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逻辑的展开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在《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中梳理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发展逻辑,并同时解释了其支持自由贸易的原因。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观将过程与目的相统一,反对将利益当作目的,将人当作手段,最终是要通向人的自由与发展。而德里克·艾伦等学者从马克思支持自由贸易角度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具有结果论的特征将其归为功利主义。这在价值观念上框定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是没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观的歪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8-0027-03
  德里克·艾伦(Derek P.H.Allen)认为相比于资本主义,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更好地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对于需要的满足与否是马克思观点评判的参考依据。此外,“艾伦甚至以马克思主义支持自由贸易和殖民主义为例,论证马克思主义为了达到某种效果,甚至赞成牺牲无产阶级的眼前利益。”[1]德里克·艾伦分别从最终目标的效果呈现及发展过程论证马克思主义具有功利主义结果论特征,但其显然没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本文将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阐述对功利主义结果论框定进行突破,进而展开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贸易历史发展逻辑,在历史观上进一步突破结果论的框定。
  一、对功利主义结果论框定的突破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之于资本主义的重要区别。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财富得到大量地积累,资本却仅愿意“维持工人的生计,使他能勉强养活自己”[2]755。工人在社会生产发挥最直接的作用,却只能满足生存与繁衍的基本需要。而另一方面,资本要求增殖的目的使得资本日益集中。工业机器规模化生产的劳动结构扩大与社会分工的细化不断地加深人异化的程度。共产主义社会更好地符合了社会需求,这种需求不是意味着社会财富的积累或者说社会的利益最大化,而是在于人的更高级的活动的展开,即达到人自身本质的确证。将这里的需求理解为经济需求,未免又返回到了资本主义的利益逻辑之中或者落入庸俗马克思主义之流。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共产主义要满足的不仅是人的生理、安全的需求,更要满足的是人自我实现的需求。人自我实现的达成既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重要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点。
  马克思主义不认同功利主义的“正当即善”的价值取向。“资产阶级利益事实上的邪恶与否,要根据其实现之后带来的功利的计算来确定。”[3]艾伦认为,当集体利益大于伴随的损害时,那么活动本身就是正当的且增长了社会的“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2]571社会集体在马克思主义观点中虽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满足集体多数利益绝非马克思主张的方式,社会利益最大化也并非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最终是要通过“自由人联合体”通达到个体的解放与发展。共同体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手段,而并非目的本身。牺牲部分群体的利益符合另一群体的利益诉求根本上是与马克思主义理想相悖的。
  从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阐释以及对资本主义“正当即善”的否定,可以知晓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念上并不是德里克·艾伦所框定的那般。另一方面,马克思基于对自由贸易的分析,对无产阶级队伍历史发展方向做出的判断,也并非如艾伦所理解的马克思认同牺牲无产阶级的眼前利益达到某种效果。理清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逻辑,能从历史观层面进一步突破功利主义结果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框定,揭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
  二、资本主义自由贸易逻辑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贸易逻辑是从对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的分析开始的。从关于林木盗窃问题的辩论开始关注物质利益问题,到对自由贸易与关税的讨论的过程开启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对于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分析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贸易逻辑的基础。
  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逻辑具有时代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本主义拒绝国际自由贸易发生,利用关税制度保护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而当国内的自由贸易程度达到极大繁荣阶段,资产阶级则以自由贸易手段打开更大的世界市场。而“到那时,所有遮挡工人的视线、掩盖他的真正敌人的帷幕必将被撕得粉碎。”[2]757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逻辑的完全展开也将资本增殖的本质暴露无遗。尽管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逻辑前后发生了变化但并不矛盾,因为其本质都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前后两个时期是“资本向总体发展的统一过程的先后两个逻辑阶段”[4]。
  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经济发展不意味着社会进步的真正实现。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将人类导向“饥饿、冷漠、无尊严”的泥沼中。自由贸易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生产力,但也扩大了资本的集聚。“资本集中的结果是分工的扩大和机器的更广泛的使用。”[2]752社会分工细化使得异化程度加深,机器更大规模生产使得工人们之间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另一方面,劳动产品的大量冗余使得其使用价值难以在实践与生活中显现。社会财富纯数字的增长也难以反映产品的价值。在人被异化,产品价值二重性“丧失”的社会弥漫状态之下,社会进步被裹胁在危机之中。“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5]210而“衡量历史是否进步,归根到底要看到它是否促进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6]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在一定历史阶段实现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对于社会进步的考察不能只固定在某一段时间之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逻辑,可以发现其内部固有的矛盾将其引向了毁灭。资本主义能确保阶段性的进步得以可能,但难以实现社会历史上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进步。
  资本主义自由贸易逻辑中隐藏的经济危机预示着资本主义发展的二难困境。“生产资本越增加,它就越是迫不得已地为市场(这种市场的需求它并不了解)而生产,生产就越是超过消费,供给就越是力图强制需求,结果危机的发生也就越猛烈而且越频繁。”[2]752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背后是经济危机的必然达成。虽资本主义在一次次危机中焕发出好似永恒的生命活力,但回溯资本的发展史,其手段往往是伴随着欺骗、战争、奴役。危机之后的焕新的生命活力只不过如吸血鬼吮吸新鲜血液后得到的暫时的欢欣。每次危机留下的不是伤痛而是下一次更大的疯狂。资本主义耗尽自己的活力之后必然“主动受支配”地将其触手伸向全世界。尽管资产阶级使用各种改良手段,但改变的只是死亡的速度。“在自己的生命史中,资本主义本身是一个矛盾,它的积累运动带来了冲突的解决,但同时,也加重了冲突。”[7]376每一次危机的解除,社会的异化也变得更加深刻、隐匿。资本主义发展的是与否,面对着自身难以为继或加速灭亡的结果。尽管自由贸易对经济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起延缓作用,但也会造成未来波及范围更大、冲击效果更强的危机。   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贸易观
  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观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发展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积极作用。资本主义开启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打破了封建社会的迷梦,也将世界上更为原始的文明撕扯进世界化进程中。马克思一定程度支持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并不代表着马克思认同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所有。“资本的扩大是对工人最有利不过的事。”[2]752因为工业发展,对于劳动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工人们的工资也能相应得到提高。由此,马克思认识到自由贸易给无产阶级带来的机会。而一旦资本停止运作,第一個牺牲的是工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而不是资本家们。“尽管他们曾同自由贸易派联合起来反对地主,但那样做是为了消灭最后的封建残余,是为了此后只需单独同一个敌人进行斗争。”[2]750对于历史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合作及对抗,马克思认为并不矛盾。自由贸易扩大了无产阶级队伍,同时加深了社会矛盾的对立,促使社会革命的发生。“自由贸易制度正在瓦解迄今为止的各个民族,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对立达到了顶点。”[2]759也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支持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的逻辑展开要与实践运用相联系。而从支持自由贸易直接推论马克思愿意以牺牲无产阶级的利益而达到某种效果,这种解读则是没能正确把握住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观念。“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8]683马克思认为从印度传统社会跃迁到现代社会存在一个革命过程。但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地从以上表述中认为马克思肯定了英国的殖民侵略行为。这里马克思只是说明了印度当时的社会进步有对一种革命的必然要求。结合马克思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上下文,可以发现马克思对于印度的遭遇是表示深深同情的。“印度面对的是人道主义与历史进步之间的价值权衡和取向。”[9]208印度的传统社会在资本介入过程中发生重大变革的同时也使得印度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但这并非是作为形式的自由贸易直接导致的,而是背后资本对于利益的无差别要求。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将印度拉进现代文明。自由贸易在历史特定时期符合了社会对于进步的要求,但如何发挥其作用决定着社会进步的形式与结果的最终呈现样态。马克思批判的是自由贸易背后资本的本质而非自由贸易形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贸易逻辑更为具体的展开。
  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逻辑是建立在以自由贸易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的。自由贸易为共产主义生产交往形式的设想提供了参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影响深远而将其运用到世界市场之中,也就形成了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观借助了自由贸易的生产形式,但其内核是围绕着劳动价值理论。正是在两者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逻辑才能既具有理论基础又能回答现实的活动问题。同时资本主义的生产内容也是共产主义建立的现实基础之一。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理论中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奠基作用,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以往共产主义学说的考察之后,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将私有财产的异化形式中的积极成果作为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反对抽象笼统地否定私有财产以避免倒退回“史前的条顿原始森林”状态。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贸易逻辑通过生产力的有机发展使社会进步得以可能。积极的贸易市场一方面有利于生产活力的激发。另一方面也能带动社会消费。与资本主义成熟阶段的市场垄断的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贸易是要达成生产、消费、创新、再生产等环节的“有机循环”,进而保证了社会进步的持续可能。资本主义社会成熟阶段的自由竞争的“自由”只剩下形式,而“垄断”取代了“自由”的内容。“正是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原则’的结合才是帝国主义的本质,正是这种结合在造成崩溃,即造成社会主义革命。”[10]431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逻辑的延续与发展。晚年的马克思在现实的革命态势前,将目光投向东方社会,希望能跨越“卡夫丁峡谷”发现一条通达共产主义的道路。尽管中国目前的劳动生产力水平并未达到理想程度,但有着制度的优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有自由贸易的形式,相应的分配制度及发展政策确保着社会生产向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靠拢。首先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稳固的经济发展做支撑。“先富带后富”是我国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式。但“先后”不只是单纯的设定,同时伴随着国家制度的健全,社会基础建设的推进,社会保障措施的实行,通达社会整体的发展。其次,以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进而为市场提供丰富的活力。教育对人才培养、公民素质提高有重要意义。而在阶级社会,“教育必然只向有一定社会权力和影响力的人开放。”[11]而人本精神保证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根本向度。“以人为本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水平。”[12]不论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达还是功利主义庞大的理论体系都缺少了人的场域。资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增殖本身,对于人的发展则形成了空场。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帝国主义的阶段必然走向灭亡,共产主义的发展愈发显示出其科学性,其中最深层次原因就是其对于人本身的关照。
  结语
  针对功利主义结果论的框定,本文只是简要地从价值观念上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并非功利主义那般,而主要借助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逻辑的展开从历史观上突破结果论框定。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逻辑可以在马克思后来的国际价值理论中得到更多学理性的阐释。作者私以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贸易逻辑不仅体现在其具体的理论展开中,也在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批判分析以及具体的建设活动中。马克思基于其所处的时代,提供了现实的革命话语以及社会的建设话语,但并未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具体的设定,因为未来社会的具体现实还需由后来人在现实的历史实践中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其中的实践之一。面对当下资本主义精神的挑战,我们要做的应当是澄清马克思主义观点,牢牢把握时代的建设话语,在当下实践中理解、发展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魏传光.利益、正当与分配正义——评西方学界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功利主义”归类[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杨松,韦庭学.马克思主义伦理观是功利主义吗?——德里克·艾伦与布伦克特的争论评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6).
  [4]栾文莲.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研究——世界市场的经典叙述与现代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丰子义.论社会进步及其评价尺度[J].教学与研究,2000(6).
  [7]卢森堡.资本积累论[M].彭坐舜,吴纪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陈学明.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
  [10]列宁.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牟成文.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J].中国社会科学, 2012(2).
  [12]陈先达.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
  作者简介:张显玉(1999—),男,汉族,安徽安庆人,单位为安徽大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丁梦雅(1999—),女,汉族,江苏淮安人,单位为安徽大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李直)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了清末庙产兴学的有关史实,特别是泰山的庙产兴学有关情况,认为通过中外学者对泰山进行气象、地质研究,博物馆在泰山创建,借助泰山神庙办学,现代科技文化融入泰山,促使科学信仰与传统信仰在泰山碰撞交融。这一现象反映了古老民族步履维艰的近代史,具有极大的隐喻色彩,标志着现代科学取代传统宗教信仰成为新的国家民族合法性的来源,成为国家民族动员和建构最有力的符号表征。关键词:庙产兴学;科学信仰;传统信仰
期刊
摘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比较薄弱等问题。据此,提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路径,即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参与度;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热情;整合教材内容,挖掘学生兴趣点;搭建实践平台,增强思政课说服力;树立互联网思维,增强思政课实效性。 
期刊
摘要:刘三姐文化蕴含着的追求自由、平等,热爱劳动,敢于斗争,崇尚美好自然生态的价值观。深入挖掘刘三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價值,将其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刘三姐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文化价值导向,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激发文化育人的功能。关键词:刘三姐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尊敬的参会代表们:  大家好!  我们已经开了四天会了,此次会议开得紧凑、热烈,我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再会了许多老朋友。  此次會议是在全球信息社会发展到智能化推进的新阶段召开的。会议的主题内容,亦即会议的哲学之思,紧扣了这个全新发展的时代。  本届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收录论文46篇,有39篇论文的作者作了会议报告。  从收录论文的内容来看,紧扣会议主题,探讨“信息哲学与智能社会的发展”方面
期刊
摘要:盐业是徽商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晚清时期,盐业经营整体渐趋颓势,但是其中依然有个别盐商家族颇为活跃,绩溪西关章氏即为个中翘楚。在概述嘉庆年间两浙盐业情况,综述绩溪西关章氏宗族历史及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此家族利用章道基担任两浙盐运使司经历的职务便利迅速发展,成为绩溪颇具实力的宗族之一,是绩溪籍两浙盐商的典型代表之一。  关键词:徽商;两浙盐商;盐运使司经历;西关章氏  中图分类号:K249
期刊
摘要:在考察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公诉权的正当性基础、公诉权与被害人权益冲突形态及原因,认为应平衡公诉权与被害人权益的冲突,赋予被害人有限的起诉权、上诉权,建构被害人权益对公诉权的制约机制,从而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关键词:公诉权;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3-0074-03  伴随现代刑
期刊
摘要:以美国电影《十二怒汉》为例,论述了陪审团制度与“排除合理怀疑”原则,对生命权至上进行了价值诠释,最后指出了理性法则的叙事策略,以4号陪审员为例看对理性的追随、以2号和11号陪审员为例看对理性的执着以及理性与偏见的博弈,认为捍卫生命与保持理性两个宗旨在美国陪审团制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陪审团制;生命;理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
期刊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具有新闻传播、历史文化和艺术学等多元视角的学科构建模式。学术知识及理论体系构建的多样化结构、学术研究队伍的多元化分布,这既是文化产业研究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又是文化产业研究日趋成熟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拓展又包括两种思路:一是行业细分的思路,即着眼于文化产业领域的细化分支,挖掘细分领域文化
期刊
摘要:刑法适用过程中关于正当防卫时间的判断与认定,是刑法理论与实务中的难点问题。以不法侵害的暴力与否作为视角进行划分,可以更好地涵盖不法侵害行为,尽量避免重复评价或交叉分析。将暴力性不法侵害作为研究重点,从暴力的内涵、针对不法侵害人之暴力、针对不法侵害人的行为延伸之暴力、长期的压抑性暴力等方面作多视角分析,强调具体案件中的“正在进行”的语境判断,并结合实务案例,以期将刑法解释理念贯彻到正当防卫的时
期刊
摘要: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是学院的政治核心,与学院行政共同负责贯彻和落实学校党政的重要决定和决议,党政联席会议就成为二级学院党政议事的主要载体。“罗伯特议事规则”问世已100多年,其借助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将法治、民主、权利保护、权力制衡、自由与制约、效率与公平等理念融会在具体的执行细节中,其思想精髓:一是强化了权力的制衡;二是体现了民主精神;三是程序正义源于组织授权。该规则中的原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