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县级电视台谈话类节目作为一种新的尝试,面对新机遇、新竞争,应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在主持人形象塑造上着力打造“接地气、有人缘、有口才”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本文分别从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的角度,对县级电视台谈话类主持人的形象塑造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县级台 谈话类节目 主持人 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电视谈话类节目蓬勃发展并在中央台以及各大卫视遍地开花,为增强宣传效果开拓节目形式,许多县市级电视台也开始逐步尝试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核心元素,对此前从未涉足此类型节目的县级电视台主持人来说,就需要具备更多的素质来应对新形式下的谈话类节目主持工作。
正 文
拥有一个得力的主持人会提升谈话类节目的质量,彰显节目特色。县级电视台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同样也需要打造个人形象,这个形象不一定要多么英俊美丽,也不是要求着装多么华丽,而是要“接地气、有人缘、有口才”。
(一)“接地气”,要求主持人在做时政类节目时语言平实,将政策性内容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深入简出地阐述、分析,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首先主持人前期准备要吃透相关政策、法规,对节目中涉及的事件、人物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说: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1]当访谈嘉宾确定后,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资料,尽快和嘉宾“熟悉”起来。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不是简单的情感交流,而要面向广大受众播出,必须最大限度保证问题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增加每一次问答的信息量。所以主持人前期应积极参与节目策划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在访谈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地发问和引导嘉宾回答问题。
第二,将以我为中心,以领导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目前我国一般县(市)的农村人口在80%左右,普通的农民是县级电视台的最大受众。这就要求主持人关注农村、農民、农业、真正成为广大农村受众的耳目喉舌。尤其是访谈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或者各行业专家时,如果台上主持人和嘉宾对话居高临下,不顾受众所想所盼,完全照本宣科,官话套话一大堆,那节目必然索然无味,节目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主持人要主动放低姿态,善用群众语言,通过讲事实、举例子、分析讨论等方式把国家大政方针讲到位讲明白,才能有效地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心声统一起来。
第三,主持人着装应贴近受众的审美期待。由于县级台资金限制,在制作方式、包装技巧方面不具有竞争力,所以在主持人的着装简洁大方即可,不要因突出个人风格而选择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服饰,可选择有亲和力的暖色调衬衣、开衫、套衫等,归根结底就是让老百姓看着舒服就行。
(二)“有人缘”,是让受众觉得主持人就像是自己的长辈、朋友、孩子,使他们愿意主动听你讲话与你交流。
首先,从思想认识上主持人需要端正态度,用真实的情感面对受众,在节目过程中能够尊重观众,不用讽刺挖苦的方式达到节目效果。
第二,要注意培养幽默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往往最能够反映主持人的机敏与才智,临场发挥的幽默感可以使繁复艰涩的问题化为轻松有趣的对话,把受众从一个沉闷压抑的境地引导到和谐的充满谐趣的氛围。例如,崔永元在《四世同堂说电影》一期节目中,当这家四世同堂的老奶奶兴致盎然地侃了一个段落之后,崔永元接过话茬说了一句:“奶奶,咱们不说了,留一点急急他们。”礼貌、尊重,加上适当的捧一捧,老奶奶的“演说”停得美滋滋,现场的观众听得乐悠悠,崔永元用幽默感化解了跑题的问题,使主题又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现场。[2]
第三,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言。得体的态势语言不但使主持人形成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特征,还能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崔永元在幽默感里总夹带着一丝忧虑的神情让人印象深刻,暗示观众思考问题背后的社会问题。
例如2006年3月6日《新闻会客厅》专访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
崔永元在节目中直接向河南省委书记提起“民工”这个敏感话题,
民工:我叫李世民。
崔永元:你说传出去多不好,说河南现在情况确实不好,连李世民都出去打工。 (观众大笑) [3]
这一句“李世民都打工”逗笑了大家,崔永元脸上露出的一抹坏笑,好像是在和农民开玩笑,但话里话外,也是给徐光春听,意思是你们那里太困难了,连封建帝王都出去打工了!还是期待着徐书记对河南民工的问题做出精彩的对答。
(三)“有口才”,就是主持人语言准确流畅,朴实自然,使受众听得明白,听得舒服。
首先,主持人通过准确生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传递给观众信息。“尤其较长篇幅的串场词更要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才能让观众有信服之感。如果吞吞吐吐,语流滞涩,前言不搭后语,那么观众尚且不能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又如何能进一步了解编导的意图,如何能够和你一同融入节目的氛围中?” [4]所以,主持人一定要勤练语言和语流上的基本功,精心准备节目中较长的串场词。
其次,要改变宣读新闻稿的习惯方式。由于县级台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大多“身兼数职”,有的是从新闻播音节目中抽调出来的,所以多少会带有些“播”的习惯。这就要求主持人扬长避短,发挥表达准确的特长,避免“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短板,交流中尽量说通俗易懂的口语,营造出轻松自由的气氛。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的了解。中国有句俗话叫“百里不同俗”,特殊的社会习俗及生产生活方式都会形成自身独有的地域文化,理应成为县级台节目创作的最主要源泉。不论主持人是否本地人,都不能总以一副外地人的面孔出现在电视中,自己把自己置身于本地老百姓的对立面。所以只有主持人平时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熟悉本地文化,了解本地老百姓最喜欢看什么,主持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结语:县级电视台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更应该扎根本土,在过硬的基本功基础上塑造自己鲜明个性,倾力打造老百姓喜爱的主持人,提高和扩大县级电视媒体在社会上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新华出版社 1986-08
[2]崔永元——随口就来的机智幽默
[3] 张维佳,《崔永元的主持风格分析》,《群文天地》2013年02期
[4]罗莉。《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关键词:县级台 谈话类节目 主持人 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电视谈话类节目蓬勃发展并在中央台以及各大卫视遍地开花,为增强宣传效果开拓节目形式,许多县市级电视台也开始逐步尝试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核心元素,对此前从未涉足此类型节目的县级电视台主持人来说,就需要具备更多的素质来应对新形式下的谈话类节目主持工作。
正 文
拥有一个得力的主持人会提升谈话类节目的质量,彰显节目特色。县级电视台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同样也需要打造个人形象,这个形象不一定要多么英俊美丽,也不是要求着装多么华丽,而是要“接地气、有人缘、有口才”。
(一)“接地气”,要求主持人在做时政类节目时语言平实,将政策性内容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深入简出地阐述、分析,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首先主持人前期准备要吃透相关政策、法规,对节目中涉及的事件、人物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说: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1]当访谈嘉宾确定后,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资料,尽快和嘉宾“熟悉”起来。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不是简单的情感交流,而要面向广大受众播出,必须最大限度保证问题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增加每一次问答的信息量。所以主持人前期应积极参与节目策划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在访谈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地发问和引导嘉宾回答问题。
第二,将以我为中心,以领导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目前我国一般县(市)的农村人口在80%左右,普通的农民是县级电视台的最大受众。这就要求主持人关注农村、農民、农业、真正成为广大农村受众的耳目喉舌。尤其是访谈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或者各行业专家时,如果台上主持人和嘉宾对话居高临下,不顾受众所想所盼,完全照本宣科,官话套话一大堆,那节目必然索然无味,节目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主持人要主动放低姿态,善用群众语言,通过讲事实、举例子、分析讨论等方式把国家大政方针讲到位讲明白,才能有效地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心声统一起来。
第三,主持人着装应贴近受众的审美期待。由于县级台资金限制,在制作方式、包装技巧方面不具有竞争力,所以在主持人的着装简洁大方即可,不要因突出个人风格而选择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服饰,可选择有亲和力的暖色调衬衣、开衫、套衫等,归根结底就是让老百姓看着舒服就行。
(二)“有人缘”,是让受众觉得主持人就像是自己的长辈、朋友、孩子,使他们愿意主动听你讲话与你交流。
首先,从思想认识上主持人需要端正态度,用真实的情感面对受众,在节目过程中能够尊重观众,不用讽刺挖苦的方式达到节目效果。
第二,要注意培养幽默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往往最能够反映主持人的机敏与才智,临场发挥的幽默感可以使繁复艰涩的问题化为轻松有趣的对话,把受众从一个沉闷压抑的境地引导到和谐的充满谐趣的氛围。例如,崔永元在《四世同堂说电影》一期节目中,当这家四世同堂的老奶奶兴致盎然地侃了一个段落之后,崔永元接过话茬说了一句:“奶奶,咱们不说了,留一点急急他们。”礼貌、尊重,加上适当的捧一捧,老奶奶的“演说”停得美滋滋,现场的观众听得乐悠悠,崔永元用幽默感化解了跑题的问题,使主题又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现场。[2]
第三,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言。得体的态势语言不但使主持人形成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特征,还能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崔永元在幽默感里总夹带着一丝忧虑的神情让人印象深刻,暗示观众思考问题背后的社会问题。
例如2006年3月6日《新闻会客厅》专访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
崔永元在节目中直接向河南省委书记提起“民工”这个敏感话题,
民工:我叫李世民。
崔永元:你说传出去多不好,说河南现在情况确实不好,连李世民都出去打工。 (观众大笑) [3]
这一句“李世民都打工”逗笑了大家,崔永元脸上露出的一抹坏笑,好像是在和农民开玩笑,但话里话外,也是给徐光春听,意思是你们那里太困难了,连封建帝王都出去打工了!还是期待着徐书记对河南民工的问题做出精彩的对答。
(三)“有口才”,就是主持人语言准确流畅,朴实自然,使受众听得明白,听得舒服。
首先,主持人通过准确生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传递给观众信息。“尤其较长篇幅的串场词更要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才能让观众有信服之感。如果吞吞吐吐,语流滞涩,前言不搭后语,那么观众尚且不能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又如何能进一步了解编导的意图,如何能够和你一同融入节目的氛围中?” [4]所以,主持人一定要勤练语言和语流上的基本功,精心准备节目中较长的串场词。
其次,要改变宣读新闻稿的习惯方式。由于县级台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大多“身兼数职”,有的是从新闻播音节目中抽调出来的,所以多少会带有些“播”的习惯。这就要求主持人扬长避短,发挥表达准确的特长,避免“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短板,交流中尽量说通俗易懂的口语,营造出轻松自由的气氛。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的了解。中国有句俗话叫“百里不同俗”,特殊的社会习俗及生产生活方式都会形成自身独有的地域文化,理应成为县级台节目创作的最主要源泉。不论主持人是否本地人,都不能总以一副外地人的面孔出现在电视中,自己把自己置身于本地老百姓的对立面。所以只有主持人平时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熟悉本地文化,了解本地老百姓最喜欢看什么,主持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结语:县级电视台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更应该扎根本土,在过硬的基本功基础上塑造自己鲜明个性,倾力打造老百姓喜爱的主持人,提高和扩大县级电视媒体在社会上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新华出版社 1986-08
[2]崔永元——随口就来的机智幽默
[3] 张维佳,《崔永元的主持风格分析》,《群文天地》2013年02期
[4]罗莉。《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