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逃家小兔》是根据美国作家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的同名作品创编的绘本故事。绘本通过小兔和妈妈的对话,借用重复的句式讲述了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故事:小兔想要变成鳟鱼、石头、小花、小鸟、帆船、马戏团的空中飞人离家出走。妈妈则表示,如果这样,她就变成捕鱼的人、爬山的人、园丁、树、风、走钢索的人把小兔追回来。小兔最后决定留在家里,当妈妈的小宝贝。在兔妈妈和小兔富于韵味的对话中,妈妈温情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绘本中,小兔和兔妈妈的对话都采用了“如果……就……”的句式,读时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基于文本的语言特点,笔者教学时采用“读中悟—仿中说——写中用”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迁移、内化语言。
以读代讲,把握句式特点。绘本内容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富有韵味,适宜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不过,有一个问题需要关注:绘本中同样的句式反复出现了7次,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感。
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阅读兴趣,教师通过自由练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范读等形式,让学生每读一次都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每读完一组句式后,教师还通过“小兔怎么逃?妈妈怎么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采用“如果……就……”的句式回答。学生回答时,教师突出描述兔妈妈追到小兔的动词“抓、找、飞回”等,并适时贴在白板上。如:当学生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时,教师边读“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边夸张地把听讲最认真的一名学生抓住,让他把“抓”字贴在白板上。这样的趣读,学生参与热情高。更重要的是,在反复朗读中,“如果……就……”的句式深深印在了学生脑海里。
分步仿说,内化句式特点。要想学生仿得精彩,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而应通过“扶——半扶——放”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学生。
第一步:扶。教师煞有介事地告诉学生:“小兔悄悄地告诉老师,他还要逃呢?看看他这次变成什么逃走了?”学生齐答“小草”。教师在白板上显示“小草”的图画,并追问:“如果小兔变成小草,兔妈妈就变成什么去追他呢?”学生齐答“微风”。教师在白板上出示“微风”的图画,要求学生看着两幅图画,用“如果……就……”的句式把这个情节说清楚。学生说出了“如果你变成小草长在地上,我就变成微风遇到你”“如果你变成小草,我就变成微风来追你”等句子。
“半扶”环节,教师让学生根据绘本内容,自由地说说小兔会变成什么逃、妈妈会变成什么追。学生用“如果……就……”的句式,分别说出了小兔变成鳟鱼、石头、小花、小鸟、帆船等之后,妈妈就变成捕鱼的人、爬山的人、园丁、树、风等去追他。
第三步:放。教师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除绘本中提到的内容以外,小兔还会怎么逃,妈妈又会怎么追。学生想到了“青蛙、汉字”等,并说出了“如果你变成青蛙,我就变成清水抱住你”“如果你变成清水抱住我,我就变成汉字飞走啦”“如果你变成汉字飞走啦,我就变成书本让你回家”等句子。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些情节,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情境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如果……就……”的句式。
动笔仿写,运用句式特点。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很多习作材料,并纠正了很多语法错误。在此基础上仿写,无非是把说过的话变成文字,难度并不高。因此,这个阶段可以重点关注三件事:一是纠正学生写字的姿势;二是纠正用错的字或标点;三是及时发现好作品,并向全班推荐。
笔者在做好三件事的基础上,还把学生的作品进行整合,改编成一首小诗:“如果我变成青蛙要跳走,妈妈就变成清水抱住我;如果我变成汉字要飞走,妈妈就变成书本让我回家;如果我变成飞机飞上天,妈妈就变成停機坪遇到我;我和妈妈永远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学生兴味盎然地朗诵着这首凝聚着他们智慧的小诗,爱的种子扎在了他们心底。
(作者单位:当阳市东群小学)
以读代讲,把握句式特点。绘本内容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富有韵味,适宜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不过,有一个问题需要关注:绘本中同样的句式反复出现了7次,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感。
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阅读兴趣,教师通过自由练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范读等形式,让学生每读一次都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每读完一组句式后,教师还通过“小兔怎么逃?妈妈怎么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采用“如果……就……”的句式回答。学生回答时,教师突出描述兔妈妈追到小兔的动词“抓、找、飞回”等,并适时贴在白板上。如:当学生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时,教师边读“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边夸张地把听讲最认真的一名学生抓住,让他把“抓”字贴在白板上。这样的趣读,学生参与热情高。更重要的是,在反复朗读中,“如果……就……”的句式深深印在了学生脑海里。
分步仿说,内化句式特点。要想学生仿得精彩,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而应通过“扶——半扶——放”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学生。
第一步:扶。教师煞有介事地告诉学生:“小兔悄悄地告诉老师,他还要逃呢?看看他这次变成什么逃走了?”学生齐答“小草”。教师在白板上显示“小草”的图画,并追问:“如果小兔变成小草,兔妈妈就变成什么去追他呢?”学生齐答“微风”。教师在白板上出示“微风”的图画,要求学生看着两幅图画,用“如果……就……”的句式把这个情节说清楚。学生说出了“如果你变成小草长在地上,我就变成微风遇到你”“如果你变成小草,我就变成微风来追你”等句子。
“半扶”环节,教师让学生根据绘本内容,自由地说说小兔会变成什么逃、妈妈会变成什么追。学生用“如果……就……”的句式,分别说出了小兔变成鳟鱼、石头、小花、小鸟、帆船等之后,妈妈就变成捕鱼的人、爬山的人、园丁、树、风等去追他。
第三步:放。教师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除绘本中提到的内容以外,小兔还会怎么逃,妈妈又会怎么追。学生想到了“青蛙、汉字”等,并说出了“如果你变成青蛙,我就变成清水抱住你”“如果你变成清水抱住我,我就变成汉字飞走啦”“如果你变成汉字飞走啦,我就变成书本让你回家”等句子。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些情节,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情境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如果……就……”的句式。
动笔仿写,运用句式特点。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很多习作材料,并纠正了很多语法错误。在此基础上仿写,无非是把说过的话变成文字,难度并不高。因此,这个阶段可以重点关注三件事:一是纠正学生写字的姿势;二是纠正用错的字或标点;三是及时发现好作品,并向全班推荐。
笔者在做好三件事的基础上,还把学生的作品进行整合,改编成一首小诗:“如果我变成青蛙要跳走,妈妈就变成清水抱住我;如果我变成汉字要飞走,妈妈就变成书本让我回家;如果我变成飞机飞上天,妈妈就变成停機坪遇到我;我和妈妈永远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学生兴味盎然地朗诵着这首凝聚着他们智慧的小诗,爱的种子扎在了他们心底。
(作者单位:当阳市东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