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唤起学生的自信与自尊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859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就会产生诸多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让学生都拥有这样的心态,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不二法门。
  作为教师,一定要用多视角的眼光看待充满活力和个性的每一个学生, 要多角度、全方面地评价学生, 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那么,帮助他们抬起头来,就应该成为我们教师时常要做的一项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就是弘扬自信教育。所谓自信教育,就是对犯错误、有过失的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并以此唤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进而使他们“痛改前非”,实现良性转化。
  爱学生就应该信任他们。在信任他们,让他们产生上进心的同时,学生也会开始产生自信心。善于在学生自信心方面下功夫的老师都知道,自信心培养是一种特殊的鼓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功教育效果。
  幸福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他们为自己的存在感到骄傲;不幸的孩子虽说各有各的不幸,但是深究根源,却都是由于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无望、没有信心。而这种自尊感与骄傲感,恰恰掌握在教师和家长的育人理念中。如果我们从孩子进学校的第一天起,懂得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好的品质与能力,就足以呵护、保持他们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育思想的泰斗”,并不在于他有多么巧妙的育人招数,而仅仅在于他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都是要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希望。
  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育的热诚打动了世界上无数的人,他博爱宽广的胸襟成就了帕夫雷什中学的神奇,那里的孩子们各有所长、各得其乐,因为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的使命界定为:“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一条生活道路,不仅有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获得生活的欢乐,有自尊感。”一位老师的崇高不在于他懂得爱学生,而在于他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每一个学生的关切与热爱,尤其是对那些有缺陷的学生。
  教师要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意向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自觉性。学生只有在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才能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所以,教师要力求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性,促使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启”和“发”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愉快、有趣的課堂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
  自尊是每一个孩子生活成功的关键。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也快,也特别善于模仿。一些具体真切的人和事常常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形成一种自尊自爱、自我激励的动力。真正关心孩子成长才能呵护孩子的自尊,保证他们每天在校园里可以心情愉悦、挺胸阔步。越是那些内心脆弱、没有突出优点的孩子,老师们越是需要给予敏感的关照,对他们需要特别的耐心与爱心,甚至不要有一句话,一个手势使得这些孩子感到老师对他的前途不抱希望。当您难以克制自己对于“差生”的不满情绪时,请您想想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环境是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在班级里制造宽松的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孩子是不断在活动中获得发展和提高的,教师应该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活动中,更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从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案……”
其他文献
教师爱学生,是师德的一种体现。爱学生,首先体现在对学生要有耐心。通过耐心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消除学生的疑虑,从而使学生信服你、尊重你。  记得那时一个晴朗的夏日,我夹着书本、教案高兴地走进教室。学生们的歌声刚落,我环顾四周,正准备喊“上课”时,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小丽骂人。”还没等我说话,小丽同学腾地站起来,叉着腰,伸直脖子气势汹汹地质问那个同学:“我骂啥了,你说。你说,我骂啥了?”面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主,以课堂文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由于社会就业压力过大,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加之部分地区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把焦点都关注在学生的身上;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学校科目繁多、难度大,孩子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相比较之下,睡眠时间大大减少,从而使有些学生感到不堪重负,长此下去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这就需要求教师
期刊
对于班级里的好学生,我们做教师的,总是像呵护着珍奇的花朵,给予更多的关爱,即使他们犯了一些错误,我们也会刻意用他们的优点去掩饰,认为:“人非草木,孰能无过。”所以,总能原谅他们的过错;但是,对于班级里所谓的后进生,我们似乎缺少更多的耐心和爱心——非打即骂,认为“严是爱,松是害”,到头来学生还是屡教不改,或效果微乎其微。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打骂真的等于关爱吗?  在我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遇见过各种
期刊
“实践中的教育才是最鲜活的教育”,为此东长小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原则,确立了“开展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责任教育”研究途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对自己、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责任行为。这里主要谈谈以社会为依托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意识。  第一阶段:确立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我们要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选题可大可小,可以是关乎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然而阅读的质和量都与识字量的多少相关密切。这就使得我们的识字教学,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由于汉字笔画较多,形状交叉繁杂,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汉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
期刊
当老师的,最怕遇到上课不听、答卷发懵的主儿。真是怕啥来啥,在教五年级数学的时候,我就遇到了一位这样的学生-小岩,他上课经常走神,作业写得虎头蛇尾。说句心里话,谁遇到这样的主儿都没辙。但一次数学课上的表现改变了我对他的印象。  那天我讲的是新课《质数和合数》,课堂上我讲解清晰生动,学生理解也很到位,唯独小岩心不在焉。到做练习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判断题:“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看见
期刊
学校管理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学校的好坏与管理是否得法与校长息息相关。只有做好了学校的管理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使学校充满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气氛,使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学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把一所学校管理好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作为校长如何才能把一所学校管理好呢?我只浅显的谈谈自己在学校管理中的几点做法。  一、定目标、建机制  古人言:“没有规矩,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除了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外,还要善于把握教材中德育的内容,选好教学时德育的方法,讲究德育时分寸的适度。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1首先教师要被教材感动  这
期刊
新课标指出:“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习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维的发展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推动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动力。可见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重要标志。  下面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营造氛围,
期刊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改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采用学生喜欢的多种学习方式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