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确教材中规则意识教育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成败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制定规则意识教育部分的教学目标时,一方面要深入解读和理解课程标准,制定课程目标;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生活需要、发展需要、社会期望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从而制定师生课堂教学中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其中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准确把握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才不会出现偏差。
以《校园里的号令》为例,本课教材中所涉及的教育内容是学校规则,其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学校的规则,感受规则的意义和要求,初步树立规则意识。
对照课程标准,本课从属于对儿童进行“健康、安全地生活”和“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的生活教育主题,旨在达成“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课程标准要求。据此,我们制定了以下课程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热爱学校、尊重规则、有责任心;行为与习惯目标:养成遵守学校规则的习惯;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了解校园生活的一般規则,熟悉和了解学校生活中各种铃声的含义和要求;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
以确立的课程目标为方向,我们可以进一步设计课时目标,课时目标的确立还要立足于教材中所涉及的规则教学内容,因为有关校园规则的教学内容在其他年级也有所涉及,我们必须体现年段目标的层次性,找出教材中同类主题教学的异同点,使教学活动在目标指引下准确、有序地开展。另外,还要考虑实际学情,制定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以本课为例,学生刚进入小学,对于校园的各种号令的规则要求认识还不够深刻。如升国旗时,学生做小动作的比较常见,上课铃响后依然有学生在班级吵闹,课间操的铃声响起时许多学生有时拖拉等问题。依据这一学情,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通过情境体验、角色扮演,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遵守升旗仪式规则、课间操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校园里的各项规则,养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在互动体验中,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学习的快乐。
二、正确选择规则意识教育的教学方式
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法治教育时,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案例,注重将核心理念、重要概念与学生生活实践中能够接触的事件相结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
1.从案例中体验规则
在规则教育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进行价值引导,形成观点和认识。案例教学法的成功与否,关键在选材和设问上,我们要精心选择典型案例,特别是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仔细研读,找出案例与授课内容的内在联系,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对案例严密的逻辑分析序列,并据此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反映儿童真实生活的相关素材,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对生活案例进行评析,初步形成规则意识。例如,在《课间十分钟》一课中,我们利用手机,对课间学生活动进行抓拍,如楼梯口推搡、走廊上追逐打闹、教室内打闹等情景,剪辑制作成微课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并设问这些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在观察了解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讨论,并且交流陈述,教师在学生分享经验的同时加以点评,最终得出结论。本课所选择的案例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其真实性的特点增强了教学的可信度,教师没有对案例做任何的解释和判断,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所积累的经验探索案例中蕴含的道理,案例形式直观,富有趣味。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参与主动,对学校中的规则认识更加深刻。
2.从模拟中践行规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规则与法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求我们在课上让学生明晰道理,而且要让儿童加以应用,知行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法治意识和遵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境模拟的教学方式则是一种比较容易实现的实践活动。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接轨、素质教育与社会需要的接轨。在现场模拟中,逼真的生活场景能够给学生强烈的现场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能够将学到的规则用于实践,促使学生用所学的规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实际行动来回答什么行为是规则允许的,什么行为是违背规则的,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实践性。
在《上学路上》教学中,我们设计了“演一演”的模拟活动,教师课前在教室中贴上相关交通标志,布置马路、红绿灯场景,安排4名学生扮演闯红灯的行人,课堂上,随机安排1名学生加入其中。在活动中,随机安排的学生中多数并未跟随闯红灯的行人,而是等到绿灯亮时才走,也有少数学生与之一起闯了红灯。此时,教师分别对随机表演的学生进行采访,询问闯或不闯的理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将几种常见的想法展示出来,安排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做法的后果,并写在纸上。学生在此活动中,产生了明辨是非、遵守规则的意识。之后,再次请全部学生排队共同表演上学路上的相关情景。在以上模拟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更多的是协助、引导、评价。在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不过,为了提高模拟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做好指导监控工作。
三、准确实施规则意识教育的教学评价
规则意识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遵守规则的习惯养成过程。在这一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学生是习惯养成的主导者,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光靠课堂教学难以实现规则意识的养成。对此,为强化规则意识教育,我们调动多方面的力量,从多角度创建了符合学生需求的规则教育评价机制,不断激励他们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知耻感和进取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
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据每课涉及的规则内容,采用了观察记录、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方式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进行了及时连续的评价。以《上课了》一课为例,我们在授课结束后,针对学生课堂规则意识的培养,设计了行动观察记录评价表,针对课堂中的不良行为,采取多项纠正措施,连续观察,做到了加2分,做不到扣2分,出现好的行为可以加5分。按周统计总分,根据总分决定给予奖励还是惩罚。评价表如下:
通过对学生的连续观察,本班学生的周得分和日平均分逐渐提高。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学生的课堂规则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低年段规则意识教育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和重点,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我们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全面把握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明确教学目标,正确选择教学方式,重视教学评价,才能有效落实新教材中规则教育的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成败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制定规则意识教育部分的教学目标时,一方面要深入解读和理解课程标准,制定课程目标;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生活需要、发展需要、社会期望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从而制定师生课堂教学中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其中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准确把握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才不会出现偏差。
以《校园里的号令》为例,本课教材中所涉及的教育内容是学校规则,其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学校的规则,感受规则的意义和要求,初步树立规则意识。
对照课程标准,本课从属于对儿童进行“健康、安全地生活”和“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的生活教育主题,旨在达成“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课程标准要求。据此,我们制定了以下课程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热爱学校、尊重规则、有责任心;行为与习惯目标:养成遵守学校规则的习惯;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了解校园生活的一般規则,熟悉和了解学校生活中各种铃声的含义和要求;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
以确立的课程目标为方向,我们可以进一步设计课时目标,课时目标的确立还要立足于教材中所涉及的规则教学内容,因为有关校园规则的教学内容在其他年级也有所涉及,我们必须体现年段目标的层次性,找出教材中同类主题教学的异同点,使教学活动在目标指引下准确、有序地开展。另外,还要考虑实际学情,制定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以本课为例,学生刚进入小学,对于校园的各种号令的规则要求认识还不够深刻。如升国旗时,学生做小动作的比较常见,上课铃响后依然有学生在班级吵闹,课间操的铃声响起时许多学生有时拖拉等问题。依据这一学情,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通过情境体验、角色扮演,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遵守升旗仪式规则、课间操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校园里的各项规则,养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在互动体验中,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学习的快乐。
二、正确选择规则意识教育的教学方式
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法治教育时,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案例,注重将核心理念、重要概念与学生生活实践中能够接触的事件相结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
1.从案例中体验规则
在规则教育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进行价值引导,形成观点和认识。案例教学法的成功与否,关键在选材和设问上,我们要精心选择典型案例,特别是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仔细研读,找出案例与授课内容的内在联系,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对案例严密的逻辑分析序列,并据此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反映儿童真实生活的相关素材,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对生活案例进行评析,初步形成规则意识。例如,在《课间十分钟》一课中,我们利用手机,对课间学生活动进行抓拍,如楼梯口推搡、走廊上追逐打闹、教室内打闹等情景,剪辑制作成微课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并设问这些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在观察了解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讨论,并且交流陈述,教师在学生分享经验的同时加以点评,最终得出结论。本课所选择的案例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其真实性的特点增强了教学的可信度,教师没有对案例做任何的解释和判断,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所积累的经验探索案例中蕴含的道理,案例形式直观,富有趣味。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参与主动,对学校中的规则认识更加深刻。
2.从模拟中践行规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规则与法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求我们在课上让学生明晰道理,而且要让儿童加以应用,知行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法治意识和遵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境模拟的教学方式则是一种比较容易实现的实践活动。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接轨、素质教育与社会需要的接轨。在现场模拟中,逼真的生活场景能够给学生强烈的现场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能够将学到的规则用于实践,促使学生用所学的规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实际行动来回答什么行为是规则允许的,什么行为是违背规则的,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实践性。
在《上学路上》教学中,我们设计了“演一演”的模拟活动,教师课前在教室中贴上相关交通标志,布置马路、红绿灯场景,安排4名学生扮演闯红灯的行人,课堂上,随机安排1名学生加入其中。在活动中,随机安排的学生中多数并未跟随闯红灯的行人,而是等到绿灯亮时才走,也有少数学生与之一起闯了红灯。此时,教师分别对随机表演的学生进行采访,询问闯或不闯的理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将几种常见的想法展示出来,安排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做法的后果,并写在纸上。学生在此活动中,产生了明辨是非、遵守规则的意识。之后,再次请全部学生排队共同表演上学路上的相关情景。在以上模拟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更多的是协助、引导、评价。在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不过,为了提高模拟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做好指导监控工作。
三、准确实施规则意识教育的教学评价
规则意识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遵守规则的习惯养成过程。在这一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学生是习惯养成的主导者,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光靠课堂教学难以实现规则意识的养成。对此,为强化规则意识教育,我们调动多方面的力量,从多角度创建了符合学生需求的规则教育评价机制,不断激励他们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知耻感和进取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
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据每课涉及的规则内容,采用了观察记录、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方式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进行了及时连续的评价。以《上课了》一课为例,我们在授课结束后,针对学生课堂规则意识的培养,设计了行动观察记录评价表,针对课堂中的不良行为,采取多项纠正措施,连续观察,做到了加2分,做不到扣2分,出现好的行为可以加5分。按周统计总分,根据总分决定给予奖励还是惩罚。评价表如下:
通过对学生的连续观察,本班学生的周得分和日平均分逐渐提高。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学生的课堂规则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低年段规则意识教育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和重点,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我们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全面把握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明确教学目标,正确选择教学方式,重视教学评价,才能有效落实新教材中规则教育的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