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i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美术教学因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想象力的丰富性,绘画、手工的操作的实践性等决定着他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作能力方面起着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
  美术教学中,要注重个性的培养,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教育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个人特色和风格。课堂是学校实施美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是个引路人,首先要理解学生,亲近学生,不要以成人的创作规律去要求学生。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去创作。想象是创作的核心,沒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因此,教师应尽力营造一种崇尚个性和独立思考、反对僵化和盲目崇拜,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和创造,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的良好教学氛围,允许失败,鼓励表现自我和张扬个性。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尤其是画家、诗人、作家、科学家、天文学家,他们肯定有非一般人的想象力,才有今天的成就。想象力的培养在美术教育中有较多的体现,如根据一个场景、一种现象、一个季节、一首诗歌,让学生画一幅想象画等。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去创作。想象是创作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为儿歌配画,学生们不仅能从诗句中感受生动的形象,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画画的联想范围和进行形象的思维能力,并且使儿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他们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望望很新颖,别有趣味,对于学生们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通过鼓励一个学生,而激发起全体学生进行再创造的热情。又如为画配故事,在教学中,要引发学生内在感受,情绪、想象、气质和才能等等。由引发然后产生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美术作品恰恰就是想象思维的产物,通过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得到想象思维训练,而且能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善于挖掘,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越是开放的教学,学生就越能发挥自身的潜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是生活中合乎规律的、与其内容和谐统一的、丰富独特的又令人愉悦的具体形象。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就必须有鉴赏能力,而人的鉴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且爱美是人的天性,对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来说,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审美教育,能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去鉴别真伪、分辨善恶,判断美丑。所以我们的美术教育有较多的审美内容。此外,学生在美术课的实践活动中,除了能亲身感受到变化多姿和造型结构美和绚丽多彩的色彩美,同时也会感受到蕴藏于自然的变化、统一、对称、均衡、对比、调和等形式美。
  三、启发孩子兴趣。“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兴趣也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欲望和热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的好奇心强,好动,他们喜欢各种各样富于乐趣的“游戏活动”,可以说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我寓教于乐,常常采用游戏教学法,利用乐趣来激发兴趣,启发孩子的想象。在教学中,我还经常用猜谜语、脑筋急转弯、贴五官等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心情舒畅地即兴作画,对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张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内在的潜力,具有很大的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想象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欲望,从而激起学生的变新行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宽容学生,激励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能够去提高他们的能力,却不能约束他们往一个方向发展,作为美术教师要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要给学生希望,让学生觉得学好美术并不难;多表扬学生,肯定他们的作品,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因为学生幼小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长时间的关注一件即使经过艰苦努力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的事情,任何太难完成的教学任务,太复杂的教学过程,都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赢得学生的亲睐。
  这就是我对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些看法,当然小学美术教育不只单单是要培养学生的这几点能力。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给学生一片片想象的天空,学生就能释放潜在的才能,释放出一种你意想不到的能源。让孩子们幼小心灵中的想象种子得以生根、开花、结果,使他们能张开翅膀自由飞翔,满载而归。
其他文献
《新课标》对数学课有了新的要求,传统意义上好课的标准有了新的发展,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再仅仅依赖于数学知识的传授,而是要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与价值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本
【摘 要】立定跳远是初中生在体考中满分率最低的项目,我认为主要是跳跃能力差,平时涉及、训练得少。所以,要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唯一可行、快速有效的途径就只有通过体育教师的合理指导训练来提高学生自身的跳跃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大步。  【关键词】心理疏导 边想边学 边练边比 强化巩固  立定跳远是我省中考体考的抽考项目,同时也是我们农村初中生在体考中满分率最低的项目,尤其是男生。探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个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初中数学的教学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应从仅仅教授知识的生硬模式转为引导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思维  数学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思维开放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药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慢慢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正是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那应该怎样入手呢?  一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生活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在重视我们的学科教学同时,还更要注重品德教育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从教材内容、课后练习题、以及周围的大事图片等入手。数学中丰富的素材,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培养  学生来学校是为了学知识,也為了学做人。教师除
体育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有许多中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浓,在课堂上表现为“不想动、不爱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成了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通过实际的教学工作,简要的分析学生学习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并提出几点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措施,供广大体育教师参考。  一、中学生体育兴趣不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深入,体育教学也一样要走创新之路。我们要改变以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现代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参与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的学、自主的学。全新的课程理念: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
摘要: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中,任何项目的实施和展开都离不开人员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良好的合作可以促进一个项目的顺利展开,有时合作意识的培养会对一个项目之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很多体育运动项目都是集体运动的项目,比如篮球、排球、足球等等,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队员之间形成默契的配合,只有在充分配合与合作的情况下才能使整个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摘 要】中学体育教學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上好体育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圆满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应研究的课题,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会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无意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这种兴趣,会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本文就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运动的兴
群体性踩踏事件作为风险社会中的一大灾难性事件,虽并不是新兴的突发事件,但却从未真正杜绝。本文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作为研究切口,分析了群体性踩踏事件的发生是风险主
【摘 要】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理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  【关键词】中学 美术欣赏教学 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