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工人绒布和康定

来源 :贡嘎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的最后几天,我铁了心想要搬家了。
  提前从春节的繁闹中抽身于我而言,一點都不难,不喜欢热闹,更难于强颜欢笑搭话。春节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陪陪家人。
  “东西多吗?”2月26日清晨九点,绒布站在我住处的门槛上问到。他是我请来的搬家工人,戴着一顶帽子,黑色毛线织的,直接包住了耳朵。
  “不多,半车左右吧,我只住了几个月。而且搬去的地方也不远,几分钟就到了。”我把手上一个小口袋塞进稍大的口袋里,将这些在讲价中有利的条件装作不经意地透露给他。
  绒布没有说话,在门口站着。
  我继续将收好的口袋挤进满地狼藉的大包小包中,封存了去年这大半年的心绪。
  春节期间的康定,蓝天白云,活像夏天。但从前几天开始,天气骤变,寒风狂起,一场一场的毛毛小雪从未间断,冷得街上几乎看不见行人,偶尔闪过几道被帽子、口罩围得只剩眼睛的影子,矗立在不断哆嗦的红灯笼下打车。直到昨晚,康定痛快地下了一场大雪。今天一大早,地面上,陷着一串又一串的脚印,脚掌位置冻成了冰块儿,怪滑的。
  “借一下你的铲子。”绒布突然说到。我指了指门后。他拿起门后的铲子,将门槛上和门口的雪一一铲起,堆在门后的小空处。
  我将包装好的书、家具等琐碎品一一放在接近门口的地方。
  “哥,怎么今天就你一个人?”我用脚推搡着装满书的纸箱,一边客套地问到,自以为成熟地假装熟络是我这半年来新长出的羽翼。
  “对呀,他有事儿,今天就我一个人。”说着,他右手提起那全是书的纸箱,左手拿着我刚收好的口袋,放在他摆好的绳子上,接着又往上垒了三四件包装好的口袋,熟络地用那根绳子串起,背在背上,勒紧,防止散架,再起身,站稳,出门,一气呵成,利落干净。来来回回四五次,将所有的东西都放进车了。
  似乎昨晚的大雪还没过瘾,康定就像个大风箱,吹在大街小巷的每个角落。一些小细块儿雪还随着那阵阵风,缓缓飘动。“又在下雪啦!”“不是,是风把房顶上的雪吹落了。”一阵阵寒暄、戏谑飘散在砂锅冒出的热气中。
  车驶了近十分钟后,到达了我将要开启新生活的新住处。但比我走路慢,我爸和妹妹也先于他到。他的那台三轮车驮着满满一车的杂物,像一只老蜗牛一样,慢慢地爬着坡。
  找房那天,是一个午后。康定街上,寒风叱咤,风从帽子里窜进来,直戳脊梁。我紫着脸,哆嗦地拿出手机,拨通了墙上“住房出租”下的电话号码。
  一般这样的出租告示上总有对房屋的简单描述,如“两室一厅,家具齐全,拎包入住”“单间带卫生间,短租勿扰”等字样,但是这张告示只留着联系方式。
  “他们家也真够懒,应该不怎么样。”心想着,还是拨通了电话。
  “长租、短租?”电话那头问着。
  “长租。”我似乎笃定着,可是又心虚不已。
  今年才刚开始,我三月会在哪儿?四月会在哪儿?五月、六月呢?那么多的不确定,我却笃定地加了一句:“至少一年。”
  去年,我艰难地度过了一段日子。而我明白,我还未走出那段时光的涟漪。
  和房东互相打探着底细,快步走上楼梯。到了九楼,房东畸嗒一声推开门。
  偌大的房间,阳光透过玻璃窗匀称地洒在沙发上,旁边放着一张老人摇摇椅。窗外跑马山上,绿树郁郁葱葱,观音庙后的经幡随着风摇曳,但丝毫听不见风声。我停止了哆嗦,听着心跳笃定地重复着“长租长租”。
  “从这里可以看见跑马山,还可以晒着太阳看,像一个VIP观景台。”妹妹刚踏进这屋就对我说,我很难想象她可以说出这样一句浪漫的话。
  “要搬到几楼?”绒布打断我的思绪,将大大小小的包垒起,背在背上,手上还拿着四五个小包。
  “9楼。我去开门。”我胡乱地拿起地上的两个小包,先于他上了楼。
  “鞥、鞥、鞥。”绒布的声音伴着背上物品发出的挤压声,惊掉了我正在开门的钥匙。那声音一滴一滴落在心脏,膨胀起来,堵住心门,快要让我窒息了。我转动钥匙,用东西抵着门,快步下楼,想着帮绒布分担一点重量。
  “鞥、鞥、鞥。”声音越来越近,七楼、六楼、五楼,在五楼转角处,我碰到正在喘着大气的绒布。
  他个子不高,但背上的东西快要顶着转角处的天花板了。
  “我来帮你拿一些吧。”
  “不用,你去下面拿一些小的吧,慢慢上来就行。”他笑了笑,露出黝黑的脸颊两边的大酒窝和一口大白牙,继续向上爬去。一瞬间,我恍惚了,那张脸变成了一块黑白相间的夹心饼干——那种时间较长,中间的奶油快要完全干涸不见的夹心饼干。
  我慢慢走下楼梯,楼道里依然充斥着他“鞥、鞥、鞥”的声音。一个转角、两个转角。我竞突然发觉那声音从他的鼻孔、嘴巴、眼睛,还有酒窝里洒漏了出来,整条楼道都是。
  我知道那个声音。
  那是人们在担起生活重担时的声音,那是人们被生活重重压着的声音,那是人们不甘现状,驮着生活前行的声音,那是很多人藏匿在心里,不愿让人察觉的声音。
  我快步拿着几样小件,赶到绒布下来前来到九楼。
  “你们家丘的烟烟味道很香。”
  “我爸早上专程过来丘的,还点了藏香。一来干净了,二来这样比较有家的味道。”
  绒布笑着点点头,放下东西,“晖(一般人在放下重物后发出的声音)”地长叹了一声,紧接着对着刚踏进门槛的我说道:“你不用跑得这么快,我再跑一两趟就好了。”
  “你太辛苦了,我尽力多跑几趟没事儿。”我走在绒布的身后。
  “房子挺大的呀,贵吧?”
  “还好!”
  “刚参加工作,肯定压力不小吧。”绒布顺势问到。
  “嗯嗯。”我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虽然我对这个朴实的绒布充满了感激和佩服。
  “我在康定做搬家工人已经十多年了。”说着,他打开了话匣子。   绒布是道孚县的人,没读过书,家里祖輩都在为生育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效劳。绒布不愿意一辈子在家乡的片儿块土地上了此一生,用他的话说就是:“想出门,想赚钱。”其实就是对远方的好奇和向往。
  远方,一个那么缥缈却充满诱惑的词,引着众人踩着青春的累累白骨前仆后继地追逐。但最后,能瞥见其金羽翼的又有几人?当然,年轻时,我们都不懂,只是一味地跟风着网上的呼声,高声宣扬:“故乡安不了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
  二十余岁,生命中黄金期。绒布和一个朋友怀揣着满兜的梦想,来到康定。那时,他对康定仅有听闻。如今,他已年近不惑,在康定待了十余年。同时,做了十余年的搬家工人,剩下的力气也用不了几年了。
  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是几个月前,他正在帮一家人搬家。趁着收拾、搬运东西之余,他和搬家的男孩儿谈起了佛学和藏族文化。基于好奇,我停下脚步,表达了我也想要搬家的意愿,并和他攀谈起来。他说,他小时候没过读书,所以在闲暇之余学识字,看书。他劝我要多看看藏学经典书籍,了解母语文化,我愧疚且讶异地一直点头。
  回想起那个时候,我脑子里的绒布竟然再一次和记忆中的夹心饼干重叠。但,我也一样啊!夹在城市和乡村间,进退维谷。对,我们是一样的!赴着梦想的约,中了远方的毒。也终有一天,我会像绒布一样,被榨干中间那层奶油,然后被丢弃。
  雪停了,不对,风停了。阳光透过马路边上高高矮矮的房子,照在一位穿着红靴子、花棉裤、黑色大衣的阿婆身上。她慢慢将手中掐着的烟放进嘴里,半眯着一只眼睛,将垃圾桶里的纸箱一张一张拿出来,叠齐,捆好。然后坐在纸箱堆上面,和着阳光吸完手中的烟。
  绒布三两下将剩余的东西捆好,又背着堆得高高的一捆,将一个快递箱子递给我,告诉我最后一趟了,并催促着我往楼上走。
  他力气很大,一口气可以拿一百多斤东西。“年轻时能拿更多,现在有点力不从心了,背重一点,爬个楼梯就喘得很。”我脑子里又想起了从他的鼻孔、嘴巴、眼睛、酒窝里发出的“鞥、鞥、鞥”声音。
  绒布走路很快,还不耽误说话。慢慢细谈间,我俩就将我这大半年的“生活”全部迁移至新居了。
  “三十分钟就把我去年大半年的‘生活’迁移好了,真是快呀。”
  拿着最后一点东西,绒布没有发出“鞥、鞥、鞥”的声音,沉思着说道:“其实说到底,人生就是这样,忙活的大半辈子,最后收拾带走的也就耽搁三四十分钟,也不知道还要那么忙干嘛。”
  话虽这样说,我还是未能跟上绒布匆忙的步伐。
  放下最后一点东西,绒布从我爸手中接过钱,转身离去。我送到门口,看到他顺手将门口的垃圾带下了楼。眼前又浮现起他的鼻孔、嘴巴、眼睛、酒窝里发出“鞥、鞥、鞥”的声音。
  阳光还是洒在我的沙发上,这套沙发有点旧了,有好几处都已裂开了缝。但我不想换新,因为它会时刻提醒我康定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而我在去往远方的征程上,需要它。
其他文献
前几天去一个亲戚家,院角拴着一只小小的花猫。  应该是才断奶没多久,而母亲不在身边。它蜷缩在牛奶盒里,小小的身子瑟瑟发抖。同行的小孩见了这个活玩具,兴奋地冲过去戏弄它。见有人来,小猫抬起脑袋尽力地弓起脊背,露出还不是很尖利的爪子和小獠牙,喉咙里发出低沉但没法凶狠的声音,像是在示威,但我又能感到它的害怕,也许在它看来,人是很残忍可怕的生物吧。  我也有过猫的。  小学时,学校门口总有一个老头,在一辆
期刊
四月,在炉关,樱花开了。  杜鹃怒放山巅、野花摇曳草原、暖风渐宽衣衫的初夏之际,经过多场雪雨交加地洗礼,康定的樱花渐次姗姗绽放,粉红锦绣,漫天飞舞。仿佛一夜之间,樱花就从东关、北门,到溜溜城中的大街小巷,闻风起舞。灿如云霞的樱花,让被誉为“情歌故里”的小城更加浪漫,充满了馨香,让人陶醉。  的确是啊!康定毕竟海拔2600来米,在这个小城里,能有如此花团锦簇的景象是多么的不易,而且据说这些樱花是从日
期刊
今年5月份,在采访大连市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时,记者第一次踏上了普兰店市莲山街道榆树房村的土地,第一次见到了该村党总支书记孙秀华。那天,下着小雨,路上有些泥泞。面对一片开阔的田地,身穿劳动服、脚蹬水鞋的孙秀华畅谈着自己的构想,信心满满,意气风发。一晃几个月过去了,11月12日,当记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这里已经发生了变化:开阔的田地已经变成了苗圃,桃树、樱桃树成行成列,几位村民正在忙活;曾经的土
期刊
继“元芳很忙”、“杜甫很忙”、“曹操很忙”之后,今年出乎意料的语文很忙。回顾前几年的热点话题,关于语文的讨论寥寥无几,语文就好像十二星座中的金牛座,默默耕耘,务实肯干,却很少发声。然而今年沉默多年的语文终于爆发,几度成为社会和网络上人们讨论的热点,可谓是扬眉吐气当了一回“学科老大”,尤其在今年夏天掀起了一阵高潮,而至今仍潮水未退。  从今年7月份,香港明星黄秋生发微博炮轰简体字,再度掀起了沉寂多年
期刊
1.  冈仁波齐在上,雪野在下  五色旗以风为马  颂出六字箴言  荒原与海子伫立成远景  高原的眼里是江南  风说,一切众生皆乐  一切美好的事物  必将气象万千  一切赤诚之心都将閃亮  2.  等身长头,三密加持  酥油灯不会永世闪亮  执念会留下  僧人在寂静里打坐  风马旗慈祥如菩萨  峡谷和江水在雪影里亲吻  大地将温暖传递  酥油茶滚烫,弦子响起  在山之巅,有灵在焉  3.  五种
期刊
野罂桑  莫问熏风十里还是八里  莫问采药人来不来  莫问家园,亦不问远方  那前世的诅咒还在体内  放逐在深林泉边,对着浩瀚天空  泼辣辣地开,毒毒地开  小南  松树把一头秀发洗了又洗  矢车菊,菖蒲花,地丁,车前草  举着小花伞来了  山蛙拿一面小鼓  小溪带着二胡……  隐姓埋名,退出人间  就能听见大自然的天籁  早春  工蜂驾驶金色的运输机  林间光柱,涌动着小花虫  紫藤伸出手,揽住
期刊
在河畔  拱形顶的建筑  栖息在冰层的表面  空气中,无端地生出  许多红褐色的毛发  像腊月的冷  纠缠我  我拼命奔跑  祖父,祖母  那些故去的亲人  都已走近  没有人能看清楚  东方巨大的夜幕  把我从惊恐中捞起  冬天的光线  像初春的雪  从六楼顶部滴落  在一楼的玻璃窗背后  明亮稍作停顿  柔軟且富有弹性的瞬间里  自己的肖像  在旧年与新年之间  一再模糊  我将记下这些  犹
期刊
红尘恋歌  时光如梦,思绪翻飞,曾几何时,喜欢倾听醉心的音乐,心绪随着婉转悠扬的旋律,奏响着生命的乐章;喜欢看满树繁花盛开,落叶飘逸,一地的相思,唯美而浪漫;喜欢看飘飞的细雨绵绵,凝结成一串串珍珠般的情意,温润成禅,生活也因了这样生动而曼妙的诗意,多了一份可贵的情怀与温暖。  灯火辉煌的时候,我游走在烟波浩渺的天地之间,蝴蝶般的美梦,在幽蓝的夜空里折叠成了人生最美好的回忆,浮华与喧闹远离了心灵的世
期刊
1  恍然已是山花烂漫的季节。  每年藏历丑月初四(农历五月初四)“朗意嘉”这天,很多村寨都会以传统的方式,庆祝这春回大地、万物欣荣的时节。除了必不可少的敬山神活动,他们还在野外搭建帐篷,聚会野餐,唱歌跳舞,赛马角力,尽情嬉戏,惬意地玩耍好几天。  扎噶神山是松潘县城以北四大神山之一,每年“朗意嘉”敬山神都特别热闹。然而由于路途遥远,大家需要提前一天出行。  清早从村寨启程,我们一行先坐越野车,中
期刊
油菜开花了  那时候花与人的交往亲昵  许多人家生了女孩儿  叫桃花,梅花,杏花,甚至叫  玫瑰  没有叫油菜花的女孩  油菜开花了  意味着秋天近了,收成近了  在我们村庄  没有人拿油菜花当花  虽然它是花  一个夏天照亮了许多  眼看要暗淡下去的面庞  想起甘南  大地上  一朵油菜花就是一顶王冠  我的母亲  为许多无名的逝者加冕  天空下  一片油菜花就是一页经卷  我的父亲  为许多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