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在镜头中升格、升华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16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纪实类报道,必须以真实为求生之基、立足之本,这是行业铁律、操守底线。身为长期从事各色新闻纪实拍摄的专业工作者,我始终追求让真实在镜头中升格、升华的专业品性和职业境界。
  一、用长镜头展示真实呈现真情
  时空再造,是影视剧的基本特征之一。编导可以充分利用蒙太奇或意识流等手段,将原有的篇章结构重新布局编排、衔接组合,而纪录片则要求时间上基本保持客观情节的流程有序完整,空间上力求达到人、事、物相互关系的整体统一。法国电影理论家、长镜头理论奠基人巴赞认为,长镜头“能让人明白一切,而不必把世界劈成一堆碎段,它能揭示出隐藏在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打扰人和事物的统一性”。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感长镜头在纪录片运用中较之影视剧更有得天独厚、长袖善舞的优势。
  “真情实录”栏目的《和你在一起》,表现的是连体婴儿分离手术。这是上海儿科医院汇集各科主治医生协力进行的挑战世界水平的高难度手术,我负责该片拍摄工作。除常规的纪实拍摄外,我想到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连体分离的那一刻以及后续紧张的急救措施。与记者商讨后,决定对这一过程采用一镜到底,即长镜头的拍摄方案。从连体分离到转移病房手术床,各种急救管的接插,无影灯的调整,仪器仪表的显示,各司其职医生的眼神、动作……特别是急速穿行于两间手术室的医务人员,这些都为我在移动跟拍和推拉摇移中完成这一长镜头的表现意图提供了完美元素和有利条件。一个长镜头干净利落地把真实的过程、紧张的氛围、快速的节奏,在不断变化的景别和场景里以丰富多元的信息展示于连贯的画面中,令观众身临其境之感油然而生。这种全凭灵感完成的镜头,我称之为“天助”,“千载难逢”。
  香港回归祖国,我有幸负责上海电视媒体首创的SNG单边信号传送,直播上海市民喜迎香港回归祖国热烈场面的拍摄工作。经过与记者仔细精心的策划、合理的安排,我肩扛摄像机,从主持人满怀喜庆的出镜到市民发自心胸、不同形式的雀跃欢庆,从火树银花、璀璨瑰丽的都市夜景到市民争先恐后、主动踊跃接受随机采访等不同场景、不同内容,以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着的长镜头流畅自然、张弛有度地一气呵成,完成长达近10分钟之久的直播报道。不仅自己经历了开先河的考验,并为以后同类方式直播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宝贵的先例与经验。我感到,在类似的直播报道中采用长镜头,纪实性特别强,能给观众自然融于其中的参与感、现场感以及自然催生的自豪感。
  就实践中的体会而言,我认为纪录片的长镜头绝不是按部就班、平铺直叙的冗长记录,它的拍摄主要应具备最基本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对于被拍摄主体的背景和内容应作广泛而有深度的了解和理解,而确认其具有高度严格的真实性和可拍性,即被拍摄主体必须客观、真实、可信;人物行动具有大幅度、大变化的特点;场面丰富多姿且略带叙事情节;背景环境宽畅多变。二是拍摄前必须与导演(记者)有充分的沟通,周密地设计、确定细致可行的拍摄方案。理论上讲,长镜头也可作为一种在镜头内部进行调度的蒙太奇,是一种特殊的蒙太奇。正如它的叙述,也可建立在特殊的“编织”后展现一样,遵循连续、真实和自然的原则,同时赋予其美感。
  二、用抓拍定格真实与真情的瞬间
  影视剧的拍摄,多以不同的情节、场景、角色的内容,按分镜头脚本一组一组地去完成,哪怕是加戏加镜,大部分还是在原来的情节、场景和角色的基础之上产生的。纪录片则不然,即使前期编导已拟定拍摄提纲、文本,甚至同样有分镜头本,而一旦投入实际拍摄,现场出现编导计划之外的内容太多太多,于是后期前,便会对原来的拍摄提纲、文本、分镜头本大动干戈,甚至使其面目全非或干脆另起炉灶。实际操作中,先完成素材拍摄,再出脚本或解说稿,对纪录片来说,也是顺理成章的常事。作为纪录片的摄像,如果在开拍前能用心做足功课,即对被拍摄主体有足够深和广的了解把握,又能与编导(记者)有过共事默契的经历,那么,无论工作顺序是正是倒,是顺是逆,现场拍摄为摄像所提供的联想发挥和创意创作的空间之巨大、平台之宽阔,都是影视剧摄像所无法比拟的。这样的机会,称之为“抓拍”。
  抓拍往往来自于现场的突然出现和突然发现,这就要求记者和摄像一旦进入现场开拍,除按计划的正常拍摄外,必须保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和随时捕捉新目标的警觉,这样一种与众不同、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其实也是一个纪录片摄像必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5·12”汶川大地震,拧碎了天府之国的川北大地,数以万计同胞的鲜活生命顷刻消殒。当指令下达,任务如期而至,震后第三天凌晨我和编导便一起站在了绵竹汉旺的街心广场。不容多想,无需指令,首先就是用摄像机抓拍,记录真实。历史是记录而不是编撰出来的。余震不断,灾难继续,7天录下了700多分钟素材:
  倒塌的房屋,崩溃的山体,撕裂的道路,还有废墟中露出的遇难者的胳膊和大腿……三轮平板车上裹载着亲人尸体缓缓前行;背篓挑担装塞着仅剩的家当,不知有用无用,依然沉甸;幸存者面对被毁的家园,大山空谷,声嘶力竭地带着哭腔,四下呼喊着亲人的姓名昵称……偶有被救出的一息尚存的老乡孩童,因伤势过重,无力及时抢救而撒手西归……翻斗车、吊车、铲车轮番上阵,协同施救,一派紧张忙碌的抗震救灾场面……强余震再次袭来,伤口抹盐,满街是大哭小叫、四处狂奔、抛弃手中仅有行囊夺路逃命的男女老少……本就伤筋动骨弱不禁风,震后幸存的危房,在微微晃动中,从局部到整体的垮塌,轰然倒下,镜头被尘埃蒙黑,一无所见……
  汉旺某居民小区,被镜头捕捉到的是铅灰的天空下一群飞翔的鸽子,绕着倒塌的废墟一阵阵盘旋不止,然后相继停落在裸露的钢筋和断垣残壁上,咕噜噜,咕噜噜,哀鸣缠绵,随风飘逝。不见主人,窝巢不再。几次盘旋,几次停落,最终是怏怏远去消失在天际的踪影。它们要去哪里?何处再有暖巢安身?谁给它们喂食?谁与它们相守?……睹鸟思人,泪水从我的眼眶中滚落,从生命的意义上说,人和动物是平等的,何况几千年来鸽子一直是人类的聪明朋友。但由鸟及人,万物之灵,瞬间中阴阳两隔,逝者长眠,生者哀恸,不禁浮想联翩,心潮难平。
  抓拍,是最自然场景的展示,是最真实真情的记录,定格了真实与真情的瞬间,体现了镜头语言撼人心魄的力量。
  三、用写意镜头强化真实触动真情
  在艺术理论中,譬喻就是“包含在形象的寓意性中的艺术手法”,它又有明喻隐喻之分,但无论明与隐,宗旨均为“寓情于景”,触发想象。“真情实录”栏目播出的《兄弟》,它叙述了手足情深催人泪下的兄弟真情。两兄弟几乎同时罹患绝症,因家境清贫,无力承担昂贵长期的医疗(药)费支付,哥俩商定以抓阄方式,决定治疗的先后取舍。最终,虽经弟弟精心设“局”,哥哥得以先治,但还是医治无效,先弟而去。实地采访拍摄的过程中,恻隐之心、怜惜之情始终伴随着我,全部拍摄完成后,凝视逝者留下的遗像、遗物,总感觉好像缺点啥……阴雨霏霏,秋风阵阵,抬头望见门前那棵大树上满枝的枯叶,或叶落纷飞,或飘摇欲坠。我选定了两片相连而凑巧又是大小不一的枯叶,锁定机器对好焦点提前开机“赌”一把。不一会,雨大了,风紧了,又是那稍大的枯叶悄然飘落!这一瞬间我既庆幸——“赌”赢天公,又伤感——睹叶生情。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效果!“对象并不是使人的审美知觉积极化的客体,而只不过是人的想象的材料,而人的想象才使对象变得具有审美意义”。这是美学思想对“移情”概念所下的定义。纪录片中巧妙运用、频繁出现的大小写意,“寓情于景”或许是对“移情”形象生动的注解吧!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更是纪录片的生命。如何更好地展现真实,如何捕捉最真实真情的瞬间,如何用真实的镜头打动人心,这是我在三十多年摄影摄像专业工作中长期探索与追求的。艺无止境,学无止境,求索也无止境。我将继续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坚持探索与追求,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迈进。
其他文献
问:张馆长,今年是上海美专建校100周年,刘海粟美术馆准备如何来纪念这所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美术学校?  答:从1912年,刘海粟、乌始光等建立上海图画美术院至今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时间飞逝,刘海粟美术馆到今天建馆16年了。当初,刘海粟先生把毕生的收藏和创作全部都捐献给国家,为了纪念这位爱国的伟大艺术家,上海于1994年建立了刘海粟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不仅继承了刘海粟先生的艺术作品,同时也继承
期刊
作为新时期崛起的中国画家,张雷平无疑代表了上海这一代人对于传统与现代的认知,她的艺术探索,尤其是在山水画形式意味的凸显以及形式、媒材与笔墨之间构成的个性化语式方面,也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画的现代性推进和传统构成的多种内在关联性。  或许,正是金石重彩大写意那种浑厚、苍茫、凝重的笔墨给予她的震撼与启悟,她才试图通过西部山水的表现来承载这种审美品格,以此和传统文人山水画拉开距离。  在?90?年代创作
期刊
帛画是我国古老的画种,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在平面的真丝织品绢、纺、纱、绸、绫上绘制图画,有其独特的技巧和特殊的艺术表现力,但后来因纸质绘画的出现而逐渐衰落,以至使有些人产生误解,以为中国画的传统仅纸上绘画一宗。传世帛画年代最早的,是在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楚墓帛画三幅。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湖南、山东等地的汉墓中,又陆续发现帛画,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并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除了学者们从艺术史的角度进行考察
期刊
沈虎和我是同学,也是同庚,更是志同道合的画友。二十年前我们有幸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卢沉工作室主攻水墨人物画,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导师,同样的学习气氛,使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沈虎淳厚朴实,天智出众,勤奋好学,在同学中有一种崇高的威望,在那时起就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由于工作之故,沈虎回到了上海,我回到武汉,每逢节日通通电话,有时在展览和一些杂志上看到他的作品,就感到亲切和欣慰。近几年我经常
期刊
人的本质趋向于美好的事物,而有意回避黑暗深处的恐惧。艺术与美学,正是鉴于此而诞生。但有一个异类,人们称之为“疯子”,他性格扭曲,漠视美好,热衷黑暗;他的作品冷漠、怪诞,不为世人理解。在他的概念里,比起美好,疼痛的感觉会停留得更长久,所以他的艺术,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触及人心深处的恐惧。有人喜欢他的黑暗,也几乎等量的人厌恶他,他既是在世最富有的艺术家,但也随时会被舆论抨击得一无是处,他的名字是达米恩·赫
期刊
“克勒门”的三位主创中,担任主持人的阎华是年纪最轻的,却自称最为“保守”。每期为了台上的几分钟呈现,台下都要做大量选题策划、采访沟通和资料查找,这个过程令她十分享受,因为在老人、旧闻中,找到了一种打破、寻觅、沉淀、重新绽放的心心相印。  阎华绝对符合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1993年,15岁的她因在上海首届东亚运动会上出任点火的“东亚圣女”而名声大噪,大学毕业后做起了令人艳羡的新闻主播,却突然选
期刊
由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和武汉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览于2012年7月18日在武汉博物馆开幕。  《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览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从上海艺术研究所和上海市服饰协会四家高级旗袍定制企业珍藏服饰中精选出70余件精品旗袍,配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馆藏图影,以服饰文化为主线,围绕旗袍文化的变迁、传承与创新,反映了海派旗袍的发展历程,全面
期刊
66岁的上海著名风景画家雷震先生上个月随上海美术家协会组团到土耳其采风,从伊斯坦布尔到以弗所、安塔利亚、卡帕多奇亚,途中的乡村小镇、大海山谷、神庙教堂、古城都市,经画家的眼和手记录下来。构图、透视、色彩、调子一如既往的成熟老练。  雷震先生生不逢时。这个年龄的人赶上了中国所有的荒唐岁月,好在上海毕竟林大水深,20岁出头的青年雷震竟然辗转找到了颜文樑在上海淮海中路的新康公寓,向七旬留法画家颜文樑学画
期刊
宁波博物馆在2012年春节举办了刘海粟先生的画展。这位被誉为“我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的画坛前辈,在上海虹桥地区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但我没有机会去欣赏先生的作品,于是心里惦记着,“这次可不能错过家门口的机会了”。  博物馆一楼左侧大厅就是题为《沧海一粟——刘海粟美术精品特展》,作品全是先生的中国画,共78幅,山水为主,花鸟为辅。立轴、长卷占了大部分,只看到两幅册页。虽
期刊
陈汉民,我国知名的平面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1931年出生于上海,1955年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留校任教。陈汉民先生艺术之路延续了半个多世纪,众多的标志设计作品成为经典,同时,陈先生辛勤培育出了活跃在国内外设计顶尖领域的一代代的优秀设计人才,堪称我国设计领域的“泰山北斗”。我平生有幸第一次见到陈汉民先生是在2001年的秋天,古稀之年的陈先生刚刚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学岗位上退休的第一年,便接受我们学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