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巴伯《纪念小品》演奏分析(一)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z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塞缪尔·巴伯是20世纪美国专业音乐创作领域中非常有特色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曲风格独特。
  在这首《纪念小品》Op.28 (1952)中就蕴含了丰富的舞蹈因素,使音乐有了更加灵动的舞蹈性。本文通
  过简述塞缪尔·巴伯生平并结合作曲家晚期作品风格特点,对《纪念小品》中的第一首,Waltz(圆舞
  曲或者华尔兹)进行分析。并结合该作品中的一些特殊的演奏注意点进行详析,旨在分析体会作品,
  感受作品内在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塞缪尔·巴伯 《纪念小品》 圆舞曲 演奏要点
  1.塞缪尔·巴伯生平简介及晚期作品风格
  Barber·Samuel塞缪尔·巴伯(1910.3.9一1981.1.23) 美国作曲家。六岁学习钢琴,七岁开始作曲。十四岁至二十一岁在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指挥、钢琴和声乐。是柯蒂斯音乐学院的首批学生。曾获普利策奖学金及罗马大奖.在他的作品中,有一些也采用了十二音技法,同时也显示了他对新兴的语汇和新特的技法的探求,同时也基本保持了十九世纪欧洲音乐传统和抒情性的特征,而且增加了爵士、民谣等民族音乐的素材。对于他的音乐风格领域“很难让音乐学家为他写的音乐风格界定一个明确的归属领域”1他的作品众多,体裁广泛,包括管弦乐,歌剧、芭蕾舞音乐室内乐、协奏曲、独奏曲、歌曲等。
  在巴伯创作年代划分中,常常把50年代之后划分为巴伯的晚期作品时期。巴伯“晚期风格”的最大特色在于早期作品中抒情性因素的回归以及与不协和因素的融合。“协和的抒情性非常符合巴伯忧郁而浪漫的独特气质,是巴伯用来表达悲痛、哀伤情绪的常用手法”2。巴伯的创作思维中有着非常丰富缜密的逻辑性,无调性的特点在巴伯的作品中体现的愈加明显,和弦旋律的动机性也愈发的明显。用“协和的抒情性”来评价巴伯晚期作品风格再合适不过了。
  每一个人都有他背后的故事,每一首作品也有他可追溯的来由。巴伯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曼彻斯特,从小受到家人的影响,因而造就了他的音乐作品中的浪漫风格和特例独行,从而也造就了他的作品中区别与同时期音乐家的作品的独特魅力。《纪念小品》作于纽约基俊山的“摩羯宫”中(摩羯宫是他的别墅,也是当时他和他的艺术朋友们的聚会之所)。纽约是一个他又爱又伤感的地方。童年时他的母亲曾经领他去过几次纽约,每次去纽约的时候他母亲就会带他去纽约广场旅馆里的棕榈园享用茶点,棕榈园里经常有着精彩的节目演出,那个时期正是探戈的新时期,纽约广场有着美国特有的“美式气息”,这对他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催化作用。这套作品在1951年原是配乐给芭蕾舞用的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后来出于某种原因,1952年巴伯亲自将其改编成了钢琴独奏曲以及管弦乐曲。钢琴独奏曲分别加入标题,他们分别是:1.Waltz(圆舞曲或者华尔兹);2.Schottische(类似波尔卡的慢步舞曲);3. Pas de deux (双人舞,法语);4.Two step(双步伐);5.Hesitation一Tango(犹豫的探戈);6.Galop(加洛普舞曲)。
  本文以文献法和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关于塞缪尔·巴伯的相关文献和相关音乐的视频与音频记录以及与《纪念小品》相关的文献加以分析整理来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在参考相关资料基础上融入了自身演奏体会于本论文的论述中,从而进行分析研究。
  2.分析《纪念小品—Waltz》中的演奏要点
  Waltz 圆舞曲(亦称为华尔兹),waltz一次最早源于古德文Walzl ,大约在18世纪80年代左右出现,译意为滑动旋转,1834年传播至美国波士顿,随即风靡纽约城和费城,这首乐曲的速度标记Tempo di Valzer,allegro con brio意为圆舞曲节拍,快速的,精神饱满的, =72。结构为含插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这首小品的基本感觉都与维也纳华尔兹的感觉相通,所以在演奏时也要表现出维也纳华尔兹的端庄大方,同时也要遵守华尔兹特有的“强 弱 弱”的节拍规律。在这首小品中,巴伯巧妙而又完美的和声创作技巧再一次显露无疑.在开头两小节的前奏后,第三小节至第八小节,左手持续的演奏大字二组的A音,旋律从pp开始右手呈现出有规律的上行模进走向,第十三至第十八小节构成了一种三声部的状态。在第21至第25小节中[谱例1 第21—25小节]中左右手拼接和弦由最开始的一个大二度转为两个大二度,进而为三个大二度,五个大二度,最后将这五个大二度均向右平移一个小二度,构成一个新的由左右手共计五个大二度构成的和弦。这样的有着线条感的连续和弦虽不完全和谐,但是却为旋律的走向提供了一种有推动性的动力感,不禁为巴伯的完美和声拍案叫绝。
  从第27小节开始,精彩舞蹈正式开始,试探式的两小节奠定了基础节奏,Un poco meno即稍微一点,开始的27,28小节标注f(强),既表明了强弱程度同时对下面的音乐发出邀请,第29小节开始进入第一旋律主题,旋律以四小节一句的规律开始向下进行,29小节espr.为espressivo(充满感情地,富有表情地)的缩写,整个旋律要演奏的动感十足。左手严格遵循着“强 弱 弱”的节拍规律,右手则要将旋律充分抒情,将线条拉长,仿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庄重但不乏华丽的维也纳华尔兹演出。因此在演奏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种整体的线条感,每一个句子要充分延展,绚烂又不失朴实。
  65小节开始在延续了之前的主题后,旋律发生了延展式的变化,65至76小节扮演了一种承上启下的角色,顺利的将旋律连接到第二旋律主题,开始了崭新的篇章。但在第77小节处,虽然整体节奏标记依然是四三拍,但是句子划分却变成了四五型[谱例2 第77—80小节]。所以在演奏时一定要注意呼吸,以及注意句子的分句语气。在106小节以音阶式的七连音为过渡后,调性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G大调变为D大调,同时自107小节至119小节,旋律再次以三横谱表的方式进行,低声部持续保持起到一种烘托全场气氛的作用,高声部则高调而又富有激情的展现出主题旋律[谱例3 第107—108小节]。中声部大多由左手来完成旋律的演奏,在中声部旋律中多运用了波音形式,给旋律增添了一种竖琴般的感觉,有一些旋律是由左右手共同构建完成的,所以在演奏的时候要注意左右手的协调合作,尽量要连成一条完整的旋律线。122小节poco rubato,一点自由的速度,122小节至137小节旋律发生了一系列怪诞的转调,旋律偏自由化,爵士化,更给整首曲目增添了舞蹈化的色彩。
  138小节开启了一段崭新的旋律篇章,grazioso优雅的,优美的,这一段旋律大体上也是四小节一句,旋律更绵长些,160小节开始部分,高声部需要通过保持来突出暗藏旋律,中声部通过补充旋律来达到和声的完善,低声部依然起到把握控制节奏的作用。第170小节开始旋律又回到了第29小节处,右手由原来的单音变为现在的八度音程,左手也做了相应的旋律音扩充调整,使气势更加恢弘壮大,声势磅礴。旋律再次以一串七连音为转折连接,第191小节节拍标号改为了四五拍,声部被分成了三大声部,所以在演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和声的立体感,并要让听众听得清楚,明白最突出声部具体在哪里[谱例3第191—192小节]。与上一次出现三横谱表不同的是,这次通过保持起到持续烘托作用的声部变成了中声部,高声部再一次承担了主题旋律的重任。在第204小节接第205小节时,节奏再次变回四三拍,整首乐曲也进入了尾声部分,第212小节后[谱例4第212—217小节]开始出现了这种频繁的音空交替的情况,这种节奏组合模式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在空拍的停歇中,音乐渐渐远去,飘散在空中留下的只有点点回忆。
  3.结语
  由于整套曲目均由为舞蹈伴奏的四手联弹作品改编,所以在演奏时,既要和曲目小标题内容相结合,通过查阅文本资料与影像资料,尽可能的去了解该舞种的相关内容以及节奏特点特色,在演奏时更贴切的变现出来;也要考虑到原作为四手联弹,现为独立钢琴小品,因此两手分别承担原本的角色,因此两手一定要让和声饱满,演奏的立体效果要强。勤思考多动脑,在演奏旋律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在保证技术过关的前提下,更需要的是完美的体现出作品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王珉.美国音乐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8.
  [2] 徐志华.赛缪尔·巴伯晚期创作风格探究[M].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9.
  王珉《美国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8月,第772页
  徐志华《赛缪尔·巴伯晚期创作风格探究》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论文 2009年 第12页
其他文献
【摘要】一节课的开始能否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带到课堂学习中来,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成败。可见,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本文通过探讨导入方法及其应遵循的原则,旨在调动学生参与化学课堂的热情,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导入 原则 方法  著名教师魏书生曾说:“好的导入就像磁铁,能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入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够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期刊
面对当今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过载问题,迫切需要推荐系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兴趣随着时间不同程度地演变,一般的推荐算法学习用户的静态偏好,其推荐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能够动态表示用户兴趣的序列推荐成为推荐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用于序列推荐的主流深度学习模型包括循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模型。循环神经网络主要用于时间序列数据,但其梯度消失问题会导致长距离顺序依赖性差,过强的时间顺序依赖性忽略项目特征方面的相关性。卷积神经网络减弱了这种强顺序依赖性,建模循环神经网络没有的跳
【摘要】作为汉语任课教师,其所承担的任务极为繁重,在此提高教学质量是关键所在。因此,要提高汉语教学质量注重抓好以下几点:1、为了使教学工作符合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生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更加配合授课教师。2、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3、强调课前预习。4、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多多查阅资料。5、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汉语教学质量 课前预习 课后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课堂上,老师应该多让学生动手以实现探究性教学,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如果探究方法选择不当,这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性教学 方法  一、主题描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有的化学知识,包括化学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实验操作性强,探究性强。2课堂上,老师应该多让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活动安排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本文从“翻转课堂”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的起源、定义、实施模式、特点以及一些人对翻转课堂的误认出发,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简介,最后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的一个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新动向  2011年秋季,美国明尼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的就医需求也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许多大型综合医院纷纷对院内建筑进行改、扩、新建,而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高层住院楼的建筑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建设。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建设充满“人情味”的医院是现代医院设计的宗旨。那么,如何保证高层住院楼在解决复杂的功能、流线及满足高效率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同时提升室内公共空间的质量、满足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希望探讨适宜高层住院楼公共
体验之思,一是体验,一是思,即探究。体验之思,是一种诗化的思维,审美层面上的思考、探索,是“非规定之思”,它代表着21世纪哲学的走向。《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借鉴哲学研究“体验之思”的最新成果,赋以阅读教学以新思想。理解体验之思,也就把握住《语文课程标准》的灵魂。  一、从“前言”部分看体验之思对阅读教学的意义  1. 语文素养的培育需要体验之思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概念
期刊
【摘要】《我爱这土地》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中的课文,诗人艾青以无论生死都眷恋土地的鸟作比,抒发了深沉而挚爱的爱国情感。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领会诗中蕴涵的情感和分析诗中的意象艺术。从而感受作者潜涌在诗歌文字之下的深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关键词】《我爱这土地》诵读意象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诗人艾青
期刊
【摘要】对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来说,中职钢琴教学是一门基本性的课程,虽然对于学生的钢琴专业技能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教学好钢琴课程,对于中职生今后的发展等各个方面来说,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索了如何开展关于中职钢琴教育的策略:抓住基本点,牢固钢琴教学的基础;激活趣味点,呈现钢琴教学的精彩;巩固有效性,树立钢琴教学的方向。  【关键词】中职音乐 钢琴教育 有效性  世界著名作家歌德曾经说
期刊
【摘要】新科技让新人们的生活多样化,学习正在离开座位、走出教室、化进网络,国家正在大力支持职业教育进行以“资源共享”和“移动”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微课程”被证明是精简灵活、内容丰富的新教学模式,为了发展中职教育的技能特色,有必要结合应用型课程进行研究与实践。本论文是在职业教育改革大潮流中,通过对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情况来分析、论证《服装成衣制作》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文中首先对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