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体验 成就有效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人体验教学,创设多愉悦的体验情境,铺就多渠道的体验途径,优化多层次的体验过程。让学生亲历语言学习的过程,将自己的知识、情感、经验与文本、教师、同伴等进行对话,在体验中,达成多维度的教学目标。
  一、达成多维度的教学目标
  崔峦老师指出:“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又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后用简明的、条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体验教学追求的多维度的教学目标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其他维度的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融于其中,整体推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而不是机械地将教学目标割裂成几个明晰的板块。
  (一)落实课程目标
  体验教学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也重视学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猴子种果树》一课,我们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创设合理的、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使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2.指导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复述课文;3.加强识字、写字、积累的指导。这样的教学目标有层次性,力求简明而不单薄,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防止拔高或降低学习要求,关注学生语文素养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细化课时目标
  三维目标在宏观上是等重的。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到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年段的教学目标的定位都是有重点,有特点的。不是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都有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多维目标达成度。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海伦,凯勒》一课的第二课时,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用心体会人物的内心,使人物的形象丰满、鲜活、灵动起来,从而鲜明、生动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之中。3.结合课文具体语境,懂得课文中引号的用法。体验教学课时目标的设定,先服从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目标体系:再根据具体的课文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易检测的课时教学目标。
  二、铺就多渠道的体验途径
  (一)联系生活,真切体验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生活中习得的各种经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养分,给学生的学习体验奠定了基础。为使学生把自身的学习过程与生活有机地融合,教学中要积极架构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体验教学中,对于课本上那些学生有生活经验的内容,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感悟、学习。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爱如茉莉》一文,这样情感细腻的文字,不联系生活经验,学生的感悟容易止于表面。课文第八自然段中有一个描写爸爸急匆匆赶往医院的动词——“直奔”。光从语言文字表层来看,“直奔”就是爸爸急着赶往医院。怎样读出“直奔”背后蘊藏的爸爸的内心呢?教学时,创设说话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在匆匆赶往医院的路上,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爸爸?(满头大汗的爸爸、满脸疲惫的爸爸、心急如焚的爸爸……)”:“你听,一旁的女儿还在劝慰爸爸……”透过“直奔”这一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学生读懂的是爸爸的内心,读懂了爸爸的心急如焚,读出的是爸爸不顾疲惫一心牵挂妈妈的真情。再如学完第九至十六自然段后,再次创设情境,还原画面。引导学生走入那个静谧的夜晚,听一听爸爸妈妈的内心独白。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父母平时生活中的表现,体验文中爸爸妈妈当时的心理活动,把文本读“厚实”了。在此基础上,再辅以深情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对文字的理解真切可感。
  (二)品味文字。深入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作品读一遍,未必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字进行咀嚼与品味,让文字在学生心灵中产生震撼力和穿透力。学生的阅读,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阅读,不能仅停留在读通读懂的层面上,更应在此基础上,对关键的词句进行咀嚼、揣摩。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学生才能领略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深入体验文本的丰富内涵。
  还是以《爱如茉莉》一课为例,第九自然段描述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温馨画面,字里行间流淌着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又洁白纯净的真爱。这是本课的重点段,也是引领学生咀嚼品味文字的重点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睡”“叮嘱”“微笑”“紧握”“探”等词语,细细玩味儿。妈妈睡着时嘴角还挂着恬静的微笑,从“微笑”中深切体会到妈妈睡得舒坦、安逸,发自内心的幸福微笑。联系下文“手脚都麻木了”得知这一份爱不仅是被爱的幸福,同时也是给予爱而感到幸福。从“紧握”一词,读懂爸爸没有在陪床上睡,联系到“布满血丝”“打着哈欠”可见爸爸一夜没睡好。这段最后的环境描写也值得一品,特别是一个“探”字。抓住细节描写,引导品味文字,使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读丰满人物形象,深入理解父母之间的平淡无奇却如茉莉般芳香的真爱。
  (三)尊重个性。丰厚体验
  体验教学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归依,尊重学生的独特解读、关怀学生的个性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通过多种途径的阅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情感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丰富个性体验。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技能、价值观的发展,更是情感的丰厚积淀,生命意义的不断丰富。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夹竹桃》一文,第四自然段字字句句都在赞美夹竹桃的韧性,如果只是以“韧性”两字概括,就过于单薄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说说自己对“坚韧”的独特理解。有的学生说“韧性”是默默无声的悄然开放:有的认为“韧性”是花开三季的漫长花期:有的明白了“韧性”是不惧风雨的坚强意志:有的把“韧性”解读为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不同学生的不同解读,把“韧性”读具体、读丰富了。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丰厚了对文本主题的体验。   再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畅谈读文后的感想。学生读出了敬仰——“司马迁,你忍辱负重,发愤写史的故事真令我敬仰”:读出了顽强——“司马迁,生活的屈辱泯灭不了你修史的决心,你是一个不屈不挠的、顽强的奋斗者”;读出了执着——“司马迁,你面对飞来横祸、奇耻大辱,不言放弃,发愤写《史记》,执着地坚守着”;读出了自我——“学习上遇到难题,我就苦恼,想放弃,在你面前,我感到非常惭愧!跟你比,这点困难算什么呀,我也要像你一样,不向困难低头”……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体悟,学生才真正地将心放入文本角色,走进了作者和人物的内心,在情感的共生中深化了对文本主题的解读感悟。
  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悟,平等地进行探讨,在互相交流中逐渐接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每个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丰富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开阔了阅读视野。
  三、优化多层次的体验过程
  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教学,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么组织运用的,也就是从语文形式一思想内容一语文形式,就这样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在体验教学过程中,我们从文本的文字到章法再到思想逐级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情感、思想,优化多层次的体验过程,将体验循序推向纵深处,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例:
  (一)“关心”文字,知道“写什么”
  教学中,从课题人手,引导学生关心“这是青海高原上怎样的一株柳树呢?”学生自由读课文,直接面对文字。在充分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学生联系课文,感知这是一棵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写了什么”。这是学生学习、感知、体验文本的“第一步”。
  (二)“關注”章法,明白“怎么写”
  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以后,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三至第九自然段,仔细品读、思考:这几段文字是怎么写这株柳树的?学生与文字又一次亲密接触,发现了作者写作的“秘密”:第三、四、五自然段通过环境描写、外形描写等方法,写出了这株柳树给青海高原撑起了一方独特的风景,给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与感召;第六、七自然段通过写自己看到柳树后的想象和猜测,赞美了这株柳树顽强不屈的伟大生命力;第八、九自然段采用作比较的方法,赞扬了这株柳树以超乎想象的毅力与全部身心之力生存下来,在一线希望中成就了一片绿荫。其次,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品读、比较,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简洁、用词的精准以及造句的独具匠心。
  (三)“关怀”思想,理解“为什么写”
  如果说,明白“写什么”“怎么写”是体验学习的逐级上升的两个台阶,那么,联系全文,引导关怀“为什么写”则是学生学习文本、触摸思想、感悟课文精髓的最高一级台阶了。品悟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的特点以及写法后,引导学生联系树与生命,深入思考:生命与树有什么关系?课文仅仅是在赞美这株柳树吗?学生主动联想,在交流思辨中,发现一切有生命的物质与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的共同特质,发现文章构思的精妙,于是,学生豁然开朗。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替换,以采访搭建实践体验平台,转换角色,以参观者的身份,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独特的体验表达出来,深化阅读理解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使课堂简洁丰盈。
  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几个来回中,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内容、情感、写法以及思想,丰厚了思想、提升了素养。
  其实,语文体验教学中值得研究的还有很多,如整合多种类的体验资源,营造多愉悦的体验氛围,倡导多元化的体验方式,进行多角度的教学评价,等等,有待我们继续挖掘。
其他文献
用RHF/6-31G^*解析梯度方法研究了类硼烯HBLiCl的结构,得到了4个平衡构型和3个异构化反应的过渡态构型,并分析了各构型的结构特点及稳定性。文中还给出了各构型的Mulliken集居数和基本构型的前线分子轨道,并
以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的金面作为基底,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C60在紫外光辐射下拉曼光谱的变化进行了原位的跟踪考查。结果表明,在紫外辐射下,C60发生了聚合,失去了分子所固有的球形对称
首次研究了二乙胺分子的多光子电离过程。实验是在无碰撞的高真空状态下进行的,用飞行时间质谱仪获得了染料激光器在464-486nm波段的二乙胺分子MPI质谱(MS)。母体离子由经(nN,3s)里德堡态的(2+2)共振增强多
结合缓冲气体He对囚禁离子云N^+2的冷却实验结果,给出了在综合考虑射频加热和缓冲气体冷却效应情形下,阱中囚禁离子数随时间变化的理论模型。讨论了Paul阱中的加热数,γ,离子云温度T,随机为力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曾经“纸香墨飞,词赋满江”。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语文课堂,是生活的诗化,她应当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中诗意地栖居。作为传递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语文教师,理应学习并涵养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诗性教师。  那么,如何培养诗性教师,从而走出一条提高诗词素养的有效路径呢?笔者不揣冒昧,结合自身实践和体会,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提升素养,“乐写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难啃的硬骨头。究其根本,习作不同于解题,它是一种创作,是由学生用文字所创造的产品。从习作的实际完成过程来看,它要学生搜索脑海中的生活片段,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感受,结合习作要求以及从阅读和习作中获得的经验,对这些片段进行取舍、加工,再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法,最后形成一部独特的作品。因此,习作是要耗费大量心力的,习作过程相对于其他作业,是比较艰苦的。同时,这个过程也昭示了习作必然带着强
如何写教学反思这样指导性的文章,搜寻相关的书籍、报刊与网络资料。那实在是多。不过,关于为何写、写什么以及如何写这些问题。又都是需要进一步梳理的。我从2002年起.至今近10
测定了3种氮氧自由基与环糊精相互作用的EPR波谱,计算了波谱参数,结果表明:与环糊精作用后,自由基的超精细分裂常数aN值及旋转相关时间τc都有规律变化,由此探讨了氮氧自由基与环糊精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