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家韩嘉明访谈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115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嘉明
  女,1941年10月26日生。书画世家。自幼受故宫顾问外祖父李浚之(响泉)、湖社画家舅老爷李鹤筹(枕湖)及二舅李树智(晴湖)、母李树萱(冷云)影响修习国画。毕业于中国画研究会人物进修班,由蒋兆和、黄胄、叶浅予、黄均诸先生授课。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辅仁美术研究会研究员。18岁作品《百蝶图》参加北京“三八节”画展获奖,并加入北京国画社,在此期间临摹了大量古代优秀人物画作品,并坚持练习素描,从师于老一辈画家王重年教授。1959年从师于黄均教授专攻工笔人物画。并从师北京师范大学郭预衡教授修习古典文化。作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画展,《月夜仕女》、《蝶恋花》等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选入画集。《水月观音图》于日本参展入编《中日邦交20周年现代中国书画名作展画集》。作品《嫦娥奔月》为中南海收藏。作品《竹林仕女图》选人《北京辅仁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画集》。善于研究中国壁画,临摹了《八十七神仙卷》及《法海寺》壁画等,受到黄均教授、常任侠等专家学者好评。花鸟面作入编《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画集》。作品广多国内外收藏。传略见《中国书画名家大辞典》、《中国历代美术家辞典》。工笔仕女人物画家。
  
  记者:您的外祖父、舅舅、母亲都是从事绘画这个行业的,这对您走上艺术道路是否有一定的影响?很多画家都是耳濡目染,从小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请您谈谈您是如何走上绘画道路的。
  韩:我是1941年生在韩家大院,家里姐妹七个人,我行三。因为 家里孩子多,所以小的时候住在外祖父李响泉家。当时外祖父正在编著《清画家诗史》,每天五六点钟就起来到国立北京图书馆去查阅资料,晚上回到家里后就吟诗写作。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有影响的,从小对古诗词也是非常感兴趣,这对我今后在作画方面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我比较钟爱的古代仕女画。这可以说是我接触艺术的最初阶段。
  记者:您对于绘画的兴趣是从小就培养成的吗?
  韩:对。这和我的从画经历也是有很大关系的,这都是因为从小所处环境和兴趣爱好来奠定的根基。我的父母都是从事绘画的,在家里经常画,而且认识的朋友里,拥有一些藏品的人也特别多,所以经常可以借出来一些名家作品用以临摹。我还经常帮着母亲画画,后来有人问母亲这画怎么画得那么细致,母亲就说是我帮着画的,就这样我也加入了国画社。那时候的条件没有现在好,机会也没有那么多,画家主要在国画社画出口画。不像现在,还能卖画,也能拍卖。那时我在国画社主要做临摹古画的工作。周围都是画画的,所以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后来我就加入了中国画研究会(那时候没有美协),我就经常参加画会,到了夏天我们就画扇子,我的作品还卖的挺好。那时候还小,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自己的作品卖了后也能贴补家用,所以非常高兴,那个时代的人都相对单纯的多。后来画会办了个进修班,我就在人物画进修班学习,当时蒋兆和、叶浅予、黄胄给我们讲课,都是我的老师,而且当场示范。毕业后我就给随黄均学习工笔画。这个过程也受到老师们的谆谆教诲。
  记者:您身边的人几乎都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就氛围和环境而言,对您来说是非常好的!
  韩:除了喜好之外,当时也是生活需要,后来国画社合并到了工艺美术进出口公司,这里面有绘画参观点。像国家领导人带夫人都会去那里参观,有时还会问我们一些问题,我们就边画画边回答,类似一些小咨询之类的形式。说到大环境,让我想到,原来住在菜市口那边,有一个艺术家叫王重年,他是咱们国家最早留学捷克的油画家,比徐悲鸿还要早,画的也是相当好的。他教我画素描,从画石膏像开始,不像现在的学生还要上美院去学习,我们是邻居,可以说是近水楼台了。通过对基础画法的学习,还有对西方艺术的了解,使我认识到画人物一方面要掌握形;另一方面要掌握神。过去中国画讲究的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现在就要求神形兼备。王重年告诉我一定要练素描,还有就是要练毛笔字。他说画国画没有毛笔字的基础,画就好像没有根似的,不禁看;完全是西画的风格也不行,既要有素描的观察力又要有毛笔字的笔底,作品才会有力量。另外,画的好坏在于变化性,变化就是一种美。
  记者:在您的作品里仕女画是比较突出的,是什么原因使您对仕女画如此偏好呢?
  韩:这和我周边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最开始和黄均老师学习工笔人物,后来又和郭预衡先生学习诗词,再加上我本身小时候受外祖父的影响,使得我对人物画是有偏好的。
  记者:很多画家都在自己的作品当中展现自己的一种心态,您觉得您在作品里主要想表现些什么呢?
  韩:仕女画要的是一种意境,要表现什么必须要与周边的环境相结合,什么样的环境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意境。我的作品大多表现是想展现一种雅致吧。
  记者:谈谈您比较满意的作品吧!您觉得它们好在什么地方?
  韩:谈到比较满意的作品,还是对和我先生曹国鉴合作的作品比较满意。比如《月夜仕女》,就是我先生布的景,因为他是画花卉的,所以布出的景比较好看。还有中南海收藏的《嫦娥奔月》,我也很喜欢。
  记者:您和您先生共同创作,是如何沟通的呢?
  韩:首先我们在脾气、秉性、爱好、审美上都比较一致,算是有默契的,两个人在感觉上比较一致,但也需要语言上的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同对方直白的讲出来,要是觉得对方的想法不好,也会讲的。
  记者:您原来也临摹了很多优秀的作品,那您觉得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韩:古人的东西那是学不完的,线条笔法都非常细致,我指的是其中的笔墨神髓,这里有很深的文化传承。它的意境是值得我们去钻研揣摩的!这和现在是不一样的,过去画人物讲究三矾九染,比如画一朵花,要画出一层来再染上一遍,然后再画上一层,现在,一天就画很多张。有的人甚至在下面铺一张纸,这一下就能出两张。现在的人没有古人的那种执着和认真了。
  记者:都说画家在不同的年龄段,自己的作品都会有一定的变化,您觉得从小到现在,作品有什么变化吗?
  韩:年轻时候画的画,尤其是不会画的时候,好像有点入门了就特别高兴。现在再看那时的作品就会觉得特别幼稚。年轻的时候画的画比较工细,但是没有现在的这种厚重苍老感。随着年龄的增加,精神状态就不足了,尤其画工笔画,到了老年就心有余力不足。
  记者:曾经有很多老师教过您,您觉得自己的作品上会有一些老师的笔法在里面吗?
  韩:会有老师的影子,画画会先入为主,我原来是和黄均学习工笔画的,如果突然让我改成大写意肯定是不现实的,就如齐白石先生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但自己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变化,也不是完全的“复制”老师。
  记者:您比较欣赏谁的作品?
  韩: 我还是比较喜欢吴光宇、徐燕荪那样比较淡雅、沉静的风格,每次画画的时候我都摆着他们的画参考书。
  记者:我们了解到一个小故事,一个朋友到您家, 看到您的作品后,非常喜欢,您就送了他一幅,后来他请王雪涛大师补了一叶芭蕉、一块顽石,顽石旁边还有一些海棠花。后来您也感觉这幅画的整体的感觉非常好。您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这样的比较有趣味的事情呢?
  韩:我除了和曹国鉴合作,也和我的老师王重年合作过。有一幅作品是《吹箫仕女》,那是我画的人物,王重年布的景。我就觉得他布的景,立体感特别强。和不同的人合作其实是非常有乐趣的,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记者:与您合作的人也要是您的知己吗?
  韩:必须是我比较敬佩和信任的人,而且也是需要默契程度较高,否则好不容易创作的作品,因为没有选对合作的对象,作品就容易毁于一旦了,这样会很可惜。
  
  赵又弘
  
  北京人,1940年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中国美协地区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工艺美术委员会艺术顾问、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北京赏石艺术研究会监事长、中国名家书画研究艺术顾问、翰海书画院副院长等职。
  曾用名赵燕生,汉族,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受家中熏陶而学习中国绘画,后又拜北京画院著名画家马晋为师,成为人室弟子,擅长画走兽,(师承马晋先生)工笔重彩花鸟(师承于非厂先生)及人物即有中国画的传统功底,更有大自然的情感形神兼顾,生动传神,所画作品充满了生命的千姿百态,勃勃生机。
  赵又弘的绘画艺术以工笔花鸟著称,尤其擅长画马。在他的笔下,鲜花栩栩如生,蝴蝶飞舞自若,晴蜒点水轻着,鸟儿精神抖擞,处处是一派生机昂然的境象。赵又弘的花鸟画追求宋人的骨法和元人的神韵,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形成了个人潇洒飘逸,典雅别致的艺术风格。
  赵又弘的绘画艺术能达到如此境地,得益于他良好的家庭条件,更又在于他坚韧不拔的勤奋努力。赵又弘的祖辈都是诗书画的雅好者或专业人士,其中曾祖父在清末年代是溥仪与溥杰的书画老师。近朱者赤。出身于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书香世家,使赵又弘童年便迷上了中国绘画,并得到了正规的训练。后来进入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艺术,毕业后又拜北京画院著名书画家马晋为师,成为马晋的人室弟子。客观条件是他艺术成功的一翼,而刻苦钻研精细入微则是成功的另一翅膀。中国画讲求师法自然,尤其是花鸟画理当师法自然,否则画面就难以达到气韵生动、耐人寻味的观感。赵先生在学习传统技法与写生的过程中,常常是身醉心痴,废寝忘食。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主张学习书法拟之者贵似,察之者尚精,而赵又弘在绘画写生方面有其独到的观察能力,越是细微的环节他越是明察秋毫,这在他的画面中可以清晰的看出,真可谓用心良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先生经过几十年的辛勤探索,可以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果。他的作品曾先后在中国内地及国外展出,其中在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及马来西亚的展览中倍受观人青睐,并多次发表于多种美术报刊。作品也被国内外有识之士广泛收藏。2001年12月——2008,其作品在首都博物馆“廿一世纪作品展”中展出。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画展及美术刊物出版。
其他文献
中国书画家协会  常务理事  江阴雄鹰出租汽车有限公司  总经理  江阴市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  总经理  江阴宝壶斋博物馆  馆长  江阴市茶业协会  会长  江苏江阴人,1966年8月1日生于江阴北门头圩埭。1983年土地工进人法尔胜集团至今,从事拉丝工、成绳工、卡车驾驶员,客运企业管理岗位。  自幼对茶文化及艺术品就很感兴趣,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谦虚好学,收藏茶具和名人书画、金石艺术品。19
期刊
蔡布谷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文学士,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香港政府艺术发展局视觉艺术顾问,审批委员。香港大公报高级编辑,《画坛》、《收藏》版主编,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导师、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多次办个人画展和联展並策划全国名家水墨画展和本港画展。  《春山初晓》第九届全国美展 优秀奖1999年  《空谷清流》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2004年  《香江华彩》入选全国首
期刊
一个高尚的艺博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艺博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艺博会。    被首都媒体和艺术界公认为三大艺术博览会之一的“亚洲艺术博览会暨亚洲高端艺术市场博览会AATS”成功举办之后,经商务部批准,第二届亚洲艺术博览会AATS将于2010年1月29日至2月1日再次在北京国贸中心举办。  日前,被著名的美国surface表面杂志评为2009年“年度最佳策展人”的文文武先生强调,本届博览会仍将坚持推
期刊
2009年底,受金融危机重创的影响,全球经济依然艰难求生,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却在春拍时逐渐复苏,并于秋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今年知名度较高的几大拍卖公司拍品成绩喜人,成交额均突破亿元大关,成为一大亮点,可圈可点。如今买家效应是不容忽视的,在鉴赏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精品意识也普遍增强,各大拍卖公司也开始相应减缩拍品数量,走精品路线。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春天已然迈着大步来到我们身边。
期刊
陈明哲  别署明喆、明哲子、清风居士。1971年生,安徽淮北市人。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山水专业,并任中国美术学院山水专业张伟平(仁量)教授助教。现为《民族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客坐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美协敦煌创作中心副主任。作品发表《美术报》、《收藏》、《中国书画》、《美术观察》、《当代艺术》、《民族美术》等学术刊物。出版《中国画名家年鉴。陈明哲卷》、《
期刊
今天,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款领袖国笔《毛泽东国宝青花瓷英雄金笔》开始公开发行,该笔青花瓷的图案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绘制,笔身上纯手工镶嵌了翡翠、红宝石、玛瑙等七种名贵宝石,并配有毛泽东同志头像的黄金笔坠。该笔的收藏编号为新中国60年每天的日期,并配发当天《人民日报》的原报,创下共和国第一款青花瓷纪念金笔、第一款毛泽东纪念金笔,第一款纯手工金笔、第一款大师金笔、第一款收藏国笔等五项第一。《毛泽东国宝
期刊
对张连珠老师的专访,并没有特意的准备采访提纲,他说一问一答的形式过于规格化,随意聊聊就好,像话家常一样。所以,这次的采访就变成了一次愉快轻松地谈天,在张老师家的小客厅里,他热情的招待我们,全无张扬、高调之感,有的尽是一位朴实无华老人的亲切。  张连珠先生从小酷爱国画艺术,1952年随家迁居北京后,师从岭南派大师吴江、赵少昂,从此与国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生性勤奋,对艺术存着极高的天赋,曾先后得到
期刊
香港,2009年9月  香港蘇富比2009年中国书画秋季拍卖将于10月5日举行,囊括一系列近现代名家优秀之作。承接春拍“撷芳叠彩——香港蘇富比二三十五年书画精选”获得之热烈反响,本季再度推出“华章再展——香港蘇富比三十五年书画精选续篇”作品二十件,同时亦呈献多项精心策划之专辑,计有“重要私人收藏齐白石精品”、“‘安持精舍’旧藏名家书画”、“民初京沪画坛山水画精品选”、“‘海上花鸟四大名旦’作品专辑
期刊
几分心性,几分偶然,一脚迈进鲜花拥簇的艺术“陷阱”。  二十年砚畔沉羁,虽无成就可为人道,但心追艺术先贤之艺路与心路,荒漠孤旅之探求与创造,柳暗花明之喜乐与充实,碧玉瑕疵之遗憾与悔恨。总如砚海沉月,跳跃跌荡,扑朔离迷。  浮尘背后,是否艺术元点?    一    艺术世界林林总总,纷纷纭纭。抛开艺术门类自身特点。就其本质而言,艺术应该是外在存在与内心世界不断碰撞的互动过程。  十五圆月在明净天空中
期刊
彭利铭  斋号:墨天阁,笔名:金禾,1965年生于湖南涟源,少时受中央文史馆前辈指点学习书法,后师从欧阳中石教授,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委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二十余年来,热衷于美术评论、书画宣传、活动组织策划工作,曾为近百位书画家撰写过评介或画册前言后记,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北京晚报》《中国书画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