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惑 修径 致知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s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要求科学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其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启动学生的感官与心智,让其会提问、会体察、会记录、会整理、会操作、会表述,让科学学习始于惑——自行提出科学性的问题,修于径——学会自主管理知识要点,终于知——内化和建构,善于表达观点。
  关键词:学习方法;自主管理;内化建构
  众所周知,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科学教学而言,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拥有科学知识与技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良好的科学价值观是我们的追求。让学生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提升科学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更是一种善思、善究、善学、善交流的科学精神植入的重要途径。
  科学的学习方法有许多,也会有相应的许多表达方式。这里我们用“见惑、修径、致知”来落实学法指导。将直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科学的品质。主要做法与操作如图1框架所示。
  一、见惑——以境促问,以疑促究
  见惑就是当学生通过预习教材与材料,产生一定的疑问,并能提出科学性的问题;通过一些自然现象,产生一定的探索规律的动念,并追溯一些科学性的观点,去解释去证实一些事实与变化。
  学好科学的重要一环是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而且最好是一些科学问题。当学生有了问题,就有了探索的动机,也就是说问题为学习提供了原动力,问题使学生专注于探索与研究有了保障,所以能提出问题是学好科学的必要环节,也是自主学习科学的开始。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预习环节、课堂描述情境环节、实验环节,或在预习学案、课堂任务单中要有学生的“书面提问”、“当堂设问”环节,并指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向科学性问题方向发展。这样以问题驱动学习,以疑问驱动实践,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两个策略。
  (一)设问中求知——会提炼问题
  面对教材或其他阅读材料,如何让学生能提炼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是我们教师需要进行指导的。我们知道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存在着逻辑关系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去找到一种逻辑关系:“如何用一个已知概念去解释另一个未知概念、各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这就是需要点拨的重点。首先,让学生明确这一材料与教材的主题与关键词是什么?这个关键词通俗的解释有没有听说过?这个概念在本节中有什么相关的概念?在概念与概念之间有没有什么疑问?支撑这个概念的例子与事实能不能说服你?能不能用这个概念与关系去解释一些现象?等等。这样在教学中可能会产生许多的问题,但有一些问题不一定是科学性的问题,所以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指导,进行适当的问题提炼,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就主要会集中在一些科学性的问题上,研究与探索的方向也会更明确。
  【案例1】科学中的“测量与观察工具”教学
  我们知道测量是一个常见的词,平时也在说、也在操作。但预习时,要引导学生找出不太能理解的词或概念,这时,学生一般会找到一个词“标准量”,还有对“标准量”与“待测量”的比较的这种说法会不理解,那如何理解与解释呢?还有如果能找到“如何测量得更准确”,这也是一个好问题。那么能不能在教材中找到解决“测量更准确”这个问题的全面的、完整的答案呢?还有没有其他对测量问题的要求呢?这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就在这样的问题的解决与追问之下,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慢慢达成了。
  (二)观察体验中质疑——会找逻辑关系
  科学教材的呈现主要采用的是“情境→现象→揭示本质→形成概念→理解应用”的过程,教师要设立一定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产生疑问,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去解释,但又让其解释不了,产生新的疑问,在新的疑问下,逐渐形成可支撑的概念,在新的问题的解释中得到检验。教学要让学生接触未知与难点,在问题驱动下,触动学生的分析与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促进学生的联想与知识的应用,让逻辑关系显性化。
  【案例2】“力的存在”教学
  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质疑:扳手腕、拉拉力器、折筷子、捏握力器、对气球的相互挤压,学生参与体验与观察。
  第二,有效设问,让学生在思考中求解。在体验中引问,从“有什么感受?”“旁观者如何理解?”到“力存在不存在?”再到“你是如何判断的?”将“现象”与“问题”纠集在一起,让学生考虑可不可以统一成一个问题?以设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解决问题的过程。
  再次,探究方法,让学生联系方法进行比较。以“树枝的摇曳推断风的存在”、以“力的作用效果推断力的存在”,让学生在比较理解尝试中形成概念。当用物体的形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作为“力的存在”的解释与注解时,引导学生引发新一轮的质疑:是不是真的可以用这个解释来包含所有问题?能检验其他的力的存在吗?运动状态改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最后,结合教材,进行举例应用,让概念得到支撑。学生对于力产生形变效果的例子比较多,教师在引导中,让学生讲出了弹性形变类:如弹簧、橡皮筋等;破坏性形变类:如捏扁乒乓球、矿泉水瓶,撕破纸等;微小形变类:手压桌子、汽车(人)压地面等。在列举运动状态改变的实例中,有方向、速度、静动三类。这样一个力的概念就建立了:凡是运动状态改变或形变就说明有力的存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当我们的学生对知识产生疑惑、又有一种解决疑惑的向往与冲动时,这就是学习科学之始的状态,“昨夜西風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一种凭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有一种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教师要引发学生的疑问,形成学生自己的设问;教师要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观察,形成强烈的探索欲望。学生在疑问、设问中产生动力,去探索、去解惑。但解惑前先要有“见惑”。
  二、修径——思而成“理”,构而成“器”
  学习方法中的重要的一环——“修径”。换句话说就是用一种载体将学习的方法具体化,让学生自己修好这一路径,并沿着这一路径进行“逻辑的思考”问题、“有维度的建构”知识。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效率提高,也可以让储存的知识能快速地取用。所以教学中指导学生建立知识的结构、突出关键与重点核心概念显得十分重要了。会记、会理是学好学科知识的重要方法。
  (一)指导学生如何记
  一般听课时用笔记进行记载,明确要记什么:一是重、难点一定要记好、记全、记准。通常,教师强调的知识点往往以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的形式出现。例如:“下面这几方面非常重要”,“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考试时要考的主要问题是”等。听到这样的语句,同学们就要注意记录老师即将讲到的关键内容。二是预习或做题时感到比较难的地方是要引起我们充分重视的。对于这些,不仅要记下知识要点,还要记下有关例句、典型例题等。三是记录在预习时尚未搞清楚的易错、易混、理解不清或模棱两可的内容。四是记书上没有、老师补充的内容。五是根据课型和讲授内容不同有所侧重地记录。例如讲解概念或公式时,主要记录知识的发生背景、实例、分析思路、关键的推理步骤、重要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对复习讲评课,重点要记解题策略(如审题方法、思路分析等)以及典型错误与原因剖析,总结思维过程,揭示解题规律。六是记下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的提纲、图解和表解,这些是富有逻辑内涵的。
  (二)引导学生对笔记进行课后整理
  学生整理笔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完善与知识再建构的过程,也是建立知识间逻辑关系的过程,更是创新识记、创新应用的过程。笔记往往浓缩了学生思维的精华,也呈现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独创性。
  主要的笔记整理方式有:
  一是概念方案的罗列,按关键字进行的概念呈现,下面加一些实例与说明;
  二是图文结合的呈现,按内容进行简图与表格设计;
  三是程序逻辑式呈现,按知识分类或者是流程进行的知识框架设计(如知识树);
  四是问题答案式呈现,有问有答,将知识与结构纳入其中,等等。
  【案例3】教学板书的结构与笔记样式例
  对“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课时的教学,我们的教学板书的结构与笔记整理可以按图2样式来考虑。
  图2条理清晰,内容到位,便于识记,是一次构建知识结构的再加工,是一种全新的理解方式。
  学习是靠内因的,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能力与方法,也需要思考问题与努力建构知识体系。当学生掌握了如何将知识的逻辑理清,将知识在思辨下整理中得到建构,在课堂中进行着有意注意,在课后进行着有意义的学习整理,让我们“为之消得人憔悴,但衣带渐宽也不悔”,因为我们的学习能力在不断强大,我们的学习习惯在不断优化。
  三、致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学习方法中还有一个环节是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学习科学的本质是探索过程,是一个掌握科学探索方法,拥有探索热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的过程。将科学知识抽象化,也可以将一些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整合而寓于一个事物之中。抽象化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模型的建立,通过某一物体的完整认知,或通过一个物件的“成品”解构,或通过对某一“对象”确立的“质点”思想来理解认知。
  (一)学法在寓事物中“致知”
  所有的知识源于事物的表象与内存的联系,我们可以揭理揭事,进行求答、求智、求理以致知。
  【案例4】密度概念的建立
  通过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让这个概念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能十分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与意义。在这个概念的建立过程中,用以下方式进行整理:情境(具体的问题或实验)——提出问题——结论——解决方案(类似的解决方案比较)——具体应用。也可以通过密度的思维导图(图略)加以表达,引导学生充分地“格物”而达到“致知”。
  (二)学法掌握的最好表达方式是系统地进行表达
  表达要有科学性,也要有自己的理解,通过类比、寓言故事等都可以体现。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一定的语言与文字来表达,这也是学法指导的较高水准。
  【案例5】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一个作业
  有一位老师在上了凸透镜成像课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或描述这个自然科学现象。其中就有一位學生将此内容“填”上了一个寓意故事。
  一位警察站在离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小偷,此时小偷正在一倍焦距(靠外侧)附近,小小地躲藏着,当警察开始快速地追向小偷时,小偷发现了,慢慢地支起弯着的身体,赶紧跑(照相机原理)……警察追得气喘吁吁,速度明显大于小偷,到二倍焦距的地方,可以清楚在看到小偷跟自己一样的在二倍焦距的另一侧(大小变化的分界点)。当警察再由二倍焦距追向一倍焦距时,警察明显慢了步子,而此时小偷跑得很快,不躲闪,看上去也很高大(幻灯机原理)……当警察追过一倍焦距后,突然发现小偷不见了。此时,小偷高高地站在警察的背后,要从另一面看过来才能看到(放大镜原理)……
  这样的表达是将知识进行运用,这是需要有一定的理解深度的。我们可试着让更多的学生进行科普写作。
  学习科学,如能得到良好的学法,内化为自己良好的品质,直指提升学习者的核心素养,是我们的追求。这样真正的“格物致知”,并用一定的方法借以表达,那就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人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学习需要方法,作为教学者应该为之做更多的准备。学习方法需要操练与磨砺,作为教学者,应为之而有所作为,要“授之以渔”,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成就良好的学习品质,才能让学生拥有科学的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讲述宋仁宗故事的古装剧《清平乐》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于宋朝历史文化的关注,很多网友表示,过去一直读作“清平乐(lè)”,原来是读错了吗?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王国钦表示:“因为中国的诗词(尤其是词)本来就是能够配乐歌唱的文学,所以在词牌《清平乐》中读“yuè”才是准确的。”  那么,是不是所有词牌名中的“乐”都读作“yuè”呢?专家表示,词牌名直接来自音乐、音律的,便读“yuè”,比如《破阵乐》
角色定位指的是在群体活动中,某一个体为适应整个群体的发展,从而接受群体行为规范、适应角色要求的有机过程。高中政治课堂的一例贯穿式教学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某一案例及其相关资源的优势,来完成一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教学方法。在这种特定的教学方式下,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借鉴其他行业的角色行为,找到自己在课前、课中的不同角色定位。  一、课前准备:“
一、 有理数乘法法则需要数学证明  有理数乘法法则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负负得正”是其中的难点. 研究表明,虽然学生都能准确记忆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依据法则进行计算,然而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举出实例来验证法则,更没有学生能够解释法则背后的数学道理[1][2]. 这也就是说,学生仅仅掌握了有理数乘法的算法,且只能遵循算法进行机械计算,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算理.  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
倾诉:  苗与姐姐,上高中那一年,我彻彻底底的成了一个网瘾少年。本来刚上高中时我真的想好好学习,努力几年。以后考个像样点的大学,对父母也有个交代。然而上了几天学后,学校散漫的管理和我想像中的“学习圣地”完全不一样。身边的同学也没有几个是愿意学习的,于是,我又开始玩网路游戏,麻痹自己。网上的各种“杀人游戏”让我觉得很刺激,能给我带来一种无法形容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只有在网路中,我才觉得自己是最好的。—
一    我和果果在那个很精致的咖啡厅小坐,地方虽然不大,却有落地窗。我把热咖啡送进嘴里,其实它对我来说已经很久不起作用了,只剩下饮了。我听到它咕嘟咕嘟下肚的声音很寂寞,我对果果说,把寂寞喝下去,我便不再孤单。   果果笑:“你总是有那么多矫情腔调来安慰自己。”   我说:“我要借用琼瑶阿姨的才情把阿Q精神推向极致。”   果果沉默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不能不想起古诺。他的头比其他男孩子的
高考地理中的“社会热点问题”是指以社会热点为背景,以区域为载体,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解释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社会关注度高、问题情境创设新颖、考查范围广是时事热点问题的主要特征,以近几年的浙江高考地理试题为例,2014年考查丝绸之路经济带、荷兰退耕还海工程;2013年考查雾霾天气、我国东部沿海出现的“用工荒”、国务
摘 要:“核心”问题是一节课的中心问题,直指教学内容的本质.一堂有价值的探究课通常用问题串来引领.问题串则是在“核心”问题的统领下,由一系列“小问题”构成,这需要我们站在学科系统知识和核心素养的高度,去聚焦“核心”问题,驱动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   关键词:问题情境;核心问题;思想方法;自主探究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2019年7月举行了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比赛课题是“等差数
维他命A-行动(Act)  失恋最怕瘫痪不起,任何自我照顾的行动都是良药:去打球,去狂舞,去山上、海边大叫,去遛狗,去公园晒太阳,去看电影。很多人借由仪式来完成心理的哀悼,比如烧毁昔日信函,此类告别行动颇有疗伤的效果。    维他命B-转念(Believe)  失恋最怕钻牛角尖,特别是算旧帐,悔不当初,其实于事无补。想想情圣们的金玉良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曾经爱过,又何必拥有”、“爱情若握
姓名:舒莹  昵称:莹宝宝  年龄:18岁  性格:开朗、活泼、可爱  格言:丑小鸭如果只看见自己的丑,就永远不可能变成天鹅。倘若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还能奢求谁的帮助呢!    青春宣言:  每个人的脸都是一面镜子,反映一切,也改变一切。我们脸上的表情岂止表现我们自己,它也照着这个世界。我们让对方看到我们心中的他,我们也在他脸上,看到他心中的我们,当你觉得人人面目可憎的时候,先去照照镜子,是不是自己
樱桃成熟的季节,一颗颗圆润饱满,躺在老妇人自家编制的土篮里,周围流动的人群,呼啸的车辆,遮掩住那浓郁的乡音:刚摘的新鲜樱桃……  小时侯,随外婆住郊区,每一户都有个小园子,种些时蔬,园子通常不在院内而是用篱笆在正屋后围一个二三十平米的地方。那时外公栽过一株樱桃树,具体多少年,不大清楚。只是打我记事起,每年六七月份,枝桠上缀满沉甸甸的果实,足以甜蜜一夏。  妈妈在家中排行老大,加上早婚,所以我成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