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so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在2018年已经到来,只是没有新教材,只有新课标,让新课程形单影只,势单力薄。可喜的是,经各方努力,2019年新教材将会正式出炉。毕竟,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实施载体,由其才能让课标、教材、课堂、师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谱写信息技术课程的辉煌新篇章。那么,接下来的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做点什么呢?
  团结一致行动,用合力推进新课程
  新课程的实施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已经面临诸多的挑战,面临各种问题需要有更多行动,并且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1.深刻研讨新课标
  2017年版的新课程标准内涵十分丰富,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计算思维、项目学习等)、时代性(Python与开源设计等)、思想性(立德树人、信息社会责任等)等特征,需要逐条研究、细化探究。
  2.深度把握新教材
  五套新教材,内容大致相同,风格却迥然各异,知识与技术组织方式的巨大差异可能会给集体教研带来较多挑战,但也能充分体现集体的力量。
  3.刻苦钻研新技术
  Python、APP Inventor、3D、MySQL等越来越专业化、时代性的新技术成为新教材的主要平台,这些新技术成果大都需要我们白手起家、为求胜任教学需要而提前刻苦钻研。
  4.积极尝试新课堂
  学习成果只有去用才能彰显出价值,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要等着新学期再去实践,从现在就开始尝试新课堂,体现新课堂,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评价等方面提前尝试,必将超人一步。
  5.专项研究出特色
  各地方、各学校都有不同的教学基础与经验,分别在课程建设、创客教育、信息学奥赛、电脑作品大赛等不同领域有一些个性化的特色,即使没有任何特色经验的个人与集体,都可以选择一个专项进行先行研究,如从项目学习、技术实验、作品创意、学生科技社团等多种选择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尝试与总结,体现地方特色,收获特色经验。
  6.积累素材迎挑战
  对于更多的教师来说,可能并没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能力,也有的缺乏机遇、氛围和兴趣,但可以先行一步去领略新的教材内容,并通过学术刊物、学术群、网络搜索以及各种培训等积累教学素材,对一些教案、视频、课件以及练习题等进行积累与整理,这样在新课程到来时有货可“售”,不至于被动。
  把握课标的精要之处:目标与内容高度融合
  课标,永远是课程的根本,2017年版新课标已经出台一年多了。虽然我们一线教师也有一些研讨,也有一些培训,可是却因“对应”旧教材的做法让我们与课标的实施若即若离,十分缥缈。其实,即使没有教材,也不应该具有如此强烈的割裂感。我们可以有选择地把握课标的精要之处,深刻领会课标的主旨,即核心素养既是课程的综合目标,又是课程的核心内容。
  新课标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从上一轮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来理解,例如,知识和技能只是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会逐渐生疏或淡忘,但学科核心素养会伴随学生终生,并不断增长,影响着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学科核心素养应对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长远的积极作用。虽然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仍然界定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素养”,但显然,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项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课程内容架构的依据,也是课程实施的目标。我们一旦体会到了学科核心素养比信息素养更易落地,更易组织,更易评价,则就会进了一大步。再读课标的具体内容要求,就特别地容易把握。
  例如,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中一個传统的内容“数据处理”,不仅包含以前数据、信息的关系,又增加了更本质的与知识的关系,从体现出的信息意识会更有用途,进一步在数据加工、分析中体现出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再进一步到使用程序进行数据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处理,一环一环、一层一层体现出计算思维的深刻含义,并已在数据对人的影响、数据保护的意义、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等内容中表现出信息公民应承担的信息社会责任。
  理解教材的创新之点:编程教育成就学科价值
  多家出版社参与了新课标教材的设计,国家也对这些教材进行了反复的审查与指导,可以说相比以前的教材是一种巨大的改变。从内容、形式,以及倡导的教学方法都会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也会带来眼花缭乱的困扰。所以,在精准理解课标的基础上,要精准理解教材的创新。新教材最根本的创新是,让计算思维成为教学内容的架构理论,处处体现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原理、知识、技术、文化和思维,尤其是思维方式要向底层代码靠近,这是教材体现学科价值的重要创新。
  例如,我见过的新教材,多数从第二单元就开始了编程教学。有的是规范地以“算法与程序实现”为立意,对计算机问题求解、算法及其表示、程序设计、常见算法的程序实现等进行知识架构,形成技能培育;有的则是比较深入地以“认识编程计算”为创意,对计算机如何通过编程做到像软件工程师一样计算、如何做出判断、循环以及如何通过自定义函数的复用等进行计算思维的步步提升,对知识与技能双重塑造。虽然两相比较,方式有差异,深度有区分,但是都是基于Python编程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掌握、过程体验及思维培养。
  如上所述的基于计算思维的底层代码,是编程教育的根本内容,它会把新课程带入一种越来越牢固、越来越深刻的价值本位,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的。
  探讨课堂的实施之法:区分好项目、任务、活动的关系
  多数新教材采用了项目学习教学策略来组织内容,但是项目往往比较大,不易在课堂完整开展。一方面,我们在设计基于项目学习时,可以研究、实验“微项目”设计,让一个学期的项目学习在每一课堂上都存在一个中继站式的微项目,有效地解决项目学习中出现的学习延续性问题。微项目是项目学习微观的设计环节,是整体项目的内容、时间上划分出来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项目选题内容、组织实施和检测评价上有一定的价值定位,对整体项目实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中继环节。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梳理项目、任务、活动以及问题之间良好的协同关系,就可以在项目学习的总体规划之下,灵活地进行任务的规划、活动的组织,甚至形成微项目更容易地开展课堂学习。项目,是来源于实践的一个综合的设计,它能够基于一系列的任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具有内容综合、历时长、多学科等特点。任务,是来源于问题解决的安排、描述与指令,可以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环节、领域或分工,具有局部的、单一的、短期性等特点。活动,是付诸于实践的行为、过程,是项目实施、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步骤、操作等,具有目标指向性、过程实践性等特点。
  项目学习可以先分解成各种微项目或任务,以明确环节利于区分“课时”。通过活动完成相应微项目或任务,以利于进行“课堂教学”。比较小的项目也可以直接通过活动来完成,省去微项目的设计及任务的引领。总之,我们通过分解项目来实施教学活动去尝试解决课堂教学的瓶颈,在此过程中问题发现与解决贯穿其中会更有利于教与学。
  新课程来了,建议有限,努力无边,我们不停地呼唤,不停地预言,不停地宣传,但是更需要我们不停地钻研,不停地准备,不停地创新,才能以主动的姿态和自若的行动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一旦体会到了学科核心素养比信息素养更易落地,更易组织,更易评价,则就会进了一大步。再读课标的具体内容要求,就特别地容易把握。
  新教材最根本的创新是,让计算思维成为教学内容的架构理论,处处体现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原理、知识、技术、文化和思维,尤其是思维方式要向底层代码靠近,这是教材体现学科价值的重要创新。
  在设计基于项目学习时,可以研究、实验“微项目”设计,让一个学期的项目学习在每一课堂上都存在一个中继站式的微项目,有效地解决项目学习中出现的学习延续性问题。
  通过梳理项目、任务、活动以及问题之间良好的协同关系,就可以在项目学习的总体规划之下,灵活地进行任务的规划、活动的组织,甚至形成微项目更容易地开展课堂学习。
其他文献
每到一个初次走进的地方,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前年,走进陕西汉中,归来撰写一篇《世上已无张佐周,何时再唱石门颂?》,叙述抗战前夕年轻工程师张佐周,为保护石门汉魏以来的碑刻,决定易道而建的故事。“文革”期间,因修建石门水库,石门里的大部分碑刻从此淹没水中。幸好著名的“石门十三品”,被切割下来,成为汉中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名录如下: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汉《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以《石门颂
几年前,河北的一个好友新书出版后给我寄来一本,他在扉页上写道:岁月静好。“岁月静好”,如水仙,似幽兰,正契合我纷繁背后寄情宁静的心。论写作功底,他比我扎实,论名气,他红遍国内一流刊物。简单的题签衬托着他淡定宁静的心,他的文字给我很多教诲。我常常借着夜色,在一些仁者的智慧中审视自己肤浅的心。  只有在夜晚的时候,远离尘世的喧嚣,一个人,心无旁骛,才能真正静下来。这个时候,我常常独自坐在阳台上,仰望星
登山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可深可浅的交流。  通过这种交流,人们可以在征服山的同时,也实现一种自我征服。  登山,有很多种方式,其中当推徒步登临为最佳。置身于山,移步换形,自下而上,自己的两行足印深深浅浅地留在山体上;将自己的一腔情丝,疏疏密密地系在山的怀抱里,与山肌肤相亲,情趣相映。攀登的辛劳与汗水抛洒在路上,途中赏心悦目的感受与登顶的欢欣留在心底。  山上有林泉奇石,云霞雾岚;有名寺古刹,古迹遗址;
池田大作:唐朝诗人柳宗元强调:“文者以明道。”  真实的话语、希望的话语、勇敢的话语、共鸣的话语、鼓励的话语有力量地扩展,人就会成长,社会就会繁荣。  虚伪的话语、伤人的话语、贬斥的话语、轻薄的话语、丑恶的话语蔓延,人就会迷茫,社会就会衰败。  尤其在现代,为推销而煽情的报道、影像、出版很多。因此有心人指出,希望更多地出现深入考察人的成长与内心的文学作品。  所谓“文如其人”,说到底,作者本身的思
“如果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他们三位遇到经济危机,肯定不会跳楼。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一种情怀。”  在谈到最近的金融危机时,他这样说。  “痛苦是痛苦的证明,也是生命的证明,如果你的胸怀足够宽广,一切终将过去。”  生活的道路上,痛苦的事情很多,但像他这样能够诠释痛苦的,独其一人。  2008年11月22日,98岁的国学大师文怀沙莅临郑州,谈国学与当下经济危机的关系。说到应对之策,他认为,疼,就说明我
我曾无数次在去伦敦的路上,感受到朋友之前提到过的“上京”的心情。第一次“上京”,火车停靠在帕丁顿地区,彼时对伦敦还没有任何实际的认知,只觉得任何一个地标的名字都让人心驰神往。我每每去一个地方,都有个研究当地地图的习惯,把自己脚印之所及和宏观的地理位置结合起来让我很满足——仿若在局促的現实空间里触碰到了无限的时间。于是最初几次的伦敦之行,我总是边走边对照谷歌地图,时刻关注我在这个城市的哪个位置。从威
韩泽耀,浙江大學信息电子博士,从研究生起参与清华与中科院联合项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研究所“海思K3 SOC芯片”首席架构设计师;上海交大创新平台主任;阿尔卡特朗讯3GPP全球通信行业标准代表及贝尔实验室高级研创总监。  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近10项中国专利,在无线通信系统、算法、芯片设计等拥有丰富行业经验,致力于青少年创新科技教育内容及产品。  人工智能时代已来,学校教育该怎样面对?人工智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是翻转课堂研究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它只占翻转课堂相关研究的百分之九。本文构建了基于O2O思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框架,并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实践了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很难做到的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导的问题,以期对高等职业院校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O2O思维;模式构建  中图
一  陈晓明在谈到“先锋小说”时认为:“我们称之的‘先锋派’的那个创作群落(他们主要包括:苏童、余华、格非、孙甘露、叶兆言、北村等),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步入文坛的,他们不仅面对着‘卡理斯玛’①解体的文明情境,而且面对着‘新时期’危机的文学史前提——这就是他们无法抗拒的历史和现实。与其说他们从这个历史前提找到新的起点,不如说他们承受了这个‘前提’的全部压力而仓皇逃亡。他们与这道前提的关系天然地
什么是虚谷物联项目?虚谷物联项目对教育有什么意义?  网上查阅,能找到的对虚谷物联的解释:一个关注中小学物联网教育的开源项目,核心软件为跨平台的开源MQTT服务器程序SIoT,S指科学(Science)、簡单(simple)的意思,硬件方面支持掌控板在内的绝大多数开源硬件,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很多老师对虚谷物联项目的评价很高。本期专题我们邀请来“虚谷物联”项目的核心发起人谢作如老师,听他聊聊他与虚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