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易之间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s7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笔者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教师基本功比赛。比赛涵盖的内容很多,有粉笔字书写、即兴演讲、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教材外古文句读和翻译、课外古诗词鉴赏。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环节。原因首先就在于一个“难”字。如果稍加归纳,至少有以下三难:1.难在时间的限制。本次比赛中,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环节有三个小时的时间限定,在规定时间内,不仅需要完成整节课的设计构思,还要以电子稿的形式将教案录入电脑,并完成与教学内容相配合的幻灯片的制作,可谓时间紧、任务重。2.难在学情的未知。模拟课堂只有评委,没有学生。换言之,学生的学情是未知的,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由教师自己去设定学生的学情,并据此设置教学的重难点,初次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备课,心理上非常不适应。3.难在备课的无助。最大的挑战体现在独立备课的过程中,缺少了同教研组同伴们的支持,只能“一个臭皮匠”孤军奋战,颇感无助。并且,按照比赛的要求,每位选手能拿到手的,只有一份纸质的文本,没有备课用的文件资料包,想要上网搜索一些相关的资料亦不被允许,只能在没有任何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努力调动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来理解文本,分析文本,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老子说“难易相成”,面临着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的严峻考验,如果试着把事情往好的方面去想,恐怕也能从“难”中找出几分“易”来:1.易于客观公平的考查。如果是带课参赛,参赛的选手所展示出的,更多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本次教师基本功比赛,更侧重考查个人的教学基本功,独立备课的形式也许更加适宜用来考查。此外,选用的是教材之外的文本,所有的参赛选手也都是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备课工作,难度虽然较大,但于参赛的选手们而言,显得非常公平公正。2.易于平心静气的研读。有大量的资料辅助备课,既是件好事,也有些弊端,备课的资料一多,很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和思路所左右,失去了自己对文本最初的感知,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当所有的备课资料都不具备,只剩下一纸文本时,反倒让备课工作变得简单:一人、一文、一支笔足矣。与其将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相关参考资料上,倒不如多花点时间研读文本,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先安静下来,平心静气地用心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理解文本,容易和作者贴得更近。3.易于设身处地地体察。在常态的上课过程中,教师往往教过不止一轮,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加上手头又掌握了大量资料,教起课文来,简直是得心应手。而反观学生,他们的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都弱于教师,教师所熟悉的文本对学生而言也多是陌生的。教师和学生相比,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如果把这种优越感带入课堂,很容易造成教师一言堂的场景,课堂由学生获得新知的地方沦为教师展示才华的场所。而此次比赛让我切实体会到了学生在面对陌生文本时的感受,只有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之际,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教学生之所需。
  也许,正应了“急中生智”这句老话,在备课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之下,倒也平白地多出了一些平日里未曾有过的思考,在此,谨结合比赛时所抽中的季羡林先生的《马缨花》一文,来谈一谈教学设计方面的一些反思。
  一、从文本特征出发,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马缨花》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而散文是主情的文学样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应当偏重于借助马缨花这一情感的载体,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明确了这一方向之后,我开始在描绘景物的文字里寻觅所隐藏着的作者的情感。
  这一读,原来,文章里的情感大致分为两块,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写道:“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虽然下文说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万家墨面没蒿莱”,我依稀猜到意思,却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能确认的是,在当时那样一个晦暗的时代背景下,马缨花是难得的美好事物的体现,正起着慰藉作者心灵的作用。而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说:“这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很明显,透露着对马缨花的赞美之情。再关注到文章结尾处的小字,写于10月1日国庆节,后文马缨花的繁茂正应了新中国的欣欣向荣。读出上述这些内容,《马缨花》这篇文章也就算基本读懂了。
  二、从教学目标出发,迅速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仅仅是基本读懂,显然是不够的。《马缨花》的文章内容确实并不算十分难懂,文章的主旨也不容易读偏,作为教师,大家也许都能读出前后是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的重点势必落在通过前后的对比,突出了怎样的情感等方面。
  可是,结合我之前的教学经验和我所设定的学情,我隐约觉得,对于学生而言,也很容易把这篇章理解为前后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美好如花的新中国的歌颂。但是,如果仅仅把这篇文章降格为一篇国庆节的应景之作,文章未免显得肤浅,前文中作者在旧社会对马缨花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也似乎解释不通。毕竟,文章前后出现的马缨花都是美好的事物,无论是“有花香慰我寂寥,我甚至有一些近乎感激的心情了”的句子,还是“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即便是在谈到旧社会的马缨花,行文之间亦丝毫不见作者对其的贬损。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既然整节课设定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文章究竟是不是对比的写作方式,恐怕应该是这节课的难点之所在。因此,可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前后的比较之上,剩下的问题留给学生去讨论,留给课堂去生成也许更加合适。
  三、从具体学情出发,巧妙设计适宜的教学流程
  既然教学的重点放在前后马缨花的比较之上,那么,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又怎样引导他们品读文章呢?我还需要一个好的切入点串联起整节课。这时,我想到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读到散文的时候,由于大量的散文都采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不少同学都喜欢不细读文章,直奔文章的结尾找寻答案;也罢,就顺着学生的阅读习惯来切入吧。
  文章结尾处为什么说记忆中的马缨花是影,而现在的马缨花是光呢?以“光”和“影”来串联起整节课,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正是再好不过了。所谓“影”,像底片一样,是暗淡的,色彩单调的;所谓“光”,像彩色照片一样,是明媚的,色彩鲜艳的。细读文本后,我发现,文章前半段中,作者着力渲染自己居所的幽深冷寂,对所处的晦暗的时代背景也有所表露。马缨花也许只是寻常,但诚如作者所言“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心灵的慰藉啊。而文章的后半段,马缨花的生长环境从居于幽深冷寂的庭院的一角变作“在公园里,在马路旁边,在大旅馆的前面,在草坪里”,简直举目皆是,以前的马缨花似乎和古老的院落一样腐朽苍老,虽然有色彩,整个画面却是黯淡的,如今的马缨花大都是“新栽种的”,有旺盛的生命力,“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多了其他色彩的映衬, 整幅画面给人明艳的感受。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马缨花的形态前后不可能发生变化,之所以呈现出如此的差异,恐怕和时代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正如文章里前半段称“北平”,后半段叫“首都”“北京”一样啊。在晦暗的旧社会里,马缨花所给予的心灵的慰藉让作者感激,而新中国马缨花的繁茂亦让作者深受感召,想要和马缨花一样焕发生机,文章分明记录的是作者自己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啊。
  基于以上几点,我明确了教学设计环节的核心,那就是,运用智慧对文本进行准确适度的解读。基于文本,基于学情,我最终确立了如下的板书设计:
  旧社会                    新中国
  影          马缨花      光
  感激                       感召
  比赛结束至今已月余,时常觉得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的三个小时就好像是一场梦,没尝试过,不会知道自己竟然也能够在三个小时之内完成任务。有时候我会想,时间紧迫未必是一件坏事,道家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的三个小时于我而言,确实是激发教学智慧的难得机会呢,感谢这三个小时给予我的可贵收获。
其他文献
本文所谓“比较阅读”,特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有别于文学研究中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的真谛在于跨越和打通某种既定的界限,比较文学中的‘文学’也特指文学研究”[1]),主要指比较阅读“内容或形式上有密切联系的两篇或几篇课文”[2],即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加以对比分析,发现共性,甄别不同,以求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  一、比较之于阅读教学的意义
期刊
诗歌,是文学中的贵族。诗歌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一直是本源的、生活的,不管文体如何演变,诗歌始终在文学中占有重要一席,中国乃至世界莫不如此。我常常有这样的教学体验:一首文辞优美的诗歌被范读出来,学生在尚未理解其思想内涵时,便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无言陶醉。这大约就是一种本能,也是我国几千年诗歌文化底蕴的血脉传承的体现。记得作家廖玉蕙说:“阅读是情商开发的过程。”
期刊
古诗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古诗文的理解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但囿于平时古诗文阅读面窄及相关文史知识缺乏等因素,初中学生对古诗文往往提不起阅读兴趣,甚至谈“文言”色变。从近几年的中考情况看,学生在古诗文阅读上得分不高,特别是一些边远的乡镇中学更为明显。笔者在临近中考时,在绝大多数学校听到的所谓中考古诗文复习课,几乎都是“试题轰炸”“得分策略
期刊
一、一篇铭文  师:今天我们学习刘禹锡的一篇经典铭文《陋室铭》。(齐读课题)这篇铭文在音韵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生1:运用对偶的修辞,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2:押韵。  师:哪些字是韵脚?  生1:“名”“灵”“馨”“青”“丁”  “经”“形”“亭”。  师: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这篇铭文的两个特点:一是押韵,二是对偶。下面我与大家对读这篇铭文,老师读上句,同学们对下句,感受铭文的音韵美。  师:山
期刊
语文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即某些概念、文本词句的解释并非唯一,甚至是对立的,我们称之为多解性言语。无论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界,教师面对这种多解性言语往往难以取舍,便告诉学生两种或多种解释都是成立的。当然,这种将矛盾交给学生自己去处理的方法未尝不可,但作为教师来说,一定得从教学的角度作出更可靠的解释。例如,《木兰诗》中关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是否互文的争论便是一例。毫无疑问,《木兰诗》
期刊
大概是从事语文学科教学论及教师教育研究的缘故,平时,经常有学生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近来,在语文教育研究上有什么热点吗?”我理解这个问题背后的意味。  回顾新时期以来中国语文教育走过的30多年探索历程,我们几乎可以用一系列热点问题将其串联起来。比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第一代特级教师发起的教学法创制热;20世纪90年代,有在经济大潮冲击下产生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讨论和表达对当
期刊
《成功》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一篇议论文。作者积七八十年经验提出成功的公式,并对成功的三要素进行辩证分析,得出论点 “勤奋是成功的必由之路”;他以辩证、深邃的眼光和宽厚、慈善的情怀给后辈莫大劝慰和忠告:天资、机遇虽好,但可遇不可求,守住勤奋最重要。  基于此,本课拟采用电子白板和ppt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融合开放、彰显自主、追求创新,采用情境创设与品读感悟相结合、文本对话与互助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期刊
编者按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不同的。自从“课标”采用四个学段的划分方式之后,语文教学中的年段差异一直备受关注。本期我们选取了南京市秦淮区教研员周正梅老师组织的一次以初小衔接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看一看面对同一文本,三四学段的语文教师做出什么样的教学选择;再听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黄伟教授的点评,看从中能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期刊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不爱学习文言文,文言文也常常是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基于此,我们尝试通过问题建构式生态课堂下的“以文带言”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来改变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现状:习惯于串讲直译  由于受到中考的影响,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往往重言轻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古代汉语知识的传授,所以课堂教学就变成了对实词虚词的解释,对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等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很多老师
期刊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由此不难看出诵读对于文章理解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教学目标贯串了三、四学段。可见,朗读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  首先,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默读只是在看,只是眼和脑在参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