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流域树种蕴含多样化学成分

来源 :国际生态与安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n10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亚马逊河西段流域——可称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科学家发现不仅森林树种极其丰富,其中蕴含的化学成分种类也很齐全。研究人员爬上该流域—亚马逊河下游宽广地带到上游安第斯山温带雨林—19片森林的数千棵树的顶端,从树冠中的树叶中取出化学物质作为样品进行分析,他们对发现的化学成分种类之多感到惊讶。
  卡内基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该项研究第一作者格雷格·阿斯纳称:“我们发现这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地区是蕴含多样化学特征树种的集结地,这些化学特征依据生物体生存必须的两大地质因素—土壤和海拔,集结在同一片区域,以最大限度发挥生长潜能。在这片区域,不同的树种形成了成分各异的化学成份库,以帮助每个树种丛林中生存。我们称此为生态位。”
  树木利用多种化学成分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碳元素、生长叶子,甚至进行自我保护。该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刊上的研究表明,冠状树生长需要的化学成分组合取决于海拔、气候和土壤状况。
  科学人员在文章中表示:“树叶中蕴含化学成分的多样性表明了植物在既定环境中通过生长和延长生命,进化到能用多种策略最大限度地适应环境。”
  In the Western Amazon—arguably the world's most biodiverse region—scientists have found that not only is the forest super-rich in species, but also in chemicals. Climbing into the canopy of thousands of trees across 19 different forests in the region—from the lowland Amazon to high Andean cloud forests—the researchers sampled chemical signatures from canopy leaves and were surprised by the levels of diversity uncovered.
  "We discovered that this incredible region is a patchwork mosaic of trees with chemical signatures organized into communities to maximize their growth potential given their local soils and elevation—two geological factors they must negotiate as living organisms," said lead author Greg Asner with the 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 "Within these communities, the trees have evolved chemical portfolio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 maybe to help each species take a place in its community—what we call a niche."
  Trees use a wide swathe of chemicals to capture light, synthesize and store carbon, develop foliage, and even defend themselves. The study, published today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 found that the suite of chemicals used by canopy trees often depended on elevation, climate, and soil.
  "Variation in this leaf chemical portfolio expresses multiple strategies evolved in plants to maximize fitness through growth and longevity in any given environment," the scientists write.
  (Source: http://www.enn.com/ecosystems/article/47120)
其他文献
“美国每年至少有200万人感染耐药菌,其中2.3万人死亡。感染导致250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元)的医疗支出和350亿生产损失。”——《美国2013年抗生素耐药威胁》  “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我们的药柜子就将空空如也,我们也拿不出挽救生命所需的抗生素。”——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汤姆·弗里登  在中国,每年因细菌耐药而导致约50万人死亡。
期刊
曾经的奇迹  抗生素,曾帮助人类战胜无坚不摧的细菌,被认为是人类的奇迹。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其主要治疗因细菌感染或微生物感染类疾病,通常情况下不会对其宿主产生明显影响。  禽畜和人一样,需要蛋白质、氨基酸、矿物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只有将这些营养物质添加到饲料中,他们才能健康成长。据记者了解,各国允许的饲料添加剂有
期刊
贝丁顿生态村位于伦敦南部,该小区是英国首批生态村项目,现约有250人居住在该生态村的100套公寓和住房内。贝丁顿生态村的名字“BedZED”是“零能耗开发”的缩写,设计者的理想是尽可能多地节省能源,使其成为英国首个完整的生态村,在城市中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在BedZED,五颜六色的漏斗形状建筑不仅漂亮,而且是整个开发项目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BedZED生态村的建筑师比尔·杜斯特说:“
期刊
《海豚湾》揭露残酷的杀戮  每年9月到次年3月,成千上万条海豚会聚集在太地町附近的水域,享用这里丰富的鱼类资源。而当地渔民却将此视为捕捉海豚的良机,成群结队驾船接近海豚群,来猎杀这些可爱的生灵。  太地町之所以会引起关注,其捕杀海豚之事会被揭露,是因为海豚训练家理查德·奥巴瑞及其团队一起拍摄的纪录片《海豚湾》的公映。10年前,理查德·奥巴瑞偶然发现了太地町的“秘密”,漫长的反太地町海豚捕杀行动便由
期刊
The Beddington eco-village is located in South London and is among the first batch of eco-villages in UK. Now, about 250 people live in its 100 flats and houses. Its name “BedZED” is an abbreviation o
期刊
从贫苦渔村到城市花园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独立前后的新加坡甚至可以用“一片狼藉”来形容。为了扭转贫困现状,政府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也衍生了水污染严重、空气质量每况愈下、随处倒垃圾等环境问题。在污染的同时还滋生许多传染病源,新加坡人民遭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煎熬。  新加坡前总统李光耀对此非常重视,立即制定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循序渐进、各个击破,终于让狮城风光变得赏心悦目。从穷困的小渔村蜕变
期刊
“但愿苍生俱饱暖”,这是中国明朝时期杰出政治家和大诗人于谦的诗句。它生动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五谷丰登、吃饱穿暖的向往和渴望,深刻表达了诗人体恤众生、忧国忧民的抱负和情操。千百年来,诸多仁人志士为实现这一美好夙愿而不懈努力。然而,近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能源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粮食储备已经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如果不采取相关措施,一场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将一触即发。  粮食是国家
期刊
如今,兽用抗生素的滥用,犹如一辆失控的列车。“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这是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其实,医学界早就意识到养殖业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耐药细菌泛滥问题。美国FDA早在1970年就成立特别小组,调查养殖业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然而,由于监管、制度、现实方面等原因,兽用抗生素的使用问题仍然是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  严规不可少  目前,世界各国对兽用抗生
期刊
紧随菲律宾历史记录最强热带风暴肆虐摧毁大片地区后,一个致力于恢复红树林种植的基层发起组织,展示了生态系统安全和环境完整对于减少灾难威胁的重要性。  泥铲发展基金会是位于菲律宾北萨马省的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尽管该地区不是受台风海燕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但其受灾程度亦相当严重。在过去10多年间,该基金会一直在恢复退化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以此恢复沿海生态并加强当地食品安全。  沿海植树相当于建立了防御自然
期刊
“In US, at least 2 million people are infected with drug-resistance bacteria, causing 2.5 million people dead. The medical cost reaches 25 billion US dollars (1 US dollar is about 6 Yuan) and the pro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