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的感恩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aiyan1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中,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然而,针对中职生的感恩意识比较缺失,中职学校应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在感恩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关键词】中职生; 感恩;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76-01
  感恩,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情感意识,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实施感恩教育是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是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实施感恩教育,对于提高中职生的道德修养,增强中职生的责任感与幸福感,提升中职学校的形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中职生,感恩不仅是一种心理要求,更是一种基本素质;不仅应当常怀感恩之心,而且应当学会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1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一种应尽的社会义务、一种传统美德、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思源”,这些经典话语都是感恩思想的凝聚和升华,透射出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感恩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指受教育者能洞察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里得以肯定;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的基础上,受教育者生发出愉悦和温暖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体验;三是实践层次,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感恩教育就其实质来说,它是一种道德教育、一种情感教育、一种生活教育、一种人文教育。
  2感恩教育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感恩教育的缺失比较普遍。人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养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感恩教育在逐渐淡化。在这种大背景下,中职生们不知道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道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不知道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培育之恩。中职生出现行为习惯差,不爱学习,不讲公德,人际关系不和谐,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笔者认为,关于中职生感恩教育的缺失,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2.1家长“给爱”过滥。家长未能把握好“爱与教育”的力度,当父母“给爱”太大太猛时,关爱就会变成溺爱。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提供了众星捧月式的生活氛围。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为零。尤其是中职生,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父母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他们给孩子的爱太泛滥、太单向、太单一,家庭教育中常常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中职生的家庭小环境促成了中职生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致使中职生感恩之类的情感体验甚少,受人恩惠不懂得珍惜和感激,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这些都是感恩意识缺失的体现。
  2.2传统德育乏力。作为培养中、初级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多年来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专注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传统德育重理论,轻实践,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感恩教育的缺失。在内容上存在“旧、大、空”的现象。课本内容空洞无味,理论性过强,不能反映时代特征,得不到学生的共鸣。再则,德育教育确定的目标过大,往往拿一些“高、大、全”的人物给学生做榜样,可操作性差,且给学生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中职生养成的是茫然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我们的教育系统没有在学生的心中播下对身边的人与事感恩的种子。这样的中职生,怎能学会为他人着想呢?故也就不具备感恩之心。
  2.3教育形式單一。感恩教育的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和学生的各种德育活动等同起来,没有把感恩教育作为长期的教育规划。感恩教育应是系统的、有序的渐进过程,不能流于形式。它不是靠喊几个口号、贴一些标语,就能把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上去。如母亲节当天,学校往往安排一次诸如“感谢父母”之类的主题班会,其感恩教育的效果并不具有渗透性和长效性。感恩要发自内心,更需要入心,有了感恩的意识、习惯,才会把它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所以感恩教育不是一次作业、一次主题活动就会有成效的,需要学校、家长在平时的互相配合,对学生潜移默化;更需要营造出良好的社会风气,只有这样感恩才能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2.4复杂环境“冲击”。目前,国内外环境比较复杂,竞争日益激励,同时也存在着不良竞争、恶性竞争的现象,客观带来了人性自私、人心涣散、道德沦丧等负面影响。社会的大变革,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对中职生带来了不良影响,造成了他们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集体主义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因此,在感恩教育缺失这个问题上,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统一要求,齐抓共管,形成感恩教育合力。
  3强化感恩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3.1树立正确感恩观。感恩教育要引导中职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成为个性品格的组成部分,同时教育中职生要有正确的施恩方式和心态。中职生“知恩图报”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能因为报恩而付出自己终身的幸福,更不能因为对某些人的感谢而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教给学生施恩不图报的思想,这样在做了“善事”之后,才能以正常的心态去看待,不会因为别人的“冷漠”而失去感恩的心情。   3.2家长示范引导。对中职生进行感恩教育,家长需要加强道德修养,模范引导,以身作则。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缺乏自控力与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对人、对事、对社会的认知受父母的影响最大。父母的任何不当言行都会对他们造成负面影响,极易引起极端行为,如不服家长管教,离家出走等。因此,家长必须加强学习,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言行、高尚的品德情操,给孩子以良好的品德影响,努力做孩子最直接、最经常、最持久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家庭中体会到父母的恩情、生活的美好,从而形成感恩意识与良好的品德。
  3.3创设和谐环境熏陶。感恩教育要取得长期的效果,还必须优化社会感恩环境。社会环境不一定都具有正面教育力,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往往给青少年带来困惑。要想解决好这一矛盾,就要实现对社会环境的调控,弱化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媒体播放感恩方面的影视剧或者公益广告等来启发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比如电视连续剧《恩情》、电视片《永远的丰碑》、《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等就是很好的题材。同时也要积极创建感恩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凝聚人心、陶冶情操、育人成才的特殊功能,大力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建设,使之成为接受感恩教育的新平台。
  3.4构建良性教育体系。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著名论断。进行感恩教育必须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与合作,构造整体的感恩教育体系。一是学校和家庭共建共育。学校设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与学校定期联系制度。学校联合家长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家长之间的理解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帮助与支持;可以选择互访交流、信函往来、电话通讯等多种形式,争取家长的主动参与,使其充分发挥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德育功能。学校可通过家长学校的形式,帮助家长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加强对孩子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应该帮助家长提高对人生观、家庭观、教育观的认识,使其掌握教养子女的各种技巧和方法,并且开发出真正适用于家长的教材,使家长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二是积极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实现中职生感恩意识到感恩行为的转化。感恩教育要进行“真实教育”,进行实践锻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参观访问、“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把感恩教育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感恩意识。三是搞好专题教育。开展如邀请社会名流、成功人士、优秀毕业生现身宣讲、交流的互动式活动;组织“感恩组织、回报社会”的主题征文、主旨演讲的自我启发式活动等,培养中職生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
  参考文献
  [1]赵晓芳《关于高校感恩教育的思考》,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7期;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教育科学,2004年第8期。
  [3]陈鹤琴《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71-01  “得政治者得文综”这是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无意听到的一句话,思考起来这话确实是今年几次高考模拟考试的真实写照。从高考总分的分配来看,“文综”无疑是高考总分的“大户”,而政治学科的试题成为了高考文科综合科试卷的“大户”。“得政治者得文综”,可见学生们对政治学科存在着一种重视却又无奈的情绪。“政
期刊
【摘要】加强人文关怀,多与学生谈心、沟通;定性描述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人文关爱;课堂教学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合作探讨学习方式为主;运用历史人物的事迹,来影响、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体验数学知识的对称美、简单美、精确美、巧妙美、和谐美,来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困难的原因,结合B-Slim教学模式在中职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引用教育学原理,对如何应用B-Slim教学法开展英语口语训练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深入探索了B-Slim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性与可行性,总结出一套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口语训练方法。  【关键词】B-Slim理论; 活动设计原则; 活动设计模式与实践; 语言交际能力  【Ab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和其他科技的高速发展,青少年应该具备探究、合作、应对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010年我校把研究性学习带入新课改的高一年级,并迅速开展起来。新的学习方式和感知体会变化,迅速激发了高中学生的兴趣,他们立刻建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积极的准备迎接他们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情感体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情感体验是动态变化的。从最初的直觉单一的情感体验,逐渐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理念倡导下,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已不仅仅停留在传授学生基础思想品德知识层面上,更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课堂气氛的调节,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教育背景之下,激活中学思想品德课堂应该着力做好的几方面工作,希望能对相关教师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浅析;激活;初中;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
期刊
【摘要】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精神、物质文明程度日益提高,青少年学生所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所要迎接的挑战同样前所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通过中学思想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赋予自己宝贵的一生应有的意义,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教育引导;理想信念;人生真谛;实现理想价
期刊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82-02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总结我多年教学经验,进一步弘扬慈云书院传统学习方法,学习借鉴其他先进授课模式,在“时政追踪——-互助探究——和谐互动——拓展提高——总结深化”的基础上,探索具有自己特色政治课教学模式——“六步教学法”。  第一步:时政追踪(时政点评)  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关心
期刊
【摘要】“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想性别角色。在幼儿期进行双性化教育,使幼儿具备男女两性的优秀特质,更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性别角色双性化的分析,阐述了培养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结合现实中幼儿性别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儿童进行双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性别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12
期刊
【摘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和家长常常用榜样来教育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需要不同的榜样形象,选择合适榜样,对幼儿的品格教育和道德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榜样可以在潜移默化培养孩子健全而富有魅力的品格,本文以小兔波力品格养成绘本为例,来分析论述选择幼儿品格榜样形象的价值和原则。  【关键词】榜样;榜样形象;榜样选择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
期刊
【摘要】要消除孩子的对立和抵触情绪,强制和打压是不行的,作为教育者要想法设法的采取一些潜移默化的方法,隐蔽教育目的,带着智慧和情感情感从侧面来引导孩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关键词】层层引进;克服逆反;隐蔽教育目的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10-02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孩子们都到了小学六年级,陪伴了他们六年,明显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