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舍不断的石头情结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phe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民间习俗,往往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走进桂西北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你会发现仫佬山乡有着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构成了当地一道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景线。
  在漫长的岁月里,仫佬族人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历尽沧桑的仫佬族人都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石头情结,石头承载着仫佬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亦凝结着仫佬族人的心血和智慧。
  走进仫佬山寨,你会惊喜地发现石头跟仫佬族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此同时,你也会惊叹仫佬族人对石头的运用是如此的精妙、如此的极致。
  在仫佬山乡,你看到最多的是石路和石桥。石路,即石板路,用当地优质的青石板铺在村屯内的小道上。有了石板路,晴天走路不怕灰尘,雨天出门不怕踩着烂泥,十分方便又十分整洁,体现了仫佬族人爱清洁、讲实用的生活习惯。石桥,即石板桥,石板桥通常架设在通往对岸的河面上,它视河的长度分为数节,节与节连接,直至对岸。石板每节长约3米,宽约1米,厚约0.2米。桥墩用石头砌成,也有用大石柱直接做的。如用石头砌成桥墩,则用水泥把石块浆好,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如用石柱做桥墩,则在每根石柱的顶端凿成高度约0.2米的两个角,石块凿成的4个洞眼便穿过石柱的角,与石柱紧扣成一体,十分牢固。
  除了石板桥之外,你偶尔还会看到那十分罕见且颇为独特的跨石桥和鹅卵石桥。跨石桥,换而言之便是跨过石块的桥。这种桥一般建在河道舒缓、河水较浅的河面上,说是桥,其实是由一块一块石头相间隔铺在河面通往对岸的。每块石头长1米,宽1米,高1米,四四方方,平平整整,每块之间的间距约0.3米,以便于人们的跨越为宜。这种桥,极富地方特色,既简便又牢固。
  鹅卵石桥一般建在水流舒缓、河面不甚宽的地方。先把毛竹破成竹片,编成直径0.8米,高2.5米的竹篓,然后通过清底,把竹篓放在河面上,之后把大块的鹅卵石丢进竹篓里,丢满为止。待竹篓稳定之后,便用3~5根桁条扎成一体作为竹篓与竹篓间的连接板,直铺至河对岸。一般竹篓间的间距约为3米。这种桥比较简便,但经不住洪水的冲击,往往需要多次重建。
  跨石桥与鹅卵石桥由于极为独特,因此不仅作为桥梁沟通两岸,而且还成为仫佬山乡的一道风景线,给山光水色平添了几分秀色和神韵,令人在赞叹桥的同时也会在心里默默地敬佩仫佬族人的聪明和智慧。
  也许你还沉浸在石路和石桥的观赏之中,但从不远处,会飘来悠扬而动听的“吱——吱——吱”聲,不知不觉地灌入你的耳膜,令你为之一振,颇想探究这美妙的声音从何而来。这时,当地的仫佬族群众会告诉你:那是石头水碾声。石头水碾是地处山区的仫佬族群众用来碾稻米的土著“碾米机”。石头水碾一般建在河边,水碾用石头凿成直径3米左右的大石盘。以石盘的中心至石盘的边沿为半径安装一个石磙。大石盘的中央凿开一个洞门,安装一根木柱,木柱留有洞眼连接石磙。利用水的落差产生的冲力,使石磙围绕石盘不停地旋转。碾米时,把稻谷放在石盘的凹槽里,然后开闸,让石磙来回碾过凹槽里的稻谷。一般石头水碾一天可碾稻谷100~200斤左右。
  石头水碾不用看守,早上放完稻谷之后,便可出门劳动。晚上回来,关好闸门,将碾脱谷皮的稻谷用竹筛筛一回,便可以得到干净的米粒。用水碾碾出的米比用碾米机碾出的米煮饭更香、更有味道。石头水碾没有污染,碾出的米原汁原味地保留米的香气,因此颇受人们的青睐。
  仫佬族人对石头的利用,不光停留在实用的层面上,而且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石头成为传承文化、传承传统的巨大载体。从这一点说,当数仫佬族人制作的墓碑和族碑。墓碑的制作颇为讲究。先把上好的大理石片磨成平滑的石碑。然后请匠师书写碑文并凿刻。碑文的内容包括死者的生平概况、生卒日期及树碑人的追思。此外,还刻有孝子孝孙的排名,一般按辈分、按年龄、按男女的先后顺序排列。碑文撰写并凿刻完毕之后,还要请匠师在墓碑的两旁雕龙刻凤。那龙飞凤舞的图案,既生动又美观,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此外,还根据逝者的性别雕刻标志性的动物,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墓中之人是男是女。一般男性的墓碑上刻的是酒葫芦,因为男性爱喝酒,酒代表了男性。女性的墓碑雕刻的是猫,猫是一种温柔可爱的动物,温顺代表了女性的特征,因此,猫象征女性。
  族碑一般立在村头,用特大的石块雕刻而成。石碑高约2米,宽0.5米,厚度也是0.5米。石碑上刻有先祖的来龙去脉、迁徙历程以及该族的辈分排列顺序。因此,族碑成了外来人了解当地情况的最好的路标。
  仫佬族人就是这样通过这无语的石头,追求美好的生活,让石头给自身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生存的需要。同时,还通过这无语的石头,传承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传承了不忘先辈、前赴后继的优良传统。岁月漫长,生活沧桑,那无语的石头不正诠释着仫佬族人的聪明智慧和美好追求吗?
其他文献
那年大学没考上,求学美梦泡了汤;  打工出门谋生计,又背井来又离乡。  如今生活在东莞,建筑工地搬火砖;  音乐细胞也有点,见人唱歌就嘴馋。  家住桂北黄泥塘,穷乡僻壤好凄凉;  扶贫得到党恩惠,移民搬迁住新房。  前年回乡赶歌场,偶遇邻村李海芳;  三生数我最有幸,一见钟情挂柔肠。  阿妹微信同哥讲,歌会越办越风光;  今年要搞大场火,高手云集比刀枪。  早也盼来晚也盼,提前和人顶好班;  只想
期刊
一  1984年8月的一天,一张巴马民族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寄到罗城乡下一个少女的手中。这意味着少女将开启四年的师范生涯,从此告别祖辈在田间地头劳作的生活,成为一个“吃皇粮的公家人”。她的家人自然是兴高采烈的,当年能考取师范学校,相当于眼下考上本科大学了。而巴马这个地方,对于这个少女和她的家人来说远在天边。  开学在即,家人为她准备一些基本的行李后,她终于踏上前往巴马的班车。从乡下到县城,再从县城
期刊
阳春三月好风光,广西歌海闹洋洋;  三姐托梦有交代,山歌文化要弘扬。  (男):  鲤鱼最爱清水滩,哥我最爱三月三;  和妹牵手赶歌会,情歌如水唱不完。  (女):  高山岭顶种竹坡,竹尾长长拖到河;  上山砍竹扎排子,河边放排等阿哥。  (男):  今天阿妹细打扮,好比仙女来下凡;  人讲赛过赵飞燕,我讲赛过杨玉环。  (女):  纸剪锦鸡不是凤,笔画南蛇不是龙;  哥你莫要讲好话,好话讲多总是
期刊
纳利村的争抢  都说壮乡三月是歌海,自然而然,那个时候,广西宁明县城中镇靠近花山的壮族村落纳利村也是欢歌如潮。但这一次(农历二月初二)吸引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这个小村子来的主要原因却不是歌圩,而是这小村子里的男人,是他们一年一度激烈的争抢活动——“抢花炮”。因为这个节庆活动,使得纳利村的“花炮节”远近闻名,热闹非凡。  明江悠悠,花山苍古。住在明江河谷地带的纳利村村民也不知道承传了几世几代,只知道村
期刊
3月10日-11日,天峨县举行2018年纳洞村红水河壮族蚂虫另民俗文化节,独具魅力的壮族蚂虫另文化吸引了天峨及周边县的2万多名各族群众和游客到场观赏参与活动。  欢度蚂虫另节  壮族蚂虫另节也叫青蛙节。壮族传说认为,掌管风雨的是青蛙女神,并把青蛙称为“蚂虫另”。每年,从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广西北部红水河流域的天峨、东蘭、南丹等县的壮族村寨都举行隆重的蚂虫另节活动,通过祭祀蚂虫另,祈求年年风调雨顺
期刊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是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宛田瑶族的传统节日——禁风节。瑶族同胞们着装五颜六色,舞狮子唱彩调,跳竹竿上刀梯,置农具,青年们则借此良机谈情说爱,所以禁风节也是当地的“情人节”。  临桂区的瑶族同胞散居于大瑶山里,以服饰可分为:“蓝靛瑶”“红头瑶”“白线瑶”“黑瑶”和“沙瑶”,共有十二姓,有盤、赵、李、邓等,统称十二盘瑶,又称“过山瑶”。  瑶寨竹木掩映,小桥流水,沟壑纵横,瑶民们居家过日子和
期刊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到十四,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就迎来了隆重而热闹的“侬垌节”。据专家考证,龙州县金龙镇各村屯的“侬垌节”所表现的农耕文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其表现的农耕文化也是非常独特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左江流域一连三年大旱灾,河流干涸,庄稼无收,生灵涂炭。在这紧要关头,住在金龙镇神龙洞的妇女蒋千金长跪洞里三天三夜,祈求上天降雨,以拯救氏族及生灵万物。第三天蒋千金昏倒在洞里,恍
期刊
红水河中游的河畔有个东山乡,隶属巴马瑶族自治县管辖。东山乡方圆几十里,延绵的石山巍然屹立。高耸的石山环抱的低洼处,是一个个深深的洼地,当地人称之为弄场。沿着红水河畔与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镇交界处,弄山、长垌、江团以及卡桥等归属东山乡的四个行政村依次罗列,一万多人的清一色布努瑶同胞,世代居住在这片山峦之中。喀斯特地貌山高洼低,地势险要。除了金麟巨蟒般穿越青山滔滔流淌的红水河以外,几乎再也没有一条细小的
期刊
壮乡的歌是种在坡上的,像天女散花一样,悠悠地撒满翠绿的坡上坳间,灿烂地开放,睁着一双充满诱惑的眼睛,招惹着每位远方来客。  “唱山歌啰,这边唱来那边和——”走入壮乡,山歌声随处飘荡。  壮乡的歌是种在坡上的,像天女散花一样,悠悠地撒满翠绿的坡上坳间,灿烂地开放,睁着一双充满诱惑的眼睛,招惹着每位远方来客。  坳间,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而流,快乐地跳跃着,不时溅起一两朵洁白的浪花,伴着“哗哗”的流水声
期刊
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宛如沉睡千年的宝藏,只有经过挖掘、洗刷、揣摩,才愈发散发出历史的光芒。这十余年来,我从最初的邂逅、重逢,到再访,如此三番五次地徜徉,才似乎触及广西甘棠镇的厚重和多姿来。  據史书记载,甘棠镇在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归武罗县所辖。宋朝开宝五年(公元972年)省入永定县,后更名永淳县。明朝洪武三年省入横县,洪武十三年复置,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武罗更名为甘棠……195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