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语境中高校课堂的隐性冲突与生态重构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dada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传统的高校课堂生态被打破,隐性冲突更为频繁,探讨信息化背景下的生态重构迫在眉睫。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大学英语;隐性冲突;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2-0010-03
  Abstract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have exerted profound impact on every perspective of people’s life. The prospect of how could education be affected is way beyond our imagination. However,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in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subtle conflicts have been more often than before. This essay is an attempt to study the approaches on how to build up an ecological system under the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iz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college English; subtle conflict; ecological classroom
  1 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近年来,教育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改革的作用尤为明显。自2008年开始,慕课(Moocs)、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等依托互联网技术,逐渐在全球掀起网络学习的热潮,对高校教育尤其是高校的课堂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大学英语为例,计算机辅助的语言教学(CALL)、网络课程的建设、慕课平台的开发等分别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以及2010年以来三个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传统的师生关系等课堂教学的诸多方面。而从生态学视角来看,外语课堂如其他高校课堂一样,是由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关键要素构成的一个微观生态系统,而日益进步的信息技术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环境格局的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着重研究新技术语境中产生的隐性冲突,探讨如何重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等问题。
  2 信息化语境中的隐性冲突
  何为信息化?在中国知网以“信息化”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笔者发现最早有关信息化的文章发表于1993年,主要研究信息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1]。到了2001年,从研究信息化的文章数量来看,有了质的飞跃;从研究的广度来看,则几乎遍布各个领域。而在教育领域,被引频次最高的三篇文章分别是发表于2006、2003、2008年的《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iTT——Blending Learning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
  国务院于2006年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而教育信息化则是我国信息化的重点战略之一,教育界学者对于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有不同的见解。秦如祥(2004)将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教育工具为代表的新的教育能力,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并使之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过程[2]。范坤(2011)则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和协作[3]。笔者任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的具体要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之发生变化与调整。
  2)就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而言,从微观层面来说,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从宏观层面来说,则是更新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改革,改变乃至颠覆原有的教育模式。
  3)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即如何将最新的电脑技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于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如学校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目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智慧校园的建设、慕课与微课的建设、混合式学习、远程教育、云计算等。
  如上所述,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之间的整合更加紧密。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运用给教育带来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不仅大大拓展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而且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学习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但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繁荣的背后,容易忽视随之而来的问题和冲突,如传统的教学理念与现代的信息技术、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技术的工具性与教育的人文性之间等发生冲突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此一来,信息技术就变成生态系统中的限制因子。笔者对信息化语境中的隐性冲突进行以下粗浅的分析,也期待更多的学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传统的教学理念与现代的信息技术之间的隐性冲突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有些教师跟不上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容易对现代信息技术产生抵触的情绪和畏难的心理,笔者就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对浙江省内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作用持肯定的态度,但是也有不少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冲击了他们的课堂教学,给他们增加了负担。尤其是近两年来,各个高校对慕课、微课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纷纷举行校级、市级、省部级的慕课、微课大赛,教师疲于应付,怨声载道。
  技术的工具性与教育的人文性之间的隐性冲突 古人云:“役物而不役于物。”但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至上”的倾向已经不容忽视。在某些高校,教师使用多媒体的能力被列入教师教学能力考核的重要指标。笔者曾经目睹一些教师在上课突发电脑故障或断电等状况时,就无法进行正常授课。同时,笔者也发现部分教师在授课时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而忽视了师生互动,忽视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似乎成了阻碍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的一道屏障,无形中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隐性冲突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教材是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即导入—讲授—操练是语言教学的主导模式。而教育信息技术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如翻转课堂要求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观看视频、线上讨论等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则应改变传统的课堂主导者角色,为学生的学习提高进行指导与辅助。但事实上,笔者在大学英语课堂观察中发现,部分教师仍然以自己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不能根据教育技术信息化的要求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
  3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重构策略
  综上所述,在教育信息技术的作用下,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构成的课堂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冲突也在所难免。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力介入,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受到信息技术这个生态因子的巨大扰动,原来相对平衡的课堂生态系统被逐渐带到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系统进入失衡状态[4]。
  那么,该如何应对信息化语境中的隐性冲突,重构信息化语境中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呢?笔者认为广大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从而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质的变化。
  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间的深度融合 陈坚林(2010)认为,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三种失调现象:1)低值使用技术(underuse of tech-nology);2)过度使用技术(overuse of technology);
  3)滥用技术(abuse of technology)[5]。这三种现象均普遍存在于高校课堂教学之中。因此,笔者认为在信息化语境中,重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体系的核心是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质和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这一生态因子在课堂生态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层的、有意义的融合,避免只注重信息技术的形式,而忽略它的实质内容。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堂结构 吴鼎福、诸文蔚(2000)认为,教育生态系统如果呈现封闭和半封闭状态,能量流、物质流渠道就比较单一[6]。而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教材是信息的主要来源,信息流的方向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一流动。教育信息技术为课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首先,教育者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从信息掌控者转变为信息共享者,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的途径,与学生共同构建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能够顺畅流通、交换、更新的生态系统,从而保持课堂生态的动力与活力;其次,在信息化语境的生态课堂中,学生不仅是信息和能量的消耗者,他们更是提供者、创造者。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生态环境 笔者认为,尽管教育技术这一生态因子有万千活力,但它建立在人机交流的基础之上,有它自身的短板和缺陷。因此,在教育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广大教育者要警惕由于信息技术使用不当,反而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障碍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开放、平等、对话的生态环境,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总而言之,不管运用何种教育技术,不论教育技术如何先进,最终的落脚点和评价标准应该回归到能否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4 结语
  教育信息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将不断发展的教育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并对原有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产生重大影响。笔者认为在研究课堂生态时,研究者应以信息化语境为契机,科学、合理、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建立生态良好、发展持续、共生共赢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沈家模.信息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情报科学,
  1993(3):29-36.
  [2]秦如祥.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特征和目的[J].理论探索,
  2004(3):63-64.
  [3]范坤.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4]刘长江.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5]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194-195.
  [6]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06.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全球性问题的渗透,近年来,社会领域的公共性事件频频出现引发了人们在公共空间的大量争论,从环境污染到食品安全,从道德操守到爱国主义,可谓包罗万象。这些讨论凸现出现代民主社会多元、开放的特征,而人们在讨论中所持的一些立场、观点,也暴露出中国社会公共理性缺失的现状。为此,无论是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者还是未来社会生活的亲历者,大学生的公共理性培育都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公共精神与
袁贵仁:要重视学生安全问题  现在教育部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学生安全问题。两亿多学生,每一个孩子的安全都让人十分牵挂。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让人十分痛心。这些情况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为孩子安全健康负起责任,为他们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保驾护航。  袁贵仁,教育部部长。  朱永新:建议设立国家读书日  法国、日本、美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既庆祝世界读书日,也拥有各自的国家读书日。中国也应该跟随这一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把有一定关联的内容组合起来进行阅读,通过分析判断,读出新感悟、获得新体验、产生新认识的过程,就是比较。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比较策略的有效运用,能够促进学生阅读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比较人物的变化,品味立体的形象  当一本书中出现多个人物时,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把几个关键人物放在一起,寻找他们身上的共性和个性,从而对不同人物产生不同的判断,在头脑中建构起关键人物的形象。  当我们发
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深化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教育部政策法规司日前在青岛召开全国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第一次协调会。  此前,教育部已确定上海市、青岛市、太原市、徐州市泉山区、金华市义乌市、深圳市福田区、南宁市和毕节市等8个地区的教育部门作为试点单位。据悉,此次协调会提出试点工作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探索,全面完成改革任务。要进一步完善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探索符合依法行政原则、适应教育改
摘 要 党和国家提出“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1],确定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2]的战略思想以及“六个必须”的治藏方略,把坚持党领导放在首位,可见在西藏加强党的建设尤为重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藏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事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西藏长治久安。对此,在西藏高
两三岁的孩子进入幼儿园,是他们人生中最特殊的第一次。教师为了让孩子顺利地面对这个特殊的第一次,也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新生家长会、亲子活动、挨家挨户地家访、精心布置活动室——即便如此,孩子们来园时还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有的看到亲人准备走了,紧紧地拉住亲人的手臂,被迫松开后在教室里上蹿下跳地哭;有的小朋友干脆离开集体,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翘翘腿,发发呆;有的则需要老师一直抱在怀里。其实,这些都是由孩子紧张
摘 要 企业实施激励机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且最终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目前,我国部分核电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实施激励机制时缺乏时效性,致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幅下降。因此,就需要企业不断改革创新,来提高整体效益。基于此,本文将对核电企业人力资源激励问题与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核电企业 人力资源 激励问题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对于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困境主要有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源匮乏、体育观念淡薄、体育师资力量短缺等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硬件设施条件;加强体育意识宣传,培养终身体
摘 要 现阶段,就水资源而言,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加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规模扩大,最终使得越来越多水利工程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水利工程的良好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工作,水利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多样化的原则,并且需要充分地考虑自然因素,尽可能的做到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生态水利工程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生态水利 小型水利
在现代家庭中,父母和子女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或做出危险的举动时,父母必须学会说“不”。怎样说“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家长的做法。  何时说“不”很关键  父母们必须明确何时何地说“不”,以下是四种必要的时候:  当孩子的健康或安全处于危险状态时该说“不” 很明显,当孩子想吞食含铅的墙壁涂料碎片,尝一尝他在垃圾堆里捡到的有毒物质,或者在繁忙的停车区跑来跑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