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型中考试题的主要类型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d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数学因为运动才充满了“活力”,而有关“运动”的问题一直是同学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由于这类问题涉及到的知识面广(例如常与方程、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图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等知识相联系)、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所以在解答这样的问题时,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判断、发现、归纳、探究与猜想等能力.同时,这样的问题文字叙述部分比较长,解答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只有用运动和变化的眼光去审视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图形运动、变化的全过程,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解决.而且学生在解答运动型问题时,还能进一步增强对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方程、函数等数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正因为如此,这类问题才逐渐发展成为中考的热点问题,是中考数学试卷中的“压轴题”.
  为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运动型问题的教学与研究,我们在认真分析有关运动型考题的基础上,将这方面的考题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下面结合具体题目(所选例题均为2013年各地的中考题)进行分析:
  1单个点的运动
  这类问题中只有一个点在运动,这个点可以沿直线运动,也可以沿曲线(双曲线、抛物线、圆弧)运动.这个点的运动将导致有关的图形发生变化,其对应的量(如线段的长度,三角形或四边形的面积等)也将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的“形或量”往往成为命题者捕捉的“对象”,也成为考查学生对有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出发点和关键点.
  例1(上海市)在矩形ABCD中,点P是边AD上的动点,联结BP,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于点Q,垂足为点M,联结QP(如图1).已知AD=13,AB=5,设AP=x,BQ=y.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当以AP长为半径的⊙P和以QC长为半径的⊙Q外切(图2)时,求x的值;
  (3)点E在边CD上,过点E作直线QP的垂线,垂足为F,如果EF=EC=4,求x的值.
  图1图2析解(1)观察图形1发现,x和y分别属于△APB和△MBQ,要求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需要证明△APB∽△MBQ,求得AP1BM=PB1BQ,因为BP=AP2+AB2=x2+25,BM=BP12=x2+2512,所以x1x2+2512=x2+251y,化简得y=25+x212x(1≤x≤13).(2)根据两个圆外切,可以先求出圆心距PQ=AP+CQ=x+(13-y),考虑到QM是PB的垂直平分线,得到BQ=PQ=y,从而y=x+(13-y),所以y=x+1312.结合(1)中y与x的关系式,得到x+1312=25+x212x,x=25113.(3)先证明△APB∽△CQ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得到y=65-4x15,再利用(1)中的得到y=25+x212x,设法消去y,求出x=65±1026113.经检验:当x=65-1026113(如图3)或x=65+1026113(如图4)时,都满足题意.
  图3图4点评本题以一个点的运动为载体,综合考查了矩形、等腰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基础知识.第(1)问是基础,第(2)(3)问的解答都到用到第(1)问求出的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在解答第(2)问时,根据两个圆外切,得到PQ=AP+CQ=x+(13-y)及由QM是PB的垂直平分线,得到BQ=PQ=y是关键的一步,把两个含有x,y的等式联立,得到y=x+(13-y),结合第(1)问的结果y=25+x212x,即可求出x的值.(3)由△APB∽△CQE得到∠EQC=∠EQF,进而推出∠EQC=∠APB,并且得到△APB∽△CQE,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y=65-4x15,再利用(1)中的得到y与x的关系式,得到关于x的二次方程.方程有两个解,经画图检验都符合要求.
  2两个点同时运动
  这类问题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这两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二是这两个点在不同直线上运动.这种运动型问题常与探索型问题结合在一起,解答时要用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是学生感到比较困难的问题.
  例2(济宁市)如图5,直线y=-112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与直线y=x交于点C.在线段OA上,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点A做匀速运动,同时动点P从点A出发向点O做匀速运动,当点P、Q其中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分别过点P、Q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OC于点E、F,连接EF.若运动时间为t秒,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EFQ总为矩形(点P、Q重合除外).
  (1)求点P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2)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
  (3)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的面积S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图5图6析解(1)根据直线y=-112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得出A、B两点的坐标.再利用EP∥BO得出EP1AP=OB1AO=112,进而求出P点的运动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2)先求出点Q与点P重合时所需要的时间为t=813,然后分点Q在点P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讨论:当点Q在点P的左边时(0≤t<813),如图5,可求得t=2;当点Q在点P的右边时(813  (3)根据(2)中所求出t的值得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即可.当点Q在点P的左边时,S矩形PEFQ=QP·QF=t(8-3t)=-3t2+8t(0≤t<813),当t=-812×(-3)=413时,S矩形PEFQ的最大值为4×(-3)×0-8214×(-3)=1613.当点Q在点P的右边时,S矩形PEFQ=QP·QF=t(3t-8)=3t2-8t(813  点评本题含有两个点的运动,这两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道比较繁杂的压轴题.问题的第一问是基础性问题,属于送分题;第二问考查学生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两个点P,Q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所以矩形PEFQ是一个随P,Q的运动而变化的图形.为此,应先求出运动到某个特殊点所用的时间,即P,Q相遇时所用的时间t=813.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一是当0≤t<813时所形成的图形为正方形的时间;二是当813  例3(吉林省)如图7,在Rt△ABC中,∠ACB=90°,AC=6cm,BC=8cm.点D、E、F分别是边AB、BC、AC的中点,连接DE、DF,动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运动速度均为1cm/s,点P沿A→F→D的方向运动到点D停止;点Q沿B→C的方向运动,当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过点Q作BC的垂线交AB于点M,以点P,M,Q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PMQN.设平行四边形PMQN与矩形FDE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0有几何图形),点P运动的时间为x(s).
  (1)当点P运动到点F时,CQ=cm;
  (2)在点P从点F运动到点D的过程中,某一时刻,点P落在MQ上,求此时BQ的长度;
  (3)当点P在线段FD上运动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图7图8析解(1)当点P运动到点F时,求出AF=FC=3cm,BQ=AF=3cm,即可求出CQ=8cm-3cm=5cm;(2)当点P落在MQ上时,如图8,则有BQ+PF=BC,于是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x+x-3=8,求得x=1112,BQ的长度为1112×1=1112(cm);(3)根据点P在线段FD上运动时,所求的重叠部分图形的形状的不同,故分三种情况求解.
  ①当3≤x<4时,重叠部分图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到y=-314x2+2114x;
  ②当4≤x<1112时,重叠部分为矩形,y=3[(8-x)-(x-3)]=-6x+33;
  ③当1112≤x≤7时,重叠部分图形为矩形,y=3[(x-3)-(8-x)]=6x-33.
  点评本题含有两个动点,其中一个点沿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运动,另一个点沿折线方向运动。两个点的运动导致了平行四边形PMQN也在变化,从而使得它与固定的矩形FDE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也在变化,本题以此为背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两个点的运动问题,是典型的“动点与分类讨论”相结合的题目.考查的知识主要有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特殊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等.是一道比较复杂的压轴题.
  第一、二问比较简单,大部分同学都能解答.第三问考查学生利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运动的情况结合图形应分三种情况考虑,从而得到三个结果.
  3简单图形的运动
  这里所说的简单图形,主要是指特殊的三角形、四边形或圆等简单图形,其运动主要指平移运动、翻滚运动和旋转运动.把一个简单图形(角或三角形等)绕固定点旋转一个角度时,原来的图形将会发生变化,解答这类问题要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图9例4(南昌市)如图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k1x(x>0)的图象和矩形ABCD在第一象限,AD平行于x轴,且AB=2,AD=4,点A的坐标为(2,6).
  (1)直接写出B、C、D三点的坐标;
  (2)若将矩形向下平移,矩形的两个顶点恰好同时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猜想这是哪两个点,并求矩形的平移距离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析解(1)根据矩形性质得出AB=CD=2,AD=BC=4,即可得B(2,4),C(6,4),D(6,6);(2)A、C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设矩形平移后A的坐标是(2,6-x),C的坐标是(6,4-x),因为A、C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所以k=2(6-x)=6(4-x),x=3,即矩形平移后A的坐标是(2,3),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k=2×3=6,矩形的平移距离是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61x.
  点评本题属于图形的平移问题.主要考查了矩形性质,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平移的性质等多方面的知识.
  例5(湘潭市)在数学活动课中,小辉将边长为2和3的两个正方形放置在直线l上,如图10,他连结AD、CF,经测量发现AD=CF.
  图10图11图12(1)他将正方形ODEF绕O点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11,试判断AD与CF还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
  (2)他将正方形ODEF绕O点逆时针旋转,使点E旋转至直线l上,如图12,请你求出CF的长.
  析解(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O=CO,OD=OF,∠AOC=∠DOF=90°,然后求出∠AOD=∠COF,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OD和△CO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2)与(1)同理求出CF=AD,连接DF交OE于G,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DF⊥OE,DG=OG=112OE,再求出AG,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求出AD=17,从而得CF=17.
  点评这类问题属于图形的整体运动,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是解题的关键.第(1)问只要能根据条件判定出△AOD≌△COF即可.第(2)问作辅助线DF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运动型问题的共同点是动点与列函数关系式相结合,这些题目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大都涉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来感悟、体会图形的一些基本性质.所有的动点问题都有一定的层次,有利于考察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问题对于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判断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分类讨论问题的解答还能养成同学们考虑问题要全面的思维习惯.所以说,运动型问题具有潜在的价值,是非常值得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研究和尝试的.
其他文献
案例评说  用科学的理念指导数学复习教学,提升复习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所思考的问题.一节高效的复习课不但要回顾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还应该是知识的提高与升华,更是方法的提炼与总结以及数学思想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华罗庚教授曾介绍过一种“找另一条线索把旧东西重新贯穿起来”的复习方法,这条线索就是我们常讲的复习课的主线.纵观近几年各地的中
期刊
有效是教学之底线,也是教学应然的价值追求.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师必须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教师只有发挥以上作用,才算是真正的教学.这其实就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有力诠释.基于此,笔者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了新的思考.以下通过几个自己或他人教学的片段做一分析,引以共勉!
期刊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学生如果有机会教别人他正在学习的东西,那么他对这项学习的保持率可高达90%.而合作学习的积极倡导者美国学者约翰兄弟认为:学生在聆听同学的阐述时,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利于知识的内化由此可见,课堂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说题”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什么是“说题”呢?说题,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分析、判断,并说出对所要解决问题的题意、解答及拓展
期刊
性质1 图形的基本特点
期刊
图1泰州2013中考数学卷第25题:如图1,矩形ABCD中,点P在边CD上,且与C、D不重合,过点A作AP的垂线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连接PQ,M为PQ的中点.  (1)求证:△ADP∽△ABQ;  (2)若AD=10,AB=20,点P在边CD上运动,设DP=x,BM2=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线段BM长的最小值;  (3)若AD=10,AB=a,DP=8,随着a的大小的变化,点M的位置
期刊
笔者有幸参与了2011年嵊州市中考数学的阅卷工作,对绍兴市数学中考试卷中的第16题感触颇深,以下是自己对该题的分析、反思,以供同行参考.   题目 如图1,相距2cm的两个点A,B在直线l上,它们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在l上同时向右平移,当点A,B分别平移到点A1,B1的位置时,半径为1cm的⊙A1与半径为BB1的⊙B相切,则点A平移到点A1所用的时间为___s.  亮点赏析 此题以直
期刊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预设的时间成本内,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由此可见,有效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所以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是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的“一个中心”.为了实现这个中心,笔者认为应该坚持“四个基本点”,即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
期刊
数学解题过程是不断地将未知转化为已知过程,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若沿着由条件到结论的方向进行思考寻求解题途径十分困难,甚至无从下手时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对题中条件与结论的观察、比较和联想恰当地构造出一个能帮助解题的图形,然后将欲解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该图形的性质,由此到达解题的目的.  例如在解有关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些问题,若遇到不易解决或解法比较复杂时,可将等腰直角三角形引辅助线转化成正
期刊
教学设想:   调查可知,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面对教材上的实验与探究内容,鲜有人关注,甚至于不知道这些内容的存在,因为这片“风景”是考试内容外的附属物,少有人驻足观赏,故此没有进入课堂教学的视野,备受冷落.说实在的,自己以前的教学在这些方面做得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关注,但利用不佳,一般把这些内容融汇于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单独立节研究还是首开先河.前一段时间,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的研修活动,听取了北
期刊
学习数学离不开一些常用的教具,尤其是直角三角板,含45°角和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常与抛物线共舞,演绎出数学学习的好风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直角三角板在中考试题中也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利用三角板和抛物线组合设计而成的中考压轴题,更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挑战着学生的思维,有效地考查了学生观察、实验、类比、联想等方面的能力,备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现从2011年中考试题中采撷几例,加以评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