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节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从语言、内容、环节、评价、详略等方面及时调控,保证课堂教学节奏的和谐美妙。笔者结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谈谈如何从把握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调控教学节奏。
一、整体内容:目标地位不动摇
教学预案是教学行为的蓝本,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精细预设与教学现场的不一致,往往会让教师陷于两难境地,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教学节奏出现“紊乱”。
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导入环节,笔者问:“同学们,看见‘梯形的面积’这个课题,你们最想研究哪些问题?”这样问题引领式的谈话导入,认知起点低,弹性空间大,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笔者预设在这个环节学生可能会问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为什么要学习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梯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来的?没料到,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问:“学习面积前,我想知道它的周长是怎么算的?”“梯形的面積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没有关系?”“梯形的面积计算与三角形一样吗?”虽然这些问题是这些孩子的真实想法,但如果把这些问题涉及到的知识全部纳入本节课,势必会增大容量,导致教学目标偏离。
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为了达成目标,教师应该按照既定的教学节奏心无旁骛、目标专注。遇到上述情况后,笔者还是集中精力尽可能地把学生的问题引导到课前设计的三个核心问题中去:“大家问题提得都很好!要想知道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关系,咱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呢?是不是应该学习梯形的面积是什么呢?”“刚才有同学提到梯形的周长问题,谁能解决?”“梯形的面积能解决吗?想解决吗?”这种因势利导的及时纠偏,牢牢把握住了教学的主方向,保证了教学节奏有序运行。
二、局部内容:不适流程不坚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对教学节奏的良好感受往往来自他们对教学内容的顺利理解。为了保证学生对教学节奏的良好适应,当学生不理解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顺应教学节奏,勇于放弃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换一种思路加以引导。
例如,在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笔者想让学生结合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时的探索经验自主推导,便问道:“大家都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我们应该怎么才能研究出这个公式呢?”没料到一名学生举手高声回答:“我早就知道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上底 下底)×高÷2。”学生都静静地看着笔者,等待着笔者的评价回应。笔者不慌不忙地问那名学生:“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计算公式的?”“我是在资料上看到的!”学生很诚实,数学教材上的确写明了公式结论。笔者对全班学生说:“他知道的公式究竟对不对呢?咱们来验证一下,好吗?”学生一听,纷纷赞同,课堂气氛立刻又活跃起来。
以上教学中,笔者根据意外情况,对教学的局部内容做了变换,变自主探索新知为验证猜想。这种调控折射出教师的快速应变能力,既尊重回应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又很好地把教学内容引向深入。
三、个别内容:关键细节不放过
教学活动不可能都一帆风顺。当学生遇到“坎坷”时,教师应该及时出手,缓解“冷场”的尴尬局面,以保证教学节奏不受干扰。
比如,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台回顾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个活动既有对“小老师”的鼓励和认可,也具有全班示范的作用。可“小老师”上台后特别紧张,语无伦次,把“转化过程”表达成:“大家请看右图,我们把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就得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上底 下底)×高÷2’…… ”显然,这位“小老师”教得不清楚,他还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怎么办?置之不理会造成教学节奏衔接不畅,细细追问也很难有预期收获。面对这个教学重难点,教师积极回应:“你刚才说的意思是,你是从这个平行四边形中看出这个计算方法的,是吗?”这是一种暗示,也是调控节奏的方法。教师此时“插话”,让教学的方式悄然由学生的自主探索变成了师生的共同研究。“告诉老师,你从哪儿可以看出(上底 下底)的,‘乘高’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除以2呢?”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快便理解了转化推导的过程与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现场的不和谐“音符”悄然消失。
预设的课堂,显示着教师的教学节奏;现场的课堂,暗示着学生的真实感受。当两者出现不一致时,教师要能紧紧抓住教学内容这个根本,善于调控教学节奏,这样才能让教学自然顺畅,一气呵成。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海棠花园小学)
一、整体内容:目标地位不动摇
教学预案是教学行为的蓝本,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精细预设与教学现场的不一致,往往会让教师陷于两难境地,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教学节奏出现“紊乱”。
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导入环节,笔者问:“同学们,看见‘梯形的面积’这个课题,你们最想研究哪些问题?”这样问题引领式的谈话导入,认知起点低,弹性空间大,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笔者预设在这个环节学生可能会问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为什么要学习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梯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来的?没料到,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问:“学习面积前,我想知道它的周长是怎么算的?”“梯形的面積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没有关系?”“梯形的面积计算与三角形一样吗?”虽然这些问题是这些孩子的真实想法,但如果把这些问题涉及到的知识全部纳入本节课,势必会增大容量,导致教学目标偏离。
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为了达成目标,教师应该按照既定的教学节奏心无旁骛、目标专注。遇到上述情况后,笔者还是集中精力尽可能地把学生的问题引导到课前设计的三个核心问题中去:“大家问题提得都很好!要想知道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关系,咱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呢?是不是应该学习梯形的面积是什么呢?”“刚才有同学提到梯形的周长问题,谁能解决?”“梯形的面积能解决吗?想解决吗?”这种因势利导的及时纠偏,牢牢把握住了教学的主方向,保证了教学节奏有序运行。
二、局部内容:不适流程不坚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对教学节奏的良好感受往往来自他们对教学内容的顺利理解。为了保证学生对教学节奏的良好适应,当学生不理解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顺应教学节奏,勇于放弃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换一种思路加以引导。
例如,在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笔者想让学生结合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时的探索经验自主推导,便问道:“大家都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我们应该怎么才能研究出这个公式呢?”没料到一名学生举手高声回答:“我早就知道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上底 下底)×高÷2。”学生都静静地看着笔者,等待着笔者的评价回应。笔者不慌不忙地问那名学生:“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计算公式的?”“我是在资料上看到的!”学生很诚实,数学教材上的确写明了公式结论。笔者对全班学生说:“他知道的公式究竟对不对呢?咱们来验证一下,好吗?”学生一听,纷纷赞同,课堂气氛立刻又活跃起来。
以上教学中,笔者根据意外情况,对教学的局部内容做了变换,变自主探索新知为验证猜想。这种调控折射出教师的快速应变能力,既尊重回应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又很好地把教学内容引向深入。
三、个别内容:关键细节不放过
教学活动不可能都一帆风顺。当学生遇到“坎坷”时,教师应该及时出手,缓解“冷场”的尴尬局面,以保证教学节奏不受干扰。
比如,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台回顾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个活动既有对“小老师”的鼓励和认可,也具有全班示范的作用。可“小老师”上台后特别紧张,语无伦次,把“转化过程”表达成:“大家请看右图,我们把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就得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上底 下底)×高÷2’…… ”显然,这位“小老师”教得不清楚,他还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怎么办?置之不理会造成教学节奏衔接不畅,细细追问也很难有预期收获。面对这个教学重难点,教师积极回应:“你刚才说的意思是,你是从这个平行四边形中看出这个计算方法的,是吗?”这是一种暗示,也是调控节奏的方法。教师此时“插话”,让教学的方式悄然由学生的自主探索变成了师生的共同研究。“告诉老师,你从哪儿可以看出(上底 下底)的,‘乘高’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除以2呢?”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快便理解了转化推导的过程与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现场的不和谐“音符”悄然消失。
预设的课堂,显示着教师的教学节奏;现场的课堂,暗示着学生的真实感受。当两者出现不一致时,教师要能紧紧抓住教学内容这个根本,善于调控教学节奏,这样才能让教学自然顺畅,一气呵成。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海棠花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