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出去”,这一命题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以为就是指我们的文化产品、文化精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如果我们将这一命题放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就会发现,相对于我们的物质产品、物质文化的“走出去”,我们的文化产品、文化精神似乎有些滞后。我们的物质产品在全世界几乎随处可见,到处都有made in China的标记,我们因此而获得了“世界加工厂”的美誉。但是,在以英语为主流的文化世界里,我们的文化产品却是不多见的。不仅我们的汉字符号显得罕见,就是用英文表达的中国文化精神也没有显出强势存在。看一个国家是不是大国,是不是强国,不仅要看其物质生产能力,而且要看其文化生产能力,要看其对世界的文化影响力。我们说“走出去”,就是要让我们的文化具有世界影响力,要让我们的文化在世界上成为一个强势存在,取得与我们的经济地位相当的文化地位,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出版人的神圣职责。
  
  一 应该“走出去”
  
  从历史来看,在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中,我们被动的多、主动的少,接受的多、输出的少,即使是在国力强盛时,也是如此。例如,在盛唐时代,我们通过丝绸之路输出了精美的纺织品,却从印度引进了佛教;在大清帝国时代,我们开疆拓土、国富民强,却没有把自己的文化传诸海外,反而让基督教在中国扎了根。对于许多外国人来讲,中国是古老而神秘的,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不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多了。例如,通过贸易,他们对中国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等有了了解;通过与我们共同生活,他们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有了了解。但这种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物质层面,停留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之中,而不是文化精神上。我们的物质产品已经“走出去”了,但我们的文化产品却远远没有“走出去”。我们虽然每年出版二三十万种图书,但能够“走出去”,产生国际影响的却寥寥无几。例如,作家出版社在5年间出版了170部外国作品,而国内作家的作品走向国际的却只有5部。人民出版社每年通过输出版权所获收益不到100万元,在出版社的总产值中所占份额极小。我们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理由不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没有理由不让我们的文化在世界上成为一个强势存在。我们的文化产品,应当具有与我们的经济实力相匹配的世界影响力。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是经济领先而文化落后的,没有哪个国家是经济大国、强国,而文化却是小国、弱国的。因此,我们的文化应该“走出去”了。能不能“走出去”,是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出版大国、强国的重要标志。
  
  二 什么“走出去”
  
  我们希望中国的文化“走出去”,但不是希望所有的文化都“走出去”。我们希望的只是让那些能够代表我们的文化精神、文化价值的文化产品“走出去”。“走出去”,是让我们的文化整体“走出去”。“走出去”,不是让世界只看到我们的一条胳膊、一条腿,不是让世界只看到我们的一个鼻子、一张嘴。我们的“走出去”,是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完整存在,展示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源流。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别人断章取义;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世界对待中国文化像是盲人摸象。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之源,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我们应该让四书五经、古典名著、唐诗宋词、元曲杂剧走出去;让孔子、屈原、李白、杜甫走出去;让司马迁、范仲淹、韩愈、柳宗元走出去;让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走出去。这些,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文化瑰宝,代表着我们的文化精神、文化境界,可以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第二个方面是我们的现代文化。如果说传统文化是源,那么现代文化就是流。我们要让《阿Q正传》《女神》《沉沦》《大堰河,我的保姆》走出去;让鲁迅、林语堂、闻一多、朱自清走出去;让钱锺书、沈从文、曹禺、巴金走出去;让艾青、丁玲、王蒙、余秋雨走出去。这些,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文化的流。
  走出去,重点是让现代中国文化走出去。那么,我们应当让什么样的现代文化走出去呢?
  文化即生活。经过了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文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表现为本土与世界的碰撞,表现为封闭与开放的碰撞,表现为继承与发展的碰撞。在这种碰撞中,中国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吸纳了许多新的元素、新的符号。中国文化正在大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作为出版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让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文化、走向开放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示现代中国文化的精神风貌。那么,这种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尽管我们不能确切地预言将会产生怎样的文化产品,但可以认为,能够走出去的中国文化一定会包含下面几个要素——
  
  1.对人的尊重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人,即广大的普通人是没有地位的,只有皇室、贵族才有地位,普通人只是被统治、被役使的工具而已。发展到“文化大革命”,人更是可以被随便批斗、劳教甚至关押,人的尊严受到严重践踏。现在,我们再也不会容忍对人的侮辱与践踏了,再也不会容忍对人的轻蔑与轻视了。人,将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中心位置。在我们的文化中,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人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人的健康是至高无上的,人的幸福是至高无上的。
  
  2.对真的崇尚
  真,即真理、真实、真诚、真心。崇尚真的民族是有力量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文化是充满阳光的文化。一切虚假的东西都毫无价值,一切虚假的东西都令人作呕。所有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都有一个真的内核,所有健康的文化都具有真的本色。不信神,不信鬼,不语怪力乱神,“朝闻道,夕死可矣”,正是体现着中华民族对真理的热爱与追求,体现着中国文化对真的崇尚。当前,社会上所存在的浮躁虚假、急功近利行为,不断侵害着我们的文化肌体,是文化走出去的严重障碍。这一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对待的。
  
  3.超世俗的力量
  中国文化是入世的而非超世的,是重利的而非轻利的。中国文化注重现世的享乐,注重人际关系,不追求世俗生活以外的东西,这常常导致信仰的缺失、精神的迷茫。当前社会存在的“三俗”,即低俗、庸俗、媚俗问题,就是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的表现。重建人的信仰,重塑人的精神,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重要文化问题。所谓信仰,所谓精神,就是超世俗的力量。我们的文化中 应该有一种超世俗的力量,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使我们的文化走出去、与世界文化共存的一个有力支撑。如果没有这种超世俗性,我们的文化就失去了现代性的特点,就与传统文化没有多大差别了,也就失去了走出去的意义和价值。
  
  4.对雅的追求
  由中国传统文化的世俗性所决定,我们的文化常常表现出俗的特点。这种俗虽然能够满足人的浅层次的感官娱乐需要,却无法表现人的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这种俗文化即使走出去,也不会提高中国文化的地位和品位。我们的文化需要雅起来,雅是一种高贵、一种文明、一种脱俗、一种尊严。任何事物都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由俗到雅,是中国文化变化发展的方向。由俗到雅的过程,是汰除猥琐走向神圣的过程,是摒弃龌龊走向高洁的过程。我们的文化要走出去,就必须具有雅的品质、雅的格调,向世界展示我们的高贵,展示我们的尊严。
  
  5.具有普世价值
  任何可以被不同民族所共同接受的文化,都具有普世价值。否则,就是一种具有排斥性、封闭性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是无法走出去、无法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普世价值的核心是善良,是爱心。走出去,就是让我们的善良走出去,让我们的爱心走出去。我们的文化应当是向世界播撒的善与爱的春雨、阳光。长期以来,我们在极“左”思潮和路线的干扰下,搞阶级斗争,搞人整人、人斗人,严重扭曲了人的心灵,削弱了我们文化中的善的力量、爱的力量,损害了我们文化的善的特质、爱的特质。这显然是不能为人类所普遍接受的。要走出去,就必须把这些充满憎恨、扭曲心灵的东西从我们的文化肌体上剔除掉,使我们的文化为世人所普遍接受。否则,是难以走出去的。
  具备了这样五个要素,我们的文化就会以崭新的面貌、现代的姿态、完美的形象、强大的活力走出去,使我们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走出去,我们要让什么走出去呢?
  我们要让中国的美走出去。美是赏心悦目,美是陶冶情操,美是迷人的风景,美是动人的旋律。中国的美是长江、黄河的浩荡、深沉,中国的美是泰山、黄山的奇崛、雄浑,中国的美是太湖、西湖的宁静、恬淡,中国的美是牡丹、茉莉的绚丽、温馨。我们要让长江、黄河与尼罗河、亚马逊河携手同行,我们要让泰山、黄山与富士山、阿尔卑斯山比肩而立,我们要让牡丹、茉莉与紫罗兰、雪绒花争奇斗艳,我们要让太湖、西湖与苏必利尔湖、贝加尔湖相映成趣。
  我们要让中国的德走出去。德,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具有悠久的传统。德者,利他也,自律也。我们的德,是先人后己、尊老爱幼;我们的德,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的德,是乐善好施、兼济天下;我们的德,是公而忘私、舍己为人。我们是一个大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的德可以为世界带来和谐,带来稳定,带来友谊,带来和平。我们的民族是有德的民族,我们的文化是有德的文化。我们就是靠着这种德与世界交往,就是靠着这种德赢得世界的信任与尊重。我们的文化也是一种德文化,应该让我们的德文化在世界上发扬光大。
  我们要让中国的智慧走出去。中国的文化是智慧的文化。这种智慧表现为独特的生存观念、生存技巧,表现为对待天人关系、人人关系的态度和处理方式。这种智慧是圆融的而非棱角的,是内敛的而非张扬的,是中庸的而非极端的,是柔韧的而非刚硬的。中国的智慧可以为世界带来另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可以为世界带来另一种人际关系、国际关系。世界将会因为中国智慧的存在,而变得更加聪明、更加理性。
  我们要让中国的精神走出去。中国精神有着几千年的积淀,内涵丰富,博大厚重。传统的中国精神是基于农耕社会、农耕文明的,勤劳朴实,善良敦厚。现代的中国精神是基于国际竞争环境的,积极开放,锐意进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传统的中国精神相比,现代的中国精神更加具有竞争性、挑战性,更加具有国际性、外向性。让中国的精神走出去,就是让现代中国精神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的现代精神风貌。
  我们要让中国的形象走出去。由于我国是内陆国家,相对于海洋国家,是比较封闭的。因此,在西方人的想象中,中国的形象是神秘而又模糊的。近代以降,随着西方传教士和国门的慢慢打开,中国向世界渐渐地露出了她的面容。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就是穿着长袍马褂、留着长辫子、跪倒在皇帝和大小官吏面前的愚民。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是保守落后、麻木不仁的。对此,我们不应该做面红耳赤地争辩,而应该以理性的、批判的、客观的态度对我们的形象进行分析、审视,这并没有坏处。鲁迅先生就深刻剖析了中国的国民性,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写出了《阿Q正传》。柏杨先生也是在对中国人的分析、批判中写下了《丑陋的中国人》。这是对传统中国人的形象的深刻刻画,它使我们对自身的心理结构、人格结构有了清醒的认识,这对我们改造并重塑自身形象是大有裨益的。正是认识了我们自己,我们才能一扫猥琐与丑陋,一扫愚昧与落后,让我们的健康、美好走出去,让我们的坚强、自信走出去,让中国的现代化形象走出去。仍然是黑眼睛、黄皮肤,仍然是中国话、中国音,但那已不是那个穿长袍马褂、留长辫子的中国人了,不是那个卑躬屈膝、蓬头垢面的中国人了。
  我们能走出去吗?
  
  三 怎样走出去
  
  我以为,走出去,至少要做三方面的努力。
  第一,出版人要在文化产品的源头上下工夫。 要充分发挥出版人的导向、培育、加工、再创造的功能,使我们的文化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鲜明的原创性,从而具有“可走出性”。从图书市场来看,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出版利润中,教材的比重都没有超过30%,大众读物的产值贡献率在美国多年来都超过60%,专业出版、教材出版两项加起来也只有35%左右,英国大众读物的产值占到50%,日本则高达80%。我国图书出版物中教材的产值比重一直超过50%,教辅图书又占相当高的比例,教育出版的利润在整个出版中的比例更高。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教材、教辅图书是很难走出去的,因为那是人类所公知公认的知识。我们的着力点必须放在原创性文化产品上,因为只有原创性的文化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才有走出去的价值。这种原创性的文化产品,一定要具有理想、信仰、高雅的特质,一定要具有民族、智慧、优美的特色。否则,是走不出去的。
  第二,加强对外翻译工作。
  不翻译,我们是走不出去的。目前,在翻译方面,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言质量差,翻译生硬,意思走样,翻译艺术水平不高,使外国人很难看懂。同时,翻译队伍不大、不强。仅就2008年的情况看,列入国家级各种推广、资助计划和有关部门正常出版的外文图书,不下3000种,仅笔译就需要二三万人,显然我们的翻译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应当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切实将翻译工作搞上去。
  第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走出去,我们不可能一窝蜂似的涌出去,只能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将少数优秀文化产品先推出去,产生良好影响,树立品牌形象,营造良好氛围,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取得信誉,然后再一批一批地走出去。否则,可能会由于太多太滥,而产生文化精品的稀释作用,不利于走出去的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走出去,不仅需要数量,而且需要质量。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理应走出去,理应成为出版强国。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需要,也是人类的需要。在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时候,让我们的文化也走出去,成为文化大国、强国,这是我们出版人的光荣职责,我们应当为此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最优秀的小说,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海明威认为现代美国文学“盖源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它之前或之后都不曾有过同它媲美的作品”。这充分说明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对美国文学的深远影响及其在美国文学上的重要地位。这部小说无论是从它的人物刻画、语言艺术价值还是思想内容来看,都是一部不可多
期刊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成名之作,也是其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它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国内外研究者鲜少以“成长小说”为切入点对《儿子与情人》进行研究。“成长小说”是小说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类,从“成长小说”角度品读《儿子与情人》甚有必要。本文拟从“成长小说”的文学特征和主题出发分析小说文本,以期对小说作出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一 作为成长小说
期刊
抗战时期敌寇压境,国民政府临时迁都,沿海、沿江诸省亦多有迁移省会者。湖北的恩施,安徽的立煌,江苏的车桥,江西的泰和,福建的永安,湖南的耒阳,河南的洛阳、鲁山,广东的连县、曲江,浙江的永康、金华、丽水、云和等,都曾成为抗战时期或长或短的临时省会。就像陪都重庆因政府文化机构和学者文人的移驻,而呈现出战时的出版文化繁荣一样,各省的临时省会也出于同样的际遇因缘,而成为各自一方战时的出版文化据点。这样一种出
期刊
继承和创新,是辞书编纂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语典编纂的生命力所在。兹以同是温端政主编的《中国歇后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和《新华歇后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8年11月第一版)为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新华歇后语词典》在立目、释义和开辟“知识窗”上,都继承了《中国歇后语大词典》的一些做法,而又有所创新。    一 在立目上    歇后语在语义结构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前
期刊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的历史进路中,除了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外,也非常重视文化战线上的宣传鼓动工作,其中一个重要表征,就是各个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尽管面临着经济、物质、交通等方面的种种困难,但都创办了大量的报纸和刊物。由于缺乏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党提出在工农群众中大量发展通讯员,此举不仅充实了新闻队伍的力量,同时也借此改造了工农群众,最终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那么,在近代中国的社会情境中,对文化素质相对低下
期刊
科学技术普及(简称科普)是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它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了解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有效途径,日益成为新时期我国迈向科技强国领域的重要保证。少儿科普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为,我国要步入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从培养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入手,少年强则国家强。  毫无疑问,
期刊
伴随数字技术而出现的电子书正有力挑战纸质传媒的地位。电子书时代悄然来临,传统纸质媒体正面临萎缩,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如何提前预判、合理规划,以赢得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命题。    一、电子书的悄然崛起    一般意义上的电子书有两种含义:E—book和专门阅读电子书的掌上阅读器。E—book是将书的内容制作成电子版以供阅读,一般是以传统纸制书籍1/3至1/2的价格在网上出售,主要格
期刊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了语言文字之外,各种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负载信息的一些标志或记号,如体语(人体表情、姿态和动作等)、服饰、图形、音乐、陈设布置、时空距离等。当前危机事件频繁,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毋庸置疑,危机传播中语言文字是至关重要的信息载体,但在提高传播效果方面非语言符号的优势和力量显而易见。危机传播中媒体广泛使用了非语言符号,如图片、色彩、表情、体态、音乐等,效果真实可感,形象生动,传递
期刊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丝绸通史》首发式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出版局的领导建议,可以依托《中国丝绸通史》这个原创工程项目的成果,在以皇皇巨著填补研究空白的同时,进行持续的立体开发,出版一些通俗易懂的普及类图书。《中国丝绸通史》的策划出版过程予人深刻启示:出版资源应该充分利用,特色的形成是需要坚持不懈努力的。鉴于此,在与《中国丝绸通史》总主编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决定策划组织出版一套“中华锦绣丛
期刊
从现有的教科书和我们主观的教学思维来谈新闻经典,可以说是已经有太多的“经典”:斯诺《西行漫记》是新闻经典,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是新闻经典,史沫特莱《震撼世界的十天》是新闻经典,邹韬奋《萍踪寄语》《萍踪忆语》是新闻经典……但是当我们试图站在“建学”的高度去思考相关新闻经典的问题的时候,会发现问题远非那么简单。笔者认为,现在所认可的许多新闻经典多是以教学之“教”为目的,而且对于其能否列入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