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浅论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g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美术教育是学生在中学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何谓美术?何谓美术教育呢?
  美术,根据商务印书馆2012年推出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884页解释,一为造型艺术,二是专指绘画。基于此,一定程度上说明广义的美术意指所有与造型艺术相关的门类,而狭义的美术专门指绘画。①但无论是广义的美术还是狭义的美术,其中所包含的“造型”“绘画”两词,都说明美术是一项需要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艺术门类,而它所要达到的目的便是在这个过程中,令积极参与其中的人获得精神层面的审美感受、情操陶冶,进而提升人的素养与内涵。在这个基础上,笔者给中学美术教育下的定义便是:由中学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的以学习造型艺术(特别是绘画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力,提升审美情趣进而提升内在涵养的一门必修艺术课程。
  美术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影响或许并不是直接而快速的,但它却是能够在精神层面给予中学生心灵滋养的文化艺术,它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它在中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笔者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出发,对中西方的美术教育及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做出粗浅的解读。
  一、西方美术教育溯源
  从某种角度讲,巫术信仰可视为最早期的美术形态。但在西方美术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文艺复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史上极其重要的转折。美术教育在这个转折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文艺复兴的前期,美术教育主要还是延续中世纪行会作坊模式那种单纯而机械的造型技艺训练模式。大约在15世纪的中叶,首先是在意大利,画家们开始体会到这种教育方式的不足。有些年轻画家就开始从事仿古,仿当代作品和画模特儿的工作,借此弥补画坊教育的不足。这很快就引起了西方绘画观念的变化:绘画被看成是对智慧的激励,而不是什么手艺的训练。一批艺术家脱颖而出,影响了当时的思想观念。到了16世纪下半叶更是产生了世界美术史上第一所美术学院———迪塞诺学院,为西方的美术教育揭开了新的篇章。②以此为时间拐点,西方的美术教育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一所所美术学院开始出现,美术教育由作坊模式开始向学校教育模式转变,一大批美术爱好者开始以更加密切、专业的眼光来关注美术本身,众多画家、雕塑家、建筑师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一系列可以汇聚美术、艺术精英的组织纷纷出现,其中尤以意大利的罗马和佛罗伦萨这样颇具艺术气息的城市为代表。而直至今日,意大利仍然是全世界范围内艺术、美术氛围最为浓厚的国家,而罗马、佛罗伦萨等城市也始终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美术殿堂,那里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美术精英,他们以自己卓越的美术造诣惊艳着众人的目光。
  西方美术教育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是明显的。其中尤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最为明显。笔者有这样一种观点,现目前国内构建“以人为本”的美术教育培养模式,是直接地受到了西方美术的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文主义”呢?简单地讲,“人文主义”是以肯定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中心主题的思潮,当然也包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塑造人的能力。肯定人的价值与能力,是“人文主义”的核心,该思潮的所有内涵都是紧扣“人”这个根本的。而对于人体内潜伏的创造能力与塑造能力,它们是需要唤醒的,需要让它们表现出来,加以发展,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教育。也正是受这种观念的影响,西方自文艺复兴后,包括绘画在内的诸多艺术门类都纷纷出现了主要展示人的内心、人的情感等更为强调人的主观世界的艺术珍品,而比如以凡·高、保罗·高更、保罗·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更是直接强调绘画作品应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可见美术巨匠们对人本身的重视。
  文艺复兴后的西方美术教育,沐浴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并将其深远的影响传播到大洋彼岸的中国,中国美术教育在承袭着西方美术影响的外衣下,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始了其源远流长的发展。
  二、中国美术教育探源
  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姜丹书先生认为,中国固有的艺术教育的基础是由孔子奠定。从存世的《论语》和《孔子家语》中可知,孔子的确是一位深谙画理、擅长鉴赏的艺术家,不仅如此,孔子的门下还有众多门生,其中就不乏精通音律的音乐家以及画家、雕塑家,他们的交流、探讨、努力,一起为我国艺术的茁壮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徽宗于崇宁三年(公园1104年)在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专门培养绘画人才,为中国历史上的美术教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宋徽宗又在国子监另设画学,稍后画学则被并入了画院,成为一个由皇家全权监管的画院,培养了众多的绘画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本人也是一个精通音律、精于绘画的艺术人才。在众多的美术门类中,属中国传统绘画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这其中又以传统山水画的艺术技艺更为精湛。
  到了近代,鸦片战争的硝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这也让一直沉溺于天朝上国美梦中的中国人见识到了西方列强的强大,尤其意识到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这其中也就有有识之士敏锐地意识到了中国教育的弊端,开始尝试一些教育改革的措施来达到疗救国家的目的,一时间科举制误国误民、改革旧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新学”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冒了出来,随之同时,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其文化渗透也一并到来,其中的一个表现是教会学校在中国大量出现。而中国近代美术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出现,根据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姜丹书先生的说法,由近因和外因两个元素组成。近因如废科举、兴学堂。科举教育是以私塾教育为特征的,私塾教育排斥艺术教育,近代学校教育则包括了艺术教育,因此,私塾教育与学校教育实际上成了艺术教育变动中划时期的分界线。远因呢,则是由于西洋人传教和通商的关系。洋教和洋货的大量进入,使得西洋的艺术为中国人所认识。直观性很强的艺术,甚至成了“欧化”的主要远因,“须知最易感受欧化的,   莫先于艺术,莫捷于艺术,莫普遍与艺术,莫深刻于艺术”。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立马尾船政局,内设船政学堂,除了教授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等科目之外,还教授画法课;1867年又设立马尾绘事院,培养专门的制图人才。随后开设图画(制图)专业的学堂越来越多,如天津电报学堂(1880年创办)、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创办)和天津中西学堂(1895年创办)。而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张之洞于1902年创办的两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图画成为学校必修课程,这是近代美术教育的重要突破。1906年,学校监督(即校长)李瑞清奏请获准,创办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第一个美术系科——图画手工科。“学科以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科,兹单一图画言之,西洋画(铅笔、木炭、水彩油画)、中国画(山水、花卉),用器画(平面、立体)、图案等。”这样的课程设置,直接促进了绘画的发展,直接地为我国近代美术教育注入了鲜活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美术教育开始作为高等院校的专业出现在历史上,这不得不说是我们国美术教育的一个里程碑似的的发展,对后来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我国正式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则出现在19世纪末。我国早期艺术教育家吴梦非先生在戊戌变法后在自己家乡筹办了一所多以国画的描绘方式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小学。此后,一些有志于美术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效仿日本和欧美的美术教育体制,开始编写一个与美术教育有关的教科书似的的纸质图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美术教育虽然历经岁月的风雨洗礼,但却绵延不断地发展、壮大。③
  三、美术教育在中学阶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诚如蔡元培先生觉察到的那样,唯有将美育教育与诸如德育等教育品类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利于对人的培养。中学生,可以说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他们进行美术教育是非常必要与重要的。
  这首先是因为,只有将美术教育融入中学生的日常教育中,才能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科学的“三观”是关系学生一辈子为人处世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试问一个没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学生,他如何能够成长为一个于社会、于家庭、于自我有益的人?中学生处于心智不那么成熟的人生阶段,他们对待世界、对待社会的视角与眼光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美术教育是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审美感受力的重要途径,只有使学生具备了高尚的情操与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开启他们用美的眼光与更宽厚的心胸正确认识世界、对待社会以及自己以后漫长人生道路的智慧。可以这么说,良好的美术教育可以让中学生更具智慧、更具情怀,从而令他们保有更多的热忱与激情来对待学习与生活,从更长远的层面来讲,良好的美术教育是可以影响中学生一生的一门艺术学问。
  其次,将美术教育融入中学生的日常教育,可以培养他们更多的能力,这其中,笔者以为尤以培养学生爱的能力最为重要。在这里,笔者所谓的“爱”,它是一种热爱世界与生活,热爱学习以及热爱自己身边点点滴滴的高尚情怀。众所周知,爱是维系各类情感的基础,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爱都最基础最重要的情感因素。同样的,笔者以为爱也是中学美术教育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内涵和精神要素。从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为引导学生对世间万物的爱才催生了美术教育。冰心曾说过:“要写好儿童所需要而又便于接受的东西,我们就必须怀着热爱儿童的心情,深入儿童的生活。”“爱”是冰心儿童文学创作的艺术原动力,她注视儿童世界的目光总是那么温情,以一颗充满爱与关怀的笔描绘着儿童的生活,因此,她的作品一直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她的《小橘灯》和《寄小读者》等还是中小学生喜爱的经典名篇。④同样的,学会爱、学会观察与体会爱也是中学生进入美术世界的一个重要动力与收获,在良好的美术教育中,学生从精神层面获得了美的享受与爱的陶冶,无论是一幅精美的画卷亦或是一首精致的音乐作品,它们都能令中学生在与美有关的世界徜徉,荡涤他们的心灵,丰盈他们的内心世界,继而令他们收获到更多了解自我、认识世界的线索与视角,开启他们审美的道路。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良好的美术教育对中学生而言是必须的艺术陶冶。但它的实现,最为需要的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相,在家庭中家长与子女的平等交流,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爱护。因为,正如笔者在论文开头所指出的那样,美术教育不仅专指绘画类的艺术,还指与造型艺术相关的所有艺术。甚至于,美术教育应该是贯穿与我们生活点滴的有关于美的教育。
  结语
  综上,笔者从美术的定义出发论述了美术的内涵与要求,并系统梳理了西方与中国两个维度的美术教育的发展,力图清晰地呈现整个美术教育的脉络。在此基础上,以中学生美术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入手,论述了美术教育对中学生的深远影响。希望笔者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令中学美术教育得到更多、更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884页。
  2、本部分的写作参考了李振林的《西方美术教育发展模式及其启示》一文。
  3、本部分的写作参考了《中国美术教育发展》一文,详见http://www.wzqjks.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853)
  4、谭旭东:《中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主题与精神要素剖析》,载《中国教育报》2010年05月28日。
其他文献
体验之思,一是体验,一是思,即探究。体验之思,是一种诗化的思维,审美层面上的思考、探索,是“非规定之思”,它代表着21世纪哲学的走向。《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借鉴哲学研究“体验之思”的最新成果,赋以阅读教学以新思想。理解体验之思,也就把握住《语文课程标准》的灵魂。  一、从“前言”部分看体验之思对阅读教学的意义  1. 语文素养的培育需要体验之思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概念
期刊
【摘要】《我爱这土地》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中的课文,诗人艾青以无论生死都眷恋土地的鸟作比,抒发了深沉而挚爱的爱国情感。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领会诗中蕴涵的情感和分析诗中的意象艺术。从而感受作者潜涌在诗歌文字之下的深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关键词】《我爱这土地》诵读意象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诗人艾青
期刊
【摘要】对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来说,中职钢琴教学是一门基本性的课程,虽然对于学生的钢琴专业技能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教学好钢琴课程,对于中职生今后的发展等各个方面来说,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索了如何开展关于中职钢琴教育的策略:抓住基本点,牢固钢琴教学的基础;激活趣味点,呈现钢琴教学的精彩;巩固有效性,树立钢琴教学的方向。  【关键词】中职音乐 钢琴教育 有效性  世界著名作家歌德曾经说
期刊
【摘要】新科技让新人们的生活多样化,学习正在离开座位、走出教室、化进网络,国家正在大力支持职业教育进行以“资源共享”和“移动”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微课程”被证明是精简灵活、内容丰富的新教学模式,为了发展中职教育的技能特色,有必要结合应用型课程进行研究与实践。本论文是在职业教育改革大潮流中,通过对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情况来分析、论证《服装成衣制作》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文中首先对我国
期刊
【摘要】塞缪尔·巴伯是20世纪美国专业音乐创作领域中非常有特色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曲风格独特。  在这首《纪念小品》Op.28 (1952)中就蕴含了丰富的舞蹈因素,使音乐有了更加灵动的舞蹈性。本文通  过简述塞缪尔·巴伯生平并结合作曲家晚期作品风格特点,对《纪念小品》中的第一首,Waltz(圆舞  曲或者华尔兹)进行分析。并结合该作品中的一些特殊的演奏注意点进行详析,旨在分析体会作品,  感受作
期刊
班主任工作范围广、力度大、艰苦、复杂,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在做好班主任工作前应具备以下素质。即:需要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管理班集体素质、教育教学素质、德美方面修养。下面我就这方面提出几点想法:  1、班主任应具备先进、健康的政治思想素质。  班主任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前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解放思想。为此,就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政治思想素质要高。  (
期刊
中国的城市更新是在加速城市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种特定环境下,人们往往倾向于刻意强调以城市空间、人口、经济规模为主要特征的机械、假性的城市“生长更新”,然而,城市体系对适应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需求却被忽略,导致中国城市处于快速城市化当中,缺乏自我调节和更新能力,新旧关联薄弱以及更新费用增加,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旧城改造是棚户区改造的前身,棚户区改造实际上是旧城改造的演变式。之所以改造棚户区,是因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不足和棚户区与整个城市的不兼容性。棚户区改造以旧城改造为主
当今世界工业整体发展迅速,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与应用程度,是衡量一个行业工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产品型的建筑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与其它行业相比还有所差距。因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基于产品模式的建筑,以提升建筑行业工业化和产业化水平。
  本文以2018年国际十项全能竞赛参赛项目C-House建筑产品为例进行研究与分析。C-House是一次产品模式的建筑实践,其项目组织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造方法体现了产品模式建筑运行的基本原理。本文从产品模式的角度,对C-House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建
【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各个国家有影响力的人物纷纷到世界各地进行演讲,传播他们的思想和文化。鉴于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对他们在公众面前的演讲进行话语分析,将更有利于公众了解他们的思想,学到一些交际策略。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对于公共演讲的话语分析主要集中在国家领导人发表的政治演讲上。而本文将以杨澜的英文演讲为例运用话语分析方法对以非政治性的公众演讲进行分析。  
期刊
【摘要】教育学生时,要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为此要正确诊断病情。一概而论地批评所有学生不是批评教育的好做法。中学生对批评教育的反应、态度、承受能力都不一样。有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好,能够正确接受批评教育,受批评时能保持镇静;还有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受到批评时容易出现心理失衡,所以对这些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保持灵敏,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  【关键词】批评教育 心理承受能力 班主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