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探究的方式建构语文“微”课堂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huidian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今语文课堂“备”而不微、“闹”而不微、“浅”而不微、“快”而不微的现象普遍存在,“以探究的方式建构‘微’课堂” 是一种笔者自省后的总结。“精课堂”的“微”指的是课堂要重、静、深、慢,要有侧重、有静度、有深度、有慢度,教师上课时在整体把握文本知识点的同时侧重于文本的微之处,可适当放慢上课的“脚步”让学生安静的思考,明白文本的真正魅力和价值,体会到知识内在的韵味,从而提升自己的学养。具体做法是探究文本微“细”处、微“茫”处、微“邃”、微“妙”处。同时,“建构微课堂” 教师应坚持要有倾听意识、多元意识、梯度意识的原则。
  关键词:“微”课堂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064-02
  (一)问题提出的课堂背景
  2010年的一天,我听了一节《声声慢》的公开课。公开课一般都是开课老师经过精心准备、并且也经过本备课组老师的集体讨论后推出的代表课。该老师的上课思路是这样的:①介绍作者生平和创作风格;②一读:自由诵读,把握文本意思,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提问;③二读:说出本诗写了怎样的感情,营造的意境如何;④三读:在前面“两读”的基础上,再读文本,读出语气、节奏和情感。⑤进一步走进词的内容;⑥移情入境,化身作者;⑦听朗诵录音带,找出哪些诗句打动了你,引发了你的共鸣。这节课容量很大,预先设定的目标都完成了,学生也很热情地参与了课堂。这几年,我听过很多这样的公开课,当然也包括我自己的某些课,它们代表了现在老师们上课的整体态势,也确实体现了新课程的部分理念。但是,我发现问题有四:
  (1)“备”而不微,不够微“重”。“备”是详细全面之意,“微”即“侧”。追求的是课堂的详备,却忽视了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应该有所侧重。课堂应以微处为“重”。有时,“凌波微步”甚于“大步流星”,流水帐式的上课形式会让学生心生轻慢,而对某一个微处的重点挖掘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2)“闹”而不微,不够微“静”。 “微”即“静”。“闹”指的是追求课堂的热闹,却忽视了还学生以安静的思考空间,更忽视了课堂比热度更需要的的是静度。活动的热情不如知识内在的兴趣更有持久力。不是一堂课的每一分钟学生都要处于“沸腾”的热闹劲儿中的,有时,沉默不代表不思考。
  (3)“浅”而不微,不够微“深”。 “微”即“深”。课堂里确有很多的交流,却忘记了有效和深度才是交流的最重要意义,没有思维量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很多浅层次不需生成的基础知识的交流还不如用这个时间进行一个有深度的可生成知识的交流。
  (4)“快”而不微,不够微“慢”。 “微”即“缓”。文备而生不备,备文本,却忽视了备学生。追求课堂的高速,却忽视了学生思维和知识迁移是需要时间的,有时,高速并不代表高效。
  (二)观点解析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有了“以探究的方式建构‘微’课堂”的想法。“微课堂”的“微”指的是教师结构课堂的原则,指的是课堂要重、静、深、慢,要有侧重、有静度、有深度、有慢度,教师上课时在整体把握文本知识点的同时侧重于文本的“微”处,可适当放慢上课的“脚步”让学生安静的思考,明白文本的真正魅力和价值,体会到知识内在的韵味,从而提升自己的学养。
  那么,用怎样的思想建构“微课堂”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于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根据这个理念,我确定了以“探究”的方式建构“微”课堂,重、静、深、慢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微”处。
  文本的“微处”又该怎样寻找呢?“微细”、“微茫”、“微邃”构成了文本最值得探究的地方,是“微课堂”的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抓住“微”点,设置一些有探究难度的折射全文理解焦点的问题,见微知著,让学生以此作为突破口,理解文章的微言大义,这也正是语文学习的大义,正所谓:钩沉显“微”见大义。
  “微课堂”的构建,不仅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生成学生语文“微能力”:探究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有深度和广度的思考力,探究意识和兴趣,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等等。
  “微课堂”的构建是可能可行的。入选中学语文课文里有很多的“微课堂”需要的“微”处——细小、精微值得探究处,要建构微课堂,就必须“探究”——探寻追究文本的“微”处,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从“微”处着眼,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的功能。
  (三)实施方法
  钩沉显“微”之一:探究文本微“细”处
  “微细”即“细小但精妙之处”。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仍然极富启示价值,先生在《谈文学》中说:“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注意的是一般人所说的思想感情,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文字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今年来我的习惯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言文字。我所要求的是语言文字的精彩妥帖,那一句话只有那一句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正是这种“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艰苦的挣扎”才使得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的这些一时之选的文本中出现了诸多的“微细”——细小而精妙之处,它们都是文章的精髓。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这些语言的“细妙”之处,让学生真正领会作者的匠心独具。惟有抓住这些“微”处,突出几点,才能带动全部。教师不妨大胆一点,和学生一起探究,抓住其中的“妙”微处,精透、高效地讲,没有探究意义的文段可以略过不讲,以“微”胜“全。这些“妙”微处绝不可人云亦云地混过去,而是必须目中有人地掘深讲透。如果教师不肯好好讲一讲,只是领着学生快节奏地翻阅而过,浮光掠影,结果只是误了学生也害了语文教学。   钩沉显“微”之二:探究文本微“茫”处
  “微茫”指的是文章的隐约、不清晰之处。很多入选课文很多地方并不难,课堂不需要花费时间在这些地方驻留,但基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一些学生不得其解处,有几处“飘渺峰”。这些“飘渺峰” 有时有意识的大力发展与使用一些隐含晦涩、模糊多义、复指等语言文字形式,如象征、隐喻等构成的语义空白,对习惯性语言常规的有组织破坏或反拨产生的句法空白,由文意跳跃穿插等形成的结构空白以及整体意境空白等。有时是作者写作时由于不得已的原因而没有交代清楚因由,这些都是文本的模糊处。总之,这才是文本理解真正的盲点,是学生最想要知道的知识,也是老师备学生时最有必要了解的前提,讲透这一点,别的就迎刃而解了。
  同时,在文本的这些“微茫”处进行探究,其实就是对课文一种极富想象力的再创造过程,并以此照亮了课文与师生的精神世界。优秀的课文总是给师生提供了其意义的无限可能性,而创造性的感知活动则是将这种无限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同时,作为好教师,他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然后通过教师的巧妙启发引导,引发学生更多的问题,如此反复,不断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入到更高的层次,解决更有价值的问题。在对课文的读解过程中,感受“语言的痛苦”就是一种自觉的问题意识。
  钩沉显“微”之三:探究文本微“邃”处
  “微邃”即文本的精微、深邃之处,“微邃”处可能貌似简单,但这是最能体现作者笔力、情感至深处,也是学生提升自己学养处。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开头一句中写道:“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全句57字,中间只用一个逗号。如果老师没有提出来对这句只有一个逗号的疑义,学生是不会体味出这个处理的深邃之处的。只有对这个“微邃”处深入探究,在这没有停顿的表达中,传达出的是盘桓在鲁迅胸膛里的那种沉重、压抑而又激愤的情绪。学生通过这种节奏可以感受到鲁迅那种“欲言又忍”的悲痛之情,进而体味话语的深沉含义和独特情韵,这篇文章的主旨就跃然而出了。鲁迅的《祝福》里的那句“谈话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中“剩”字也有这样的“微邃”之意。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它的深意。这样的“微”处,学生没有细究,是不会发掘出绵长的“情”味的——“剩”,是余下的意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这个世界所遗弃,孑然地存在着了。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的,也都未觉察,可见四叔既不以鲁迅为意,鲁迅也对四叔并不挽留,确实是不投机的了。四叔似乎已经走了一会了,鲁迅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剩在那里。这不是鲁迅的世界,鲁迅只有走。
  (四)“建构微课堂”坚持的原则
  第一、教师要有倾听意识。经书里说,“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若用眼观,则“后暗前明”,加“左右旁观”也仅能见“三分之二”,因而耳根功德比眼根功德圆满。学会倾听学生真正的需求,以此出发确定上课内容,这是用探究的方式建构精微课堂的前提。
  第二、教师要有多元意识。学生对文本的的解读不需要最后归于一致,应该是鼓励其在掌握基准涵义上的多元解读,这是用探究的方式建构微课堂的要义。学生获得的文本意义“不是我抱着超然态度去思考的东西,而是与我有关、确定我、感动我、在我身上产生共鸣的东西”。教师在“微课堂”探究教学中,不能以自己的视野代替学生的视野,也不能用个别同学的观点来限制、替代班级其他同学的理解,更不能用教学参考书上的理解来压制学生的理解。而应在比较宽容、民主的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敢想、敢说,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经验、意志、观点,形成自己的独立视野。
  第三、教师要有梯度意识。探究问题的亮出是需要梯度的,亮出问题前教师应该设置情境作为铺垫,太易、太快、太难都不是用探究的方式建构微观课堂最好的方法。
  建构探究式的课堂确实是一定的难度的,它就像是一座高山,但,“山高自有客行路,”只要我们语文老师有探究的意识,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探究之路”。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细胞水平中高糖对细胞的脂代谢作用及poldip2的表达水平;并研究2型糖尿病小鼠注入Poldip2腺病毒后对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对KKAy小鼠脂代谢的调节作
历史荣誉武警某师装甲车连组建以来,先后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6次。1991年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学雷锋先进集体”。1997年连队被武警部队?予“基层建设标兵连”荣
摘 要: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女生喜欢的体育选项运动项目。但还存在教学内容单一,音乐简单,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生社交的要求、选项学生的性别比失调、教师教学能力不很理想等问题。本文针对种种问题提出,将一些新型的健身元素、各种音乐元素融入健美操教学中,分层教学,以弥补健美操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选项学习兴趣,扩大健美操的教学人群,满足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缓减学生的精神压力,改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高校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受到社会的更大关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显重要,其中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就被实践证明是个十分有效的方法,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既从明确诚信危机的类型出发,以确定合理的征集范围为基础,在实践中建立全面、动态的管理机制为保障,研究了如何做好诚信档案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档案 思想道德水平  中图分类号:G271
云浮硫铁矿南、北采区高差较大,矿石质量也很不一致,根据贫富兼采、满足用户要求的原则于1990年开始配矿工作。本文介绍了区段地质简况,配矿目标、采取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T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而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多创设生活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要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使他们觉得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育 高效课堂 学生兴趣 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
报刊上并列结构的标题,经常作这样的处理:“山·水·人”“球员·球迷·球市”。有人认为用间隔号是错误的,只能用顿号。请说说你的看法。 The titles of juxtaposed struct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067-01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教学的当务之急。任何有效的教学总是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地发展。为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地发展。教师课前准备,除了常规要求外,还应从教材、学生和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中可能发
摘 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成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体验学习是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体验学习 科学探究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068-01  1、体验学习与科学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066-01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