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 畅神怡情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kel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境,属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不仅是指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更是指在作品中呈现的那种超越现实和本体的精神境界,所谓“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山水画的意境,是历代山水画家们追求的最高理想。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艺术创作重在“畅神”、“怡情”,山水画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和艺术创作思想。之后,唐代张彦远提出了“立意”说;五代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郭熙提出了“重意”说,认为创作是“意造”的,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宋、元文入画兴起,倪瓒和钱选提出“逸气”和“士气”说;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针对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论,对绘画中意与境的涵义和相互关系做了较深入的分析,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情景等问题,以及意境的表现问题都有深入的探讨。
  周石峰是一位注重意境的杰出山水画家,在他的作品中,乍一看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幻境。他的山水画,很难用程式化的概念去分析,去阐述。无论从构图,还是线条、墨色,都似乎处于太虚幻境,让观者犹如进入催眠状态,神游其间。一如亲临一个神秘古老的山峦间,回应着彼时自然界的呼吸与声响,感受着与大地相融一体的无我状态,给生活在都市喧嚣的人们心灵,注入一股不染凡尘的自然与纯净。《高山仰止》这幅山水画,顶天立地的奇峰怪石布满整个画面,看不到画家的用笔、用力,到处都是轻轻的笔痕,配合着淡淡的墨色,水墨湮没于荒烟,烟雾缭绕。在这幽冷画面的最上面,一抹淡淡的暖色,宛如天降仙音,清彻和谐,空气也被感化,幻化为滴滴清泉……这山间的暮霭,带着生命的暖意,展现了大自然孕育出的世间万物和丰富情感……
  王维曾说:“深悟幻境,独与道游。”幻境和意境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我想,幻境应该是意境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似乎更具个人性、神秘性和独特性。自古以来,凡是有成就的画家都有极高的悟性,在绘画传承上,在技法磨练中,各有妙得。周石峰敏感于对大自然的体悟,在山水画技法上,也有其鲜明的特点。他有意弱化线条的作用,用淡墨勾勒山石树木的轮廓,利用笔上的水分,使有着微弱变化的淡墨和宿墨,在笔与笔之间渗透、交融。他擅长用水,对水分的控制能力很强。黄宾虹说:“古人墨法妙于用水。水墨神化,仍在笔力。笔力有亏,墨无光彩。”周石峰深谙此理,他大都用淡墨,水分充足,水墨淋漓。但是,淡墨不代表笔力弱,周石峰用笔缓慢,力求线条沉稳,生涩中见湿润,迷茫里显道劲。
  周石峰的山水画还有另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艺术语言“以多当少”。少即是多,多即是少,这和“色即是空”的道理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要表现空灵、禅意的画面,往往用极少的笔墨去诠释,用笔用墨多了,反而容易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很多时候人们遵循的原则是“以一当十”,而周石峰对“空”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思维,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以十当一”,似乎悟到了什么是“真空妙有”的道理。在他的很多清冷幽静的山水里,繁复点染的小笔触,密密麻麻,带着旋转的动态,一笔覆盖着一笔,形成一种贯穿画面的气流,荡气回肠。很多树木的枝枝丫丫,树叶的点点片片,都刻画得极为详细。但是这些笔触统一在一种湿润的调子里,顺应着画面山石的气势、走向,使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在他的山水画里,无论怎样的层林尽染,无论怎样的重山叠嶂,都让人感受到“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那种空灵虚幻的忘我境界的原因。《轻烟天堂峰》这幅2米多高的山水画,从近景石头上密集的点苔,到中景层层的树林,姿态各异、互映交错的枝叶、松针,再到远景重重的远山,无一不是细笔刻画,反复积墨。还有扑面而来的细碎的墨点,“多”到了“无”的境界。
  有人说,山水画大多是墨戏。“戏”,是文人雅士在画中追求的一种趣味,当一个艺术家真正寄情山水、玩味笔墨时,也许才真正归于山林了吧。周石峰正是在这种“回归”中体味着山水的真谛。
其他文献
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有不少由宗教祭祀仪式发展而成的面具戏,如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一带的赛戏,流行于山西上党地区的队戏,流行于山西运城地区和陕西关中地区的锣鼓杂戏(跳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湖南、陕西、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傩戏(傩堂戏、端公戏),流行于江苏海州的童子戏,流传于海南的人偶戏,流传于藏族地区的白面具戏、蓝面具戏等。本文中我们以赛戏、队戏、傩戏为例,介绍我国的祭祀仪式剧。  一
期刊
作为一个文物修复工作者,因为工作性质,会经常接触到很多破损的文物。把它们复原、保留文物本身的信息并完整的流传下去,是我的工作使命也是职业信仰。在常年的修复工作当中,接触到的残缺、破损的文物不少,收获不少。故事也很多,但在这里我要讲述的是其中最为有趣的一个故事。  当时我们收到一件报修文物。拿到的是一堆零散的残件,形态各异,面对几百个碎片如何复原?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此次送修的是一件“硬木亭
期刊
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以“other future”为主题展现在了世界面前。我有机会参观了本届双年展,并且对这一令世界瞩目的展览有着特殊的感受。  已经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以展示当代艺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展览让我们深思当代艺术应有的特点及其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艺术与社会有怎样的关联性乃至艺术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什么等诸多问题。  不同于宗教画和祭祀画,当代艺术没有
期刊
2015年4月9日。“花见——何多苓师生暨特邀艺术家林茂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展”开幕式在东京都千代田区3331 Art Chiyoda举行,展览展出了中国著名油画家何多苓先生与他的五位得意门生石连业、石高青、朱可染、吴江涛、曾朴。以及特邀著名川籍油画家林茂先生的代表性作品共计44幅。艺术无国界。艺术家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与日本民众以及绘画爱好者进行最亲近、最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开幕式由NPO法人国际文化
期刊
黄胄是20世纪驰誉画坛的著名中国画家,他的艺术对中国人物画创作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85新潮”以后,黄胄绘画范式对于今日画坛的影响,似乎已大不如当年,这其中的变化值得画界学人深思。  当代画坛对黄胄艺术风格的忽视并非个例。今日的画界,黄胄和他所代表的那个注重生活、注重真功夫,并且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艺术流派,已日益不为画人(尤其是年轻学子)所重,而日渐式微。这种现象的出现固
期刊
“以图证史”作为一种在西方学界方兴未艾的历史研究方法论,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史学分支——图像史学。英国历史学家彼得·柏克(Peter Burke)曾在2001年出版了一部专著《图像证史》(Eyewitnessing:The Uses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特别阐述了图像史学之于历史研究的意义,中译本于200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不过在中国史学界,人们对
期刊
一、年历中的行色匆匆  2014年是个普通年头,对于一般人来讲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然而就是这个普通年头,如果把一位艺术家的行踪汇总起来,就足以见证她的忙碌程度。也足以见证她所从事的民乐事业的繁荣程度。  远至美国、韩国。内至台湾、香港,近及家门口北京。行程排得满满当当。除了课堂。走出校门。艺术家面临的就是下一个国家。下一个城市。下一个剧场。于是。搬起来不怎么容易的二十一弦筝。就从一个舞台搬到另
期刊
在古老的“势”(神)与“古法”(法)幻灭之后。中国的书法美学现代性似乎无法撼动“超稳定系统”,局部的变化和整体的稳定是系统在应对刺激之下作出的微弱蠕动。  对书法“超稳定系统”的存在与运行机制的揭示并非是为了证明当代书法(甚至是晋以后至今的书法)已然失去了其探索的意义和价值。恰恰相反。对其形成及变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答当代书法美学困境的深层肇因,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基础上。且唯有在这种深入探究传统形
期刊
王立平先生历经4年多的反复推敲。为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创作了15首经典的音乐作品。这15首音乐作品丝丝入扣地刻画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很多歌曲至今仍被传唱。  由总政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黄华丽担任独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刚担任指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和民族合唱团担任演出的“追梦红楼”音乐会。通过完整的演绎这15首经典作品。来传承和保护民族音乐。笔者有幸采访到李刚教授。听他
期刊
三、画意诗情一一摄影从消遣娱乐到民族风格的探索  20世纪初,摄影虽然得以推广普及,但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也不是平民百姓所能把玩的,只局限于有钱有闲的城市知识阶层。到了民国时期,城市知识阶层有着稳定和丰厚的收入,很多人抱着“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目的开始了摄影活动。知识阶层具有追求文人艺术的传统,他们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传统艺术的意蕴、精神有着深刻的认识,摄影就成了他们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