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探微

来源 :中学理科·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康托尔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对学生进行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课堂提问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十分重要,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目前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问不该问的问题,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成了每位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一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一、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标
  
  提问作为“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与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取新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因此在设计一堂课的提问时,应抓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弄清针对哪些问题展开提问,这些提问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如在“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中,提问:(1)两条直线平行的几何意义是什么?(2)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是什么?分析定理的题设与结论,(3)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应用这个定理?使用这个定理应注意什么?这些提问旨在检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二、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原则,旨在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强迫、代替,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新学知识只有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联结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才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充分注意这一点,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被学生接受,又要富有启发性。
  如在“正多边形的几何性质”中,先复习正三角形、正四边形的几何性质,请同学们填写课前印好的表格,然后提问:你是怎样与正三角形、正四边形的几何性质相比较而得出正多边形的几何性质?该问题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产生联系,提问后,同学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了分析讨论,经过老师的启发,顺利得出了正多边形的几何性质。
  
  三、课堂提问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的空间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过程,质疑是创新的基础,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等,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创造。
  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善于提问,教师首先就要在平常的课堂中为学生示范如何提问,并启发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特别是在自己思考后还不明白的情况下,要善于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善于提问的习惯。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尊重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质疑或向老师质疑,鼓励学生有疑就问,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时学生的提问能帮助老师拓展教学的空间,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当然教师也要保证学生提问的质量,不能漫无边际,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的思考集中在关键点上。
  
  四、课堂提问的方式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样一个问题,老是以一个方式出现,将会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变换一个角度来提出同样的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该问题的兴趣,例如,一位教师在负数的教学后,要求学生做5-5 1/4等于多少,有一个学生只把整数部分相减,得出-1/4;另一个学生从被减数中拿出1化成4/4,相减时5又忘了减少1,得3/4,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改正后,教师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1/4或3/4,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这一问题恰恰把整数减带分数中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重要方式,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的课题。
  
  (责任编辑:罗 艳)
其他文献
在近年的课改热潮中,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成效显著。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整理经验、展示成果、交流心得的平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怎样学、教师如何教”成了教师思考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将已知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领悟新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这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了解知识的迁移会在学生学习知识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特点,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为迁移而教”.这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的教学,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副对联,吟诵之间特别容易勾起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美好向往。然而如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上很难听见琅琅书声了。从表面上看,伴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手段日益多样,一堂课下来,挂图、音乐、实物道具、幻灯、影视、多媒体课件等花样百出,但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变成了令人厌烦、枯燥乏味的纯理性分析和纯
犯罪学是专门研究犯罪事实(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人)的综合学科。基于事实反映的基本特征,实证研究是这个学科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但是,犯罪学的实证研究,又存在两个突出的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中的“3+1”模式,除语文、数学、外语之外,设置一个综合科目,已成为举国瞩目的高考改革方向。
期刊
常常有学生抱怨:看到别人的文章内容精彩、千姿百态,怎么我自己始终觉得没什么可写?就算是硬着头皮去写,也找不到什么感觉,干巴巴,一点也不感人。其实这种感觉产生的原因是没有积累好写作素材,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文章,必须有足够的好素材。新课标指出“指导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而学生写作内容又是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叶圣陶生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
基本概念的讲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地理教学的质量。总结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须牢记“五要”。
通过对宣判补正程序的涵义和法律特性的分析,解读宣判补正程序的制度要素,阐明架构该程序的理念基础;从实用理性的视角剖析该程序的主要功效,提出构建该程序的理论框架,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