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的水印版画艺术生命的清供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b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我上大学时正值改革开放前期,禁锢已久的国门洞开,西方各种艺术思潮狂飙涌入,此消彼长,光怪陆离,令我们这些初习绘事的少年目不暇接。当时虽看不懂那些新奇古怪的画面,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激情在涌动,于是疯了般画了许多很“现代”的油画。日子久了反觉空荡荡的,不知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这样做的意义。于是,心中慢慢萌生出一个疑团:绘画是什么?我为什么绘画?
  绘画是什么?绘画的意义何在?似乎是个不着边际的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也许没有人能说得清。但对我来说,是一个必须厘清的问题。否则,我绘画便毫无意义。带着这个疑虑,我请教过许多人,也试图通过阅读艺术史找到答案,结果都很失望。后来明白,这个命题别人无法帮你,必须由自己来解答。此后我便不再盲从于新潮的艺术流派,也不被新奇眩目的艺术形式所诱惑,而沉静下来倾听自己的心声,并将这种心声幻化为胸中的意象,再通过画面呈现出来。
  
  从1986年至今,我的绘画活动基本以这种状态持续进行。许多作品随着我生活的旅途迁徙自然而成,尽管存有缺陷,却是内心最真实的镜像反映,是寻常生活中的片段感悟或是深藏意识底层的影像。它们经大脑酝酿、剪裁、编织而成,其基础是流动的意识与凝固的情感,是心灵深处抽象意识的外化。那些在我作品中出现的人与物或场景,如南京城外郊县的风景、儿子的蝴蝶模型、书桌上的水晶烟灰缸、朋友的古乐器、池塘的荷花等等,都是我亲临而熟悉且在心间反复触摸成型的。它们见证了我的生命过程,记录了内心大千世界的起伏和情感的脉动。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绘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功能。中国文人画和同时期西洋宗教画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完全不同。在我看来,谷溪的《六柿图》远比伦勃朗的自画像更能使人感动。正因如此,美术史的记录或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同时绘画对每个人来说意义也不相同,有以绘画为谋生、有以绘画院心、有以绘画娱乐等,作为一个画家对此须有清醒的认识,否则便难找到自己的定位与目标。
  绘画对我而言是一种探究人生意义的途径。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及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所有的宗教或哲学命题都跳不出这个范畴。参悟生命意义的形式有多种,苦行、打坐、面壁、静思、祈祷、游历、写作等等。我将绘画当作自己参悟的必修课程,绘画便是参悟,绘画的过程就是对自己内心的探幽、对生命的追问、对人生的解读。一次在和郭小川的谈话中,我曾说过:“我作品中的空灵与幽深其实来源于我年少时对绘画的困惑和人生的迷茫。因此一直在绘画中找答案,希望找寻一种能把自己完全安放进去的画面世界,使自己的人生、精神上的担负得到解放……”
  
  或许正是这种人生迷茫与困惑和找寻答案的坚定信念,每每使我在一幅画稿上长久地流连,介于理想与现实、真实与梦幻之间徘徊。对生与死的体味,使我对世界万物保有距离的优雅审视,但好奇心似乎总是抑制不住地将我瞭望的目光延伸到风景背后的精神花园,这种审视带有一丝超然、欣赏与赞美,但更多是主客体间的喃喃低语。所以我喜欢独自一人静静的呆在画室,体验那种万籁寂静中心底的脉动,品味那穿过阳台窗漫射进来的斜阳和投射在满是画稿墙壁上的婆娑树影。感悟那种画稿的墨迹正悄悄地干逝,时光在指间静静的流淌的境界。在此过程中,绘画便和生命融为一体。在事物的审美观照中,体味到一种永恒的存在,达到一种心灵的愉悦与满足,它不仅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计较、得失与苦恼,同时也超越了生死。值得指出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究不仅限于每个鲜活的个体,也,适于人类大众。因此从这个角度说,绘画也超越了个体而获得了普遍意义。
  我希望在我的作品时能以可见的第一自然洞见不可见的第二自然。当绘画不再承载图像纪录或再现浅表的生活情境并同时摆脱功利目的时,便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空间乖口更宽阔的文化意义。正如德波顿在《拥抱似水年华》中所说:绘画的美感和绘画中所表现的内容无关。在绘画中,那些线条、色彩、材料、肌理混合着艺术家特有的手工痕迹将艺术家的思绪凝合为可视的画面图像,从而完成物质到精神的转换,它的美源自艺术家内心对事物的认知和真实情感的显现。毫无疑问,任何矫情或浅薄的思想在绘画中都会一览无余,在这个无需绘画纪录生活场景或历史的时代,艺术家需要具备的是对事物的洞察和感悟能力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
  
  一次偶然淘书,我翻到朱良志先生新近出版的小书《生命清供》,立刻被书中的清新优美的文字、深厚的文化底蕴、敏锐的洞察力、脱俗的见识和逻辑森严的论述吸引,一气读完后,竟有阔别已久老友相逢之喜悦,也因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艺术信念,对我而言,绘画不正是一朵伴随自己生命历程,永不凋谢的幽兰吗?
其他文献
小论“加”“减”  秦修平     “加”为积累,“减”为提纯。厚积薄发,去伪存真。“加”和“减”是‘个过程.是量与质的变化,繁与简的转换。  “加”是一个兼容并蓄、并吞八荒、吸纳万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取舍,也不乏会有糟粕虚伪之物浸染,但时间与睿智会随心灵的涵泳而荡涤掉一切泛泛虚假。
期刊
山水方滋 斯人独步  不空    大约七八年前吧。崔海好像把大量的精力倾注在工笔上。画得很轻松、很精致,在客观地描写北方的山洼村舍,秋水寒林。他把这些看似平淡的门然景观赋予了人文情调,雅致而洒脱,仿佛陶渊明的田园诗。
期刊
范治斌 1972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0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物画工作室,获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美术系。国画“往事如歌”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国画《带风景的肖像》组画获得“中国第三届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作品评奖”金奖。版《21世纪优秀艺术家系列一范治斌》《中国人物画名家技法讲座一范治斌水墨肖像画艺术》《线描速写训练》《名家名画-范治斌水墨肖
期刊
张东明 又号有鱼居士,祖籍山东微山。199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毕业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书法创作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徐州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特聘授课老师。2006年获“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称号;曾获第八届全国书法展全国奖、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金奖、第五届全国楹联书法展金奖、第二届“流行书风”大展银奖、第一和第三届江苏省青年书法展金奖。    我看到的
期刊
集评傅舟书画篆刻艺术之自述  傅舟 又名漆建。1959年生,重庆市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书法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套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重庆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主任,巴渝印社副社长。作品全国第五届书法展“全国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西泠印社第一届。第二届篆刻书法大展“西泠印社奖”。  余从事书画篆刻艺术的学习、创作,研究迄今已有三十余年,有了不小进益,不少成绩,
期刊
赵绪成 1943年生于江苏沛县。196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69年至1977年《巧裁缝》《笑谈纸老虎》等三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1983年至2004年《小巷您早》《无题》《大唐音韵图》《飞天梦组画》等入选全国美展。1988年至2006年《民族奏鸣曲》《流光溢彩》《都市系列》等入选北京、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1990年以来《飞天图》《玫瑰的夜》等三次入选全国画院双年展。《重彩飞天图》等三
期刊
池长庆 1964年生,浙江平阳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艺术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作品入选第三、六、七、八届全国中青展,获全国第八届中青展二等奖。    意象生辉——池长庆书画艺术的文化意象解读    意大利思想家维柯曾说:“每一个民族首先是诗人,然后才是思想家。”以此观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是一种诗性智慧,以诗性的目光看待外物。而诗性思维的核心是“象”。王弼《
期刊
言恭达 江苏常熟人。1948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沧浪书社总执事,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抱云堂》书画专集、《抱云堂艺评》《当代书法名家》字帖、教材及参与合编《六体书字典》《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
期刊
朱万章 1968年生,四川眉山人。199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现为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协学术理论委员会委员。著有《书画的鉴藏与市场》《岭南近代画史丛稿》等。    明代人物画的发展从时代上讲,远不及魏晋、隋唐;从题材上讲,也远不及山水、花鸟。即便如此,仍然不乏可圈可点的名家、名作。笔者曾以《从文人画到世俗画——明清人物画的流变与演进》(刊载于广东省博物馆编《明
期刊
无锡,古称梁溪,南依太湖,北靠长江,古运河穿城而过,是江南富庶之地,又是水墨烟云的故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无锡这块土地孕育出了一大批书画创作的名家,成为江南书画创作与交流的重镇之一。从古至今无锡书画创作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晋顾恺之、元倪云林、明王孟端、清邹一桂等;后有吴观岱、丁耘轩、胡汀鹭、贺天健、诸建秋、顾坤伯、秦古柳、陈旧村、钱松嵒等;另有美籍无锡人大画家程及、旅居美国的书法家杨令葬;还
期刊