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宋英走完99年人生路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20日凌晨4时40分许,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草庙村,被省委书记罗志军称赞为“把毕生无私献给党和人民”的离休老干部、老党员,99岁高龄的“中国好人”宋英安详离世。
  一个老人再次感动无数人
  老人走得平静。但一句“一定要把慈善基金用好用到位”的临终叮嘱,却再次感动了无数人。
  22日,是老人出殡的日子。沿着村里新修的水泥小路“宋英路”,人们争着赶来送别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
  一排排花圈和挽联,堆满了院子里架起的灵堂。
  宋本然是宋英的堂弟。对于堂姐,他在灵前说了四个字“一生勤俭”。“年轻时去外地工作,条件艰苦,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退休后手头有了积蓄,也不愿享福。布鞋鞋头磨穿了还继续穿,一辈子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
  虽是同村,村民韩菊芳之前并没有见过宋老。但对宋老做慈善的故事却早有耳闻。老人走了,她忍不住也来送最后一程:“村里人都知道老人家特别节俭,钱省下来都做好事儿了,我们很佩服。”陪着老人走过最后时光的侄孙女宋海燕,指着静静躺在灵柩里的姑奶奶说:“老人家的愿望就是多帮助有困难的人,她把一生的积蓄都捐了,家里人都支持。”
  51岁的丁洁罗冒雨骑电瓶车从10多公里外的石港镇赶过来,跪在灵前拜了三拜。她感慨地告诉记者,她是替87岁的姨奶奶来表达对老人敬意的。同为抗战老革命的姨奶奶听说宋英走了,还在南通住院的老人实在不能过来,便电话叮嘱她无论如何要来一下,替自己给不相识的老姐姐“拜一拜”。
  “好人善终,老人一路走好!”“敬爱的老人,您走好!致敬!”…… 在网络上,悼念“中国好人”宋奶奶的帖子层出不穷。
  临终嘱托“把基金用好用到位”
  走进通州区金沙镇南山社区一栋老住宅楼,几个戴着红领巾的孩子正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个100来平方米的简陋住房,曾是宋英住了16年的家。去年2月,老人做出最新决定,搬回西亭镇侄子家去养老,腾出来的住房留给政府用作青少年教育基地。
  这是老人的最后“捐献”。“上次把一生积蓄全捐了做慈善基金,这次又把‘家’都捐了做教育基地,这下宋老真的是什么遗产也没了。”通州区老干部局副局长施向东告诉记者,宋英老人与丈夫姜美善早在1945年就参加了革命。解放初期,他们随军南下留在云南边区工作,直到1979年5月离休后,才回到了通州金沙老家安度晚年。2011年丈夫去世前,两人商定将毕生积蓄100万元全部捐赠出来,设立“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用于帮助贫困老党员以及困难家庭学生。
  施向东清楚记得,那是2012年1月8日,“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设立仪式在金沙镇政府举行。“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的一切都是党给予的,这些钱要捐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要把所得献给党和人民。”在热烈的掌声中,时年96岁的宋英用颤微的双手捧出厚厚一叠由百元到万元面额不等的存折,目睹此景,在场所有人的眼眶湿润了。
  “老人家说,自己无儿无女,钱放在存折里是‘死钱’,捐出来帮助需要的人就成了‘活钱’。”通州区民政部门一位负责管理“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的干部抹着泪水告诉记者,老人去世时十分安详平静,临终还特意嘱托,希望今后“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能够用好、用到位,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基金已经取出6.5万元,帮助了20名通州籍贫困学生、20名云南籍大学生和15名贫困老党员。
  精神“遗产”荡起善的涟漪
  在当天的悼念人群中,与一般人的“平静”不同,还有一个哭肿了眼睛的人。“我们就像母女一样,老人突然走了,我哭了整整一夜。”照顾宋英十几年的志愿者王玉兰悲伤难抑,不情愿地将前几日探望病情时准备的鲜花换成了追悼用的花圈。
  宋英老人的事迹广泛传播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宋英原来所住的南山社区专门成立“宋奶奶爱心坊”,村村到,户户访,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社区党总支书记姜抒峰说,三年来,爱心坊共帮助贫困党员、困难儿童60余人次。
  老人虽然走了,留下的精神“遗产”却荡起善的涟漪。受到宋英老人精神的鼓舞,更多爱心人士行动起来。南通市级机关291名入党积极分子自发捐款,向“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捐赠1万元;通州老干部局的老同志们也自发捐款,向基金会注入5000元;南通一位海外学子回国后,拿出5000元汇入基金。
  (陈明、付奇/文,摘自《新华日报》)
其他文献
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在法律上都没有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也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但一些国家在“精神赡养”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以此鼓励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  日本:定期给家属写信组织家属会  现在日本养老院为了增加儿女跟老人的沟通,会做很多工作,包括定期给家属邮寄老人们的生活状况报告,定期进行电话访问和家属会等,让他们之间形成信任,保持固定的联系。亚特力特别养老中心负责人表示,
期刊
4岁的外孙女点点牙疼却爱吃糖,她妈妈为此打过她。一天中午,我带她到小区门口买东西,她缠着我给她买糖。当她吃着糖出门,正好碰到她刚下班的妈妈,急中生智说:“姥爷对我太好了,我不要糖,他非得给我买,咱以后可得好好孝敬姥爷!”  (冉庆亮/文,摘自《快乐老人报》)
期刊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与成功,往往离不开良好的家风熏陶。重视家风传承,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欧阳修:饱学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4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曾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由于他勤奋好学,又从名师,后来文章名冠天下,成为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学识渊博,自不待言。长子欧
期刊
1976年1月15日,周恩来的追悼大会结束后,根据当时周恩来治丧委员会的安排,骨灰第二天才撤。那么这最后一夜把周恩来的骨灰放哪儿呢?按一般人家习惯,他的骨灰应该回家放置在西花厅,但是,周恩来在生前已经对邓颖超有所交待:他的骨灰要放在人民大会堂的台湾厅,让他的最后一夜在“台湾”度过。  周恩来的足迹留在了祖国大部分的山山水水。唯一让他遗憾的是,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他都未能去西藏和台湾。西藏毕竟早就和平
期刊
1955年,有农民向毛泽东反映:“麻雀祸害庄稼。”几天后《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出台,决定为了保护庄稼,必须消灭麻雀这种“害鸟”。于是,麻雀同老鼠、苍蝇、蚊子一起,成了“四害”。  1956年,有科学家为麻雀“辩护”,1957年10月,《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27条除四害内容做了修改:“打麻雀是为了保护庄稼,在城市里和林区的麻雀,可以不消灭。”国家政策为麻雀留了一条生路,可是“除四害”热情似火的群众却偏
期刊
近期一篇发表在《PNAS》的文章指出,在学校接触的绿色空间大小,与小学学童的认知发展之间存在一种联系。  城市建筑之间的绿化地块,一直被认为对儿童的认知发育具有积极效应,但一直以来并没有确切的研究能证实这一点。为了测试儿童的认知水平与在家、在学校以及在通勤时接触绿色空间之间的联系,研究小组每隔三个月,就对西班牙巴塞罗那的2593名7~10岁的小学学童的认知力变化进行监测。  在12个月的检测时期里
期刊
前些天回老家看望父母,在街上遇到多年不见的老同学阿兰。只见阿兰又瘦又憔悴,还不到40岁却像60岁的老太婆。原来,阿兰的老母亲患了脑血管病,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孩子读高中,成绩不好,很让人操心。阿兰要照顾母亲又要关照孩子,丢了工作,没有收入。老公也体弱多病,只能干看大门这类没技术不用体力的活。全家人靠低保生活。阿兰感慨地说:“一家人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命运串在一起,只要有一人有麻烦,就会连累全家人都不
期刊
那天,陪你去看演唱会。到了门口,你却犹豫着跟我说:“要不您先回去?”我有些奇怪,为什么啊,我来都来了。你吞吞吐吐地说:“可是……可是,我还有一大帮同学也一起来,她们都没有家长跟着。”我的心里一紧,我知道她们也来,可是朋友和家长不能共存吗?我也想跟你一起啊。但表面仍旧云淡风轻地笑着说:“那好吧,等一会儿我见到她们,看你们进去,然后我就离开。”  这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做陪伴。  (麦子/文,摘自《京郊
期刊
“老太太都100多岁了,还精神得很!三个儿子都80多岁了,都孝顺得很!”说起洪启莲老太太的孝顺儿子们,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关口社区居民交口称赞。洪老太太今年已103岁,有三个儿子,老大宋树清今年85岁,老二宋召宽83岁,宋召阳是老三,今年81岁。洪启莲在三个儿子的悉心照顾下,身体硬朗,生活还能够自理。  抢着尽孝 三兄弟轮流照顾老太太  近段时间,洪启莲老人住在二儿子宋召宽家。她的卧室里,挂着干净
期刊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公审活动,当数20世纪40年代中期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对4692名汉奸的公审。  逮捕汉奸工作,早自1945年的9月下旬便由军统人员在各地同时进行。军统局(全名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在接到逮捕汉奸命令后,即在局内特设肃奸委员会。  捉奸过程中,军统主要采取诱捕和以奸肃奸两个办法。首先,他们编好厚厚一册的“汉奸提名录”,利用汉奸们无处可逃,企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