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也走进厨房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lia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段时间,曾听到一位教育专家在报告中提到过一个生活测试:在厨房里,将精盐、绵白糖、白面粉三样东西放在同样的容器中,让一位12岁的孩子只通过眼睛来分辨,其结果会如何呢?也许,在我们的眼中这根本就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一看便知。然而,通过一位家长的实践证明:孩子几番犹豫,连蒙带猜才把绵白糖给认了出来,其他两样再也分不清了。
  其实,他们分不清的何止这三样——酱油和醋、葱和蒜、四季豆和豇豆等等。可他们却能分清:在肯德基吃薯条用的是番茄酱还是甜面酱,麦当劳里汉堡有哪些不同种类……定下心来想一想,这能说是我们孩子的错吗?现在的孩子虽谈不上饭来张口,但摆在孩子面前的不是现成的(家长做好的)、就是速食的(外出就餐或叫外卖),他们很难走进厨房的机会,自然少了辨识家常的能力。
  于是我开始带着孩子走进厨房。我择菜,她也择菜;我切菜用大刀,她切菜用小刀;我炒菜,她给我送调料……一边忙活,一边告诉她:土豆要把芽头清理干净、切丝瓜要用滚刀切、要等锅烧热了再放油……当然,有时她也会有一些问题:下饺子时为什么要一次次地放冷水?为什么煎鱼的时候要先放一些盐呢?……随着她在厨房里呆的时间越来越长,油盐酱醋已经能清楚分辨了,锅碗瓢铲也能熟悉地使用了。今天她会打鸡蛋了,明天她会下面条了。更让我高兴的是,她能主动地去端端菜、洗洗碗、擦擦桌子,同时跟我聊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滋啦滋啦”的油锅声、“叮叮当当”的炒菜声,加上“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甜蜜、温馨。
  走进厨房的收获还不仅仅如此,这里既是滋养亲情的幸福土壤,也是生活教育的广阔天地。在参加省级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时候,有幸聆听了来自苏州吴江的省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的讲座——“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在讲座中,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真的要悉心指导孩子懂得写什么吗?孩子并不是没有东西可写,我们要开放孩子的写作空间,让他表达真实的生活。我们应当以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看待孩子的童心童生,即儿童的本真生活,让他们在众多的模糊的生活中主动地去寻找、选择表达的内容。
  就这样,孩子在厨房里的点点滴滴,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成了她写作的素材:切洋葱时滴滴眼泪、溅起的油点在手臂上的火辣、鸡蛋下锅时的紧张与刺激、品尝自己做的面条时的喜悦……流畅的语言、真实的情怀,孩子的作文不用教了,她的成功不仅仅在生活上,学习上同样获得的收益。
  后来,我在《读者》上读到一篇文章叫《添加剂时代的谨慎生活》,其中提到有“食品添加剂之神”美誉的安部司说的一句话:“吃一顿饭很快,但我们必须告诉孩子,做饭要花多少工夫。希望大家明白,花工夫做出来的饭菜,不仅塑造孩子们的身体,还塑造了他们的心灵。”
  于是,我更加乐于与孩子在厨房共处。红红的胡萝卜、绿绿的辣椒、白白的土豆丝取代了油炸、盒装的薯条;韧韧的饺皮、香香的馅,赶走了夹着鸡腿的汉堡……看来,带着孩子走进厨房,获得不仅的是健康与知识,还有着美好心灵的孕育。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 江苏】
其他文献
从教多年,不乏听同行抱怨:“语文老师难当,作文难教!”是啊,尽管近年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成果颇丰,教学流派纷呈,百家讲座,专家指导,不厌其烦,但“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仍困扰着老师和学生。调查显示,6%~21%的学生存在写作障碍,而且这一比例随着年级升高呈现明显攀升的趋势。尤其到了高年级,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往往老师费力不少,学生收效甚微,甚至部分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一片迷茫。  为了激发学
一、教学设计背景、意图     《梯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九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梯形特征,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刻意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是直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
线绳类游戏就是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将线绳变成千万种不同造型、不同玩法的游戏活动,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对提供的学具进行想象创造、操作摆弄,这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由抽象感受到具体感知的过程,不仅促进了孩子左右脑的协调发展,而且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线绳类游戏的开展,探索一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帮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和发展
学生的學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不是一种完全独立的行为,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都离不开老师的点拨及各种教学媒体的帮助。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已以独特的优势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公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实践 反思=成长。反思教学活动在教学工作中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学理念,才能为孩子烹制出营养丰富、色味俱佳的“课堂大餐”。孩子爱吃了、吃饱了、吃好了,我们就知足了,就会感到欣慰。正如《礼记》中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倍受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通过有效的当堂训练,切实使学生学以致用,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创课堂轻松氛围,构建高效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古诗的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但必须符合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探究。  一、朗读,读出意蕴  1.读要融情。正确、优美的诵读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走入古诗意境的一条道路。朗读古诗时,要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使学生朗读真正做到流畅自如,感情丰富。因此,在朗读教学中绝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2.读应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教育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幼儿语言活动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充分活跃幼儿思维,激发其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借助多媒体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情境,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动机  由于个性和环境的差异,幼儿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幼儿能说会道;有的幼儿寡言少语;有的幼儿天性外向,说起话来落落大
加拿大哲学家M·邦格曾说过:“光凭逻辑是不能使一个人产生新思想的,正如光凭语法不能激起诗意,光凭和声理论不能产生交响乐一样。”俄国的阿斯摩斯也说:“纯粹逻辑始终只能把我们引向同义反复,它不会创造任何新的东西,本身不能提供任何科学的原理。”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都在人类思维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作用。逻辑思维则是理论系统化、逻辑化的必要方法,但是非逻辑思维是产生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新课程教育研究要求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课做为培养学生们美学方面有个不可替代的责任。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成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音乐教学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融入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美妙的音符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能够达到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