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逍遥游》中的逍遥境界与鲲鹏形象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sam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逍遥并非固着境界,而是存在于变化与突破之中。在《逍遥游》中则表现为自鲲至鹏的过程。而旧有观点多以鲲鹏与蜩、学鸠、斥鷃两类形象大小的鲜明对比为立足点,将代表“大”的鲲鹏简单地视作“逍遥”的代表,不仅产生了“逍遥”理解的歧义,也造成了主旨的偏差。通过对旧有观点的分析,可将《逍遥游》主旨概括为“逍遥游”。自此出发观察庄子反复强调的鲲鹏与虫鸟的对比,可以发现“逍遥”并非取决于大小。结合“逍遥”本义反观《逍遥游》中鲲鹏变化与大小对比,则可将逍遥境界概括为不断进取,突破旧有束缚,摆脱旧有所恃的动态过程。
  关键词:《逍遥游》 鲲鹏 逍遥
  一、《逍遥游》文本浅析
  《庄子》一书之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但长期以来,众人所看重的却是其文学价值。清人林云铭评论《逍遥游》时曾说:“篇中忽而叙事,忽而引证,忽而譬喻,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尤其《逍遥游》一篇,更为清人胡文英赞为“首段如烟雨迷离,龙变虎跃;后段如风清月朗,梧竹潇疏”。
  《庄子诠诂》说:“《易》之学在时,《庄》之学在游。”这将《逍遥游》的意义与价值抬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甚至看作《庄子》首发之总纲。可见对于《逍遥游》哲学价值的理解虽不像其文学价值的研究一样普遍,但也有相当的研究存在。遗憾的是,这也仅仅只是对其地位做了简单概括,未能进一步详细分析阐释其中所蕴含的具体哲学意义。
  分析《逍遥游》中的哲学意义首先需要准确把握其中的逻辑结构。《庄子集解内篇补正》中已对《逍遥游》的逻辑结构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虫鸟之飞相较于鲲鹏为有限,鲲鹏之飞虽广大,所赖外物却远多于虫鸟,且仍要局促于天地,与虫鸟无异。
  依照其观点,我们可以将原文大致划分为三部分:将“北冥有鱼”至“圣人无名”划分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也引出全文最核心的观点,可以说是开宗明义;把“尧让天下于许由”到“丧其天下焉”划分为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于至人、神人、圣人三种不同境界进行诠释 ;最后将自“惠子谓庄子曰”至“安所困苦哉”划分为第三部分,这一部分则主要是对于前文的补充,并进一步阐释“无用”与“大用”的关系。
  二、主旨驳正:《逍遥游》的主旨即为“逍遥游”
  理清结构之后,便可以进一步探讨《逍遥游》一文的主旨。關于其主旨历来争议颇多。总的来说,有两派观点:一派观点紧扣“无为”,如《庄子集解内篇补正》中便提出:“斯之为文,由小以至大,由浅以及深,喻之以物,衬之以人,旁敲侧击,反托正喻,无非说明无为之道而已。”其他亦无非是对这一观点的引申,如认为《逍遥游》在大力推崇“无为”这一境界,并将《逍遥游》中的“圣人无名”与“无为而无不为”等同。
  然而,以“无为”解释《逍遥游》主旨背离了《庄子》的原始精神。事实上,“无为而无不为”这一观点并不见于《庄子》,而是最早出现于《道德经》。老子虽与庄子并称为“老庄”,同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然而二者观点上存在巨大的差别。古人已经提出 “庄子不滞于无为”,可见老、庄思想之区别早已为人所意识到。故而将《逍遥游》直接与“无为”等同是很不恰当的。
  另外一派观点则以“自由”为核心,认为《逍遥游》是在阐述庄子的绝对精神自由思想,即所谓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的内心自由。这一说法同样片面,未能准确概括主旨。庄子所言的“逍遥”,绝不可用简单的自由来理解。哪怕是所谓的“绝对精神自由”用于《逍遥游》,仍旧显得不合适。事实上,这几乎可以说是对于《逍遥游》在某种程度上的曲解。
  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逍遥游》的主旨就是逍遥游。“逍遥”与“游”所言皆有徜徉自在的含义,两者所指实为一种。二者结合,相互补充,彼此映照之下,其意义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远非简单的“无为”或“自由”所能包含,而是一种超脱于一切语言所能描绘的自在而永在的境界。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简单概括出一个结论:“逍遥”不等同于无为。它虽有一定“自由”的意义,却不可与自由等同。事实上,逍遥是一种不断进取、不断开拓的动态过程。
  三、鲲鹏意象论:逍遥与不逍遥
  在准确把握“逍遥游”这一主旨的基础上,鲲鹏这一反复出现、被大加渲染的形象自然也就映入眼帘。尽管《逍遥游》“喻之以物也,更证之以人”,但鲲鹏却实为《逍遥游》的核心。而对于鲲鹏意象的分析也就必须结合文中、之对比的蜩、学鸠以及斥鷃这些虫鸟进行。
  鲲鹏这一形象是否逍遥便是我们首要面临的问题。于此问题,不外乎有两种说法,即“鲲鹏逍遥说”与“鲲鹏不逍遥说”。两种说法内部又有不同派系,其区别点便在于对虫鸟的态度。
  古人说法,多以“鲲鹏”为“逍遥”之代表。而鲲鹏逍遥说大致又可分为两派,以郭象为首的一派以为鲲鹏“逍遥”在于:“夫大鹏之上九万,斥鷃之起榆枋,大小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也就是说与高飞的鲲鹏一样,在低空飞行的虫鸟也是逍遥的。尽管二者飞翔高度有着极大的差别,但它们都是顺应自己的心意,能飞多高就是多高。在此处,郭象完全是将逍遥理解为“任性”,这是很不恰当的。
  “鲲鹏逍遥派”的另一主要观点则认为鲲鹏是自由的,虫鸟则是不自由的。其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以大为通,以小为陋”,如王仲镛在《庄子〈逍遥游〉新探》所说:“大鹏的形象高大雄伟,翱翔天海;蜩与学鸠、斥鷃的形象微末委琐,上下蓬蒿,这本是鲜明的小大之辨。”这一派观点多为古人所推崇,在历代文学作品之中多有展现。这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当属李白所作“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构成了后世对于鲲鹏形象的第一印象。此外还有卢照邻《酬张少府柬之》的“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以及皮日休的“大鹏不可笼,大椿不可植”等,皆是将鲲鹏看作潇洒飞扬、毫无拘束、肆意游于天地之间的逍遥形象。
  尽管有着更多拥趸,但“鲲鹏逍遥说”一派的方向却先天带有对于庄子本意的背离。   “鲲鹏不逍遥说”则以支道林为宗主,他说:“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鷃鸟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岂所以逍遥乎!” 鲲鹏存乎于世,仍需有一个广大的外界环境,在《逍遥游》中即体现为天高九万里至于海洋,北冥至于南冥,离开这里就无法生活,更不用说高飞,故而鲲鹏不逍遥。而虫鸟以己翱翔于蓬蒿之间嘲笑鲲鹏以九万里之高徙于北冥南冥之间,无法超脱自我矜伐之心,因此也是不逍遥的。
  不同于将鲲鹏与逍遥等同的一派,支道林把握住了对于鲲鹏形象认识的正确方向,即“鲲鹏非逍遥”。但支道林所言仍有不足,尽管他认识到了鲲鹏并非“逍遥”之代表,却未准确把握庄子原意,即在对于鲲鹏为何不逍遥,虫鸟为何不逍遥的认识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此问题的详细解释,我们需要回到具体的《逍遥游》文本。
  《逍遥游》开篇便言鲲鹏高飞,用意似乎在于直抒鲲鹏之“自由”:其高扶摇直上九万里;其远起于北冥至南冥;其势水击三千里。鲲鹏的本领是如此之大,是如此自由、快乐,让人羡慕、向往。而这也正是“鲲鹏逍遥说”的一大依据:如此之潇洒自由的鲲鹏无疑是“逍遥游”最好的体现。
  的确,“绝云气,负青天”的鲲鹏看似是自由的,这一点在后文中似乎也有据可考,“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一句便可以看作是对鲲鹏自由无碍、遨游于九天的状态的描述。
  但是,细细品味一下,可以发觉庄子笔下鲲鹏的自由并非绝对,而是要受到各种局限的不自由,更不必说逍遥。庄子反复强调鲲鹏南飞之要义就在于此处。
  再三提及鲲鹏南飞并不是为了展示何为逍遥,而是为了使读者领悟到鲲鹏仍旧是不自由的。一方面正如支道林所言,鲲鹏仍存于天地之间,无法超脱。因而鲲鹏虽“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且适南冥”,但对于茫茫无际的天地来讲,它仍然处于一种有限的活动范围之中。此外鲲鹏之飞虽至九万里、于翱翔蓬蒿的虫鸟为不可想见。但若以虫鸟之“小”与背不知其几千里,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之“大”两相比较,则可发现鲲鹏与“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之虫鸟无甚区别。况且鲲鹏之高飞远行尽管看来为难以想象之高远,却也不过是自北冥至于南冥,“非能游于无穷也,非能游于无何有之乡也,游之于有限也,又乌在其能逍遥也”。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游犹有所待”,即鲲鹏之飞仍要受到诸多外在条件的限制。后文提及的“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便可以作为这一方面的注脚。于此而论,鲲鹏之“逍遥”竟不可比于虫鸟。虫鸟之飞,仅需腾跃。鲲鹏之飞,却需要待到“海运”方可,且要“去以六月息者也”。也就是说鲲鹏的飞翔必须要借助于风力,且“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也就是说鲲鹏之飞固然是高远于虫鸟,但其所受到的限制也远远大于虫鸟。
  简言之,鲲鹏与虫鸟并无本质区别,二者同样皆非逍遥。将“有所待”“游于有限”之中的鲲鹏与虫鸟对立,看作“逍遥”的代表,这是很不恰当的。
  四、“逍遥”境界解析
  接下来需要弄明白何谓“逍遥游”。唐代《庄子疏·庄子序》对“逍遥游”旧有的解释做了一个概括总结,一共可分为顾桐柏、支道林、穆夜三种观点:“顾桐柏之‘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以斯而游,故曰:逍遥游’;支道林之‘逍然不我待,遥然靡所不为,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穆夜之‘盖是狂放自得之名。至德内充,无时不适;忘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
  此三派观点大体上也就包含了历代以来对于“逍遥游”的基本理解。然而以上的三种说法皆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将“逍遥游”拆作了“逍”“遥”“游”三字,一一解析。“逍遥游”应当被视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非逐字逐句生硬分析,如此实在是有曲解庄子本意之嫌。
  准确把握《逍遥游》中“逍遥”一词,首先需要追溯其本义。其本义当为“翱翔”“游戏以自乐”。该词初现于《诗经》,《诗经· 桧风· 羔裘》中有“羔裘逍遥”,朱熹注释为:“翱翔,犹逍遥也。”而在《诗经· 郑风· 清人》中亦有“河上乎逍遥”一句。 据朱熹《诗集传》以“游戏以自乐”可释“逍遥”为“游戏以自乐”之意。
  战国时屈原所作《离骚》中提到“聊逍遥以相羊”。历代对其解释皆与上述无异。如洪兴祖《楚辞补注》便写道:“逍遥,犹翱翔也。且游戏观望以忘,有以自适也”。
  于是我们可以总结而出“逍遥”的基本含义为“游戏以自乐”与“翱翔”。此两种基本含义在某种程度上恰好也符合了《逍遙游》中“逍遥”一词所蕴含的意义。
  但在对于《逍遥游》的研究之中也始终存在部分研究者认为全篇之中所展示的“逍遥”不是常规解释中自在而在的“逍遥”,它是对外物有所依靠的。外物与逍遥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成的关系;逍遥的程度越大,所受外在条件的约束也就越大;而所受的外在约束越大,也就更为逍遥。这在某种角度上或许有其合理之处,但深究其根本,与庄子本意却是南辕北辙,更是违背了“逍遥”一词的本义。
  在《逍遥游》中所展示的诸多形象的确并无一个达到了庄子所指的“逍遥”境界。无论是只能翱翔蓬蒿之间的鸟虫还是直上九万里的鲲鹏都被局限在了一个相对于它们来说“狭小”的空间之中,而即使是在这一方狭小的空间之中,它们的翱翔运动仍旧要借助于外物。从这一角度来讲,虫鸟们似乎却又比鲲鹏多了几分逍遥,毕竟鲲鹏南飞需要“海运”,虫鸟却只需要腾跃而上。一如此前所提到的“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这就是小大之辩。其中用意就在于说明“逍遥”无绝对。如此看来,逍遥似乎是一个永远也达不到的境界。
  但是逍遥真的不存在吗?很明显,它是存在的。庄子创作《逍遥游》的目的绝不在于说明一个不存在的境界。事实上,文中多次出现小与大,虫鸟与鲲鹏的对比用意就在于揭示一点:逍遥是可得的。
  因而又有部分学者认为《逍遥游》中提到的乘天地之气,而御六气之辩的圣人是逍遥的,这也并不十分准确。“逍遥”介于可知与不可知之间的境界,在某种程度上“一言即错,一说便谬”。即便“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但摒弃了自我概念的“至人”不可谓逍遥;彻底放弃了功利之心的“无功”神人亦不得逍遥;即便是彻底没有“概念”的圣人依旧未必可得逍遥。因为在庄子“圣人无名”一句写下后,圣人便也就不逍遥了。因为这一境界已经被全部呈现于文本之中,让读者简单看到了结果。又如后文曾言“邈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这一位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亦非逍遥。因为文中也已经指明其仍旧需“乘云”方可游于四海。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原始文本中的“比较”来分析。鲲鹏相较于虫鸟,一如冥灵、大椿相较于蟪蛄、朝菌,“逍遥”的境界就在其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将逍遥与所谓大小等同,“逍遥”其实是指不断突破旧有境界。逍遥不是一个静止的、固定存在于某一处的目标,而是一个不断向上求索的动态过程。“逍遥”不处于一个固定的位置,抵达之后就无须再动。而看重境界的不断进取,只有不断突破旧有束缚,摆脱旧有所恃。一如鲲鹏自鲲鱼突破至于鹏鸟的变化,这一变化本身即为逍遥,“逍遥”也仅仅只存在于这一变化,而非某一个确定形象之中。
  参考文献:
  [1]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诂[M].成都:巴蜀书社,1998.
  [2]刘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5]〔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6]〔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
  作 者: 王世鹏,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编 辑: 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被誉为“科幻作家中的莎士比亚”的美国文学家菲利普·迪克在20世纪60年代超越了此前流行的典型“太空歌剧”形式科幻作品,开辟了新的创作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在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东方的哲学思想,而小说《尤比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迪克对东方思想的接受,一方面受到了心理学家荣格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根植于20世纪60年代加州伯克利兼容的文化土壤。《尤比克》中对东方哲学的运用,一方面是运用“道”与“常道”
期刊
摘 要:据《朝鲜王朝实录》,朝鲜时代初期(1392—1493)科举存在重经学还是重词章的争论,最终经学派占上风。此外,朝鲜对于经学的重视在官员课试、宗亲试中也均有体现。对经学考试应该以笔答还是口述的方式解释经书、考生或文官应研习一部还是多部儒学经典,皆有争论。但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实质上都促进了经学在朝鲜的本土化发展。  关键词:朝鲜王朝 科举 经学  朝鲜半岛在朝鲜王朝(1392—1910)以前
期刊
摘 要:打马是古代的一种博戏。李清照“打马”组文作于南渡之后,集才气、霸气、豪气、英雄气于一体,文气激越,用典宏富,多所兴寄,有家国之叹,有时局之忧,有中兴之托,有恢复之志。  关键词:李清照 “打马”组文 文气 兴寄  李清照著有《打马图经》一卷,并为之作《〈打马图经〉序》《〈打马图经〉例论》《打马赋》。打马是古代的一种博戏,宋代陈振孙认为“大约与古之樗蒲相似”a。李清照《〈打马图经〉序》如是说
期刊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艺术的源头,艺术一直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迁客骚人、文人墨客乃至无数先民的智慧结晶。文化在传承中发展,而中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在中学艺术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每个艺术教师体现文化传播者的责任和使命。结合学生心理、运用相关教学方法、有选择性地教授传统文化,在教学中逐渐渗透,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期刊
摘 要: 在昌耀的长诗中,《燔祭》无疑是独特的。它挣脱出古高原史诗般的宏大抒情空间,看似散漫实则富有逻辑,用碎片式的自我争辩倾吐对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主义与物化主义的思考,其中有焦虑以及无可回归的绝望感、宿命感,但它指向的终极意义是建构自我,并在虚伪之物与纯粹之物微小的游离中,实现了保罗·瓦莱里所说的诗歌“神奇而脆弱的平衡”。  关键词:昌耀 《燔祭》 《噩的结构》 建构自我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是在学生掌握字词基础后的关键任务。读写融合,阅读中熟悉且掌握相关写作知识与方法,增加语言积累,同时提升学生感悟能力,帮助写作能力的增长。在写作训练中,深化素材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理解,活跃学生的平时积累和思维,逐步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构建语文知识结构,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与写作 教与学 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在谈阅读与写作时这
期刊
摘 要:经典作品是历经时代的变迁遗留的明珠,作为中学生接受并探寻经典作品的文学之美是必经之路,而统编教材九下语文课本中的《溜索》正是一篇独具文学价值,需要学生去感受所蕴含的民族大美、品味民族之魂的课文,从环境美、象征美、生命美、民族美四个角度出发挖掘文本价值,探索教学趣味,进而再实现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文学价值 教学价值 《溜索》 民族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批以韩少功、阿城
期刊
摘 要: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五言、七言诗的重要作家。山水诗是其诗歌内容的重要方面。在大唐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发达的时代浪潮中,在盛唐气象的氛围下,李白怀揣着入仕途的梦想,在豪迈不羁性格的驱使下,漫游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把对山河大川的热爱以及个人的诸种情感融入诗歌之中,通过奇诡的想象、大力的夸张,营造了阔大雄伟的山水诗歌的优美意境。  关键词:山水诗 盛唐气象 漫游 阔大 想象  唐朝是诗
期刊
摘 要: 惜春天生孤僻,由公府千金而至出家为尼,清代 《红楼梦》评点给予了一定关注。关于名义,或云“惜”者,息也,即“原应叹息”或“叹息随之”之“息”;或云“孤负春光”,既惜且憾。关于性情,“孤介性癖”为评者共识,美之者有之,惜之者有之,责之者更在多数。关于出家,一者“直伏后来出家根苗”,取生性所近;一者“念头久以立定”,取从小立志;一者“决志出家根由”,取出于不得已。关于意蕴,惜春作画,惜本佛教
期刊
摘 要: 刘兰芝作为《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作者对其倾注了大量笔墨。该形象一直以“善良率真、才德双全”被人们喜爱,又因结局悲惨而令人遗憾。但细究文本,可以发现,刘兰芝的悲剧在根本上是其个人的性格悲剧。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 性格悲剧  《孔雀东南飞》作为古代文学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历来为人所称道,是乐府民歌的瑰宝。该诗以汉朝为背景,对话贯穿整体,叙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