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眼中的好公司标准

来源 :陆家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9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谈到企业,每一个人有不一样的理解,每一个投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每一个创业者有不一样的一个理解。
  从投资人的视角来看,什么样的公司是一个好公司?这是个每一天都要回答,但可能一辈子也不能够回答好的问题。
  企业从“起源”到“结果”的循环
  一谈到公司、企业,其实大家指的是同一个名词。
  什么是企业?大家天天说“我要创业”、“我要去创办一家公司”、“我要改变世界”。那么企业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企业解决客户的什么问题。企业首先必须站在客户的视角去看,解决客户问题,其实就是企业的创造价值的过程。
  2019年是资本寒冬,2020年看起来还是资本寒冬,为什么会出现资本的寒冬?我覺得可能就是这个问题思考得不够。
  第二个要思考的是,客户的问题会有很多的企业愿意去解决,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环节有很多竞争对手。你必须要了解你的竞技场。
  第三个要思考的是,你到底解决什么样的特定问题?很多的创业者,其实这个问题思考不清楚。这也是一个战略定位的问题。
  第四个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我能解决客户的问题?你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第五个要思考的是,企业是不是在持续地解决客户的问题,就是持续竞争力优势的问题。
  第六个要思考的是,企业还要给股东创造价值,作为股东回报。
  进一步来看企业是怎么形成的呢?企业不是说天生就有,它其实总是特定的人群,创立了企业,去解决特定的问题,最终形成股东回报。
  企业到底是什么?我把它理解为是从“起源”到“结果”的一个循环。
  企业是一个有使命感的创始人或者企业家,去创立的一个经济实体,企业的创始人把他的企业家精神和使命,注入到这个企业,形成了企业的使命和企业的精神。
  这通常是我们讲的企业使命和哲学的问题。比如特斯拉,它有它的经营哲学。在这样的经营哲学下,又导入了战略和商业模式,然后再带入企业的日常的经营管理,以及建立基础的运营体系。
  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企业再拆解为三个方面:人、事、数据。
  第一个方面,企业实际上是由特定的人去构成的,首先从一个创业者开始,然后到形成一个创业团队,形成一个组织结构。
  第二,它是解决特定客户的问题,也就是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第三,它要形成一定的经营成果,就是我们讲的数据。
  这三件事情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往复的过程。这个过程用另外一个词来概括,就是节奏感。
  什么样的企业是一个好企业?我们跟企业沟通交流的时候,往往会从这4个方面(人、事、数据、节奏感)去进一步去分解它。
  企业实际上是由创始人的使命驱动。他的一个创业想法,带来一个企业的追求,带来战略商业模式,带来基础的运营体系,带来经营成果,最后产生数据,产生了股东的回报。
  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核心优势,都是由团队以及团队的组成方式,以及他的组织能力所形成的。
  我们在谈企业的时候,要围绕这四个方面把它分解清楚。
  判断项目的基本逻辑
  我们通常会从多个方面去判断一家企业。
  第一,我们肯定会看行业,也就是通常大家所提的赛道问题,这个行业未来到底是什么情况、产业链是什么格局、行业的趋势是什么。
  第二,对企业的判断,就是四点:团队(人)、事、数据和节奏感。
  第三,对项目有合理的预期回报。
  从2016年开始,我就把我们的宏观投资逻辑总结为“两个结构性的机会”。
  第一个结构性机会是不同行业的结构性机会。比如说传统的制造业到互联网创新,那就是一个新行业替代旧行业的机会,这种机会可能是30年左右才会有一次的机会。
  第二个机会是要行业内的结构分化。当一个行业出现以后,它相对处于一个成熟期、成长期的时候,逐渐会形成行业巨头或者领头公司。这个时候就会形成行业的分化。
  我们要思考,到底我们有没有进入到行业的结构性的浪潮当中,还是处在一个行业的结构分化的浪潮当中。
  其实我认为我们现阶段大量的公司,处在行业的结构性分化当中,所以我们自己更看好在分化中带来的机会。比如说行业里面原来有1000家公司,后面整合成500家公司甚至300家公司,形成领头公司。尤其是在经济的周期相对是处于一个低潮的时候,我认为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行业内的结构分化——相对落后的公司的出清,优秀公司的崛起。
  大的逻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其实在看行业,看项目的时候,这是我们特别关注的。我们也向企业的创始人请教讨论,他们公司所处的行业到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我们很多时候犯的错误是总假设自己处在一个新技术涌现的时代,但事实上这样的涌现的机会,可能二三十年才会有一波浪潮。
  第二个层面就到了企业层面。我们会关注的人、事、数据和节奏这几个方面。我们把这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
  人的方面又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就是人本身,第二是人构成的组织阵型。团队/员工和组织结构,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了组织的基础的运营体系。往往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出现问题的时候,主要的问题其实出在人上——选人没选对。
  第二个方面是“事”,所谓的业务或者资本,业务包括战略与商业模式的问题,资本涉及到一个资本路径的问题。资本与业务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资本和业务能不能一致?人的组织能力,是不是能够支撑它的业务发展?我觉得资本和业务是两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三个方面就是数据。我们关注两个方面的数据,一个就是业务数据本身,一个就是财务数据。
  太多的企业家在经营过程当中出现问题,我觉得主要问题出在它对数据的不理解上。如果一个企业它能够把团队、组织形式和业务数据这三者很好地整合在一起,我认为它就实现了有效的系统性或者连贯性。   我们在看企业的时候,会反复去跟企业老板沟通,请教他为什么需要创立这个企业,他选择人的标准是什么,他搭建组织的运营的方式是什么,它的运营体系是怎么构建的,他的组织核心能力又是什么,这个能力还要跟他的事业协调一致。如果这个能力和他的事业不匹配,会导致错位,经营数据就不太好。这也是我们判断企业的一个很关键的方面。
  第四个方面,当我的经营数据不太好的时候,我怎么去解决?数据不好可能是商业模式出了问题,可能是资本路径出了问题,可能组织结构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人出了问题。随着业务发展,或者团队的迭代,我需要不停地把这三者进行协同,这就是我们讲的节奏感。
  一个优秀的企业,我认为它能够把这四者融为一体,慢慢通过迭代,把企业的核心能力建立得越来越好,业务经营得越来越好。
  考察“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企业总是由特定的人去创立的,尤其是在经济寒冬下,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有的时候我们顺势而为,当行业发展非常好的时候,产业也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非常多的企业都能够创业成功。
  资本寒冬是什么呢?资本的供给减少了,市场需求减少了,相对而言创业者太多了,这个时候有什么问题?企业肯定要出清。只有创始人有一些超越于其他人的能力,才可能在市场寒冬的时候继续发展。
  考察创始人和团队的主要角度
  在市场分化当中,为什么有的创始人能够存活,还能发展,还能壮大?
  我觉得有四个方面很重要:第一是认知,他能不能真正地认识敬畏外部的客观世界。人往往是在成功的时候最容易自信,当碰到挫折的时候一般就会比较不太自信。如果说能在任何时候始终有一种穿透力、有一种洞察力,能看到行业以及支撑企业发展的外部要素或者核心要素发生变化——这个时候,他的认知能力才能变现。
  我们看到太多的企业在这个问题上是有欠缺的。在前两年,傅盛老师的认知三部曲,大家听到以后觉得特别有感觉。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市场的需求收紧、资本的供给收紧的情况下,两端一挤压以后,企业必然数量要减少,这个时候创始人的认知就变得很重要。这种认知就形成支撑企业长期的经营的哲学跟使命,也就是我们讲的创始人精神。
  《创始人精神》这本书里面谈到,当企业快速发展的时候,或者从开始创立到发展的过程当中,他通常会经历三次创始人精神的危机所导致的危险境地,一个叫超负荷,一个叫失速,一个叫自由落体或自由下落。
  创新精神它的根基性非常重要。当市场需求发展非常好的时候,很多企业组织膨胀得特别快,但是组织能力并不一定是快速成长,导致的问题是创始人精神的丧失。
  第二个就是格局,创始人有没有形成对行业本身足够的认知,他有没有形成足够的企图心与野心。在一个扩张的市场当中,很多企业其实是比较容易顺势成长的,但是当这一个行业进入成长期、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时候,企业要能够成长,其实是有难度。大家都在蚕食对方的市场份额,也在倒逼企业形成核心的竞争优势。比如就像现在疫情对很多企业是挑战,有些企业的核心能力就经不起风暴的冲击。
  第三点就是创始人的能力。杰克·韦尔奇《商业的本质》以及《赢》这两本书的观点我非常认同,他认为企业成功来源自于两个核心能力:一个是协同力,一个是领导力。协同就是从使命到行动,每个人得按照这个使命去做,结果是能够形成行动。
  很多企业为什么到不了“数据”?它有使命,但是它的执行机构发生了问题,组织的运行,核心就在于你怎么把你的使命贯彻到组织里面的方方面面,使得组织里面形成协同力,更进一步来讲就是系统化的运营管理能力。能把这些能力建立起来,组织就建立起了去解决客户的关键问题的能力。客户的关键问题,如果你不能快速地把它解决好,高质量解决,你的竞争对手会去解决。
  同时你还要去不停地去迭代它,具备持续提炼方法论的能力。
  当然还有最基础的人品,要看创始人是否足够谦虚、真诚、诚实。
  我们在考察一个企业,或者我们认为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发展的话,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进一步来看,创始人还需要具备四种具体能力。
  第一个就是找人的能力。企为的四个模块“人、事、数据和节奏”中,人是第一位的。能不能吸引到关键的人才成为高管、核心骨干员工很关键。这些人才吸引过来以后,能不能把它有效地组合在一起也很关键。
  喜欢看足球、篮球的朋友,就会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的俱乐部换了一个教练以后战斗力完全不一样。这背后其实隐含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教练需要去理顺团队,理顺组织和执行分工。这种能力往往大家看不到。
  反过来讲,在企业的组织当中,如果我们的业务数据不太好,我们的业务思路也是清晰的,我们去挖掘企业根本的问题,我觉得可能就是在“人”上。企业创始人有他的认知的起源,他形成了企业的经营的思想、哲学、价值观等等这一系列的东西。
  企业通常有两种类型的组织,一种叫高自由度的组织,一种叫低自由度的组织,这个概念来自于Google的《重新定义团队》这本书。
  低自由度的组织,公司里面老板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相对来讲,整体的设计、计划、思路只有老板定下来的,员工的主要工作是执行。在快速变化要求不高的组织当中,比如在传统的制造业,在传统的一些相对流程业务变化不太多的领域,它会用的比较多。
  高自由度的组织强调创新,因为创新无处不在。华为有一句话是说“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定”,这句话背后其实隐含了“高自由度的组织”。这种组织里面的每一个个体,他要有具备一种能力,能够因当时他所处的时空背景,做出一个合理的给予客户、给予公司最有效的一个决策,而不是把这个问题带回来,向上级层层反馈。
  創新无所不在的时代,企业组织结构就显得非常关键。我们看到非常多的企业,它用的管理思想还是相对比较守旧,类似于低自由的组织,但是它又要求员工具备创新能力,这就是一个矛盾。
  创始人需要的第二个具体的能力就是找钱的能力。
  有一个战略形成可能需要并购、要融资、要扩张,甚至要上市,所以找钱也是一个专业化的能力。
  第三个能力是整合思路的能力。首先得有自己的想法,独立思考的人看问题,能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也就能找出解决方案,提出思路。 在这个基础之上,创始人要具备一种整合思路的能力。
  很多企业里面迸发不出来好的思路,老板很辛苦,每天休息时间5个小时,其他时间成天焦头烂额在思考。但是他的员工感觉到这就是一份工作,员工有很强烈的安全感,感觉只是在企业打工,如果不行就换工作。
  这样的公司里面可能有好几百个员工,但是真的能贡献思路的员工很少。老板可整合的思路也很少。所以在企业的经营过程当中,要引发大家去思考问题。如果说把第一点和第三点结合在一起,选好的人,有一种好的机制,然后在成思路。
  第四个具体的能力是看数据的能力。很多企业家理解数据的能力不够。数据不单单是财务三张表,更重要的是过程数据。
  我推荐大家看《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这本书。格鲁夫强调,任何事情都是包括生产、组装、测试这样的环节。整个过程会很复杂,是一个黑箱。优秀的管理者知道必须在什么地方开一个口,看到生产测试或者组装的环节到底是怎么运行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过程数据,尤其是布局新产品、新的生产线、新业务的时候,过程数据比最终的数据来得更重要。因为过程数据可以让企业小步快速地试错。
  总而言之,看一家创业企业就是看创始人的认知、格局、能力、人品四个方面,进一步研究他找人、找钱、整合思路、看数据的具体能力。
  (本文系嘉乐资本管理合伙人丁冀平在3月26日陆家嘴创投课上的分享内容)
其他文献
2020年一季度在全球经济一次又一次“见证历史”中结束。中国虽然在控制疫情方面基本打完上半场,但恢复经济元气还需要时日。与此同时,2020年全球经济大概率陷入负增长,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关中国是否应该跟随发达国家一起实施宏观强刺激政策,一直是业内人士讨论的焦点。  中国目前需要一套怎样的宏观政策组合以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等财政政策预计能释放多少额度?新基建的发力点在哪
期刊
3月30日,《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文件发布,这是中央出台的第一份要素市场化配置文件,其中明确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五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与任务,标志着市场化改革开始提速。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何理解新一轮要素市场化改革?文件中有哪些亮点?利好哪些行业?带着这些问题,《陆家嘴》独家专访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为大家解读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要点。  提升全社会要素
期刊
“病毒大流行对经济的影响再叠加世界经济本身发展面临的困境,非常大可能导致世界发生战后‘第四次世界经济危机’,甚至演化为萧条。”同创伟业管理合伙人丁宝玉在深入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后提出,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不容忽视,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如何与被投企业携手度过这波危机,是一场需要勇气与智慧的闭卷考试。  作为国内最早的风险投资人,在这个时点上丁宝玉并不悲观,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光明也必将到来”
期刊
在一些行业工作就像是酿酒,时间越长,就越醇香。  在财富管理行业已经积累30年经验的吕子杰,至今仍然保持着20多岁的曼妙身材,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优雅成熟的气质,富有亲和力的她笑称自己的女儿都已经结婚了,自己已经快要成为奶奶辈了。  吕子杰是一个精力充沛,活跃在职场上的时代女性。她现在担任瑞银财富管理中国主管,她不久前接受《陆家嘴》采访时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高净值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增强,
期刊
要解读《无止之境》这本书可以有很多的角度,我今天主要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核心的脉络来解读。企业家的探索、冒险、打破既有的路径依赖、永远朝向未来去奋进的这种精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极具启发意义的。  企业家精神至关重要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先有蛇口后有深圳。1979年7月,蛇口工业区打下第一根桩,成为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  平安精神的核心也是蛇口的精神:在竞争中求生存,
期刊
金红萍,有着江南女子的娇小身材和柔声细语,却在你很难联想到的重工业领域挑着大梁——她是国内一家起重机制造和销售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和掌门人。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在一群裹着厚衣的人中,唯独她一身单薄的西装,手心却比周围的人都要温热。那一年,是她带着公司准备上市的冲刺阶段,内心充足的能量满溢而出,让彼时的寒冷显得微不足道。  今年的夏天,她自信的笑容依然亲切,一袭粉色与白色相间的连衣裙和自然垂落的微卷长
期刊
接力基金的会议室桌子中央摆着一块提示牌,上面写着“说到做到”。这四个字时刻提醒参加会议的成员,发言时要对自己的话负责,言行一致,避免假大空。  接力基金是一家专注于投资科技创业项目的风险投资机构。自2009年设立第一期基金以来,目前已设立五期基金,规模十二亿。已经布局百家科技创业企业,重点关注新材料、医疗健康、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及服务等领域。过去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这家机构坚守“硬科技”投资,走出了
期刊
4月的纽约,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因为新冠病毒,全民在家,平日繁忙的交易室也变得冷冷清清,只有少量的关键人员留守岗位,其他人都在家办公。不过,虽然交易室非常冷清,但是在家工作的艾瑞克却丝毫没有轻松的感觉。  “也许是因为大家在家,交易不旺,市场流动欠佳造成市场动荡有如过山车。极端市场情况频繁出现。居然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原油期货价格变成负数,过后几天都因此要面对一堆的询问和由此造成的工作。”艾瑞克说
期刊
在2020年全球金融市场乱象中,最出人意料的恐怕就是4月下旬WTI期油的负数收盘价了。4月20日,WTI 5月原油期货结算收跌 55.90 美元,跌幅达 305.97%,报-37.63 美元/桶。这起负价事件也导致中国内地大量购买了中国银行“原油宝”看多投资者的损失。  本人认识一些做空WTI石油的交易员,在与这些做空者交流后,我觉得此次负价格的出现,对很多投资者应该是一次颇有启发意义的投资者教育
期刊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给许多行业笼罩上了阴影,影视产业可以算是受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不仅2020年的贺岁档全部搁浅,至今影院仍未开门迎客,影视剧、电影、综艺的拍摄也暂停了许久。疫情导致了影视行业的低迷,不过这并不能代表整个文化产业的现状。  文化产业的宏观机会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是第42年,其间经济飞速发展,如今我国一、二、三线城市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是饱和的,除了每过几年想换一辆车,再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