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忌生硬,表达须自然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j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这注定是一个特别的春天。
  尽管我们已经习惯奔跑,但如今却不得不换个节奏。经受着疫情的考验,经历着疫情的波澜,“宅”成了多数人奉献社会的新方式。
  作為一名高中生,在这个特别的假期里,“宅”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原文呈现
  病毒不息生命,“宅”亦不止韧性
  【标题比较模糊,最好能直击主题,表明观点。】
  今年春节【应为“春节前后”】,一场肆虐举国【“举国”一般不作宾语】的疫情冷却了新春热闹喜庆的气氛,延迟了开学时间,牵动着华夏儿女的心。【语序需要前后调整,使表达更顺畅,衔接更自然】“宅”一下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亦给予我们思考体悟的时间。【开门见山,直入话题。但表达上存在语法和连贯上的问题,需要修改。】
  应对病毒的侵袭,是人体细胞面临的一场大考。【过渡不甚自然。要将这一话题与“宅”巧妙地联系起来。】
  我们在生物课上学习过,从溶酶体到糖蛋白,从吞噬细胞到淋巴细胞,从溶菌酶到抗体,我们机体内的免疫系统的完整有序是抗击病毒的坚实壁垒。【此句存在语病,“系统”是“壁垒”,而非“完整有序”】细胞们面临的大考,是“各司其职”的“宅”。倘若吞噬细胞不“宅”在岗位上,病毒便会肆意侵袭,突破防线;倘若记忆细胞不“宅”在迅速变身【用词不当】的岗位上,初见功效的治疗便会前功尽弃。【“宅”这个词在这里用的是一种特殊意义,用在这里稍显唐突,最好先对其含义稍加解释,才能使读者易于接受。】
  细胞们的“宅”,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生命,体现了各司其职的韧性。作为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我们的大考是什么?我们的“宅”又意味着什么呢?
  将至的高考,是高三学子面临的一场大考。【将“宅”与高考联系起来,需要有巧妙、自然的过渡,但本文做得比较生硬,此处需要加上一些“串场词”。】
  《花冠病毒》中曾说:“人类与病毒必有一战。”作为高三学子,不仅有抗击病毒的一战,还有冲击高考的一役。近日,网上充斥着“再宅下去我就考不上大学了”之类的话语,其实不然,“宅”的优劣,全看个人的运用。【过渡语略显生硬,语言还需要加以润色。】
  无疑,当下许多人已经沾染懒惰懈怠的“新型宅家病毒”,而我们要时刻告诉自己:我是幸存者!我们完全可以模拟校园作息,可以挑战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利用宅家的大块时间做好最后冲刺……如此,我们的“宅”得以升华,不仅是自我隔离造福社会,更是磨炼意志心态,必胜【“必胜”用词不当】高考的信念。【由新冠病毒联想到“新型宅家病毒”,较有创意。但语言还需推敲,以求表达更精致。】
  抗击疫情,是全社会面临的一场大考。【过渡还是生硬,需要添加上巧妙自然的过渡语。】
  科学抗疫,听党指挥,举国上下都经历着这场大考。【过渡亦需联系到“宅”字。】
  不同岗位上的公民们,奉献出了不同的“宅”。处于隔离封城区的武汉人民,“宅”在家中自我隔离,是体现公民责任义务的“宅”;钟南山、李兰娟院士逆行武汉,研制特效药及疫苗,是“宅”于岗位、“宅”于为国为民的责任心;医护工作者们驰援武汉,奉献自我,是“宅”于医者仁心,“宅”于工作岗位。正是全社会的“宅”,才促成了一股合力,使我们抗疫之心欲坚,抗疫之志欲定【两个“欲”字运用不当】,这是全社会的韧性。【最好在前文有一个铺垫,不至于让读者有突兀之感】这场考验,使免疫系统更加顽强,使个体更加坚韧,使社会更加团结。病毒不息生命,“宅”亦不止韧性。【总结尚不够全面,尤其是对作者自己的“宅”的体验未作总结概括。最后一句亦需修改。】
  问题诊断
  这篇作文从整体上看,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对“宅”的理解和分析富有新意,也有一定的深度。但文章还存在一些瑕疵:一是段落安排上处理较为生硬,层次之间缺少巧妙自然的过渡;二是语言表达上稍显粗糙,存在语法和连贯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对医护人物的“宅”的含义的分析上缺少铺垫,给人突兀牵强之感。
  升格策略
  一是推敲润色语言,消灭语病,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连贯,使语言表达精致流畅;二是重视过渡,使层次之间过渡自然,段与段之间无缝对接;三是做好结构上的铺垫和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前后照应关联。
  化蝶之作
  病毒不息,“宅”亦不止
  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由武汉蔓延至全国,牵动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这场疫情,冷却了新春时节热闹喜庆的气氛,使企业复工学校复课的时间被一再推迟,让每家每户足不出户,困于门庭……中国人的生活节奏一下子被改变了,“宅”成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这也让我们这些原本早该在课堂上比拼、在考场上厮杀的高三学子至今困守家中,线上听网课,线下单兵作战。
  “宅”,一种很久未曾经历的生活体验。它让喜欢“群居”的年轻人寂寞难耐,但它亦给了我们更多思考和体悟的时空——让我们思考“宅”的意义,体味“宅”在每个人身上体现出的不同价值。
  “宅”,对于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意义不尽相同。足不出户,待在家中,是一种“宅”——就像此刻的我们,为的是不沾染病毒,也不把病毒传染给他人,这是目前最有效的防御方式。坚守岗位,不下火线,这也是一种“宅”——就像我们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部队将士……他们如同人体里的免疫细胞,时时刻刻“宅”于岗位与来犯之敌抗争。他们以自己的汗水、心血甚至生命抵抗着瘟疫,维护着大众的平安,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
  细想,每个人的“宅”都有着为己为人的双重意义。只不过我们更多的是在守护自己的生命,而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将士,他们的“宅”,更多是为了别人。
  困守家中的高三学子,此刻想得更多的恐怕并不是疫情,而是我们一百天后将要面临的高考,想到这场疫情、这种“宅”的生活方式对我们高考的冲击。
  《花冠病毒》一书中曾说:“人类与病毒必有一战。”作为高三学子的我们,不仅与病毒有一战,还有冲击高考的一役,为高考忧虑乃人之常情,近来网上就充斥着“再宅下去我就考不上大学了”之类的怨言。但我们只要想想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抛舍家庭和亲人而奔赴湖北的“最美逆行者”,他们连自己的生命安危都置之度外,此刻我们再满腹怨言是不是太不应该了?再说了,我们虽然“宅”在家中,但还可以上网课,可以和老师同学线上交流,改变的只不过就是一个“无人看守”的环境而已。
  无疑,无人管控的生活会让许多人沾染上懒惰懈怠的“新型宅家病毒”,因此我们要时刻告诫自己:“我是幸存者!生命和健康值得我们好好珍惜!”我们完全可以模拟校园作息的节律,可以试着独立反思不足之处,突破薄弱环节,可以利用无人干扰的大块时间作最后冲刺……如此,才会让“宅”的意义得到升华——不仅是自我隔离造福社会,更是磨炼意志心态,坚定高考必胜的信念!如此,我们才会无愧于那些始终“宅”在抗疫前线的奉献者!
  抗击疫情,是全社会都要面对的一场大考,而“宅”便是这一特殊时期每个中国公民采取的特殊而有效的方式。一样的考题,我们是否都能考出最佳的成绩?
  被隔离被封城的武汉人民,“宅”在家中自我隔离,是为了不让疫情扩散;钟南山、李兰娟院士逆行武汉,“宅”于岗位献策献力,是为了力挽狂澜;医护工作者们不畏风险驰援湖北,“宅”于医院奉献自我,是为了战胜死神,救死扶伤……他们交出的是一份份近乎满分的答卷!正是全社会的“宅”,形成了一股合力,使我们抗疫之心弥坚,抗疫之志笃定,体现出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的意志力和战斗力!
  一个“宅”字,令人思绪万千。因突发疫情应运而生的“宅”,它一时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它考验和磨炼了我们,它让弱者变得坚强,让强者变得坚韧;它让人心变得统一,让人们胸襟变得阔大;它让我们的祖国在风雨中变得更加强大……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文章基本意思未作改变,但语言表达和层次安排方面作了较大调整。尤其是语言上的修改润色,使表意更清晰,语言更畅达。再就是段落层次间添加了起过渡作用的“串联词”,使层次间联系紧密,衔接自然。还有一点就是增删了部分内容,为的是剔除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内容,照顾到文意上的前后照应。
其他文献
张良年轻时,曾计划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  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扔至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有说话,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一句话:“小子可教矣!五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五天后天刚亮就来到了桥上,不料老
期刊
技法指導  记叙性散文,兼有记叙文和散文的特点。相对于散文来说,它具有一定的故事性;但它又具有散文的特点,即“形散而神不散”,区别于以情节曲折取胜的小说文体。  记叙性散文,取材格外广泛,点滴生活都可入笔,细微情思都是文章。所以最常见的写法就是记叙生活中的点滴,并在记叙中表情达意。下面,从叙事方法上探讨几种记叙性散文的创新写法:  一、细节见深情  细节描写是记叙性散文的核心。其细微,能体现出作者
期刊
古诗词的鉴赏题有一种是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般来说,古代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自然形象两个方面。人物形象又分为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两类。诗歌作品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一般不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即意象)。  1.注意意象的特点  文学鉴赏的过程,就是感受、理解形象,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审美愉悦
期刊
新一期“神笔沙龙”活动如约而至。只见王老师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同学们在下面一个个翘首以待,今天老师要让大家讨论些什么呢?  题意共讨论  “请同学们看电子白板上的作文题目,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朋友圈里的假精致’這一话题。我们先来看一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期,微博里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朋友圈里的‘假精致’”,意思是有些人在朋友圈里精致又积极,现实生活却过得一团糟,引发
期刊
编者按  一篇议论文要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离不开严谨的结构和严密的分析说理。如果说严谨的结构是文章的外在形式的话,那么严密的分析说理则是文章的内在品质。接下来,我们主要就文章的结构和问题的剖析两方面做一些交流探讨,以求增强写作实力。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个父亲和他跛脚的儿子站在一幅金字塔画前。跛脚的孩子被画上金字塔的雄伟所震撼,他问父亲这是哪里。父亲淡淡地说:“别问了
期刊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气候与水”。这一主题旨在提醒人们关注新形势下气候与水跟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以更切实有效的行动,守护我们的蓝色星球。  气候与水共同塑造着这个世界。观云测雨、兴修水利、治理水患,自古以来,人类就不断探寻着气候与水的关系。现如今,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认识气候的能力有了巨大的飞跃,但人类活动也正前所未有地影响着气候。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报告说,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
期刊
中医医护人员尽锐出击,全力支援湖北和武汉;中医治疗通用方纳入全国诊疗方案;中医药专家全程参与、辨证施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强化中西医结合、中医深度介入诊疗过程,成为医疗救治的一个鲜明特点。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中医不仅是中国古代科學的瑰宝,也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健康理念和医者仁术。坚持中西医结合,中医药这块古老的瑰宝必能重焕光彩,中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科技创新在满足战“疫”前线所需物资数目、保障物资运输安全以及把关医疗物资品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抗疫前线,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物资供应和调配网络正在形成,智能配送机器人、物流智能仓等新技术,不仅提升了物资运输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物流配送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感染。  在抗疫后方,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设备也正在成为医疗物资制造的坚强
期刊
日间读诗词不免有所思,临睡时江南风景宛如一道绿波,蜿蜒在青瓦白墙之中,而这粉墙黛瓦枕卧着的,正是纵横棋布的水道与石桥,千百年来摇摇曳曳,相依相偎。  那横着的便是石桥,人坐在乌篷船尾,摇摇晃晃,不紧不慢,随着水道一路划过去,推出一道又一道波纹,使得静谧的风景中显出许多灵动跳跃,此时就颇有些“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情调了。期间遇见三五道石桥,每一道皆不同,它们各有绰约,却不约而同地高高离开水面,
期刊
(一)因果论证法  微题目  出发是一种开始,出发是一种行动,出发是一种追求,人的一生可能经历许许多多的出发。  请以“谈‘出发’”为题写200字左右的片段,要求运用因果论证法加以论证。  微指导  写作要求中明确提出“运用因果论证法加以论证”,因此写作时必须用到因果论证法。可以论述为什么要“出发”,具体阐明要出发的原因以及出发的意义等。  微作文  我喜欢出发,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可以重新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