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周期性麻痹39例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ong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
  方法:39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39例患者,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对称性肢体软瘫。38例血钾下降,39例血T3、T4增高。22例以低血钾周期性麻痹而就诊。
  结论:甲亢以女性患者为主,而甲亢周期性麻痹以男性青壮年多发。对于以周期性麻痹而就诊男性患者应警惕甲亢的存在。有效控制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主要是抗甲亢治疗。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周期性麻痹 低血钾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84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502-01
  周期性麻痹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许多患者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就诊,临床上常易引起漏诊及误诊。本文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9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3例;年龄19~61岁,平均37.9岁,40岁以下34例;其中22例以低血钾性麻痹为首发症状而就诊,10例先有甲亢症状而后发生周期性麻痹,7例甲亢症状与周期性麻痹同时发现。周期性麻痹反复发作2次以上的患者12例,其中1例反复发作4次,病程达19个月之久才得以确诊。3例因为中断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而使周期性麻痹复发。
  1.2 临床表现。
  1.2.1 诱发因素。本组7例周期性麻痹患者发作前有过度劳累史,8例有受寒史,4例有精神紧张史;3例发作前有高碳水化合物大量饮食史;其他患者无明显诱因。
  1.2.2 症状和体征。16例周期性麻痹患者发作时间在凌晨或半夜醒来,发现肢体乏力或瘫痪,23例在白天发作。本组均表现为对称性软瘫,先累及双下肢而后累及双上肢,2例因累及呼吸肌而出现呼吸困难。本组患者均有肌力减退,其中肌力达4级者19例,3级者15例,0~2级者5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者34例,5例正常。发作时患者神志均清楚,无感觉障碍和颅神经受累征象。发作时间持续10min~2d不等。甲状腺轻度肿大19例,中度肿大17例,重度肿大3例。
  1.2.3 实验室检查。周期性麻痹发作时,38例血钾明显降低,其中3.0~3.5mmol/L17例,2.5~2.9mmol/L18例,1.8~2.4mmol/L3例。1例血钾正常。本组患者中29例发作时做了心电图:19例表现为低血钾性U波,7例出现房性期前收缩,3例出现室性期前收缩,3例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和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2 结果
  本组周期性麻痹患者急性发作时均口服或静脉补钾。肢体瘫痪症状于补钾后2~8h缓解。36例患者甲亢确诊后经抗甲状腺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症状改善,未复发。3例因中途停药而复发。
  3 讨论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多于中青年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70∶1。常在某些诱因刺激下出现,如饱食、感染、受凉、剧烈运动、创伤、焦虑、情绪激动及注射胰岛素,也有少数患者无诱因出现。本病可为甲亢首发症状,也可和甲亢并发,在治疗缓解期也可发作,本病的发作与甲亢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1]。本组患者符合上述特点。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大多数甲亢周期性麻痹患者发作时,血钾降低,少部分血钾正常,考虑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肌细胞电位降低,促进Na+、K+泵ATP酶的活性增加,K+经细胞膜转移到细胞内,使血钾降低而发生周期性麻痹。②甲亢时大脑皮层对下视丘脑的调节功能减弱,使下视丘脑功能紊乱发生低钾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甲亢患者的心电图功能异常,可能为下视丘脑功能异常有关。③应用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能有效预防发作,认为甲亢的高肾上腺素状态与周期性麻痹有关。④男性患者较多,考虑与男性激素代谢有关[2]。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诊断:①周期性发作的低钾性麻痹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发作时血钾低于正常。②具有怕热、多汗、心悸、多食、易饥等高代综合征,血T3、T4高于正常。③给予补钾后症状和体征迅速缓解。④排除其它疾病所导致的低血钾。⑤甲亢控制后低钾性麻痹多数不再复发。主要警惕某些患者,其甲亢症状不明显,无突眼征和甲状腺肿大,如果发现周期性麻痹,应注意与其它疾病相鉴别,例如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癔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等[3]。甲亢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代谢性疾病。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4~6。而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是甲亢性肌病中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4%~6%。多为男性青壮年发病,本组中男女比例为12∶1。本组39例中,其中22例以低血钾性麻痹为首发症状而就诊,10例先有甲亢症状而后发生周期性麻痹,7例甲亢症状与周期性麻痹同时发现。因为本症的发生与甲亢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不呈平行关系,本症可能是甲亢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所以对于急性肢体对称性软瘫的青年男性患者,尤其要常规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以除外甲亢,以免造成甲状腺周期性麻痹的漏诊,而延误治疗。
  甲亢合并低血钾性麻痹和非甲亢性低血钾性麻痹治疗和预后不同,甲亢合并低血钾性麻痹确诊后要注意补钾,同时控制甲亢,本组患者补钾和抗甲亢同时进行,效果满意,甲亢控制后多数患者6个月内无低血钾性麻痹复发。有3例患者自行停用抗甲亢药物而导致低钾性麻痹复发。因此低血钾性麻痹急性发作恢复后,继续抗甲亢治疗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陆灵宝.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周期性麻痹36例分析[J].临床医学杂志,2002,22(5):12-13
  [2] 王朋虎,段艳峰.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45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4,13(2):118-119
  [3] 王莉英,俞茂华,朱震,等.Graves病合并周期性麻痹14例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3,11(4):412-414
其他文献
摘要: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不良反应少,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双硫仑样反应常有发生。现将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18例分析如下。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 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88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505-01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分析我院2009-2012年间年龄从35岁至85岁之间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共78例手术治疗患者分为A组(中青年组)和B组(老年组)进行分析。  结果:A组急性闭合颅脑损伤较B组发病时症状轻微隐蔽,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多,死率高,预后恢复差。  结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解剖及病理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脑组织萎缩。易形成大型及
期刊
摘要:以1例利福平致哮喘病例说明利福平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利福平 哮喘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92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509-01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83岁,因咳嗽,咳痰,气短半月。门诊以“右侧胸腔积液”收住我院。入院前半月无诱因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白色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新型产科医护风险管理对其身体状况恢复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将研究样本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身体状况恢复方法指导训练及精心护理,观察记录产妇100例身体状况恢复情况。  结果:100例产妇,实验组对照组,根据新型产科医护风险管理的做观察记录,根据结果分析可以看出,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成员产后身体状况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无并发症发生,身体状况恢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白色念珠菌引发腹泻的临床检验。  方法:择取在2012.07-2013.07期间接收治疗的34例患儿,集取患儿腹泻便,采用沙氏培养基与玉米培养基,然后利用生化反应予以确认。  结果:显微镜及高倍镜视野观察下,检查到3-5个单核细胞真菌孢子。采用沙氏培养时,镜检显示有单细胞的真菌孢子生长。采用玉米培养基培养可以看见厚膜孢子的生长。生化反应的结果判定是白色念珠菌导致的腹泻。通过采取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方法,为节育器异位患者的发现和治疗过程提供合理依据。  方法:根据不同的异位方式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表现采取X线或CT检查等方式,对宫内节育器定位诊断。  结果:根据病患节育器械异位方式的不同采取相应手术方式后,均取得良好效果。  结论: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进行摘取时也要根据异位方式的不同选择较为有效的手术。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慢性肺心病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呕血、黑便、胃镜检查显示活动性出血等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患者体内血红蛋白、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及尿素氮等各项指标常会出现异常,临床上除观察患者典型症状体征外,还需要安排胃粘膜、心电、内镜检查以便进一步诊断治疗。确诊为慢性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后,要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积极治疗消化道出血、保护脏器功能、配合饮食等方面护理,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 上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长期无创正压通气后肺动脉压降低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选取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接受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治疗组为症状改善后携带家庭型双水平(BiPAP)呼吸机返家的65例患者,对照组为症状改善后由于各种原因停用NIV改用吸氧治疗的患者35例。观察两组心电图、通气功能指标及动脉血气分析、胸部放射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期间至出院前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症状及治疗。  方法:本组共63例,按临床标准严重程度分为轻度39例,重型24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治疗后,退热起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重型组最高体温>39℃、精神欠佳、呕吐、意识障碍、嗜睡、惊厥及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组,退热起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轻型组,P0.05。  结论:小儿手足口病轻型无需特殊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内科治疗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4例;对照组:给患者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患者加用中药治疗。  结果:试验组(34例):显效25例,占73.5%;有效7例,占20.6%;无效2例,占5.9%;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34例):显效18例,占52.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