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scotscots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学生的“主动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积极、自觉、相对独立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授课的对象,教师劳动的价值需要通过学生对所教授的知识的接受、消化体现出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能与学生生活的环境相适应,那么就能从学生的心底深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二、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真正的领悟到所学内容,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三、创设问题,让学生在竟争中有被动变为主动。创设竞争的环境,让学生之间互相激励,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学主动的去克服困难钻研问题,扩展思维,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质量。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鼓励他们多想,多问,多看,充分挖掘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打开他们的思维,保持昂然主动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发挥   主动性


  学生的“主动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积极、自觉、相对独立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授课的对象,教师劳动的价值需要通过学生对所教授的知识的接受、消化体现出来。这对教师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即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真正的从被动、强迫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主动、自学的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困难而又艰苦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工作中、生活中孜孜的去探索研究,也需要一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和精神,需要为教育奉献青春和汗水的勇气和胆识,这也是当前众多教育工作者为之倾注了毕生精力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入实际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积极性,因为人是在客观现实中的,也就是说人的生活环境是由一些客观存在的客体组成的,是不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能不断的去适应,所以人对客观环境的了解是一种生存的本能和欲望。学生也是一样,教创师设的教学环境能与学生生活的环境相适应,那么就能从学生的心底深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活动就必须围绕学生而展开,恰当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之中,可诱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大脑思维围绕教师的教学思路运转,自觉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课堂中可安排这样的教学情境:
  教师课前可以这样导入:1、让学生回忆前面学习了那些图形;2、教师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再导入:同学们,前段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小学阶段要掌握的最后一种平面图形。教师可用一根线系住一个红色的小球,另一端用手拉住,反复甩动,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这样的集声、型、色于一体,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可以调动学生的脑、眼、口,让学生思维跟着教师的设计的教学思路运转。
  学生在回答这是一个圆的基础上,教师再创设教学情景: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图形呢?让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可能会得出很多答案,比如:钟面、车轮、交通标志、呼啦圈、汽车的方向盘、碗口、有的餐桌面等,这时教师再抓住机会,适时引导:车轮为什么要用圆形而不用方行呢?让学生讨论。然后让学生在操场上进行实际演示,方行的轮子与圆形的轮子在运动中有什么不同(方行的轮子可制作四边形、五边行、六边行、八边形等几种),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发现,边越多的,阻力就越小。教师再引导,边越多的,越接近圆,圆是四边形、五边行、六边行、八边形等几种轮子中向前运动阻力最小的一种。学生能通过实际实践。总结出这样的结论:方形的轮子在运动中比圆形的轮子阻力大。教師再在这个关键时候提出问题:为什么方行的轮子在运动中会比圆形的轮子阻力大呢?
  这个问题的设置(为什么方形的轮子在运动中会比圆形的轮子阻力大呢?),可使学生在问题的疑惑中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自觉地在教师设置的问题下展开学习。教师再教学“圆的认识”就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回到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前面系着红色小球的绳子,以绳子为半径,小球一端为半径的外端,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这是一个圆后,教师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圆的认识》。
  这个情境问题的创设它能使学生发现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得出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道理,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设问题情境不但可以在课首,也可以在课中或课尾进行。在“米、厘米的认识”教学中,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米和厘米之后,教师也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问题:“同学们,除了尺子、卷尺等长度工具外,你们知道吗?人的身体有的地方也是一把尺子,大家找找看,哪些地方是一把尺子呢?”通过这个问题,把学生带入“我们的身上哪里是尺子呢?”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教师适应引导:有的人用脚去丈量长度,有的人用拇指与食指间的距离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有的人用两臂伸开去丈量物体等,脚步、拇指与食指间的距离、两臂伸开的长度,就形成了人身体上的尺子。学生从而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形成了更清晰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表象。
  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方法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学过程的最根本的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现代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作用,变“填鸭式”式的应试教学为“自主式”的素质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去探索和归纳出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这样才能真正领悟、消化所学内容,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如数学“圆的认识”中的圆心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在一张准备好的白纸上用圆规画一个圆,然后用剪刀把这个圆剪下来,把这个圆整齐地对折起来,然后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反复数次后,让学生展开这个圆进行观察。学生会发现,所有的折痕都相交经过一个点,教师强调这个点就是这个圆的中心,叫圆心,每个圆都有圆心。教师再让学生用直尺量圆心到圆的距离,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会发觉,圆心到圆的四周的距离是相等的,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相等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这样学生动脑,也动手,动口,对圆的一些规律的认识显得积极主动,不再是静止死板被动式的学习接受,既加深了印象,又能直观地消化所学知识。
  三、创设问题,让学生在竞争中由被动变为主动
  良性竞争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新事物替代旧事物的根本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就没有发展,社会就止步不前,经济就会停滞静止。在教学中,我们也需要良性的竞争,让学生竞争,激发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创造竞争环境,鼓励学生勇于竞争,可以用“小红旗”、“光荣榜”、“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课外阅读标幻境兵”等形式,创设竞争的环境,让学生之间互相激励、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热情,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自学主动地去克服困难,积极钻研问题,扩展思维,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质量。
  竞争不仅仅在学习上比高低,而且要发动学生在生活习惯上、学习方法上、语言表达上等到进行竞争,即整体素质上进行竞争。同时教师对学生不能停留在物质的奖励上,也要进行精神的鼓励,如对学习第一名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但对后进生经过刻苦努力后取得了进步以及助人为乐的学生也要给予肯定和赞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肯定,这样学生才知道熟是熟非。同时要树立典型和榜样,起到效仿作用,可以定期召开知识讲座和专题讲座,或者是“优秀人物知多少演讲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名人物和先进人物的成长经历,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望和热情,同时也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主动中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同志说的: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进步,创新是发展的基础,是前进的动力,也是生存的条件和根本。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倡导学生运用思维学会创新,鼓励他们创新,这样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拓展和提高。“不想當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的道理,不会创新的学生也不是好学生,我们不需要死搬硬套的学生,需要的是头脑灵活智商高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有个名人说过一句话“没有试过就不要说不可能”,小学生因为这个年龄的特征,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要问“为什么”,好动、爱问、作为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这种好奇心,不能压制和嘲笑,因为好奇心的背后是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我们要鼓励他们多想、多问、多看,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打开,才会保持积极昂然主动学习的动力。
  不要打击学生的好奇心,对一些提出不同意见和看法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会使学生感觉到某种肯定和批评,教师的言行举止一定要慎行。在课堂上和课外时间里,要鼓励学生敢问敢想,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数学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作业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生作業的模式,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作业模式中;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只是简单地打上“√”或“×”,填写单一的“优、良、合格”等级,这样单一的等级评定,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家常便饭”,因而形成了“评价形式简单化、评价过程绝对化,评价主体单一化”的局面。这种作
期刊
静坐灯下,掩卷沉思,脑海里清晰地回放着江苏之行的点点滴滴。为期二十天的培训之旅犹如一场饕餮盛宴,把我们的心填塞得满满的。我们就像那个饥渴的孩子,拼命吮吸着来自苏州大学馈赠的琼浆玉液。  开学初,苏州大学以她温情的双手迎接着我们这批来自湖北的“学子们”。小吕老师热情贴心地接站,苏州大学则以她的古色古香与现代交融的气息令我们感受到漫过心底的一丝丝感动。  感动何止如此!大到培训内容的精心策划、食宿的具
期刊
摘要:《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那么,在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本着“突出主体,贴近生活,注重实践”的精神,整合资源,借助各种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增强个体道德体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德育渗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在
期刊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指明研究数学问题要注意数形结合。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數学语言和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以便化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启迪思维探求解题思路。如何使学生建立起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初中数学的重要任务,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要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应该从初一开始训练。重点做好数与线段,减法与线段,代数与几何的理解和过渡。  一:数与线段的理解与转化。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中化学的离子反应知识进行了回顾性的介绍,进而提出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四个重难点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学习建议。关键词:高中化学 离子反应 认识研究  化学是中学学习的必修课程,也是重要的组成成分。初中的化学概念主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对水溶液中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进行探讨,而高中化学则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对离子反应进行探讨,从而了解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通道和载体,作用极为重要,最佳的媒体选择可以使教学质量达到最优,教学效果达到最好。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初步探讨,并椐此提出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建议。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学科教学、多媒体、整合、对策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在当前教学环境下,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求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采取体现“语文味”的阅读策略,以科学合理的教学途径、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朗读等调动学生阅读情感,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文章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析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阅读策略。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语文味 阅读策略  小学语文强调听说读写
期刊
摘要: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 教学方法 归纳 应用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社会的进步对教学
期刊
摘要:语文是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教好语文学科实在必要。由于民族地区习惯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化,造成学生汉语基础普遍较差。因此,语文教学在民族地区是一项难点,犹如攀登高峰,使众多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倍感艰辛。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初中语文教学 教学困难  一、少数民族语文教学现状  1.语言上的困难。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学生的语言在汉语中夹杂民族语言是在所难免的,普通话不流畅不标准,不能用准确的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衡量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志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们的教育应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创新型人才,这已成为教育中的一项重大挑战。关键词:化学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化学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学化学教学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我认为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