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服务领域的延伸是新时期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图书馆可以通过改进自身服务方式以及实现与其他的文化团体合作等途径来对原有的公益服务体系进行延伸,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成为构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图书馆;延伸;创新;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图书馆事业近年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文化影响能力在延伸服务中得到有效提升,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条件日益改善。 “十五”期间,通过实施“两馆建设项目”,基本实现了“六五”期间提出的“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目标,新建或改扩建县级图书馆1000多个。大多数省级图书馆也新建或改扩建了新馆。全国图书馆的馆舍条件大为改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近年来,各地图书馆购书经费、事业经费都有明显增长。各级图书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良好的运行机制正在形成,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内部活力明显增强。现代信息技术为深化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同时,为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社会效益,各级图书馆分分走出馆区,走向社会,积极开展面向社区、面向基层、面向广大群众的延伸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动,正在热火朝天的在各地区开展着。创建这样一个服务体系就是要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此,需要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公益性文化单位在数量、布局和种类上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建,首先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公民的文化权利实现和文化需求满足为根本目标。其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建,离不开公民、社会团体等民间力量的参与。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服务、延伸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明确了图书馆的公益性本质,形成平等服务的服务理念,确定以无偿服务方式为主的服务模式。普勒在《公共图书馆的起源与管理》的论文中,给现代公共图书馆下了这样的定义:“公共图书馆是依据国家法律建立的,是受地方税收与自愿捐赠支持的,是被当作公共信念管理的,每一位维护这个城市的市民都有平等地享有它的参考与流通服务的权利”。这个定义,揭示了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特征,即公共图书馆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特征。从历史发展来看,公共图书馆的出现,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顺应社会大众对知识的需求而产生的,公共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就在于为社会、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国家投资兴建并管理的社会机构,图书馆具有很明显的社会共有性和共享性。
二、改进服务方式、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
图书馆可以通过改进自身服务方式以及实现与其他的文化团体合作等途径来对原有的公益服务体系进行延伸,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成为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服务领域的延伸是新时期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根据当前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上级领导部门对图书馆工作服务社区、服务基层和服务特殊读者的要求,鄂尔多斯市图书馆近几年来在延伸服务上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做出了可喜的成绩。我馆早在1987年就与当地武警总队原伊克昭盟支队、军分区、东胜监狱等单位签订协议,共同创建了“警民共建”、“军民共
“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学校在日常工作中应将法制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建立健全决策落实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定期对重要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决策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行之有效的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并辅之以保证措施,这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缺失的一环,也是“人本”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逐级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积极组织演练,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
2、大力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要做好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和流行病的防治工作,做好食品卫生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各项工作,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自救,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开展经常性的学校安全工作检查。要清除死角,不留隐患,对校园周边环境要格外关注。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育人的基地。建”图书外借服务点,通过我们不定期的上门服务,极大地丰富了部队的文化生活。2009年搬迁到新区以后,先后在“新北社区、康城社区、神华康城社区、东胜区福利院、伊旗公安局、北师大附中”等设立分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及时为他们送去新的图书、报刊及影像资料,既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也使他们从中学到了许多生存方面、健康方面的知识,也增加了信息知识的储备。从而使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1、拓展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有12项主要使命,其中第9项为“保证市民获取各种社区信息”。社区图书馆是居民的“第二起居室”,是社区文化、信息和教育的中心。社区图书馆应为居民提供日常信息服务,如家庭健康小常识、幼儿护理、升学指南等,满足居民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碰到的问题。多元化的社区信息服务能够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使社区图书馆成为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关心居民的精神健康,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是社区图书馆的主要职责。社区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专题讲座、读者沙龙、书法比赛、摄影展览等,一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互学共读的读书环境,为居民开启知识的天窗,营造健康浓郁的社区文化氛围。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社区服务已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图书馆服务进入社区,进入千家万户的普通家庭。鄂尔多斯市图书馆通过向外延伸,每年向集体服务借阅点、社区分馆等配置、流动新书几十万册,报刊1500余册,接待读者20000多人次。
2、为弱势群体服务,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阅览需要。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图书馆首先要寻求政府的文化、教育部门在政策保证和资金到位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要和各种协会组织加强合作,开拓信息渠道,如残联,作为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组织掌握了有关残疾人的大量信息,能够为图书馆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资料;其次,图书馆要开展对弱势群体用户的教育和培训,针对特定的群体开展度身量做的用户教育;其三,图书馆要广开思路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形式多样的服务,要走出馆门,走进社区、走进基层,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让用户真正受益,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同时改进设施,建立无障碍通道,购置符合其阅读需要的图书资料,并为他们送书上门。我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与残联联系,为残疾人提供送书上门服务,受到过上级主管部门、残联及社会各界的好评。近几年来,我馆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先后在“塔拉壕监狱”、“哈龙老年公寓”、“天天好老年公寓”开办了集体借阅服务点。同时为多个残疾人等送书上门,播放电影及电视等影像资料。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及时为他们送去新的图书、报刊及影像等资料,既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也使他们从中学到了许多做人方面、健康方面的知识,也增加了信息知识的储备。从而使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3、面向农村、贴近百姓,为农牧民服务。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建与实施,文化服务要体现“均等性”,实现服务“广覆盖”,以弥补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模式。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在基层,要重心向下,能够让基层群众享受到精神文化产品。随着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与欣赏品位的提高,公共文化供给要从“单向输送”向“供需对接、增量提质”的方向转变,着眼于实现城乡均等化,以农村基层为重点,持续加大“送文化”下乡的力度,每年组织演出下乡不少于1万场,送图书下乡不少于100万册,送展览下乡不少于600场,组织开展“文化走亲”活动不少于500场,深入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加强面向特定地域、特殊人群的文化关怀。围绕构建“城市15分钟文化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的目标,争取到“十二五”末,鄂尔多斯全市、旗(区)、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建成城镇“十分钟文化圈”、农村“两公里文化圈”和牧区“十公里文化圈”。
4、利用网络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现代信息技术为深化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图书馆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实现了业务流程自动化,引入了互联网,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开设了门户网站。计算机网络条件下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并行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同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实施,在图书馆界建立了一个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也为各地图书馆搞好服务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如今,国家重大文化建设工程的实施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已陆续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送书下乡工程,今后还将开展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试点工作。这些重大文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必将极大地推进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
我馆是在2005年启动的“共享工程”建设,并建立了“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网站”,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文化信息能够经济、快速地传送到各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2012年,文化共享工程市支中心在康巴什新区设立了八个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走进基层,开展了多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资源共享活动,把优秀文化资源送到社区、学校、福利院、工地等基层群众身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参考文献:
[1]陈永娴.深圳市社区图书馆服务研究,图书馆杂志,2006(4)
[2]宋玲.大型公共图书馆与社区图书馆的合作,图书馆杂志,2006(4)
[3]王妍.黑龙江省图书馆总分馆制远程延伸服务模式初探,图书馆建设,2008(1)
[4]琳良.充分发挥图书馆作用,推动全民阅读,《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6(2)
[5]张琦.《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图书馆建设,2008(1)
[关键词] 图书馆;延伸;创新;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图书馆事业近年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文化影响能力在延伸服务中得到有效提升,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条件日益改善。 “十五”期间,通过实施“两馆建设项目”,基本实现了“六五”期间提出的“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目标,新建或改扩建县级图书馆1000多个。大多数省级图书馆也新建或改扩建了新馆。全国图书馆的馆舍条件大为改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近年来,各地图书馆购书经费、事业经费都有明显增长。各级图书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良好的运行机制正在形成,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内部活力明显增强。现代信息技术为深化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同时,为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社会效益,各级图书馆分分走出馆区,走向社会,积极开展面向社区、面向基层、面向广大群众的延伸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动,正在热火朝天的在各地区开展着。创建这样一个服务体系就是要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此,需要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公益性文化单位在数量、布局和种类上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建,首先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公民的文化权利实现和文化需求满足为根本目标。其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建,离不开公民、社会团体等民间力量的参与。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服务、延伸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明确了图书馆的公益性本质,形成平等服务的服务理念,确定以无偿服务方式为主的服务模式。普勒在《公共图书馆的起源与管理》的论文中,给现代公共图书馆下了这样的定义:“公共图书馆是依据国家法律建立的,是受地方税收与自愿捐赠支持的,是被当作公共信念管理的,每一位维护这个城市的市民都有平等地享有它的参考与流通服务的权利”。这个定义,揭示了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特征,即公共图书馆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特征。从历史发展来看,公共图书馆的出现,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顺应社会大众对知识的需求而产生的,公共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就在于为社会、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国家投资兴建并管理的社会机构,图书馆具有很明显的社会共有性和共享性。
二、改进服务方式、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
图书馆可以通过改进自身服务方式以及实现与其他的文化团体合作等途径来对原有的公益服务体系进行延伸,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成为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服务领域的延伸是新时期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根据当前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上级领导部门对图书馆工作服务社区、服务基层和服务特殊读者的要求,鄂尔多斯市图书馆近几年来在延伸服务上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做出了可喜的成绩。我馆早在1987年就与当地武警总队原伊克昭盟支队、军分区、东胜监狱等单位签订协议,共同创建了“警民共建”、“军民共
“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学校在日常工作中应将法制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建立健全决策落实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定期对重要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决策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行之有效的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并辅之以保证措施,这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缺失的一环,也是“人本”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逐级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积极组织演练,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
2、大力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要做好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和流行病的防治工作,做好食品卫生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各项工作,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自救,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开展经常性的学校安全工作检查。要清除死角,不留隐患,对校园周边环境要格外关注。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育人的基地。建”图书外借服务点,通过我们不定期的上门服务,极大地丰富了部队的文化生活。2009年搬迁到新区以后,先后在“新北社区、康城社区、神华康城社区、东胜区福利院、伊旗公安局、北师大附中”等设立分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及时为他们送去新的图书、报刊及影像资料,既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也使他们从中学到了许多生存方面、健康方面的知识,也增加了信息知识的储备。从而使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1、拓展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有12项主要使命,其中第9项为“保证市民获取各种社区信息”。社区图书馆是居民的“第二起居室”,是社区文化、信息和教育的中心。社区图书馆应为居民提供日常信息服务,如家庭健康小常识、幼儿护理、升学指南等,满足居民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碰到的问题。多元化的社区信息服务能够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使社区图书馆成为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关心居民的精神健康,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是社区图书馆的主要职责。社区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专题讲座、读者沙龙、书法比赛、摄影展览等,一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互学共读的读书环境,为居民开启知识的天窗,营造健康浓郁的社区文化氛围。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社区服务已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图书馆服务进入社区,进入千家万户的普通家庭。鄂尔多斯市图书馆通过向外延伸,每年向集体服务借阅点、社区分馆等配置、流动新书几十万册,报刊1500余册,接待读者20000多人次。
2、为弱势群体服务,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阅览需要。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图书馆首先要寻求政府的文化、教育部门在政策保证和资金到位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要和各种协会组织加强合作,开拓信息渠道,如残联,作为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组织掌握了有关残疾人的大量信息,能够为图书馆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资料;其次,图书馆要开展对弱势群体用户的教育和培训,针对特定的群体开展度身量做的用户教育;其三,图书馆要广开思路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形式多样的服务,要走出馆门,走进社区、走进基层,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让用户真正受益,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同时改进设施,建立无障碍通道,购置符合其阅读需要的图书资料,并为他们送书上门。我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与残联联系,为残疾人提供送书上门服务,受到过上级主管部门、残联及社会各界的好评。近几年来,我馆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先后在“塔拉壕监狱”、“哈龙老年公寓”、“天天好老年公寓”开办了集体借阅服务点。同时为多个残疾人等送书上门,播放电影及电视等影像资料。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及时为他们送去新的图书、报刊及影像等资料,既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也使他们从中学到了许多做人方面、健康方面的知识,也增加了信息知识的储备。从而使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3、面向农村、贴近百姓,为农牧民服务。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建与实施,文化服务要体现“均等性”,实现服务“广覆盖”,以弥补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模式。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在基层,要重心向下,能够让基层群众享受到精神文化产品。随着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与欣赏品位的提高,公共文化供给要从“单向输送”向“供需对接、增量提质”的方向转变,着眼于实现城乡均等化,以农村基层为重点,持续加大“送文化”下乡的力度,每年组织演出下乡不少于1万场,送图书下乡不少于100万册,送展览下乡不少于600场,组织开展“文化走亲”活动不少于500场,深入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加强面向特定地域、特殊人群的文化关怀。围绕构建“城市15分钟文化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的目标,争取到“十二五”末,鄂尔多斯全市、旗(区)、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建成城镇“十分钟文化圈”、农村“两公里文化圈”和牧区“十公里文化圈”。
4、利用网络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现代信息技术为深化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图书馆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实现了业务流程自动化,引入了互联网,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开设了门户网站。计算机网络条件下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并行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同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实施,在图书馆界建立了一个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也为各地图书馆搞好服务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如今,国家重大文化建设工程的实施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已陆续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送书下乡工程,今后还将开展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试点工作。这些重大文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必将极大地推进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
我馆是在2005年启动的“共享工程”建设,并建立了“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网站”,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文化信息能够经济、快速地传送到各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2012年,文化共享工程市支中心在康巴什新区设立了八个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走进基层,开展了多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资源共享活动,把优秀文化资源送到社区、学校、福利院、工地等基层群众身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参考文献:
[1]陈永娴.深圳市社区图书馆服务研究,图书馆杂志,2006(4)
[2]宋玲.大型公共图书馆与社区图书馆的合作,图书馆杂志,2006(4)
[3]王妍.黑龙江省图书馆总分馆制远程延伸服务模式初探,图书馆建设,2008(1)
[4]琳良.充分发挥图书馆作用,推动全民阅读,《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6(2)
[5]张琦.《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图书馆建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