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困惑源于尴尬
学校品德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了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了不起,家乡人》一课。课堂上,教师在介绍了教材中的人物及其贡献之后,让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我们家乡的名人”。尽管老师尽力启发,学生还是没有活动起来。原来,只有几个同学完成了调查任务。而就这仅有的几个同学也因为小山村没有大人物,只得去调查身边的亲人——当然不是有代表性的人物。所以当他们汇报自己的成果时,其他同学都面露不屑,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进而导致课堂出现尴尬。连教学环节都没有完成,就更别提教学目标的达成了。课后交流时,教师一脸无奈:
“真是巧妇难为无米炊。不完成教材上的要求,就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去做了,却是这样的结果。”听到此,我向同事投去同情的目光,他的无奈事出有因,一边是教材设置的内容与实际的差距,一边是孩子手头的无源之水。教学还没有开始,结局其实就已经注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顺手拿过一份这位教师设计的调查表。他在表上设计了三个问题:你家乡的名人叫什么名字?他对家乡做过什么重要的贡献?想对他说些什么?仔细斟酌,老师的调查表有缺陷:目标定位不准,对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虽然,教材上展现的是名人,但教学目标要求的却是通过了解名人,领会为建设家乡,造福家乡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们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这里的“名人”,既可以是影响深远的人物,也可以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而教师没有对名人作具体的界定,致使学生思维狭窄,这就怪不得学生无所作为了。
尽管教师的教学辛辛苦苦,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这种状况在农村地区尤其常见。细细追寻缘由,有三个问题需要琢磨。
一是课程理解——教学是“教书”还是“育人”?品德课是经过内在有机整合而产生的全新意义上的综合课程。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更高。但是,许许多多农村地区的教师对品德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模糊的,这就使得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完成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而不去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并为达成目标而组织教学,更谈不上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了。
二是教材理解——什么样的教学素材才是有用的?品德教材受编写者生活背景、知识背景、教材容量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呈现所有当下的儿童生活,因此,当其应用于某一学校特殊的学习对象时,部分教学内容自然会与学生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本很正常。问题在于,我们的教学主体是农村孩子,当教材远离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时,教师该怎么办?
三是主体理解——我们的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一切都应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去实施品德课教学。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领他们的教师。因此,教师必须以生为本,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研究上。必须从孩子的生活出发,关注他们的真正需要。身处农村的孩子,他们少有课外阅读,知识匮乏,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很多公共社会信息的获取,只能来自老师和很少的课外书。由于缺少引导,他们平时生活很单调,对社会了解少,更不用说参与社会活动了。而教材中,很多实践活动都需要学生做大量的资料搜集准备工作。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而盲目布置,或者感觉困难而干脆放弃布置,那么,学生一旦缺失了这个环节,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无疑是极为困难的。
显然,破解这道难题需要实践的智慧。
二、教学重构
吸取前一位教师的经验教训,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先认真研究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了解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周围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初步的关注社会、民主参与社会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我特意在课前做了调查分析。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对自己每天生活的村庄并不是很了解。我想,农村虽然无法与城市社区相比,但随着近几年国家大力建设新农村,使得农村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我们的教学如果能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空间,把教学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小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这样的学习不是更可信、可行,更加有价值吗?
为此,本课的教学中,我把孩子目光从社区转移到我们每天生活的农村。课前,让孩子以所在地为单元,两人或四人为一小组,带着老师设计的表格去调查。此次调查,我设计了四个话题:
(1)你们村有哪几位村干部?调查他们的职位和姓名。(2)村里的哪些设施是大家共有的?在什么地方?(3)你认为村子有什么是最值得骄傲的?什么是大家不太满意的?(4)村集体最近几年为村民办了哪些好事?
四个话题,都是围绕教材中关于社区的内容而设计的。只要孩子有心参与,就可以很容易完成话题的调查。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孩子们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有反映村庄今昔的照片,也有父母长辈的讲述资料。课堂上,孩子们以村为单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交流着各自调查的成果。汇报交流中,很多孩子一致认为虽然农村也有垃圾中转站,但由于缺乏管理,很多设施都被村民占用。村民乱倒垃圾,弄得周围环境很差。这与教材上关于社区的垃圾处理问题不谋而和。很是让人惊喜。于是下课后。我让孩子带着这个问题去做进一步的调查。第二课时,我们对村里的垃圾现状、村民乱扔垃圾的原因、村里垃圾的去向、垃圾处理的设施等进行了专题探讨。孩子们畅所欲言,热情高涨,他们为自己发现问题而高兴,为能提出建议而自豪,为即将付诸的行动而迫不及待。课后,我根据情况,又给他们布置了行为作业:给父母或长辈、村官写一封信,倡议他们将垃圾分类投放,不乱丢垃圾;借用劳动实践课,让任课老师教他们做一个垃圾环保袋,实现班级无垃圾。
通过学习活动,孩子们蓦然发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本次教学效果也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三、反思促行
这次教学让我感触良多。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和处理,以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
1 放大可亲近内容的容量。对教材上呈现的众多材料,孰重孰轻,如何取舍,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而定。例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中,教材列举了新疆、广西、宁夏等地的特产以及特产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密切关系。我想,与其让学生泛泛了解全国各地的特产,还不如着重就我县当地的特产展开教学活动,这也许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于是,我对各地特产的教学作了简约处理,而把主要时间用于本地的特产——胡柚的教学。课前,我让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家胡柚的生产情况。在教学中,师生从胡柚的起源、功效、给人们带来的财富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学生在讨论“胡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时,专门就2008年全县胡柚滞销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虽然这些建议还显得幼稚,但那份参与社会问题的热情却让人感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这样的教学不是很有价值吗?
2 寻求与目标相吻合的素材。因地域的局限,教师要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素材,使教学的操作性更强,教学目标更易实现。在“案例重构”中,教学之所以避免了课堂交流的尴尬,主要是教师站在孩子的立场,用“村庄”替代了“社区”;用对村庄里出现的实际问题的探讨,替代了对社区生活问题的认识。由此,消除了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感。孩子们信心足了,就会在积极的参与中形成有意义的认识。
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难易程度,会因为学生的不同、地区的不同而出现差异。品德教师要做的就是因地制宜,用有效的手段来实现品德课程的目标。如此,我们才算是真正践行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才能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人。
学校品德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了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了不起,家乡人》一课。课堂上,教师在介绍了教材中的人物及其贡献之后,让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我们家乡的名人”。尽管老师尽力启发,学生还是没有活动起来。原来,只有几个同学完成了调查任务。而就这仅有的几个同学也因为小山村没有大人物,只得去调查身边的亲人——当然不是有代表性的人物。所以当他们汇报自己的成果时,其他同学都面露不屑,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进而导致课堂出现尴尬。连教学环节都没有完成,就更别提教学目标的达成了。课后交流时,教师一脸无奈:
“真是巧妇难为无米炊。不完成教材上的要求,就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去做了,却是这样的结果。”听到此,我向同事投去同情的目光,他的无奈事出有因,一边是教材设置的内容与实际的差距,一边是孩子手头的无源之水。教学还没有开始,结局其实就已经注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顺手拿过一份这位教师设计的调查表。他在表上设计了三个问题:你家乡的名人叫什么名字?他对家乡做过什么重要的贡献?想对他说些什么?仔细斟酌,老师的调查表有缺陷:目标定位不准,对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虽然,教材上展现的是名人,但教学目标要求的却是通过了解名人,领会为建设家乡,造福家乡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们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这里的“名人”,既可以是影响深远的人物,也可以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而教师没有对名人作具体的界定,致使学生思维狭窄,这就怪不得学生无所作为了。
尽管教师的教学辛辛苦苦,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这种状况在农村地区尤其常见。细细追寻缘由,有三个问题需要琢磨。
一是课程理解——教学是“教书”还是“育人”?品德课是经过内在有机整合而产生的全新意义上的综合课程。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更高。但是,许许多多农村地区的教师对品德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模糊的,这就使得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完成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而不去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并为达成目标而组织教学,更谈不上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了。
二是教材理解——什么样的教学素材才是有用的?品德教材受编写者生活背景、知识背景、教材容量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呈现所有当下的儿童生活,因此,当其应用于某一学校特殊的学习对象时,部分教学内容自然会与学生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本很正常。问题在于,我们的教学主体是农村孩子,当教材远离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时,教师该怎么办?
三是主体理解——我们的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一切都应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去实施品德课教学。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领他们的教师。因此,教师必须以生为本,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研究上。必须从孩子的生活出发,关注他们的真正需要。身处农村的孩子,他们少有课外阅读,知识匮乏,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很多公共社会信息的获取,只能来自老师和很少的课外书。由于缺少引导,他们平时生活很单调,对社会了解少,更不用说参与社会活动了。而教材中,很多实践活动都需要学生做大量的资料搜集准备工作。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而盲目布置,或者感觉困难而干脆放弃布置,那么,学生一旦缺失了这个环节,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无疑是极为困难的。
显然,破解这道难题需要实践的智慧。
二、教学重构
吸取前一位教师的经验教训,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先认真研究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了解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周围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初步的关注社会、民主参与社会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我特意在课前做了调查分析。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对自己每天生活的村庄并不是很了解。我想,农村虽然无法与城市社区相比,但随着近几年国家大力建设新农村,使得农村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我们的教学如果能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空间,把教学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小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这样的学习不是更可信、可行,更加有价值吗?
为此,本课的教学中,我把孩子目光从社区转移到我们每天生活的农村。课前,让孩子以所在地为单元,两人或四人为一小组,带着老师设计的表格去调查。此次调查,我设计了四个话题:
(1)你们村有哪几位村干部?调查他们的职位和姓名。(2)村里的哪些设施是大家共有的?在什么地方?(3)你认为村子有什么是最值得骄傲的?什么是大家不太满意的?(4)村集体最近几年为村民办了哪些好事?
四个话题,都是围绕教材中关于社区的内容而设计的。只要孩子有心参与,就可以很容易完成话题的调查。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孩子们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有反映村庄今昔的照片,也有父母长辈的讲述资料。课堂上,孩子们以村为单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交流着各自调查的成果。汇报交流中,很多孩子一致认为虽然农村也有垃圾中转站,但由于缺乏管理,很多设施都被村民占用。村民乱倒垃圾,弄得周围环境很差。这与教材上关于社区的垃圾处理问题不谋而和。很是让人惊喜。于是下课后。我让孩子带着这个问题去做进一步的调查。第二课时,我们对村里的垃圾现状、村民乱扔垃圾的原因、村里垃圾的去向、垃圾处理的设施等进行了专题探讨。孩子们畅所欲言,热情高涨,他们为自己发现问题而高兴,为能提出建议而自豪,为即将付诸的行动而迫不及待。课后,我根据情况,又给他们布置了行为作业:给父母或长辈、村官写一封信,倡议他们将垃圾分类投放,不乱丢垃圾;借用劳动实践课,让任课老师教他们做一个垃圾环保袋,实现班级无垃圾。
通过学习活动,孩子们蓦然发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本次教学效果也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三、反思促行
这次教学让我感触良多。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和处理,以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
1 放大可亲近内容的容量。对教材上呈现的众多材料,孰重孰轻,如何取舍,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而定。例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中,教材列举了新疆、广西、宁夏等地的特产以及特产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密切关系。我想,与其让学生泛泛了解全国各地的特产,还不如着重就我县当地的特产展开教学活动,这也许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于是,我对各地特产的教学作了简约处理,而把主要时间用于本地的特产——胡柚的教学。课前,我让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家胡柚的生产情况。在教学中,师生从胡柚的起源、功效、给人们带来的财富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学生在讨论“胡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时,专门就2008年全县胡柚滞销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虽然这些建议还显得幼稚,但那份参与社会问题的热情却让人感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这样的教学不是很有价值吗?
2 寻求与目标相吻合的素材。因地域的局限,教师要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素材,使教学的操作性更强,教学目标更易实现。在“案例重构”中,教学之所以避免了课堂交流的尴尬,主要是教师站在孩子的立场,用“村庄”替代了“社区”;用对村庄里出现的实际问题的探讨,替代了对社区生活问题的认识。由此,消除了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感。孩子们信心足了,就会在积极的参与中形成有意义的认识。
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难易程度,会因为学生的不同、地区的不同而出现差异。品德教师要做的就是因地制宜,用有效的手段来实现品德课程的目标。如此,我们才算是真正践行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才能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