而且
期刊
泾渭分明的青春,像鸡尾酒,被一路上记得住又记不住的调酒师把弄在手中。晃动晃动,透过玻璃,最终能看得到清晰的走向。  从中文系毕业,不懂新闻,做东西只有一个原则——自己感不感兴趣。  大多数孩子觉得自己很特别,其实在外人看来他们都一样。从事传媒的孩子却恰恰相反,每个人都想做出令全行业人士为之膜拜的作品,一个比一个自我,却打心底里认为自己能代表所有的观众,比如我。  那时我做出来的自以为特有水准的新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