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第一批判中的理性论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ao_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4-0144-02
  康德在第一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中,详细讨论了认识论问题,并划定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领域。感性和知性属于认识领域,而理性属于思维领域。康德的这种对知识进行澄清的方式,一方面使形而上学得以可能,另一方面也为第二批判论述理性的运用开辟了道路。
  一、理性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知性的作用解释为判断,相应也建立一定的规则;而理性则是对知性进行更高的综合统一,因此它的作用是推理,并且根据最高的统一性建立各种原则。知性的对象是直观,而理性的对象是知性;将理性运用于直观或者将知性运用于推理,都是独断论或怀疑论的滥用,而导致错误的结果。仅仅靠知性是不能得到结论的,后者是理性的工作。但理性本身却不与大小前提的来源(直观)发生任何关联,因为它只需要从有条件者中寻找无条件者的整体统一,而不是要在范畴中形成判断,从而它也不与经验发生关系。“理性用概念来把握,而知性用概念来进行(知觉的)理解。”
  因此,理性超出经验之外,它形成一切经验知识的最高原则,但又可能陷入幻像和辩证法。经验论者经常把理性降格为例如“红”一类的表象;而理性论者又把知性范畴升格为理性导致超越认识界限而误认为能认识物自体。康德谈到柏拉图的理念,它是道德、自由和法的模本,又是可感世界的模本。这就造成一个矛盾:可感世界是经验性的,并不需要从理性那里获取原则,而只需要在知性那里获取规则,它们是“下降”的,只需要经验的、有条件的综合。而道德、自由和法,则是从知性中无法得到的,形成了人对在经验中的相关事物的最高原则。类似道德、自由、法这些“上升”的推理产生了新知识,必须有一个无条件者的预设,它需要厘清有条件者与各种条件之间关系的共相,从而到诸条件的总体性(先验理念)。
  从关系范畴中类推,康德也得到了纯粹理性的三个概念:无条件主体(定言)、无条件现象诸条件(假言)、无条件思维对象(选言)。三者形成心理学、宇宙论和神学。这三者经常被滥用,导致幻象逻辑。
  二、理性心理学
  理性心理学最大问题是对“我思”的理解,笛卡尔这个“我”必然包含有表象,从而经验混入了前提。知性的先验运用必须是纯粹的,所以成了同义反复:我思故我思或我在故我在。因此,康德要仔细盘查推理的谬误,第一版中有四个命题:实体性、单一性、人个性和观念性;而第二版有大量删改简化。
  对于实体性,康德认为持存性必须与直观关联,但理性不与直观发生关系,因此理性无法证明“我”的持存。所以从“我思故我在”不能把灵魂当作实体。对于单纯性,思维立足于意识的统一性,这是逻辑条件的统一而非绝对单一性。对于人格性,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依赖于持存性,但一切内感官的统一性则是“我”。因此人格性仍然是同义反复,空洞无意义。对于观念性,其只能在先验的层面,而不能在经验的层面,因为对象既不是主观虚构也不是直接能认识,而是通过先验逻辑被人所认识。
  第二版仍然将枪口对准“我思故我在”。首先,谬误推理的根源是对象错误,把内外感官关联的对象要么当作纯粹主观、要么与自在之物关联。其次,形式错误在于“四名词”,即偷偷引入中间环节。对于身心关系,康德认为意识作为物自体的灵魂和物质都是不可知的,作为物质的现象又被外感官所反映,与内感官(主体)形成了所谓物质和灵魂的对立;但实际上二者在一个层次,并不存在真正的对立;所谓的物质与灵魂的对立,是将感官中的两者错误的理解为自在之物本身的對立。对于门德尔松的灵魂不朽,康德认为只能是外延的不朽,内涵却可以削弱渐无。而纯粹内感官却导致经验论,所以灵魂不朽无法证明。通过对“我思维地实存着”这一经验性命题中的“我”与经验世界的关联,可以进一步引导向宇宙论。
  不过,理性心理学不仅仅是幻像,也可以“提醒我们对我们的理性超出这个生命之外的好奇的探究拒绝给出满意的回答……从无益的浮夸的思辨转向有益的实践的运用上去”(B421)。这将走向更加纯粹的实践理性,包括至高的道德律,和所谓“人是目的”的名言。
  三、理性宇宙论及二律背反
  1、理性宇宙论。
  宇宙这个概念即可能是经验性的(伊壁鸠鲁式),又可能是超验的(柏拉图式),而人们在这两者之间混淆了。纯粹理性批判B525的一个三段论是“如果有条件者被给予了,那么它的所有条件的整个序列也就被给予了;现在感官对象作为有条件者被给予我们了,所以,它们的所有条件的整个序列也就被给予我们了。”康德认为对于无条件者,既可以认为它包含无条件的条件(正题),又可以认为它包含无限数量的条件(反题)。前者是是独断论的结果,后者是经验论的结果。而这两者居然出自同一个无条件者的总体性,这因为宇宙论把对象当作预设,也把对象的经验性的综合当作预设。这个三段论的错误在于小前提中有物自体和直观对象两个不同的可能,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康德认为“先验理念本来只不过是扩展到无条件东西的范畴”(A409)。概念源于知性,知性的对象是直观中的经验材料;而理性只能推理,其对象是知性判断。因此要上升到无条件者,先验理念在综合中仍然可以用知性范畴的规则:量(时空)、质(实在)、关系(因果性)、模态(必然性)。经验论者将无条件者视为各种有条件者的总和,那将永远无法达到;唯理论者又将无条件者视为整个系列的最高项,导致时空有限。
  2、背反论。
  背反论是基于先验幻相的自然倾向,人不由自主用知性去达到理性的绝对统一性;这对知性太大,对理性又太小,发生了矛盾。四组范畴运用于理性将形成四组二律背反:第一组是时空界限,第二组是单纯性,第三组是因果性是否存在,第四组是必然者是否存在。每组二律背反都有独断论(正题)和怀疑论(反题),两者都有自己的严格逻辑推论,却导向不同的结论。
  第一组背反把时空视为脱离现象之物。第二组背反企图取消空间而直接进行知性直观。第三组背反基于自由因果性超越世界,但其是否能影响世界进程;正题属于自然规律,反题属于意志自由。第四组背反是把上帝置于经验和思维两个不同的领域。前两个背反“比矛盾所需要的说出了更多的东西”(B532),正反题是完全对立的。后两个背反则不一定对立。   可以看到,二律背反实际上是康德对前人(经验论与唯理论)矛盾的总结。康德认为正题的优势是道德实践、理性思辨;反题的优势是对自然知识的扩展。并且,用二律背反的对立能解决先验的认识问题,因为它使问题凸显出来。非此即彼的冲突是矛盾命题,而背反论是对立问题。这些问题产生于范畴的超验运用;如果问题不存在,对立也就不存在了。对背反的解决方法如下:第一组不能把世界看作有限或无限,因为我们对绝对限度没有任何经验。第二组应该把经验的回溯当成无尽之事,而先验性是理性的先天原则,无限分割只能针对经验性的。第三组在承认事物因果链条的基础上,区分知性和理性,将知性置于必然而赋予理性自由。第四组实际上没有形成本质的对立,作为物自体的上帝不在经验中。前两组涉及“必然”,后两组涉及“自由”。
  四、理性神学
  康德所谓“纯粹理性的理想”是指先验神学,基于先验幻相将存在实体化成为上帝。康德认为上帝不是存在者的总合,因为它不在经验之中,而只能是超越存在者的。它只能是思维中的上帝,而非现实世界中实存的存在者。但先验幻相容易把上帝解释为单纯、完满、永恒等,造成先验神学。“最实在的存在者这一理想尽管只是个表象,却首先被实在化,亦即被做成了一个对象;然后被实体化了;而最后,通过理性迈向完备统一性的自然进行,乃至于被人格化了。”(B611)这三种幻象造成本体论、宇宙论和自然神学三种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本体论证明的错误在于把逻辑谓词看作现实地规定某物。“上帝存在”这个命题是逻辑的存在而非实存。实在性必须取决于经验。宇宙论的错误在于虽然从经验出发,但只能追寻到绝对存在着的消极条件,而不是必然规定;最后仍然要从概念出发,其概念本身就含有最高存在着的意义,因此与本体论落入同样的错误。自然神学只能证明形式上的偶然性需要最高智慧,却不能证明质料的偶然性,实际上三个证明都是逻辑与实存的混淆,或者说三种神学都是本体论。
  虽然先验神学仍然是幻象,但康德对神学在实践理性中的作用表示乐观。经过谬误审视后,神学被限制在思维中,这为信仰留下最重要的地盘。科学与宗教在各自的界限中活动,这形成一种和谐相处的平衡。
  五、小结
  康德的理性论实际上与感性、知性形成同心圆,理性处于最核心。他指出了认识和思维各自的界限,但界限只限制理性,并不限制思维。经过第一批判的考驗后,理性将在第二批判发挥更大的作用,它将伦理道德和政治实践置于定言命令之中审视,而理性则是定言命令的根本。理性的无垠空间归于至高的信仰、道德、自由。
其他文献
摘要:汉语教学日渐流行,在高校汉语教学中也涌现除了一些问题和亟需变革的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汉语教学的内容质量,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做到发挥创新思维的意识,真正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通过对高校汉语教学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变革方案,真正使高校汉语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汉语;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当中,教师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微课就是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出现的产物,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讓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微课的运用也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微课;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H319 【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2236—1879f2017)16—0006—01  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涵和本质  1、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涵。改革、创新精神是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改革就是改造、变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继承发展起有点,改革其缺点,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
期刊
【中图分類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018—01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课堂教学需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因而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也就成了其人文素质和综合素养存在差距的原因之一。培养高中政治课程自主学习能力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角度而言,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自我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新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自主能力的形成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日益重视,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教学工作需要,分层教学法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新型教学模式,完善了这一教育方面的缺口。本文通过将分层教学发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分层次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布置课后作业,从而从实质提高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对不同基础学生制定相应教学计划,进而增强学生自信心以及学习兴趣。  关键词:英语教学;分层教学法;应
期刊
摘要:随着交际法的广泛应用,英语课堂中的课堂互动受到重视。本文将结合实例,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差原理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互动;信息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026—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学会利用信息差原理提高课堂互动有效
期刊
摘要:《剪刀手爱德华》简述的是一个只有剪刀手的机器人和女主人金发生的一段绝美却因为世俗种种原因不能善终的悲惨爱情。《剪刀手爱德华》的爱情故事中间穿插了很多世俗的善与恶、美与丑,这段悲惨的爱情背后突出人性的灰暗,让爱德华和金的感情就这样被世俗所摧毁。本文对电影《剪刀手爱德华》进行分析,以爱德华和金的情感为主线剖析社会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爱德华;剪刀手;世俗;爱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
期刊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面貌的民族文化,它凝集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对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生科院团委学生会以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为课题,对文学艺术、民族风俗、饮食文化、传统服饰、自然科学的认知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华传
期刊
摘要:行业特色高校应该充分把握住“双一流”背景下学科建设发展机遇,积极拓展和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建设行业特色一流学科。本文对行业特色高校在“双一流”背景下进行一流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自身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路和策略,为行业特色高校立足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科特色与优势,紧贴行业,优化学科结构,切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和實践依据。  关键词:一流学科;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体制机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