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兴奋点,激发学生内驱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nie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谈到激发兴趣,我们就会天马行空,想出诸多外加的所谓激趣之法,就像摘来各色的花朵安放在绿草之上,看上去姹紫嫣红,实则貌合神离,一线老师必须认识到,要想高中语文教学高效,必须挖掘教材本身的兴奋点,而不是外加给学生压力,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打造高效课堂。
  一、在冷漠和狂热之间,寻找最理想的度
  学习最怕的是冷漠,“哀莫大于心死”,不怕热爱学习,就怕讨厌学习,最怕冷漠学习,好也不喜,差也不管——极度的漠视,在压力中,被动地行进着,如行尸一般。无暇思考,无暇作评价,无暇进行归纳,在机械式考试中等待升级。或者恰恰相反,学校的课程对学生有微妙的吸引力,能让他们兴趣盎然,只要一开课便兴起狂热的追求。后一种结果,自然是每一个教育者所盼望的。
  在冷漠和狂热之间,寻找最理想的度,本着商榷的态度,主要的还是要提高教材本身的趣味性,给学生以发现的感受,把我们不得不说的转化成适应学生思维方式的材料,等等。这就相当于培养学生对他们所学材料的兴趣,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智力活动的价值。如果教学得当,学有所用,那么学生便会越学越有劲,会在良性循环中强化所学,拓展新学。并且在这种正能量的感召之下,教师也会进一步寻找外部动力激励学生,让学生比以往更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在推动兴趣教学的进程中,多元文化的渗透是最具活力的。多元的文化让他们广泛多样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可能地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被动的现象。
  二、在教材和内驱之间,探索最契合的缘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要找寻教材和学生生活的契合点,不时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地给语文园地注入活水,不拘泥于教参上的教学建议和既定的一些教法,而是拓展学习的时空,摸准学生的脉搏。
  如苏教版高中语文《雷雨》学生很喜欢读、看,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一课一讲的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什么样的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呢?笔者作了尝试。
  课前印发阅读材料《周朴园人物形象之我见》、《周朴园对鲁侍萍真的毫无感情吗?》等。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质疑解惑,然后让学生在课下分角色地排练《雷雨》片段,老师课后适当给予指导。利用课堂让话剧小组课堂展演,同学们评说分析。这样的设计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和再处理,形式活泼,改变了传统教法的陈腐、死板和老套,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会学、乐学、活学,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时,笔者考虑更多的是怎样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尊重,主动参与得到保证,思维就会得到放飞,潜力就会得到开发。教师更新理念是前提,钻研教材是保障,而更新教法则是媒介。
  三、在情感和理智之间,解开最敏感的结
  “语文课堂既要有浓浓的情,又要有深深的思;既要有情真意切的流淌,又要有思维火花的迸射”(孙双金教授语)。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感方面的动态运作的人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情有智,情智共生,这是语文教学的呼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启情、明智,关键是在情感和理智之间,解开最敏感的结。
  如《亡人逸事》教学片断:
  1.让学生网上搜索《亡人逸事》的背景,为激发学生情感做铺垫。
  2.选一个打动你的细节具体分析由此体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3.多媒体出示孙犁夫妇合照并用音乐加以渲染。
  4.交流学生所分析的细节,体会作者对妻子的赞美、内疚、怀念、感激。
  5.让学生写生活中的亡人逸事,有的同学写亲人,有的同学写伟人,也有的写同学,如李同学在文中写道:“昏暗的天空中,下着绵绵的细雨,瑟瑟的风吹乱了雨帘,吹走了我的欢乐,也带来了永远离别的伤痛。我走在寂寥的道路,无声地在这雨雾中彷徨,心倏得一酸,呆滞眼神只注视前方的树木,一阵阵风好似那凶猛的老狼不停撕咬着那裸白杨树上最后的一片叶儿,叶儿不停地挣扎着,老树似乎想要挽留住这最后一片显示生命的树叶,可是它还是筋疲力尽而显得无能为力了,最终树叶在狂风中飘然落地。我的朋友,你在哪里,难道你就是那飘然落地的树叶吗?我的泪水像两条涌动着的小溪宣泄而下。……”
  接着,该生用书信体的形式,回忆他们交往的点点滴滴,催人泪下。
  结尾写道:“雨依然下着,我不能沉浸在无比的痛苦中,这是你所不愿看到的。我坚定了,一定要做好!谨以此文献给我最亲爱的朋友,祝你在天堂那边过得比我好!”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借助文本本身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点,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接着以情生情,向文章的纵深处开拓。
  只有情满课堂,教学才会有魂魄,学生的智慧才能得以启迪。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地上”。情感能给智慧以动力,而智慧则能给情感以理性的支撑和厚度。语文课堂课程,不是解释,不是说明,更不是授予,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情感的体验,是生命的涅槃,以情启智,用智唤情,语文课堂不仅有情感的激扬,智慧的交响,更有生命的成长。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研究教育心理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走入学生的心中。要不断地挖掘教材,从中找出与学生的契合点,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变得乐学、爱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产生兴趣,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习得知识,提高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师要摒弃旧思想,弘扬新理念,让新的教学理念成为教学行为的先导,切实增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是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二是落实学习行为,摆脱“灌输式”教学方式;三是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探究过程 学习行为 实验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活动对象】  药物制剂、药物营销专业二年级11407、11408班。  【背景分析】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毕业生,或多或少还留恋着美好的校园生活,对制药企业、药品营销企业生活有种种不适应,没有完全转换好职业角色,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了心理发展,严重的导致事故的发生。那么,怎样让面临毕业的学生调整好心态、顺利进入职场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职业角色转换,这是开展本次活动的主
历史主观题一般以材料为载体。给出的材料以《全球通史》之类的史书或不同于考生所用的版本的教材为主,文字或图片都有可能,它的特点是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新材料、新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分析、作答。它适应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从日常的教学反应中看出学生对于此类题型却普遍认为偏难,得分普遍较低。这除了学生自身基础原因处,很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审题和解题的技巧,
摘 要: 认知与情感是紧密相连的,情感对幼儿的认知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激发、促进或抑制、延缓幼儿的认知活动。因此,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积极的学习情感,有效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活动 情感思维 激发方法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
摘 要: 在多年的初三化学教学中,作者每上完一节课,都会收获一些体会、一些想法。这些收获有时是自己通过查找有关材料,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疑惑;有时是通过同事之间的探讨,达到了对某一个问题的一致看法;有时则是通过学生反馈的建议,达到对教学的改进;有时是通过实验,改进、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有时是及时地对本节课进行归纳总结……总之,通过各种途径达到了对教学的改进,完善了学科知识体系,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
摘 要: 本文结合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蔬菜产业发展的地理背景,从土壤、水文、气候和交通等地理因素、产销体系及社会成效三个方面解读人文与自然环境对区位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地理因素 产销体系 社会成效 区位经济  内官营镇位于定西市安定区西南部,距定西市区25公里,全镇辖35个村,275个社,1.35万户,6.2万人。近年来,全镇上下依托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甘蓝、芹菜、大白菜、娃娃菜
摘 要: 这项研究利用有关词汇学习策略的问卷手段,对60名理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索理科大学生使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特点。采用SPSS软件定量分析调查数据。研究表明虽然受访者几乎都使用到了各种词汇学习策略,但是策略使用频率较低。在词汇学习策略的三个层面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率最高,认知策略次之,而社会和情绪策略的使用率最低。  关键词: 词汇学习策略 理科大学生 英语学习  1.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缘起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今高校研究的共同课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全国高校均着手进行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学分制改革成为众多高校的选择。  学分制,是为了计算选课制下学生学习量而产生的,它既是一项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又是一项学习制度改革,给予学生极大的学习自主权,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點最优化地利用教育资源发展自我。  然而,
摘 要: 翻译目的论是指翻译行为是有目的性的行为,不同的翻译目的直接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从赵琼、岛子对普拉斯的诗歌Daddy的翻译入手,从目的论视角论证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选择的关系。  关键词: 目的论 Daddy 翻译策略  一、 引言  不可否认,翻译过程受翻译目的的影响。然而,目的论视角下译者常会不自觉地把立足点定位在翻译任务委托者和目标读者的身上,这就决定了译者在翻译中所采用
摘 要: 结合多年在中国高校工作学习的经验及本次访美期间对美国高校的实地考研与访谈,作者指出了中美本科课堂教学的几点差异: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差异,教师敬业精神的差异和教学过程人性化程度的差异。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这些差异,指出了美国高校本科课堂教学中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我国本科课堂教学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中美本科 课堂教学 差异 原因  引言  2013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