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亲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ocoo_dani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顺着父亲的皱纹,回到小时候。
  父亲背我上学的那几年,我的双脚总是挫伤,不是小左看不惯小右,就是小右对不起小左,内侧的脚踝常常旧伤好了新伤不断。这些日子父亲就会延迟上班,早早下班,背我上学,接我放学。记忆中,早上醒来看见父亲坐在我床沿,等鸡叫第二遍的时候父亲才会叫醒我,这时天差不多也就亮了。
  父亲轻轻把我的脚从被子里挪出来,放在他腿上。小心翼翼掀开纱布,小心翼翼消毒,小心翼翼涂抹药膏,再小心翼翼用新纱布重新把脚踝包裹好,由于过于小心,父亲拿棉签的手有些颤抖。酒精消毒时父亲说:“疼,你忍着点。”我每次都闭上眼睛忍着。当我再睁开眼,阳光从瓦楞照进来,在父亲的发丝、额头、衣袖和我的脚踝之间移动。光影里微小的尘屑,纱布上的多余的细丝,父亲白衬衫领口上破损的毛边,多年后在我记忆中明暗浮动。
  父亲用袖口把额前的汗水抹去之后把胳膊伸向我,扶我下床,给我打洗脸水。我梳头时父亲抽查我的作业,他边看边皱眉头的样子,让我很紧张,但他蹲下来帮我系鞋带的时候,却没有说作业的事。
  就快要到学校的时候,父亲抖了抖肩膀,换了换没有差别的姿势,同时把交叉呈板凳形状的两只手挪移了一下位置,才开口说话:“前天不是快好了吗?怎么左脚又有新伤了?两只脚记得打直了再走,不是教过你很多遍了嘛,怎么还是没矫正过来呢?这样下去我怕你的脚会废掉。”
  我静静地靠着父亲的肩膀,贴着父亲的背脊,闻着父亲特有的气息,穿过村庄,穿过校园,穿过校园长长的走道……阳光暖暖地把我们的影子拉长,缩短,又拉长,我们的影子像一棵小树长在一棵大树上。
  这是父亲和我的时光,我希望家和学校的距离远一点,再远一点。
  记忆中父亲打过我一次。
  那是大年初二的下午,他让我去河对岸请医生来给奶奶打针。当时我们全家正从大沟边栽树回来,弟弟他们躺在青松毛上刚打开电视。电视是腊月二十八父亲才从城里买来的,同时在黑白屏幕上加了个彩色的玻璃壳子,这样就有了彩色电视的视觉效果。那些炫幻的画面让人着迷,把我们带向一个前所未知的世界。
  此时,我也想和弟弟们一起躺在青松毛上看电视。我不假思索地对父亲说:“张家李家忙过年,只有你家忙栽树忙请医生。”“忙请医生”是我临时加上的,其余两句是刚刚“大席功”路过大沟边对着栽树的我们家说的。还在院子里放锄头的父亲直接走到我面前,一巴掌打到我的腿上:“你跟一个疯子学什么舌!”那件事之后,我没学过舌,一次都没有。
  我记不清楚第一封信是我先写给父亲,还是父亲先写给我。师专离家两百公里的路程,我大部分时间是一个月回家一次,父亲也是一个月给我寄一封信,在月中的时候。
  只有一次是几天一封,一封接着一封,只说一件事,重复交代其中的轻重利害。后来还是不放心,亲自来到学校当面交代我,不要人云亦云,多读书。1989年,我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里读书,虽然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思去读那些名著,但我看完了学校图书馆里所有的琼瑶小说。
  父亲还有一次来我们学校,是我谈恋爱被班主任发现了,通知家长到学校。当我把那个人带到父亲面前,父亲一句话没说。临走交代我不要放弃专升本的机会,不要误了学业,毕业后务必要回家乡教书。
  后来,那个男孩和我一起回到了家乡,成为我孩子的父亲。
  父亲的字清朗明亮,但有一点潦草。那个时段我也会收到一些男孩子的来信,我总拿他们的字来和父亲的字比较,只看信封上的名字,他们就输掉了。在父亲笔下,“宁红瑛”三个字总是那么的娟秀。
  父亲特别强调我对于汉字的书写,他说把字写好和把衣服穿好一样重要,字如其人。父亲在把着我的手一笔一画练字时就告诉我,如果连汉字都写不好,就不算真正的中国人。
  要是父親一个月给我来两封信,那就是我两个月没有回家了。两个月不回去的大部分原因是和母亲赌气。父亲信上会说两个弟弟的学习情况,要我做好榜样带好头。说母亲的辛劳,要我多体谅。
  “你妈想你了,有空就回来。”这是父亲每次信末的一句话。即使母亲没说,父亲也会在信里这样写,我知道。
  我每次看到这儿就会捂着被子哇哇地哭,哭完就回家了。
其他文献
我蹲下身拿着沐浴球沿着儿子的背划拉下来,散发着牛奶香味的泡沫从儿子细嫩的皮肤上滑落,如一幅绘着童真的挂画轻轻展落。  我的思绪飞到三十多年前,那是一个海滨乡镇的老式澡堂。  澡堂里雾气弥漫,雾气中夹杂的是哗哗的水声,隐隐约约的说话声,噼里啪啦的敲背声,还有那厚重的木门沉闷的开关声。在这群人当中有一对父子在无声地搓着澡,那便是三十多年前的父亲和我。那时父亲也才四十多岁,他在那个临海乡镇的一个农场里包
期刊
关于母亲王桂英的故事,要从这面朴素的红旗说起。  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设在距下良10公里的王家峪,下良成为抗日战争的敌后根据地和八路军总部的前沿哨所。在抗战期间,下良人民经历了日军的“九路围攻”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敌人的残暴激起了百姓的强烈反抗。“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下良大批热血青年,仁人志士纷纷加入了抗日队伍,李俊先的父亲、年轻的共产党员李体成便是其中之一。新婚之际,他将18
期刊
冬日,我又一次走进吴堡县的寺沟村。在陕北,冬天的黄土地上,那些夏日里疯长的树木草丛都变成了褐墨色,时常飞过一群鸽子或麻雀,偶尔还有些不知名的小鸟在草丛里跳跃、欢呼,就像一幅浓墨的国画,气势磅礴。沟壑丘陵、山川河流将个性大开大放地张扬。太阳升起来,将一层薄雾推开,所有的村子露出祥和与温暖,天蓝、土厚,人在其间。  寺沟村亦如此,神秘而内敛,让人不胜其烦地走来,静听、静观。  我就这样走进了柳青文化园
期刊
重庆号称山城,黄桷树(又称黄葛树)是重庆市的市树。  黄桷树的树形奇特,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树叶繁茂,枝杈密集。或置身于悬崖峭壁之上,或依附于河坎水岸之边,或高耸于桥头渡口之侧,或兀立于乱石嶙峋之间,哪怕是一块鸟不拉屎的光溜溜的滚石之上,它都能安之若泰,迎风昂首,蓬蓬勃勃,茁壮成荫。自古以来,重庆城与黄桷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北魏《水经注》载“江水又东经黄桷峡”,“黄桷峡”即如今的朝天门以下
期刊
哺而山,苗语音译,意为泉水很冷的山。其海拔约1427米,不算高,方圆雄阔,若凤若龙,埋伏在苗岭深处。  读书时,这座大山是我从独南苗寨到县城读书必须翻越的遐岳。哺而山的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莽莽苍苍,一条小路蜿蜒其间,时隐时现,行走半天不见一个人影,虽然到处鸟鸣虫叫,却更加觉得山的空寂诡异,难免害怕虎狼出没。那时的冬天,有乡亲在雪地里看见老虎的脚印;小时候,我放牛时,也亲眼见梅花鹿出没林间。所以,我相
期刊
中国散文诗的草场终于焕发了生机。南、北、西、中,不同方向的风信一股脑地吹响了散文诗的歌号,即令原本浩浩荡荡的新诗、散文创作的队列中,陡然擦亮了惊异的眼神。那是什么?是谁重又让“野草”泛青,用心滋养了“草根”?但无论怎样,倔犟且执拗的散文诗仍然以其虽不硬朗但却坚韧、虽不美丽但却葱郁、虽不强劲但却广袤的生长态势,叶叶青翠地挑亮了人们的视野,翘首企盼着更多阳光雨露的哺育和浇灌。  诚然,散文诗在整个的文
期刊
人生的路可以相似,但却不会相同,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注定了每个人要走不同的路。  ——题记  故乡在偏远的陇中一隅,贫瘠干旱。雨水丰沛时,山头披绿;天燥溽热时,黄土似火。在这里我读了小学,念了中学。生于斯,长于斯。而今我远在异乡,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默念故乡,仍能感受到融化在我血液中的那条从家乡通往县城的路,带着温热,跟随心脏跳动,时而濡润全身,时而泵回心脏,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逛书
期刊
1984年,我第一次来泉州游玩,第一次在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前听老师给我们讲“白鸽听经”“桑莲法界”的故事。  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的正屋脊装饰5条龙,正中央是黄龙托塔,两侧的是蓝色龙,燕尾脊旁是绿色龙,两侧的龙都朝向塔的方向,即是在加持中间的元气,又像警惕地护卫着宝塔。此外,屋脊上的5条龙,呈对称排布状态,既融合了古人对“地”的认识及相对应守护神的信仰,同时,符合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因此,人们对天
期刊
父亲是一位地质工作者,他们一会儿这儿,一会儿那儿。山越多、越险、越闭塞的地方,就是他们要去工作的地方。  逢暑假,妈妈便带着我和弟弟去寻父亲。父亲的单位夹在大山的中间,我们乘坐着解放牌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转晕了头,才看到山坳里的一大片青砖楼房。车子在那幢略高些的房前停下来,司机跑进去连叫了几声“韩工”,才见父亲不紧不慢地走出来。他蓬松着头,满脸胡子拉碴,又黑又瘦,像山中烧炭的老农,怎么看父亲也不像是
期刊
到九鲤湖去!  靠着车窗望去,蜿蜒的盘山公路两侧奇石兀立、风光旖旎,牢牢攫住我的眼光。通常会晕车的我,这次竟然没有感到不适。或许这个地方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仙人住过,风中真的有“仙气”,我抵达目的地依然精神抖擞。  清冽的九鲤湖,漾荡着故事:传说西汉时,安徽庐江何姓太守是淮南王刘安部属,他的九个儿子,因反对其参与淮南王谋反,逃到这里炼丹造福百姓,丹炼成后,九位兄弟跨上巨鲤升天成仙,炼丹的大湖被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