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关注三个走向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渠道。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亟需从导向、理念、模式三个视角着手,重点关注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从高效简约走向平衡生态;从经典范例走向扬弃开放等三个方面,以优化课堂效能,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生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39-2
  随着“翻转课堂”、“智慧课堂”、“高效课堂”、“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等概念的相继提出和普及,中小学教育界目前已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这种态势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社会对培养学生的迫切要求,但同时也给在基础教育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综合分析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的理念和举措,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三个走向。
  一、课堂教学的导向: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使教学价值取向回归本源
  “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1]实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行为取向和活动取向。中学政治课堂的教学价值取向是对该学科教学价值的一种自觉选择,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和活动。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同时也直接指向政治的一线教学,并且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取得。
  1.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在一线的实践教学中被运用于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无论是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还是政治课堂教学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三维目标的提出和落实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随后,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进入了我们的视野。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2]可以看出核心素养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均是学生必须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随后,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首席专家朱明光提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3]学科核心素养完整的表述了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发展和成长中具有的独特价值和贡献。至此构成了系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价值取向。
  2.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价值反思
  相对于“双基”而言,三维目标并不是三个目标的简单堆砌,从教学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通过学习教材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二维(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到“三维”的转变突出强调了在动态教学过程中发展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这种“三位一体”的目标观使素质教育有了抓手,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同时也明确了课堂教学的实施方向和预期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另一方面,三维目标也存在着先天的短板:对教育教学所期望学生习得的关键能力和素养没有明确和清晰的表述,在这种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憾。
  核心素养的出现使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了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到“学生本位”的完整飞跃,这种转变体现了教学价值的本源:培育学生素养、实现全面、可持續发展。无论是核心素养还是结合思想政治学科属性和特点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梳理不难发现: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而具体、生长而融合的概念,清晰的勾勒出学生需要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学科领域所需形成的各项素养。
  3.重塑教学灵魂,回归教育本源
  如何实现核心素养培育与三维目标落实的无缝衔接,使二者真正发挥育人的价值,是摆在眼前的一个重大难题。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树立以素养引领教学、以教学培育素养的意识,同时理清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二者之间继承、创新的辩证关系,在观念上接受这种走向;第二,彻底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本源价值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和环节,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空去发展和完善;第三,在教材知识和核心素养之间建立联系,寻找二者的契合点。知识教学是素养培育的手段和途径,教学中必须将二者统一于一体。第四,创新评价模式,注重教育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价,采用动态多元的评价模式,强化素养培育。总之,教学价值的回归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学的教师需要始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
  二、课堂教学的理念:从高效简约走向平衡生态,促使教学效能可持续发展
  段作章教授认为:教学理念是从先进的教学理论中演绎出来的有关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是教学应该怎样以及为什么需要如此的理想化认识。[4]教学理念是一线教师和教学实践中的一座桥梁,教师的教学理念总在无时无刻的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教师信仰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效能的实现和持续有着直接的影响。
  1.主流教学理念的内涵反思
  教学理念的内涵随着课改的深入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同时,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每个人所理解和表达的教学理念都不尽相同。目前较为普及的两种教学理念有:第一,有效教学: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是多数研究者衡量有效教学的核心内容,即把教学有效性的实质看作是教学目标的达成。[5]有效教学的理念认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两个基础: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第二,高效教学。来源于高效课堂模式的高效教学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果、高效率的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至上主义”是高效教学的显著特征。对上述两种教学理念的分析可以发现:“效”是其共有的特征之一,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开展等都充斥着“效”的指导。这种理念在实践中确实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教学效能的取得是一个动态往复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评价的教学结果往往是眨眼即逝、浮光掠影。特别是对于一门强调德育功能的课程来讲,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取向(三维目标、核心素养)都是高度抽象虚化的目标,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去判断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却很难去考量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相关素养等方面的发展和培育。   2.生态教学:促使个体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应然要求
  针对当前各种教学理念的弊端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透过生态学的视角来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平衡、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教学将课堂比作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课堂教学力求取得师生关系、教学有机体和教学环境的平衡,构建一种和谐开放、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归根结底在就于教学生态的失衡:第一,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失衡。在高考的背景下“知识本位”大行其道,实践中对教学价值本源的忽视打破了以促使生命体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生态;第二,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失衡。特别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网络的唾手可得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权威,师生对骂的新闻屡见不鲜,这和师生互相尊重、地位平等的愿景背道而驰;第三,课堂学习和课外运用的失衡,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无法良好、有效的运用,削减了学生学习的主观动机。
  3.引入生态理念,优化教学时效
  面对课堂环境的种种失衡,引入生态教学的理念,通过打造生态课堂来优化教学时效是唯一的出路。第一,建立生态平衡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二元平等的“教师—学生”关系,在课堂中相互信任、依赖,共同发展;第二,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使其与学生的发展相和谐,在目标上因“生”制宜、在内容上吐故纳新;第三,利用社会实践,创建第二课堂。任何生态系统必须是开放的才能发展,生态教学也不例外。在第二课堂,学生处于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更有利于能力的形成和素养的强化。在课堂生态中,最重要的是四大要素——教师、学生、课程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互生关系。[6]也正是这种平衡、互生的关系为课堂教学实效的取得带来了持续优化的动力。
  三、课堂教学的模式:从经典范例走向扬弃开放,促使课堂效益不断强化
  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实现二者的有效嫁接,可以解决教学论的一直面临理论和实践脱离的难题。结合思想政治课课程的特殊性,在理性分析中寻找出路显得尤为必要。
  1.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当前,对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此,笔者对实践中较为盛行的两种比较新潮的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反思如下:第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以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为理论基础,提倡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效果。这种模式在有效评价的标准(立体的教学目标、丰富的素养内涵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做出准确评价)、实施的模式困境(僵化的模式流程、失衡的内部生态)等方面急需改革超越以实现:“低耗、高效、生态、可持续、可推广、可增值的优质课堂形态”[7]。第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以教育信息化为依托,重在“翻转”,强调将知识的传授延伸到课堂以外,颠覆了传统课堂地位的同时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和发展。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同样存在难以逾越的困境:国内尚不具备对应的网络化环境,学生能力、素养层次不齐,家长能否适时配合等。
  2.实践教学:因“地”制宜,扬弃发展
  将教学理论有效应用到实践教学需要中介——课堂教学模式参与其中。实践中,教师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在扬弃中灵活运用,“地”具体涉及:课时讲授的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客观的教学环境等因素。这需要教师在系统掌握教学理论的前提下,结合各种模式的自身的特点,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在综合探究类型的活动课堂中,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活动中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在课堂中涉及较多重难点知识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通过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难点、融会贯通。
  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课改的要求和趋势。本文结合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通过对当前较为热门的理论和实践倾向进行反思总结得出的三点走向,虽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能提供具体标准的范例模版,但是对课堂如何有效、生态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学生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应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阮青.价值取向:概念、形成与社会功能[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05).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3]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01).
  [4]段作章.教学理念的内涵与特点探析[J].教育导刊,2011(11).
  [5]陈晓端,毛红芳.试论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构建[J].当代教師教育,2009(01).
  [6]龙宝新.高效课堂的理念缺陷与实践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2014(12).
  [7]张立昌.基于核心知识导图的高效课堂创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4(08).
  (雷洁康系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任教于汉台区老君九年制学校;
  赵利君系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初中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笔者将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的方法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给相关同行一些启发。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
摘 要:不论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还是高考生物考试大纲,都对实验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实验也成为历年高考生物的重要考查内容。那么对于高中实验课的开设和复习有没有一些好的策略呢?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对实验教学的一点看法,和大家分享交流。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56-1  实验是生物学科一切定律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无法吸引学生兴趣,长此以往,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限制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要想改善这种局面,初中英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与主题式学习活动融合的方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利用小组及协作的力量,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魅力与乐趣。  关键词:初中英语;主题式学习活动;信息技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浓厚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教学效果明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进生活化教育,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教育的重点。史料实证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他素养实现的必要途径,为此,以史料实证为出发点开展高中历史问题情景教学,不仅能够达到课程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够以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将史料实证与历史知识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促进学生高中历史成绩的提升。本文主要对史料实证下的高中
摘 要:高中语文学习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一个主要阶段,其中的古诗词鉴赏,对于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情趣有着很大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高中古诗词鉴赏的三个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37-1  语文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多,特别是古诗词鉴赏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
摘 要:构建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有趣的问题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内心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联系以往的经验,对具体问题展开自主的思考,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越来越活跃,有利于锻炼初中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师加强对构建问题情境的重视,充分地结合初中生实际的认知水平来设计相关问题,尽可能地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受到一定的启发,逐步提升学生的
在美国加州2015年12月2日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并被定性为恐怖袭击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12月6日在白宫总统办公室发表了全国演说,誓言摧毁IS。此次演说的规格极高,自杜鲁门以来,通常只有在国家面临危机等重大时刻,总统才会在总统办公室向民众发表演说,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时任总统小布什就在总统办公室发表了全国演说。而12月6日的这次演说,是奥巴马自2008年就任总统以来第三次在总统办公
摘要:由于受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和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制约,我们的学生普遍不爱说英语,不敢说英语,无处说英语。面对当前的教育形势,孩子们这种“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已严重阻碍了他们的求学之路。  关键词:角色扮演;英语口语;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49-1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理念下的小学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习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上,这是学习或教学中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构建用网站支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正是立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本身优势,即以教学网站为平台、师生全员参与和管理、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信息技术;网站;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