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视”,让数学课堂溢满文化味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u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知道,新课标早已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置于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笔者对如何让数学课堂溢满文化味作了如下研究:
  一、重导入,体现数学的生动与存在
  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笔者认为,导入要体现数学的生动性与存在性。如学习《圆》时,其导入分为三步:首先配乐欣赏中秋明月、海上日出、车轮滚滚等关于圆的图片,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关圆的事物,从而感受它的无处不在;接着提出问题:若车轮不做成圆形会是一种什么状况?最后升华,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为何按我国传统总将一些吉祥的词语带上“圆”?如“圆满”“团圆”。如此导入,学生真切地领悟到圆让世界变得如此美妙,还让数学中的“圆”上升到了文化层面。坚持课堂导入情境化,从现实生活中取景,并让数学知识与之联系起来,再配以恰当的解说。不仅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自然地将数学和文学、美学、绘画结合起来,充分彰显出数学的生动与存在。
  二、重渗透,彰显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名家夏炎说:“真正好的数学是在数学家的废纸篓里,而不是在书本上。”显然,这是在强调数学的本质是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基础知识之中,它与数学知识的形成同步,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数学思维的内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事实上,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也就在于培养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与思想去看待这个世界。平时灌输的繁杂的解题技巧、细微的知识细节终将被学生遗忘,但数学学习中领悟的思想方法,如转化、分类、建模、数形结合等必然对学生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令人终身受益的不是数学知识本身,而是数学思想方法。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渗透这些思想方法。
  例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课本设计的是摸球实验,但课本中的要求只有20次实验。显然这对于实验的精确性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数学家是在做了几万次实验后,才得到对于“同种颜色个数相等的球,每次任意摸一个,摸到的概率是相等的”结论。并且实验次数越多,实验结果会越接近这个结论。于是上课时有必要结合书上的例题,把与此相关的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次实验并汇总全班结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概率的思想。
  三、重过程, 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背景
  重视过程与方法即是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而不要一味地进行终结性的结果评价。如教材中的数学定义常常隐去了概念形成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去充分挖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如在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可以首先启发学生回顾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然后类比猜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想办法验证猜想。如此会让学生体会到,当一个问题看来无法解决时,可以创造一些新的字符或形式来表达一种新的概念和新的观点,从而感悟到数学的文化功能。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为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在教学中还不妨引入一些数学史。如在学习《有理数》时,告诉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增多,人们要区分收入与支出,盈余与亏损,增收与减产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所以对数学提出了新要求,引起了数域的第一次扩充,产生了负数。这让学生真切地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重活动,感知数学精神与数学之美
  著名数学史学家克莱茵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笔者认为,数学精神的外在表现有:准确,即不可似是而非;严谨,即表述要经得起严格的逻辑推理与论证,而不可想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数学也是一门艺术。其艺术之美就表现在简洁与对称上。
  数学精神与数学之美自然属于文化的范畴。为让学生能感悟到数学的这两处“神韵”,笔者非常重视数学活动的开展,并试图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后,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旗杆的高度,收集数据后设法求出结果,并与学校提供的数据对比,从而体现数学的精准性;组织学生走访商家,探讨日用商品包装的精美程度与利润的内在关系,并列出图像、表格加以表达,从而感受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及数学的简洁之美。
  五、重整合,领略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长期以来,学生怕数学,多半因为数学太过理性;认为数学枯燥,多半因为他们认为数学就是做题。一句话,学生没有得到数学文化的滋养。其实有效的数学课堂不应该只是充斥着“定理、公式、习题”,而应像语文课那样,通过“作者介绍”,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赖以生长的“土壤”,以突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像历史课那样,讲一段“数学故事”,使数学知识折射出人的意志和智慧而富有“人性化”,使学生在感动、敬畏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应像音乐、美术课那样,通过对“数学作品”的解读,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和谐、欣赏数学的大美。为此笔者提倡并重视学科的整合,让学生领略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例如讲垂直时,出“大漠孤烟直”的谜语;讲三视图时,联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名诗句;在评价学生作业时,笔者写上富有数学味道的批语:“你上课时如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但要具有稳定性,就请变成三角形。”如此让数学课堂也弥漫着浓厚的文学味。
  有人说,仅仅将数学学科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是教书匠;能够体现数学思维的,是智者;而能进行无形的数学文化熏陶的,则是大师。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合适而巧妙地让数学文化植入课堂,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到数学的文化品位。
  (作者单位:宜昌市金东方学校初中部)
其他文献
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一个科学判断。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最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伟大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世界近现当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了点燃孩子阅读激情,为孩子打造一方阅读的净土,自合作办学以来,学校一直在进行儿童阅读校园生态的构建研究,为儿童“自愿的、渴望的、有思想的”阅读创设最适宜的土壤。  为了构建这种阅读校园生态,校园的一草一木变成了弥漫书香的“诗路花语”“棋苑”“书香画廊”;“阅读天地”“班级图书角”也变得越来越充实;“淘书乐”“诵中华经典”等各种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让校园这片阅读的土壤更加肥沃。  班级是校园的细胞。
2014年,有着25年教龄的秭归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屈瑛被评为湖北省第九批特级教师。回忆两年前那段岁月,屈瑛说,当初没想到要去竞评特级教师,因为没想过自己“特在哪”,她只是比较享受那种诗意的语文教学境界。  人若修炼到上品,课自然也能达到上品  从屈瑛18岁走上讲台开始,就一直关注她、听她课的秭归县教研室主任李维新说,屈瑛是那种人的成长,自然会成才的教师,她像一颗树,自发有一种向上的姿态和舍得付出的
作为第一批实验学校,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已走过了三年课改之路。三年来,我们围绕语文主题学习课题且思且行,让学生的阅读量越来越大,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越来越高。一、多措并举
(2011年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中外记者见面会后,记者意犹未尽,采访了张炜先生)记者:最近一两年,您因为《你在高原》拿了很多奖,最近又获得我国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茅盾文学
社会主义生态荣辱观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精神在人自关系领域内的必然诉求,它的广泛实践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向度。当前我们要特别重视政府、公众、企业这三
海源阁藏书经过杨氏四代人的搜集积累,形成了自己的藏书特色。杨氏藏书遵循的是“海源”思想,藏书之“源”,表现在版本上即是崇尚旧刻;内容上重正“经”正“史”。藏书之“海”,则
对称美是美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种特殊形式,它能给予人们一种圆满、均匀、协调和平衡的美感,让每一个人看到它,心情都会变得轻松、舒坦起来。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
2014年是我校进行“合作学习与分层教学”课堂改革的第二年,也正值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国。在这个背景下,笔者和教研组的同事们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化学学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二三四”问题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课前准备  搭建平台:给每个学生配备一台平板电脑并创建平台个人专用账号,根据班级分组情况,在平台中录入分组信息和小组长信息。  学生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