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顺着父亲的皱纹,回到小时候。
父亲背我上学的那几年,我的双脚总是挫伤,不是小左看不惯小右,就是小右对不起小左,内侧的脚踝常常旧伤好了新伤不断。这些日子父亲就会延迟上班,早早下班,背我上学,接我放学。记忆中,早上醒来看见父亲坐在我床沿,等鸡叫第二遍的时候父亲才会叫醒我,这时天差不多也就亮了。
父亲轻轻把我的脚从被子里挪出来,放在他腿上。小心翼翼掀开纱布,小心翼翼消毒,小心翼翼涂抹药膏,再小心翼翼用新纱布重新把脚踝包裹好,由于过于小心,父亲拿棉签的手有些颤抖。酒精消毒时父亲说:“疼,你忍着点。”我每次都闭上眼睛忍着。当我再睁开眼,阳光从瓦楞照进来,在父亲的发丝、额头、衣袖和我的脚踝之间移动。光影里微小的尘屑,纱布上的多余的细丝,父亲白衬衫领口上破损的毛边,多年后在我记忆中明暗浮动。
父亲用袖口把额前的汗水抹去之后把胳膊伸向我,扶我下床,给我打洗脸水。我梳头时父亲抽查我的作业,他边看边皱眉头的样子,让我很紧张,但他蹲下来帮我系鞋带的时候,却没有说作业的事。
就快要到学校的时候,父亲抖了抖肩膀,换了换没有差别的姿势,同时把交叉呈板凳形状的两只手挪移了一下位置,才开口说话:“前天不是快好了吗?怎么左脚又有新伤了?两只脚记得打直了再走,不是教过你很多遍了嘛,怎么还是没矫正过来呢?这样下去我怕你的脚会废掉。”
我静静地靠着父亲的肩膀,贴着父亲的背脊,闻着父亲特有的气息,穿过村庄,穿过校园,穿过校园长长的走道……阳光暖暖地把我们的影子拉长,缩短,又拉长,我们的影子像一棵小树长在一棵大树上。
这是父亲和我的时光,我希望家和学校的距离远一点,再远一点。
记忆中父亲打过我一次。
那是大年初二的下午,他让我去河对岸请医生来给奶奶打针。当时我们全家正从大沟边栽树回来,弟弟他们躺在青松毛上刚打开电视。电视是腊月二十八父亲才从城里买来的,同时在黑白屏幕上加了个彩色的玻璃壳子,这样就有了彩色电视的视觉效果。那些炫幻的画面让人着迷,把我们带向一个前所未知的世界。
此时,我也想和弟弟们一起躺在青松毛上看电视。我不假思索地对父亲说:“张家李家忙过年,只有你家忙栽树忙请医生。”“忙请医生”是我临时加上的,其余两句是刚刚“大席功”路过大沟边对着栽树的我们家说的。还在院子里放锄头的父亲直接走到我面前,一巴掌打到我的腿上:“你跟一个疯子学什么舌!”那件事之后,我没学过舌,一次都没有。
我记不清楚第一封信是我先写给父亲,还是父亲先写给我。师专离家两百公里的路程,我大部分时间是一个月回家一次,父亲也是一个月给我寄一封信,在月中的时候。
只有一次是几天一封,一封接着一封,只说一件事,重复交代其中的轻重利害。后来还是不放心,亲自来到学校当面交代我,不要人云亦云,多读书。1989年,我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里读书,虽然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思去读那些名著,但我看完了学校图书馆里所有的琼瑶小说。
父亲还有一次来我们学校,是我谈恋爱被班主任发现了,通知家长到学校。当我把那个人带到父亲面前,父亲一句话没说。临走交代我不要放弃专升本的机会,不要误了学业,毕业后务必要回家乡教书。
后来,那个男孩和我一起回到了家乡,成为我孩子的父亲。
父亲的字清朗明亮,但有一点潦草。那个时段我也会收到一些男孩子的来信,我总拿他们的字来和父亲的字比较,只看信封上的名字,他们就输掉了。在父亲笔下,“宁红瑛”三个字总是那么的娟秀。
父亲特别强调我对于汉字的书写,他说把字写好和把衣服穿好一样重要,字如其人。父亲在把着我的手一笔一画练字时就告诉我,如果连汉字都写不好,就不算真正的中国人。
要是父親一个月给我来两封信,那就是我两个月没有回家了。两个月不回去的大部分原因是和母亲赌气。父亲信上会说两个弟弟的学习情况,要我做好榜样带好头。说母亲的辛劳,要我多体谅。
“你妈想你了,有空就回来。”这是父亲每次信末的一句话。即使母亲没说,父亲也会在信里这样写,我知道。
我每次看到这儿就会捂着被子哇哇地哭,哭完就回家了。
父亲背我上学的那几年,我的双脚总是挫伤,不是小左看不惯小右,就是小右对不起小左,内侧的脚踝常常旧伤好了新伤不断。这些日子父亲就会延迟上班,早早下班,背我上学,接我放学。记忆中,早上醒来看见父亲坐在我床沿,等鸡叫第二遍的时候父亲才会叫醒我,这时天差不多也就亮了。
父亲轻轻把我的脚从被子里挪出来,放在他腿上。小心翼翼掀开纱布,小心翼翼消毒,小心翼翼涂抹药膏,再小心翼翼用新纱布重新把脚踝包裹好,由于过于小心,父亲拿棉签的手有些颤抖。酒精消毒时父亲说:“疼,你忍着点。”我每次都闭上眼睛忍着。当我再睁开眼,阳光从瓦楞照进来,在父亲的发丝、额头、衣袖和我的脚踝之间移动。光影里微小的尘屑,纱布上的多余的细丝,父亲白衬衫领口上破损的毛边,多年后在我记忆中明暗浮动。
父亲用袖口把额前的汗水抹去之后把胳膊伸向我,扶我下床,给我打洗脸水。我梳头时父亲抽查我的作业,他边看边皱眉头的样子,让我很紧张,但他蹲下来帮我系鞋带的时候,却没有说作业的事。
就快要到学校的时候,父亲抖了抖肩膀,换了换没有差别的姿势,同时把交叉呈板凳形状的两只手挪移了一下位置,才开口说话:“前天不是快好了吗?怎么左脚又有新伤了?两只脚记得打直了再走,不是教过你很多遍了嘛,怎么还是没矫正过来呢?这样下去我怕你的脚会废掉。”
我静静地靠着父亲的肩膀,贴着父亲的背脊,闻着父亲特有的气息,穿过村庄,穿过校园,穿过校园长长的走道……阳光暖暖地把我们的影子拉长,缩短,又拉长,我们的影子像一棵小树长在一棵大树上。
这是父亲和我的时光,我希望家和学校的距离远一点,再远一点。
记忆中父亲打过我一次。
那是大年初二的下午,他让我去河对岸请医生来给奶奶打针。当时我们全家正从大沟边栽树回来,弟弟他们躺在青松毛上刚打开电视。电视是腊月二十八父亲才从城里买来的,同时在黑白屏幕上加了个彩色的玻璃壳子,这样就有了彩色电视的视觉效果。那些炫幻的画面让人着迷,把我们带向一个前所未知的世界。
此时,我也想和弟弟们一起躺在青松毛上看电视。我不假思索地对父亲说:“张家李家忙过年,只有你家忙栽树忙请医生。”“忙请医生”是我临时加上的,其余两句是刚刚“大席功”路过大沟边对着栽树的我们家说的。还在院子里放锄头的父亲直接走到我面前,一巴掌打到我的腿上:“你跟一个疯子学什么舌!”那件事之后,我没学过舌,一次都没有。
我记不清楚第一封信是我先写给父亲,还是父亲先写给我。师专离家两百公里的路程,我大部分时间是一个月回家一次,父亲也是一个月给我寄一封信,在月中的时候。
只有一次是几天一封,一封接着一封,只说一件事,重复交代其中的轻重利害。后来还是不放心,亲自来到学校当面交代我,不要人云亦云,多读书。1989年,我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里读书,虽然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思去读那些名著,但我看完了学校图书馆里所有的琼瑶小说。
父亲还有一次来我们学校,是我谈恋爱被班主任发现了,通知家长到学校。当我把那个人带到父亲面前,父亲一句话没说。临走交代我不要放弃专升本的机会,不要误了学业,毕业后务必要回家乡教书。
后来,那个男孩和我一起回到了家乡,成为我孩子的父亲。
父亲的字清朗明亮,但有一点潦草。那个时段我也会收到一些男孩子的来信,我总拿他们的字来和父亲的字比较,只看信封上的名字,他们就输掉了。在父亲笔下,“宁红瑛”三个字总是那么的娟秀。
父亲特别强调我对于汉字的书写,他说把字写好和把衣服穿好一样重要,字如其人。父亲在把着我的手一笔一画练字时就告诉我,如果连汉字都写不好,就不算真正的中国人。
要是父親一个月给我来两封信,那就是我两个月没有回家了。两个月不回去的大部分原因是和母亲赌气。父亲信上会说两个弟弟的学习情况,要我做好榜样带好头。说母亲的辛劳,要我多体谅。
“你妈想你了,有空就回来。”这是父亲每次信末的一句话。即使母亲没说,父亲也会在信里这样写,我知道。
我每次看到这儿就会捂着被子哇哇地哭,哭完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