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笔者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教师基本功比赛。比赛涵盖的内容很多,有粉笔字书写、即兴演讲、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教材外古文句读和翻译、课外古诗词鉴赏。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环节。原因首先就在于一个“难”字。如果稍加归纳,至少有以下三难:1.难在时间的限制。本次比赛中,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环节有三个小时的时间限定,在规定时间内,不仅需要完成整节课的设计构思,还要以电子稿的形式将教案录入电脑,并完成与教学内容相配合的幻灯片的制作,可谓时间紧、任务重。2.难在学情的未知。模拟课堂只有评委,没有学生。换言之,学生的学情是未知的,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由教师自己去设定学生的学情,并据此设置教学的重难点,初次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备课,心理上非常不适应。3.难在备课的无助。最大的挑战体现在独立备课的过程中,缺少了同教研组同伴们的支持,只能“一个臭皮匠”孤军奋战,颇感无助。并且,按照比赛的要求,每位选手能拿到手的,只有一份纸质的文本,没有备课用的文件资料包,想要上网搜索一些相关的资料亦不被允许,只能在没有任何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努力调动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来理解文本,分析文本,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老子说“难易相成”,面临着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的严峻考验,如果试着把事情往好的方面去想,恐怕也能从“难”中找出几分“易”来:1.易于客观公平的考查。如果是带课参赛,参赛的选手所展示出的,更多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本次教师基本功比赛,更侧重考查个人的教学基本功,独立备课的形式也许更加适宜用来考查。此外,选用的是教材之外的文本,所有的参赛选手也都是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备课工作,难度虽然较大,但于参赛的选手们而言,显得非常公平公正。2.易于平心静气的研读。有大量的资料辅助备课,既是件好事,也有些弊端,备课的资料一多,很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和思路所左右,失去了自己对文本最初的感知,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当所有的备课资料都不具备,只剩下一纸文本时,反倒让备课工作变得简单:一人、一文、一支笔足矣。与其将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相关参考资料上,倒不如多花点时间研读文本,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先安静下来,平心静气地用心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理解文本,容易和作者贴得更近。3.易于设身处地地体察。在常态的上课过程中,教师往往教过不止一轮,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加上手头又掌握了大量资料,教起课文来,简直是得心应手。而反观学生,他们的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都弱于教师,教师所熟悉的文本对学生而言也多是陌生的。教师和学生相比,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如果把这种优越感带入课堂,很容易造成教师一言堂的场景,课堂由学生获得新知的地方沦为教师展示才华的场所。而此次比赛让我切实体会到了学生在面对陌生文本时的感受,只有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之际,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教学生之所需。
也许,正应了“急中生智”这句老话,在备课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之下,倒也平白地多出了一些平日里未曾有过的思考,在此,谨结合比赛时所抽中的季羡林先生的《马缨花》一文,来谈一谈教学设计方面的一些反思。
一、从文本特征出发,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马缨花》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而散文是主情的文学样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应当偏重于借助马缨花这一情感的载体,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明确了这一方向之后,我开始在描绘景物的文字里寻觅所隐藏着的作者的情感。
这一读,原来,文章里的情感大致分为两块,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写道:“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虽然下文说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万家墨面没蒿莱”,我依稀猜到意思,却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能确认的是,在当时那样一个晦暗的时代背景下,马缨花是难得的美好事物的体现,正起着慰藉作者心灵的作用。而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说:“这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很明显,透露着对马缨花的赞美之情。再关注到文章结尾处的小字,写于10月1日国庆节,后文马缨花的繁茂正应了新中国的欣欣向荣。读出上述这些内容,《马缨花》这篇文章也就算基本读懂了。
二、从教学目标出发,迅速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仅仅是基本读懂,显然是不够的。《马缨花》的文章内容确实并不算十分难懂,文章的主旨也不容易读偏,作为教师,大家也许都能读出前后是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的重点势必落在通过前后的对比,突出了怎样的情感等方面。
可是,结合我之前的教学经验和我所设定的学情,我隐约觉得,对于学生而言,也很容易把这篇章理解为前后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美好如花的新中国的歌颂。但是,如果仅仅把这篇文章降格为一篇国庆节的应景之作,文章未免显得肤浅,前文中作者在旧社会对马缨花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也似乎解释不通。毕竟,文章前后出现的马缨花都是美好的事物,无论是“有花香慰我寂寥,我甚至有一些近乎感激的心情了”的句子,还是“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即便是在谈到旧社会的马缨花,行文之间亦丝毫不见作者对其的贬损。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既然整节课设定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文章究竟是不是对比的写作方式,恐怕应该是这节课的难点之所在。因此,可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前后的比较之上,剩下的问题留给学生去讨论,留给课堂去生成也许更加合适。
三、从具体学情出发,巧妙设计适宜的教学流程
既然教学的重点放在前后马缨花的比较之上,那么,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又怎样引导他们品读文章呢?我还需要一个好的切入点串联起整节课。这时,我想到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读到散文的时候,由于大量的散文都采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不少同学都喜欢不细读文章,直奔文章的结尾找寻答案;也罢,就顺着学生的阅读习惯来切入吧。
文章结尾处为什么说记忆中的马缨花是影,而现在的马缨花是光呢?以“光”和“影”来串联起整节课,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正是再好不过了。所谓“影”,像底片一样,是暗淡的,色彩单调的;所谓“光”,像彩色照片一样,是明媚的,色彩鲜艳的。细读文本后,我发现,文章前半段中,作者着力渲染自己居所的幽深冷寂,对所处的晦暗的时代背景也有所表露。马缨花也许只是寻常,但诚如作者所言“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心灵的慰藉啊。而文章的后半段,马缨花的生长环境从居于幽深冷寂的庭院的一角变作“在公园里,在马路旁边,在大旅馆的前面,在草坪里”,简直举目皆是,以前的马缨花似乎和古老的院落一样腐朽苍老,虽然有色彩,整个画面却是黯淡的,如今的马缨花大都是“新栽种的”,有旺盛的生命力,“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多了其他色彩的映衬, 整幅画面给人明艳的感受。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马缨花的形态前后不可能发生变化,之所以呈现出如此的差异,恐怕和时代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正如文章里前半段称“北平”,后半段叫“首都”“北京”一样啊。在晦暗的旧社会里,马缨花所给予的心灵的慰藉让作者感激,而新中国马缨花的繁茂亦让作者深受感召,想要和马缨花一样焕发生机,文章分明记录的是作者自己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啊。
基于以上几点,我明确了教学设计环节的核心,那就是,运用智慧对文本进行准确适度的解读。基于文本,基于学情,我最终确立了如下的板书设计:
旧社会 新中国
影 马缨花 光
感激 感召
比赛结束至今已月余,时常觉得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的三个小时就好像是一场梦,没尝试过,不会知道自己竟然也能够在三个小时之内完成任务。有时候我会想,时间紧迫未必是一件坏事,道家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的三个小时于我而言,确实是激发教学智慧的难得机会呢,感谢这三个小时给予我的可贵收获。
老子说“难易相成”,面临着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的严峻考验,如果试着把事情往好的方面去想,恐怕也能从“难”中找出几分“易”来:1.易于客观公平的考查。如果是带课参赛,参赛的选手所展示出的,更多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本次教师基本功比赛,更侧重考查个人的教学基本功,独立备课的形式也许更加适宜用来考查。此外,选用的是教材之外的文本,所有的参赛选手也都是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备课工作,难度虽然较大,但于参赛的选手们而言,显得非常公平公正。2.易于平心静气的研读。有大量的资料辅助备课,既是件好事,也有些弊端,备课的资料一多,很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和思路所左右,失去了自己对文本最初的感知,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当所有的备课资料都不具备,只剩下一纸文本时,反倒让备课工作变得简单:一人、一文、一支笔足矣。与其将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相关参考资料上,倒不如多花点时间研读文本,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先安静下来,平心静气地用心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理解文本,容易和作者贴得更近。3.易于设身处地地体察。在常态的上课过程中,教师往往教过不止一轮,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加上手头又掌握了大量资料,教起课文来,简直是得心应手。而反观学生,他们的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都弱于教师,教师所熟悉的文本对学生而言也多是陌生的。教师和学生相比,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如果把这种优越感带入课堂,很容易造成教师一言堂的场景,课堂由学生获得新知的地方沦为教师展示才华的场所。而此次比赛让我切实体会到了学生在面对陌生文本时的感受,只有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之际,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教学生之所需。
也许,正应了“急中生智”这句老话,在备课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之下,倒也平白地多出了一些平日里未曾有过的思考,在此,谨结合比赛时所抽中的季羡林先生的《马缨花》一文,来谈一谈教学设计方面的一些反思。
一、从文本特征出发,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马缨花》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而散文是主情的文学样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应当偏重于借助马缨花这一情感的载体,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明确了这一方向之后,我开始在描绘景物的文字里寻觅所隐藏着的作者的情感。
这一读,原来,文章里的情感大致分为两块,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写道:“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虽然下文说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万家墨面没蒿莱”,我依稀猜到意思,却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能确认的是,在当时那样一个晦暗的时代背景下,马缨花是难得的美好事物的体现,正起着慰藉作者心灵的作用。而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说:“这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很明显,透露着对马缨花的赞美之情。再关注到文章结尾处的小字,写于10月1日国庆节,后文马缨花的繁茂正应了新中国的欣欣向荣。读出上述这些内容,《马缨花》这篇文章也就算基本读懂了。
二、从教学目标出发,迅速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仅仅是基本读懂,显然是不够的。《马缨花》的文章内容确实并不算十分难懂,文章的主旨也不容易读偏,作为教师,大家也许都能读出前后是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的重点势必落在通过前后的对比,突出了怎样的情感等方面。
可是,结合我之前的教学经验和我所设定的学情,我隐约觉得,对于学生而言,也很容易把这篇章理解为前后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美好如花的新中国的歌颂。但是,如果仅仅把这篇文章降格为一篇国庆节的应景之作,文章未免显得肤浅,前文中作者在旧社会对马缨花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也似乎解释不通。毕竟,文章前后出现的马缨花都是美好的事物,无论是“有花香慰我寂寥,我甚至有一些近乎感激的心情了”的句子,还是“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即便是在谈到旧社会的马缨花,行文之间亦丝毫不见作者对其的贬损。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既然整节课设定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文章究竟是不是对比的写作方式,恐怕应该是这节课的难点之所在。因此,可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前后的比较之上,剩下的问题留给学生去讨论,留给课堂去生成也许更加合适。
三、从具体学情出发,巧妙设计适宜的教学流程
既然教学的重点放在前后马缨花的比较之上,那么,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又怎样引导他们品读文章呢?我还需要一个好的切入点串联起整节课。这时,我想到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读到散文的时候,由于大量的散文都采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不少同学都喜欢不细读文章,直奔文章的结尾找寻答案;也罢,就顺着学生的阅读习惯来切入吧。
文章结尾处为什么说记忆中的马缨花是影,而现在的马缨花是光呢?以“光”和“影”来串联起整节课,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正是再好不过了。所谓“影”,像底片一样,是暗淡的,色彩单调的;所谓“光”,像彩色照片一样,是明媚的,色彩鲜艳的。细读文本后,我发现,文章前半段中,作者着力渲染自己居所的幽深冷寂,对所处的晦暗的时代背景也有所表露。马缨花也许只是寻常,但诚如作者所言“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心灵的慰藉啊。而文章的后半段,马缨花的生长环境从居于幽深冷寂的庭院的一角变作“在公园里,在马路旁边,在大旅馆的前面,在草坪里”,简直举目皆是,以前的马缨花似乎和古老的院落一样腐朽苍老,虽然有色彩,整个画面却是黯淡的,如今的马缨花大都是“新栽种的”,有旺盛的生命力,“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多了其他色彩的映衬, 整幅画面给人明艳的感受。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马缨花的形态前后不可能发生变化,之所以呈现出如此的差异,恐怕和时代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正如文章里前半段称“北平”,后半段叫“首都”“北京”一样啊。在晦暗的旧社会里,马缨花所给予的心灵的慰藉让作者感激,而新中国马缨花的繁茂亦让作者深受感召,想要和马缨花一样焕发生机,文章分明记录的是作者自己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啊。
基于以上几点,我明确了教学设计环节的核心,那就是,运用智慧对文本进行准确适度的解读。基于文本,基于学情,我最终确立了如下的板书设计:
旧社会 新中国
影 马缨花 光
感激 感召
比赛结束至今已月余,时常觉得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的三个小时就好像是一场梦,没尝试过,不会知道自己竟然也能够在三个小时之内完成任务。有时候我会想,时间紧迫未必是一件坏事,道家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的三个小时于我而言,确实是激发教学智慧的难得机会呢,感谢这三个小时给予我的可贵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