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堂、家庭三位一体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digy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既有家庭、社会、学校的客观因素,又有小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因素。研究表明,3—12岁是一个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因此,小学阶段是个体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必须牢牢把握,切不可疏忽。因此,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成为小学段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一、学校和课堂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
  1.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文化,是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和学生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校纪校规,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力保证。 以“一日常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日评比”等为抓手,在学校中进行卫生、纪律、学习、两操等各方面的星级评比,通过评选“校园之星”等活动,有力地渲染了教育气氛,充实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熏陶、感染作用。
  2.课堂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有80%是在课堂,因此课堂将成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必须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有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勇于提问、积极思考和讨论、大胆实践、课后认真做作业、专心学习、珍惜时间、课前预习、单元复习、自觉读书、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等;另外还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學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3.加强教师身教。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小学生会有意识地将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起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心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二、家庭是习惯的学校
  我国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还处于朴素、自发的随意阶段。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成绩上,认为只要分数高,其它一切不重要,至于孩子是否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思想道德,将来能否自立于世,父母们根本不去进行这些非智力能力的培养。他们很少了解社会信息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把孩子禁锢在书本知识的小河里,忽视孩子生活习惯、日常行为的培养,一味地要求他们死读书、读死书,结果导致孩子生活习惯差、日常行为不规范、知识面狭窄、生活单调。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隔代教育问题,单亲家庭孩子缺少关爱等等问题凸显。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家庭教育中是一块短板。因此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
  日本教育教福泽渝吉曾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可见,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是多么重要。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当长,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接受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失去了行为习惯是非判断的标准。因此,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渠道,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各方面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家长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
  总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轻轻松松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从学校、课堂、教师、家长、学生等方面进行多层面落实。
其他文献
初三语文课历来被认为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难把握的科目,尤其是复习阶段,教学任务比较重,学生的复习旧课程的兴趣和用心性也要把握。因此,在初三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情感共鸣,激扬学生的学习兴趣  1.情感引发。  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创设浓郁的感情氛围,是引发学生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好的导语能够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构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
期刊
今天语文考试,我得了一百分,老师在我的试卷上盖了一个大拇指,老师让我发试卷,我心里可高兴啦!  放学后,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出了校门,迫不及待地向家跑去。回到家中,我连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爸爸和妈妈。爸爸听了后说:“不错,继续努力!”妈妈还亲了我一下。  晚上,我很快做完作业,就去玩了。爸爸叫我再檢查一遍,我不服气地说:“我都会做,还检查啥?”爸爸说:“不要骄傲,骄傲使人落后。”  听了爸爸的话,我认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包含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包含美学的艺术美,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下,发现、感悟、体会这些美丽。通过长期的熏陶、浸染、培养,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道德、美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以《三峡》一课为例,要想让语文课绽放出
期刊
上好一堂课,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前提。而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这对教师来说是颇费思量的。  《老王》是一篇以作者内心反思写成的回忆人的散文,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体验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初读文章时只感受作者是一个善良的人,老王是一个善良不幸的人,但并不明白作者在文章最后为什么还要对老王产生愧疚。  针对这样一种情况,可以从学生最初的感受入手,去体察老王生活的艰难与人性的善良,着重品味文章中“老王生前去
期刊
听的能力如何,将会直接影响说、读、写三种能力的发展,听是知识的“门户”,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阅读教学中不能忽视提高听的能力的训练,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使他们慢慢地养成听的好习惯。日常生活和平时教学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最好课堂,要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及时表扬听课状态佳的学生,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听课状态,促进全体学生听力的发展。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强调可持续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
期刊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
期刊
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有时也会以教师的专业眼光来审视一届届成长起来的学生,我发现那些成长的比较好的学生,大多是上学时习惯很好的孩子。  一、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  我给学生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说到就要做到。这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处事之本,每一个志向远大的人首先应当追求的是“言必信,行必果”。  二、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
期刊
前一段时间,教育领域兴起了一种近乎绝对的观点:教育要表扬,批评是伤害学生自尊心,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这就夸大了教育行为中正面引导的作用,以至于很多老师不敢批评学生,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法制化,出現了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被批评后采取的极端行为,家长总能想方设法地找到学校的责任来寻求索赔的案例,更助长了这种论调的声势。由此,广大身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畏手畏脚,为了免责而采取一种宽容姑息、放任自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容纳17个教学班。担任四三班的语文教师因病住院,暂时离开了教学第一线。当时,语文课进度正进行了一半,到哪里去找代课教师呢?学生着急,班主任急,校长更急!当时,作为学校抓教学的教务主任的我,更是急上加急!于是,我向校长提出,来接任这个班的语文课。经过学校对相关科目的调整,我接任了这个班的语文课。  二、案例描述  上第一节课,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后你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