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特色小镇的有效路径研究

来源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s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下,国家对位于发展前端的大型城市进行功能及产业的对外转移,对发展相对后端的乡村及欠发达区域,实施扶贫政策,加大政策资金的倾斜力度。这对于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的小镇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交通网络及互联通信网络的大发展,小镇的区位劣势已不再成为制约,反而其长期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地方建筑、风俗人情、特色产业及青山绿水等资源的价值大大提升。具有自身特色的小镇以迅猛的姿态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发展模式,表现出了很强的示范效應和发展潜力,既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同时也利于传承宣扬当地特色文化,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小城镇协调发展。因此,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发展,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笔者以兰陵美酒小镇为例,在分析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规划引领、产业培育、投融资模式、政府扶持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培育特色小镇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特色小镇;兰陵美酒小镇;有效路径
  一、引言
  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下,国家对位于发展前端的大型城市进行功能及产业的对外转移,对发展相对后端的乡村及欠发达区域,实施扶贫政策,加大政策资金的倾斜力度。这对于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的小镇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交通网络及互联通信网络的大发展,小镇的区位劣势已不再成为制约,反而其长期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地方建筑、风俗人情、特色产业及青山绿水等资源的价值大大提升。具有自身特色的小镇以迅猛的姿态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发展模式,表现出了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发展潜力,既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同时也利于传承宣扬当地特色文化,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小城镇协调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战略,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为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新时代的方向。
  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发展,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未来五年中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2017年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公布新的中小城市试点名单和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通知》(鲁政办字〔2017〕16号),公布了第一批60个山东省特色小镇,9月24日山东省住建厅公布了49个第二批山东省特色小镇。两批共计109个,临沂9个小镇入选,第一批分别是罗庄区褚墩静脉小镇、平邑县地方罐头小镇、兰陵县兰陵美酒小镇、蒙山旅游区云蒙氧吧休闲小镇、费县上冶循环产业小镇,第二批分别是兰山区枣园鲁班精装小镇、郯城县新村银杏温泉小镇、沂南县岸堤朱家林创意小镇、平邑县仲村手套文创小镇。目前,兰陵美酒小镇建设在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在此背景下,对培育兰陵美酒小镇进行探讨就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兰陵美酒小镇基本情况
  兰陵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114个村,13.6万人,地处两省(山东省、江苏省)三市四县区(临沂市兰陵县、枣庄市峄城区、台儿庄区、江苏省邳州市)结合部,具有跨省门户的优势,周边机场、高铁、高速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兰陵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山东境域内第一个设县的地方。兰陵物产丰富,石膏储量16.6亿吨,铁矿储量16亿吨。小麦种植面积12.6万亩,居全县第一,蔬菜种植面积4.2万亩,利源蔬菜产业园为全县最大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镇、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临沂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兰陵县副中心城市”。
  兰陵镇虽有“天下第一酒都”之美誉,但与贵州仁怀市茅台镇、浙江绍兴市东浦镇、江西省景德镇等特色小镇相比,在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特色产业酒业无论在省内还是国内行业竞争力都不强,特色产业(兰陵美酒)总量不大,分散式布局与粗放式发展并存,白酒龙头企业只有兰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其他酒厂规模小、产量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二是配套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镇驻地污水处理厂、供暖、供气、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还不健全,整体功能不完备。居民建筑杂乱,占道经营现象突出,城镇管理亟待加强。三是资源聚集整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特色小镇建设中,最大因素的制约是土地和资金。另外,生产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弱,影响对大客商、大资金、大项目、高精尖技术的吸引力、凝聚力。四是财政实力弱,缺乏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受石膏矿停产影响,全镇经济总量不强,支柱产业、块状经济还没有形成,地方财政收入低,严重影响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三、培育兰陵美酒小镇的有效路径
  (一)突出规划引领,明确目标定位
  特色小镇规划不是单一的城镇规划或园区规划,而是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须结合资源禀赋条件,作为立镇之本的产业规划要找准自身特色,为自身发展提代充足的背景支撑,作为特色小镇发展之源的文化规划,要围绕文化内容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和魅力,本着“重本色、创特色”的原则,联动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建设规划,突出前瞻性和协调性。
  兰陵镇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历史文化,为荀子劝学之地、李白醉卧之乡、金瓶梅开之园、萧氏郡望之邦。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大师荀子,战国时期两任兰陵令,在此劝学著书,逝后葬于兰陵。3000年名酒兰陵美酒誉满华夏、香飘海外,李白曾留下“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千古名句。兰陵笑笑生作“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萧氏家族为兰陵世家望族,曾出帝、相70余人。此外,北齐战将高长恭百战成就霸业,被封为“兰陵王”而威震九州。还有仓颉造字、邱颖造律、寿圣高柴创办兰陵书院。可以说名人辈出,先贤齐聚。   基于以上特点,兰陵镇立足创建省级美酒特色小镇实际,确定了“突出特色,提升壮大酒业;传承文化,突破推动文化旅游业;宜居宜游,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三大特色小镇建设思路,初步规划了31个项目,主要包括产业项目、文旅项目和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三个类别,种类涉及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工业经济、社区建设、道路管网等,形成特色小镇建设的总体框架,以此构建产业聚集、古镇风貌、特色体验大格局。
  经过与多家规划公司洽谈,已与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兰陵美酒特色小镇战略研究暨总体规划》合同,目前规划初稿已完成修改,待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审通过后即可提交规划最终成果。
  (二)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尽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特色小镇不是单纯的行政区划和产业园区,它是在小城镇里的1-3平方公里的一个核心控制区,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产业上“特而强”、机制上“新而活”、功能上“聚而合”、形态上“精而美”,关键是在“特”字上做文章,主要体现在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上。
  特色小镇首先是产业之镇,而且是特色产业。一方面产业是特色小镇的前提,也是特色小镇持续发展的保障,没有产业作支撑,特色小镇将成为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这种产业必须是特色产业,即根植于当地、明显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有的产业,非“特色”的一般产业不符合特色小镇的特征。同时,特色小镇还须有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元素之一,要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形成“人无我有”的独特文化标识,与产业融合发展。简言之,产业是支柱,文化是内核。
  一是提升以兰陵美酒产业为支柱的酒业。兰陵酒始酿于商代,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兰陵酒历代皆为名酒,多次出现在古代各种文学作品及书籍之中。90年代曾占据中国酒业龙头地位,在鲁酒集团中地位显赫。龙头企业兰陵美酒集团目前在鲁酒中销量并不突出,全国范围内影响力较小。兰陵酒业辉煌不再,产业的成长需要新路径带动。要以兰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以镇域14家小酒厂为龙身,以酒业配套企业为为龙尾,通过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在建设用地和资金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壮大企业规模和提升产品档次,使其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真正实现强龙头、壮龙身、带龙尾的美酒生产格局。同时,建设兰陵美酒文化园、美酒坊、酒工业园区、酒肆一条街、万亩酿酒梁米基地、酒仙阁等项目,通过深入结合文旅,借势临枣徐旅游板块成长的大势,通过终端市场孵化带动酒业品牌发展和产品创新。
  二是将文旅休闲产业打造为新产业引擎。兰陵地处苏鲁文化交汇地带,深受齐鲁文化与吴越荆楚文化影响,自古人才辈出,名人荟萃。无数名家大儒、文人武将或出生于兰陵;或主政、受封、定居、安葬于兰陵;或家族源自兰陵;或因作品与兰陵结缘,由此可梳理出兰陵酒所关联衍生的文化、兰陵历史及名人文化、兰陵望族文化、兰陵经学文化、兰陵酒镇市井文化等。通过建设荀子庙综合旅游区、荀子文化园、荀子书院、金瓶梅市井文化园区、兰香大剧院、兰陵王府、兰陵王演兵场、中华汉字城等项目,打造以荀子文化、望族文化、金瓶梅文化等为中心的文化旅游区,以富含文化元素的开放互动体验古镇。
  建成后的兰陵美酒特色小镇,将形成以美酒文化为核心,以荀子文化、金瓶梅文化、望族文化为辅助的“众星捧月”式文化项目集群。产业方面将成为鲁酒酿造和文化中心,酿酒产业占镇GDP及税收均大幅提升,成为兰陵镇真正主体产业,进一步提升兰陵美酒的文化形象,扩大兰陵美酒的受众群体。文旅方面将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定位为山东南部文化旅游中心,辐射带动周边车程两小时之内的四千万旅游人口,南接台儿庄、北接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和压油沟,成为鲁南苏北地区旅游的一站式集散点,成为鲁酒文化乃至全国酒文化展示中心,年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亿元。城镇化方面,计划五年内农民市民化3万余人,城镇人口达到9万人。
  总之,兰陵美酒小镇的发展需要做强酒品质,构建酒企生态群落,同时以酒企为依托,借助兰陵文化打造开放的互动体验小镇。
  (三)创新投融资模式,招引各类资金和资本
  资金是支撑特色小镇成长的必要条件,但小城镇大都规模小、财力短缺,自身可使用的政策工具、资金支持十分有限,而且发展空间相对狭小,可借力、借势的余地不大,往往难以引起战略投资者的关注。如何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更多资本,是建设特色小镇面临的一大问题。可建立以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融资模式,从政府资金、政策性资金、社会资本、开发性金融等多种模式进行融资,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招引各类资金和资本投入特色小镇建设。
  一是积极通过PPP融资模式融资,加快与投资方洽谈。目前很多特色小镇都是通过PPP进行融投资兴建。如浙江绍兴越城区人民政府和绿地集团合作共建绍兴黄酒特色小镇(东浦镇)、杭州西湖云栖小镇以阿里巴巴为战略合作伙伴,打造基于云计算产业的特色小镇等。可以把特色小镇所有项目打包,投资方以总承包的方式投资建设,投资回报采取经营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兰陵美酒小镇是综合性PPP包,可分三个板块,也适合灵活性付费方式。二是加快招商引资力度,力促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积极与有关企业就特色小镇投资建设进行洽谈,同时,可以把一些投资小、见效快的文旅项目与本地企业进行合作。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协调解决建设用地等方面的问题
  因为特色小镇建設需要投入资金大、建设用地多,需要开展的工作多,特别向上争取对接政策头绪多、程序多,由此建议:
  一是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和配套扶持政策。建议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吸收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专业分管领导参与,规划完成后,立即开展实质性项目融资、手续办理、协调统筹推进工作,通过整合成员单位资源力量,制订完善加快特色小镇发展和优化提升的政策意见,以此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步伐。
  二是在资金、土地等方面予以倾斜。对特色小镇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用地按年度予以保障,对需新增建设用地的,适当给予指标倾斜。出台特色小镇配套扶持政策,在土地收益返还等方面予以支持,确保特色小镇在公共事业方面持续投入。
  三是在项目建设手续办理上纳入绿色通道。在规划设计、项目立项、土地手续办理、资金审批等方面能够开辟绿色通道,做到特事特办,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办结,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创建特色小镇是兰陵镇的历史机遇,须以现有酒产业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以酒产业为核心支撑,文旅休闲为产业新引擎,酒旅深度融合为手段,以兰陵文化的挖掘、传承、弘扬、显化、活化和市场化为抓手和亮点,以壮大酒产业,突破文旅产业,进而实现宜居宜业宜游新型城镇化为目的,建设产城人文高度融聚的特色小镇。
  参考文献:
  [1]陈炎兵,姚永玲. 特色小镇——中国城镇化创新之路[M].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7.
  [2]陈青松,任兵,王政. 特色小镇与PPP:热点问题 商业模式 典型案例[M].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7.
  [3]周红. 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4]林峰. 特色小镇孵化器: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全程服务解决方案[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伴随农村空壳化、农民兼业化,过去传统一家一户的兼业经营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与此同时新型经营主体借助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现代农业越来越成为解决农民进城务工撂荒土地、发展规模经营迫切问题的主要途径。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不仅关系农民利益能否有效保障,而且关系新的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发展。如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摆在新时代一个重要课题。实践中,笔者发现合作社
期刊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但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仍然欠账太多,农业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
期刊
摘要:农地确权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围绕农地确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但结论却并不一致。厘清和总结不同效应的作用机制,揭示现有研究的不足对于深入分析及政策完善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发现,不同学者使用的农地衡量指标及数据选取差异较大、有相关研究在处理内生性问题上存在不足,可能是造成结论不一的重要原因;另外,鲜有研究从感知层面进行农地确权问题的衡
期刊
摘要:人才流失、政策缺位、环境氛围与教育培训效果欠佳是当前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面临的主要挑战。面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建设的必要性,需坚持以下思路:就地取才与多方聚才相结合,不断壮大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不断激发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地方政府要树立生态发展观和绿色政绩观,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完善农村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工作,塑造更多的乡村实用人才。同时应学习发达国家
期刊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經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的特征,有利于调动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广大农民参与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发挥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市场竞争风险,并在追求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利益共赢的过程中,促进旅游精准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最终实现贫困户自身可持续性发展。在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性质及基于旅游精准扶贫效用的基础上,结合儋州市实际,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旅游精准扶贫的
期刊
摘要:浙江省兰溪市是村庄合并的先行者。在后“并村”时代,传统乡村共同体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逐渐式微,重构乡村共同体成为时代必然。新型乡村共同体具有合作和和谐的双重运行逻辑,不仅加强了政府、党组织、村民、社会组织等多主体间的合作,而且融合了新村民和新乡贤的力量。重构乡村共同体依据传承和创新双重路径,一方面要传承文脉,打造有根、有机、有情的共同体,另一方面要创新机制,构建新机制、谋划新思路、做好新规划,以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更加要求实现各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新能源产业而言,本身发展时间不长,但是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提倡绿色环保理念,这也就为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研究以长兴县新能源小镇为例,开展特色小镇特色化创建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分析了长兴县新能源小镇特色化创建开发的主要做法经验与困难不足,另一方面又创新提出了
期刊
摘要:《农村土地承包法》施行十五年来,为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2018年进行了首次修订。在此背景下,研究小组对山东中部X村土地承包经营状况展开调研,梳理该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变迁,考察当前土地承包经营中出现的外嫁女和新增人口权益、继承及流转等具体问题,分析经营权流转新趋势。以期通过此“样本”调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情况,发现土地承包制度及经营权流转中尚需规范的需求,认为:
期刊
摘要:“互联网+”方式已经改变了多个行业的发展模式,而“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进展不大,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具有更为负责的生态系统,单纯的电子商务模式很难改造农村地区经济。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电商要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合适的电商发展模式。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面临信息技术不完善、农村电商从业人员不足等问题。因此,针对农村电商信息化以及电商人才培养的问题,提出
期刊
摘要: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市场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河南省每年为全国提供了10%的农产品,正通过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实现河南省经济强省目标。本文以电子商务为背景,从农产品物流发展环境、物流总额、物流主体、物流基础设施、农产品市场体系、新兴流通业态等方面分析了河南省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物流政策;物流基础设施;电子商务  河南省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