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c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疼痛是人类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控制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益,也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义务,从2004年开始,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
  说到疼痛,就不得不说在癌症患者中最常见和最难以忍受的症状——癌痛,其严重地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而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可高达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出,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对于慢性癌痛治疗,推荐选择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临床常用的长效阿片类药物包括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等。然而,药物是把“雙刃剑”,既可以发挥治疗作用,还可能产生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便秘、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头晕、嗜睡、谵妄、认知障碍以及呼吸抑制等。
  便秘是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高达90%~100%。便秘症状通常会持续发生于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的全过程,多数患者需要使用缓泻剂来防治便秘。因此,在应用阿片类药物止痛时宜常规合并使用缓泻剂,常用的缓泻剂包括麻仁润肠丸、番泻叶、通便灵、芦荟胶囊等。
  此外,还应鼓励患者通过多饮水、多食用含纤维素食物以及适当活动改善便秘。当患者3天未排便时,需要给予积极治疗,包括使用强效泻药如硫酸镁溶液10~40毫升(清晨空腹服用1次),或比沙可啶1~2片(每日1次口服),或乳果糖口服液30~60毫升(每日1次早餐时口服),或聚乙二醇散2袋(每日1次顿服);必要时可给予灌肠或外用开塞露;严重便秘时可考虑加用促进胃肠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1~2片(每日3次口服),或莫沙必利1片(每日3次口服)等。如便秘仍不能缓解,可考虑通过神经轴索镇痛或神经毁损术等其他镇痛手段,尽可能减低阿片类药物剂量。
  (下期将为您介绍阿片类药物其他常见不良反应的防治,敬请期待!)
其他文献
我今年60岁,前几年龟头痛过一段时间,今年又开始痛了,检查过尿路、尿动力等,没查出什么异常,医生给开了西乐葆等止痛药,但效果不理想。我现在很痛苦,想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  广东 秦先生  秦先生:  根据描述,怀疑您患的是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这是一种令男科医生挫折、患者困惑的疾病,被现代医学定为“世界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尽管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尚未明了,但目前的基本观点是,它是一种
哮喘,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估计,每20个人中就有1名哮喘患者。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今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题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哮喘”。  不发作也要治疗  哮喘在民间俗称“气喘病”或“吼病”,它以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呼吸困难或胸闷为特征。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患病率每10年上升50%,每年有10多万人死于哮喘。国内哮喘病的防控形势并不理想,能够
有研究显示,多于80%的成年人曾出现过腰背痛,其中63.5%的患者存在肌筋膜炎。  在肌筋膜炎面前,男女患病率没有差别,也没有明显的年龄界限。随着年龄增长,患肌筋膜炎的可能性逐渐增加,中老年人也因此成为患病的主力军。  肌筋膜炎常见,却又常被忽略或误诊,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导致过度治疗,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活及精神负担。  本期名医谈病,我们就来谈谈:  腰痛,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在全球范围
孙大伯患上糖尿病将近两年,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调整,而且,孙大伯也一直很听医生的话,努力地控制着饮食,并坚持运动锻炼,血糖基本能够降到正常范围。不过,就在上周三的早上,老伴却突然发现孙大伯昏迷不醒,赶紧叫来救护车将孙老伯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孙老伯为“低血糖昏迷”,经过不懈的奋力抢救,孙大伯于3天后才苏醒过来。  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孙大伯,平时测得的血糖总是偏高或者正常,为何会突然在半夜发生低血糖反应呢?
某公司高工王女士虽然还不到50岁,可腰间盘突出症已经折磨得她寝食不安、疼痛难忍,几乎无心工作。她打针、吃药、按摩、做牵引,效果甚微,有的医生劝她开刀手术治疗。王女士身体素质一向比较好,几乎没住过院,一听说要手术,心里就不愿意。随后,经人推荐她来我院进行针灸治疗。  针对她的症状,连续针灸1周多,没想到,效果竟十分明显,几针下去,疼痛减轻不少。一段时间以后,腰就不疼了,行动自如。  类似王工的例子有
傅廷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国家级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世界中联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方药量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副主委、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副主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常委等。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和科研,有着30多年的临床医疗经验。擅长治疗内、妇、儿科多种疾病,精于脉诊和望诊,善用经方,药量精准
近日,一名高知孕妇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因为先后3份官方声明的出现,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先是死者单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发函,请求医院给出一份真实、完整的调查结论;紧接着,北医三院回应事件经过,并指出死者家属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医疗秩序;随后,中国医师协会发布声明力挺院方,质疑中科院理化所发声明的程序合理性,并表示相信法律会给纠纷双方一个交代。  那么,这件
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大量临床统计表明,春季乙肝感染者、复发者数量比冬季明显增多,一年四季中,因肝病复发未及时治疗而死亡的人数也以春季为最高。因此,乙肝患者在此季节不能忽视治疗和保健,以免导致病情复发或恶化。  感染率高,认知误区多  目前,全球约20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
拇外翻不是什么罕见病,它甚至和痔疮、便秘一样,很常见,尤以女性高发。患上拇外翻,不仅影响美观与穿鞋,长期继发疼痛对足的基本负重及行走功能也有较大影响。因此对于患者来说,及时接受正确的治疗是十分关键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足踝外科学科带头人马昕教授介绍,轻度拇外翻可以选择保守治疗,重度拇外翻必须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才能防止拇外翻复发,减少并发症,达到理想的矫形效果。拇外
1.集中精力  如今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很多人感觉精力跟不上,出现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下等症状。当你出现无法集中精神的状况时,不如发发呆,这样有助于精力集中。  2.活跃脑细胞  人在发呆时,人的意识活动减弱,处于清醒而放松的状态,让平日里高速运转的大脑得到片刻休息。同时,长期坚持发呆,还可以使大脑皮层的灰质变厚,脑细胞活跃程度提高。  3.缓解焦虑  当人在发呆时,大脑处于放空状态,大脑中的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