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任务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a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乡村教师这个问题,我没有认真地讲过。在会前,我也问了一下吴颖惠所长,现在还有乡村吗?这并不是说现在没有乡村这个地区或地域,而是我认为乡村的概念不是地域概念,主要是理念的意思。现在还有乡村理念吗?我们都在讲城镇化建设,这实际上是在解构乡村理念。其实,现在乡村组织结构在瓦解,我们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
  如何定义教育,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说乡村还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一个产物,其实也不见得。我们是从农业文明产生的,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文明。人类要生存,就要吃东西,食物是第一位的。食物要靠农村,要靠农业,不能靠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用所谓工业办法生产的东西来养育人类的生命。所以,农业是不能够被抛掉的,也是抛不掉的。农业文明延续到今天,不要以为今天是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就能过去。农业文明是人类生存的根本,里面的很多东西,我们是抛不掉的,最重要的是要跟自然一致,跟天地万物一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现在,我们处处强调以人为本,那现在农村教育是不是仍有这一理念,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的构建就是人的自然关系构建起来的文化?这有没有它合理的地方?我想是有的。中国的一切是构建在人与人之间自然的关系之上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把亲情放在第一位。教师的问题不仅是乡村教师的问题和地位的问题,地位问题也不仅仅是待遇问题。地位和待遇是分不开的,待遇体现一定的地位,但是更重要的是什么样的地位。
  教师具有神圣的地位,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这是最根本的。乡村教师和城市教师一样,都需要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所以这种神圣的职业要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关于这点,在今天看来,不是乡村教师缺失的问题,同样地,城市教师的这种神圣受到社会尊重的地位也是缺失的。这是全社会的问题。
  要想受到社会尊重,教师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自己尊重自己神圣的地位,或者这样的职位。只有把自己这样一个职位所担负的职责做好了,才有可能受到社会的尊重。所以,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有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另一方面,一个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应该尊重自己神圣的职位。因此,我非常赞同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所说的,我们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教师,应当是社会的榜样和模范,这是一个神圣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圣贤的工作,培育圣贤的后代。所以,教师的职业关系着千秋万代,子子孙孙,其神圣性就体现在这个地方。
  教师的任务是什么?教师培训应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我个人认为,绝不是业务培训,而是教师德行、教师品格及人格的培育,这是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很好的教育传统,也将教师的这种任务说得很清楚,最有代表性的是韩愈的《师说》,讲“传道授业解惑”。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这是根本的。从韩愈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他传的是儒家之道,讲的是儒家传统。
  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么?我们不要拘泥在这一所谓的道上面,要讲整个道。中国文化是一个求道的文化,我们做任何学问,最终的目的是要上升到道,这个道是什么?教师传的是为人之道,即做人的道理,一切都应围绕怎么样才算是一个人,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教育的第一步要教育我们懂得怎样跟动物区别开,人是一个高级生命体。这个高级生命不仅仅是肉体生命,同时具有精神生命。我们不能让生命跟着肉体生命的物欲去发展,让物欲支配生命,要追求我们的生命,提升我们的生命,这是最根本的。所以做教育,第一步是要把我们脱离低级趣味的、只看到物质和肉体生命看到的。第二步是能够接受教育是人生一大幸事,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即使最近推行全民教育,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我们能接受到教育,就要做一个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做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做一个君子,做一个贤人,做一个圣人。教育的目的是传为人之道,传承怎样做人的道理。
  我们授什么业?不是传授一些知识,不是让大家背一点文章,传授的是为学之方,怎样学习,学习是为了什么。怎样学习?我们不是读死书,我常常讲,死读书,读死书,一定是读书死的,我们要大家活读书,读活书,这样才能读书活。什么叫作死书?就是书本上的东西。什么是活书?就是社会、人生,探索模式。所以我们首先要教大家怎样读书,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是为了改变人生气质和德行。
  我们授业是要授这个业,授业后不是让大家越来越自私自利,而是越来越能够关怀他人。开发学生的情商远比开发学生的智商要重要得多。教育教育,要教之以爱,育之以礼,启之以智,导之以行。有爱心,不是只想着自己。
  现在,教育的很大问题是,智商提高了,情商降低了,只关注自己,不关心他人。所以要教之以爱,育之以礼,“礼”就是言行举止的规范。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这个群体中就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和职责及相互间的交流应当遵从的言行举止的规范。做人首先要遵守这些东西,随心所欲也要遵守规律。做人要遵守一定的言行举止的规范。所以要育之以礼。此外,就是要启之以智,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让他们仅仅钻在书本中,钻在知识中,要有广泛的兴趣。大自然的天地万物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学习和欣赏的东西,流水的声音,高山的画面,处处可以让我们去欣赏,去想象,开启智慧。孩子要有多方面的爱好、兴趣,才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能量。而且,我们要导之以行,引导他们去做,不仅在口头上说,要让他们去践行。
  我们要解什么惑?解偏蔽之惑。所有的惑都是片面造成的,片面的认识,看问题片面化与绝对化,造成很多疑惑和困惑。现在,抑郁症和自闭症的根源大多是钻在死胡同里出不来,让片面的东西把自己迷惑了。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看问题。荀子《解蔽》篇分析了人们的蔽从哪里来,就是从片面性来的,只知道这面不知道那面,影响他们认识新的东西。另外,也有不专一的原因。不专一就会心乱,静不下来。我们心中把很多过去接受的认识,变成一种成见,然后去排斥,排斥接触其他新的东西。所有这些都造成我们看问题看不清楚,产生很多疑惑和困惑,造成心理疾病,引发生理疾病。所以心情开朗,看问题全面,不仅精神好了,身体也会好。所以,我认为韩愈在讲到教师的任务时,传道授业解惑已相当全面地告诉了我们做教师应该在哪些方面教育孩子。
  这不仅仅是乡村教师的问题,而是整个教师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这三个方面从事工作:传为人之道,授为学之方,解偏蔽之惑。
  (本文根据笔者在2015年12月26日敬德书院“中国教师·敬德会讲”主题为“乡村教师与乡土文明”的发言整理修订而成)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
其他文献
斯日古楞 女,蒙古族,196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小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教龄32年。在草原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她爱生如子,亦师亦母,一守就是几十年。她用蒙语授课,继承弘扬民族文化,她积极钻研,开启蒙汉双语教学,让一批又一批双语双文化学生走出草原。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德育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这么多年坚持在牧区教学也好,坚持汉蒙双语教学
本刊讯 2016年1月6日,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回头看 再跟进—UDS项目二期校结题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UDS项目是“基于UDS合作下的学校自主发展行动计划”的简称。UDS是大学、地方、学校的英文缩写,代表的是三方合作共同体。该项目致力于学校自主发展与日常文化变革,着力于学校领导团队整体发展与效能提升。项目于2011年1月开始启动。  本次活动也充分体现“自主”理念,由学校自选汇报的方式进行。北
中国教师:请问您认为教师教育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彭恩霖:我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教师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常常墨守成规,非常程序化。研究者们精心设计教师教育课程,花大量的时间研发教师培训项目,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没有真正理解师范生和一线教师是如何学习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巨大分离。大学为师范生开设了很多理论课,关注课程知识和教学法,然而大学并没有很好地将这
2016年年末,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董奇,北师大资深教授顾明远、林崇德,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以及教育各界共800多人齐聚北京,论道京师。围绕“使命与担当”的主题展开讨论,探讨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的教师培养,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和以创新为基础的教育供给侧改革。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反
一、培训质量评价研究的意义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继续教育制度,特别是要加强骨干教师培训。随着教师队伍的更替,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走上了学科教研组长的岗位,承担起学科校本研修组织与实施的工作。对中青年教研组长进行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校本研修工作的质量,“如何设计并实施中学教研组长培训”“用什么标准衡量教研组长培训的质量”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于教师培
全国I卷:奖惩之后(适用地区: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山西)  阅读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全国I卷漫画作文的话题很明晰,是关于“奖惩之后”的一个情境。这里,“之后”大致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时间上的,一是“背后”。如果做第二种理解,就有无限的空间可
关于李小文院士的报道非常多,他的学识、他的敬业精神在学术界一直被传颂,而我今天想说的是我亲身接触到的李院士。  我是学地理信息系统的,真正知道李院士是在2012年的下半年。那时我要报考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在导师简介里看到了李院士,瞬间便被他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品以及纯粹的学术态度所打动。于是,我决定报考李院士的硕士研究生,但又很担心他是否会接收一个二本院校的学生,就给在电子科技大学读研究生的师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在职教师培训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各地市也不断对刚入职的见习教师进行岗前的适应性强化培训,以期能够顺利实现“一年站住讲台,三年成骨干”的培训愿景。“专业化的教师培训,其视野理应关注现实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实践,而不是设定的理想教育环境。[1]”有效规范的见习教师培训应该做到使一个见习教师很快地实现从入门到入行转型,储备从岗位适应到岗位胜任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班级管理技能,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
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着力打造服务于学生成长的“统一战线”,不断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改善教育供给结构,实现教育改革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的推动”的根本转变,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为了解北京基础教育“深综改”的价值取向、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本刊记者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奕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李奕主任指出,学生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最终体验者和消费者,基
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相当数量的古诗词供学生学习,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各个版本的教材中都有关于古诗词学习的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然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并非易事。古诗词大多短小精悍,信息量较少。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在逐字逐句讲解意思后,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